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優良條目/馬達加斯加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馬達加斯加共和國簡稱馬達加斯加,是一個位於非洲東南部近海的印度洋島嶼國家。該國包括馬達加斯加島(世界第四大島)及其周邊多個較小的島嶼。馬達加斯加島在約8800萬年前從印度板塊分裂,當地的原生動植物因此得以在相對隔離的自然條件下演化,這裡因此成為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90%的野生動植物都是該國獨有。但是,島上多樣化的生態系統和獨特的野生動植物種類也日益受到迅速增長人口侵占的威脅。馬達加斯加島曾長期由零散的社會政治聯盟統治。從19世紀開始,島上大部分地區都由一系列的伊默里納貴族統一成馬達加斯加王國加以統治。1897年,該島成為法蘭西殖民帝國的一部分,君主政體隨之土崩瓦解,之後一直到1960年才獲得獨立。獨立後的馬達加斯加稱為共和國,先後經歷了四大憲政時期。1992年起,該國開始正式由以首都塔那那利佛為中心的憲政民主政體統領。但是,經選舉上台的總統馬克·拉瓦盧馬納納2009年的民眾起義中被迫辭職,總統權力於2009年3月移交安德里·拉喬利納,國際社會普遍認為此舉乃是一場政變。截至2014年4月,馬達加斯加人口預計剛剛超過2300萬,其中90%日均收入不到2美元。該國有兩種官方語言,分別是馬達加斯加語法語。大部分居民信奉傳統宗教或基督教,抑或兩者的混合體。生態旅遊和農業是該國的支柱產業,對教育、衛生和民營企業提供更多投資則都是馬達加斯加發展戰略的關鍵要素。在拉瓦盧馬納納的統治下,這些投資使該國經濟大幅增長,但利益的分配存在失衡,導致貧困人口和中層階級間因生活成本的逐漸提高和生活水平的不斷下降而關係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