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阿波希利型小行星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天文专题 (获评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天文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天文学相关条目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未评级未评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尚未接受评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移动请求[编辑]

我认为“水内小行星”和“地内小行星”均是不恰当的名称,因为它们会使用户误解作“水星内的小行星”和“地球内的小行星”。
但是它们本来解作“水星轨道内的小行星”和“地球轨道内的小行星”,所以“内水小行星”和“内地小行星”会是较好的名称,可参考“外海王星天体”。
不过,我认为把“水内小行星”称作“祝融型小行星”,和把“地内小行星”称作“阿波希型小行星”或“阿波希利型小行星”是最好的,原因是根据祝融星Cambridge Conference Correspondence,以及它们的英文名称没有“水星轨道内”或“地球轨道内”的字眼。—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UU对话贡献)加入。

有关Vulcanoid asteroid的命名,我已提请将该条目移动到祝融型小行星的申请,请阁下前往Talk:祝融型小行星#移动请求参与讨论。--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5月14日 (四) 13:59 (UTC)[回复]
对于Apohele asteroid,目前我在《英汉双向天文学词典》《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国立编译馆》均未查到有关的译名。因此,我建议现阶段保持“地内小行星”原名,因为“内地小行星”译名是阁下的原创研究,我还没有找到其他可靠来源使用这个译名的。--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5月14日 (四) 13:59 (UTC)[回复]
此外,“外海王星天体”的译名并不妥当。据我查到的资料(见Talk:海王星外天体#移动请求),两岸的名词主管部门,以及作为可靠文献来源的学术界,几乎是一致性地将“trans-Neptunian”译作“海外”。因此,阁下提出“内水小行星”和“内地小行星”这两个原创译名的原因也站不住脚。--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5月14日 (四) 14:30 (UTC)[回复]
( ✓ )同意-同意移动以避免语义混乱-魉皇鬼 (留言) 2009年5月15日 (五) 16:25 (UTC)[回复]
(-)反对如果“水内小行星”和“地内小行星”会导致误会,那么“内地小行星”会否令人误解作 "Mainland Asteroid" “(中国)内地的小行星”?—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Quest for Truth对话贡献)加入。
(!)意见这里似乎认为“阿波型小行星”或“阿波希利型小行星”(英语译音中,/ri/为“里”,/li/为“利”)是较好的名称。

各位老师们好:

依据目前近地小行星的族群均以代表(最早发现)的小行星音译为名,所以惯用的【地内 小行星】既然是阿登型的次集团,采用代表的【阿波希利】音译为【阿波型小行星】或 是【阿波希利型小行星】,就可以避免被误认为是地球内的会是内陆的小行星。

陶蕃麟 敬上

以上。--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5月16日 (六) 06:10 (UTC)[回复]
(:)回应:那么我比较支持“阿波希利型小行星”这个译名。 —Quest for Truth (留言) 2009年5月17日 (日) 21:39 (UTC)[回复]

但我还是比较支持使用“地内小行星”。这是一个特例,Apohele并不是任何一颗小行星的名字,Apohele是夏威夷语中“轨道”的意思。所以,个人以为“以代表(最早发现)的小行星音译为名”在本条目的命名上不适当。而且,上述只是名词委的一个讨论发言,还没有最后定论——我已经在那里提出了这个问题。至于“内地小行星”,的确带有歧义问题。--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09年5月18日 (一) 11:05 (UTC)[回复]

那么“地内小行星”更带有歧义问题,因为根据定义,“地内小行星”只是“阿登型小行星”的一种,而“阿登型小行星”只是“近地小行星”的一种。用上此名称会使读者误会!希望User:PhiLiP不要作错误判断……UU (留言) 2009年5月20日 (三) 10:37 (UTC)[回复]

Done完成:同时进行移动保护至 2009年6月22日 (一) 01:08 (UTC)。-Alberth2-汪汪 2009年5月22日 (五) 01:11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