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互助客棧/條目探討/存檔/2017年2月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關於屬地列入標準

前幾天的針灸

合併臺灣條目及台灣地理條目

日期排列的子章節?

有關臺中市條目的無來源內容

日本地名之糸字與絲字問題

觀察者網的消息算不算可靠來源

戀內衣可是真的在戀女性內衣的嗎?

關於地平說條目的爭議內容

提議刪除自創的條目

台灣車站的站名變遷與infobox收錄內容問題

在維基百科行走多了的用戶們應該都能瞭解,在一個條目頁面中,越靠版面上方的內容因為較容易被閱讀到且代表著條目的「門面」,因此通常都擺放比較重要且經過精簡的內容,例如作為引言與摘錄的首段內文。而以位置來說,在右上方的infobox則是僅次於引言、第二重要的元件,通常適合擺放一些對於條目具有高度重要性的摘錄資訊。但一直以來都有注意到,應該是起於少數用戶個人的興趣,在一些與台灣鐵路/捷運車站相關的條目中,infobox的最上方、原本是用來擺放副站名資訊的欄位,經常性的有用戶將鉅細靡遺的車站站名變遷歷史(包含英文站名的變遷)塞進這個欄位中,具體範例如南京復興站新店區公所站等條目,導致條目一點進去後右上方最精華的位置全都是些(至少以我的觀點來說)並沒有那麼重要的資訊,反而把更重要的訊息例如所屬的路線、站址、構造等擠到下面,是很不恰當的作法(手機版閱讀時更離譜,整個畫面只看到站名變遷,範例請點這裡)。其實在這些條目中早已有對站名變遷的時間與源由更加詳盡的說明(見這兩條目的「車站概要」章節),infobox中硬塞這些訊息一來無法說明詳盡、二來也因此顯得瑣碎混亂,根本是沒有必要的重複資訊。基於上述理由我想回退這樣的編輯方式,把站名變遷的資訊從infobox移到內文中,收錄在如車站概要或歷史章節中,但因為是批次性的回退想在執行之前聽聽各位維基人們的意見。(PS. 日文維基的車站infobox雖然也有收錄站名變遷資訊,但卻是以備註的方式放在infobox最下面一欄,且只精簡的提到漢字站名的變遷,不會連外文(羅馬拼音)的變遷也全塞進去。)

另外,用這件事當作引子,我想呼籲各位在編輯條目首段與infobox時稍微想一下,哪些資訊是對條目主題而言最重要且經常會被查閱的關鍵訊息?因為這兩個區域是一般用戶只想大致瞭解主題、沒時間深入閱讀條目時所仰賴的主要介面。如果什麼東西都覺得很重要都想要塞進去,結局就是會害它們失去了摘要的效果,那跟直接閱讀主文有啥不同?讓首段與infobox保持簡潔扼要,讓內文盡可能完整、詳盡說明,才應該是一個好的條目正確的編輯方式。不是嗎?--泅水大象訐譙☎ 2017年2月1日 (三) 07:21 (UTC)

自問自答一下,發文後有用戶協助將站名變遷資訊改以註釋的方式表現,似乎是個兼顧資訊收錄與版面整潔的折衷辦法,就先這樣處理,再看是否有人能提出更好的解決建議了。--泅水大象訐譙☎ 2017年2月2日 (四) 09:26 (UTC)

台灣有哪些省道、縣道才算是稱得上「高山公路」、「高山道路」?

習近平在其他條目的頭銜問題

兩岸領導人會面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與其他無涉政黨、軍事的條目中,習近平的頭銜是否還要再加上中共中央總書記?--Tp0910留言2017年2月1日 (三) 15:51 (UTC)

能不囉嗦就不囉嗦,用最常用的頭銜就是了。——꧁༺星耀晨曦༻꧂留言|2017年監管員選舉2017年2月1日 (三) 15:59 (UTC)

上述兩條目已更改,使用官職、不加黨職。--Tp0910留言2017年2月3日 (五) 11:32 (UTC)

統合臺灣條目及臺灣省條目

剛剛有編輯在藝術教育條目內加入了三倍於原有內容的大段「臺灣藝術教育師資培育」的段落,令條目極不平衡。請幫忙處理。--Nivekin請留言 2017年2月2日 (四) 07:37 (UTC)

  • 已把「臺灣藝術教育師資培育」一節轉至臺灣藝術條目比較合理。--Nivekin請留言 2017年2月3日 (五) 06:57 (UTC)
  • 我不同意。如果有個"語文教育"的條目,有人增加了臺灣語文教育師資培育的段落,難道也要歸到臺灣文學之類的條目嗎?而且,只因為臺灣藝術教育師資內容的段落比原有內容還要多這種原因就要整併我覺得也不合理,這是一種鴕鳥心態。如果哪天藝術教育的內容增多到比我撰寫的段落還要多的時候,移動的原因不就消失了?--淡月抄留言2017年2月3日 (五) 07:10 (UTC)
  • 不太肯定閣下指「極不平衡」的意思,不知是否有什麼假切,為免理解錯誤,閣下或可再詳細說明?我想部份相關內容是可以加入藝術教育的,但應該建立「各地情況」章節,其下建立「臺灣」子章節。然而「師資培育」不是全部內容也以「藝術教育」為主題,所以不適合把它的全部內容放於「藝術教育」條目中。也可以只留下簡介,另行建立「臺灣藝術教育師資培育」,然後加入「主條目」連結,視情況或可能放在「參見」章節。 --愚蠢的人類留言2017年2月3日 (五) 12:40 (UTC)

條目標題應當使用中文,這個標題機器翻譯結果是「雖然拿着速寫本」,希望對此有了解的編者確認其中文名後進行移動。--Tiger留言你指尖的電光是我此生不變的信仰~新年快樂 2017年2月3日 (五) 09:04 (UTC)

如果這唱片在中文領域沒有代理發行也沒有常用譯名的話,那至少用準確的直譯依照Tiger君建議的名稱當作條目名也好。要不然用一大串日文當條目名,看得懂的人直接去看日文維基就好,看不懂的還是看不懂呀。--泅水大象訐譙☎ 2017年2月3日 (五) 10:01 (UTC)
我暫時移動至一個Google有結果的譯名。雖然個人覺得意思上不太準確。—AT 2017年2月3日 (五) 10:06 (UTC)
@Ryokie38拿著素描的你?應該是竹字頭的簿才對吧?-游蛇脫殼/克勞 2017年2月3日 (五) 10:13 (UTC)
聽了這首歌,我感覺較為貼切的翻譯應該是,「一直有着的素描本」或者「你一直有着素描本」。男主是把雲開天晴的景色「畫」到眼睛裡了,這是個暗喻,因此持つ只能取「有」這個意思。那麼,我先朝這個方向移動了。Bluedeck 2017年2月4日 (六) 06:12 (UTC)
如果翻成「持續拿著素描冊」會不會比較適切?畢竟機器翻譯部分不合我要的結果。--水中撈躍 2017年2月4日 (六) 14:26 (UTC)
都說了這裡的素描冊不是真的素描冊。。。有沒有人看過這部漫畫/動漫的,應該會得出更加貼切的翻譯。Bluedeck 2017年2月5日 (日) 00:47 (UTC)

現在的竹田系統交流道是不是以前稱呼的「潮州系統交流道」?

該條目中有「威脅、危害、恢復力和應急小組委員會」,其中「恢復力」我認為翻譯不當。英文原文為「Threats, Hazards, Resilience and Contingencies Subcommittee」,請問如何翻譯較為合適?--Tiger留言你指尖的電光是我此生不變的信仰~新年快樂 2017年2月5日 (日) 09:46 (UTC)

我相信這個Resilience是災難管理的一個術語,所以即使比較陌生也屬正常。參考這個Google搜尋結果,建議翻譯為「韌性」,其次建議為「復原」 -- 愚蠢的人類留言2017年2月5日 (日) 12:31 (UTC)
不能翻譯成韌性,韌性是材料的物理性質(斷裂之前吸收的能量值),放這裡講不通。復原好些,除此之外重建也可以使用,但是範圍略狹窄。實際上,原譯恢復力已經非常貼切。我認為不需要更改。Bluedeck 2017年2月5日 (日) 16:35 (UTC)
見我的Google搜尋結果連結,當中有頁面使用了「復原韌性」、「系統韌性」、「社會韌性」等用字。 --愚蠢的人類留言2017年2月6日 (一) 01:09 (UTC)
看來我過分盯住簡體字辭典了,如果普通話以外的漢語區域採用韌性一詞,那應該沒問題。簡體中文內容保留着恢復力的翻譯無需改變,繁體中文用戶可以根據需要添加-{}-言語轉換旗幟。Bluedeck 2017年2月6日 (一) 07:40 (UTC)

四軸的、多軸的難道就等於是有航拍功能的飛行器嗎?

能不能改成2017年美國入境禁令

放縱破壞?

目前條目中的來源是兩個weibo鏈接,不知是否屬於可靠來源?另外搜索此地名,未見很多報道,不知關注度如何。甚至出現這個鏈接中提到「比如我所住的九如里就不算正規的里院」,與條目首段「九如里是一座位於……的里院建築」矛盾,準確性存疑。本人對此條目的處理方法不甚肯定,故置於此請其他用戶斟酌。--Tiger留言你指尖的電光是我此生不變的信仰~新年快樂 2017年2月5日 (日) 09:25 (UTC)

那個微博無認證,認為不是可靠來源。 --達師 - 345 - 574 2017年2月6日 (一) 18:07 (UTC)

尚格雲頓1988年電影Bloodsport在維基的中文名稱血點應該是錯誤翻譯,誤將sport運動一字看成spot點。建議移動至香港官方譯名拳霸天下[1][2]@Wrightbus:--112.119.12.225留言2017年2月6日 (一) 19:13 (UTC)

APA酒店放置右翼書籍事件

建立了Draft:APA酒店放置右翼書籍事件。從APA集團#客房書籍的政治性主張爭議的內容進行結構整理,修飾語句,同時也補充了好些新的內容。希望各位對條目給予意見及作出進一步增減潤飾。如內容已改善至適合的程度,請管理員進行移動。 -- 愚蠢的人類留言2017年2月7日 (二) 02:49 (UTC)

英語醫學專題的精簡、翻譯計劃

港劇條目中所謂的Instagram專頁

開心速遞#外部連結乘勝狙擊#外部連結等的"XXXXXX的Instagram專頁"貌似只是相關劇名的tag搜尋頁啊?這種我瞞結婚了#外部連結連結)才是專頁吧?   —以上未加入日期時間的留言是於2017年2月7日 (二) 16:42 (UTC)之前加入的。 --哈哈常笑 2017年2月8日 (三) 10:10 (UTC)

2017年央視春晚全網禁言事件

雲姓&云姓

云姓條目似乎把雲姓跟云姓混淆了,另外,《百家姓》原典裡面沒有其中哪個姓氏?-- By LNDDYL.(留言2017年2月6日 (一) 03:01 (UTC)

看樣子要分拆云姓條目與雲姓條目。-- By LNDDYL.(留言2017年2月9日 (四) 10:09 (UTC)

建議改名:「潮吹」→「女性射液」

Template:BS-map 可以有更簡單的編輯方法嗎

現在看來Template:BS-map只有一條一條輸入代碼的方式來編輯,編輯起來很困難而且很浪費時間而且如果腦抽就很有可能寫錯。能不能開發出一種新的編輯方式比如說以表格的形式編輯,各個圖例都可以拖進表格,亦可以在表格中輸入文字。這樣編輯器來相信會輕鬆太多太多而且會有更多編輯者願意用心地去關注這個線路圖吧? --Carl Cheung留言2017年2月9日 (四) 07:59 (UTC)

Template:BS-map類似拼圖模式,代碼會透過引用來呈現,已算是最簡單的編輯方法。如果要用編輯器來編輯的話也是可以啦!--水中撈躍 2017年2月9日 (四) 23:19 (UTC)

@小躍:能具體講講怎麼用編輯器編寫嗎QAQ Carl Cheung留言2017年2月10日 (五) 07:17 (UTC)

我的話會使用這個來幫助編寫(註:加入半形符號時會有問題),而圖標則由Wikipedia:鐵路系統標示取下。過去的確有使用過表格編輯,但現在已經放棄不用,而表格編輯的內容亦可使用上述編輯器來轉換成為BS-map的對應內容。--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17年2月10日 (五) 08:51 (UTC)

關於「非第三方來源指控」濫用及內容審查的問題

有關嘉義市條目角逐優良條目之討論

Special:用戶貢獻/180.217.214.26的破壞:無意義更動資訊框欄位、無意義加入年份與日期內鏈、於楔形數加入不是楔形數的數、於88加入不屬88的性質的數類等等,請多加注意。-游蛇脫殼/克勞 2017年2月11日 (六) 07:26 (UTC)

2017年2月中國

@百战天虫:撒回本IP用戶編輯[3], 本IP用戶對該撒回表示不同意,希望@百战天虫:進行談話和平方式解決這項問題,避免編輯戰,促進用戶關係友好興維基百科之健康發展。

  • 「無辜」
無辜是一種對事件評論,表達帶有主觀意見,不好。[4]說不要說逝世是唐英年早逝,應該只由讀者自行判斷。{{ping|百戰天蟲}原因是可靠來源裡面使用了,改為『有媒體形容5人是「無辜感染」。』。
  • 「尊重」與「遵守」
條目兩個reffer也是說尊重。第一reffer標題是「White House confirms Trump's agreement to honor 'One China' policy」,其中honor 是尊重。第二reffer標題是「自宮:特朗普同習近平通話稱尊重「一個中國」」,同使用了尊重。「遵守」帶有上下級之間服從意思,和尊重有分別。遵守不合適,是@百战天虫:個人評論,不好。改為『有媒體評論,特朗普此舉意味着「公開承諾遵守」「一個中國」政策』。

本IP用戶刪除無辜丶遵守改為尊重編輯完全有理據,對於@百战天虫:無理撒回而不說明原因感到不滿,無利於維基百科的發展,促請@百战天虫:儘快說明原因及致歉。--58.19.13.24留言2017年2月11日 (六) 03:13 (UTC)

艾滋部分,用詞方面如果是參考中提及,可以保留,否則沒需要摻雜編者自我情感用詞,說法越平淡越好。——路過圍觀的Sakamotosan 2017年2月11日 (六) 04:15 (UTC)
一個中國,同,看參考用詞(如果有中文來源的話)。——路過圍觀的Sakamotosan 2017年2月11日 (六) 04:17 (UTC)

我回撤的是這個[5],「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終於屈服於中國共產黨的淫威之下。」,違反了WP:POV。--蟲蟲超能研究所實驗志願者報名入口 2017年2月11日 (六) 09:34 (UTC)

哈哈哈哈,這話太夠了。——路過圍觀的Sakamotosan 2017年2月11日 (六) 09:39 (UTC)

關於中文版的明朝和宋朝地圖問題

澳門有線電視

清朝諸帝條目訊息框抬頭使用帝號還是姓+名的編輯爭議

Google地圖的圖片是否可供維基百科使用

Google地圖相片與影片政策說明上傳到Google地圖的不得為版權內容,反面解釋應為「Google地圖上的圖片皆為無版權圖片」,那麼維基百科是否可以引用?- 執行編輯 Aotfs2013 留於 2017年2月11日 (六) 10:53 (UTC)

閱讀過Google的政策之後我認為這裡所謂的「不得為版權內容」應該是說不能未經同意上傳版權在非上傳者的其他人手上之圖片,但並不表示作者本人上傳之後就無條件開放了其版權(否則應該有與這部分相關的免則說明才對)。基於這情況維基百科應該是不能直接引用的。--泅水大象訐譙☎ 2017年2月13日 (一) 04:04 (UTC)
根據此頁所述的政策,在使用Google Maps上的內容(包括圖片、地形、街道等)時,應依照「合理使用」的原則。根據維基百科自己的方針,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可合理使用圖片,例如當Google Maps擁有某建築物被破壞前唯一一張照片。原則上應避免使用Google Maps圖像。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7年2月13日 (一) 13:04 (UTC)

走光 (行為)與衣服滑落

南中國海的國際交通意外

我打算建立一個在南中國海的國際交通意外的列表,包括 中美撞機事件無瑕號研究船#中國·南海事件、中國撞沉越南漁船等項目。對此列表的命名能否提供意見?——愚蠢的人類 2017年2月11日 (六) 05:18 (UTC)

南海交通事故列表,不要寫國際--葉又嘉留言2017年2月14日 (二) 05:09 (UTC)

彈簧腿傑克及下面幾個條目

為什麼一個IP用戶可以總結優良條目審查? --KRF留言2017年2月15日 (三) 01:58 (UTC)

建議條目改名、建立分岐頁

將某知名人物肖像從國幣移除,卻不是廢除紀念之的表示

古文的翻譯抄範文,算不算有侵犯版權問題?--Nivekin請留言 2017年2月14日 (二) 07:38 (UTC)

算侵犯版權,譯文是創作性的作品,受版權保護。--Wcam留言2017年2月15日 (三) 21:33 (UTC)
已報侵權。--Nivekin請留言 2017年2月16日 (四) 03:47 (UTC)

Template:Non-free_use_rationale關於低解析度的說明是否有誤?

轉基因及基因改造二者應否用地區詞處理?

關於轉基因&基因改造我認為二者可以用地區詞處理:-{zh:转基因;zh-hk:基因改造;zh-tw:基因改造}- 。但不完全肯定,各位有沒有人反對?——愚蠢的人類 2017年2月15日 (三) 08:30 (UTC)

不確定。轉基因(transgene)與基因改造、基因修改(genetic modification)、基因編輯等好像有互用,但也有一些差異。感覺可用於特定條目/轉換組,但非全局,從而減少誤解與統一用詞,但需仔細核對相關語句。比如轉基因技術,會給中國農業帶來什麼新華日報):「超級雜交水稻最大貢獻是基因改造」--YFdyh000留言2017年2月17日 (五) 03:14 (UTC)

風暴條目的外部結連

有一個問題疑惑了許久,為甚麼每一個太平洋風暴/氣旋條目的外部連結上面都要放那8個天文台/氣象局的網頁連結?(見熱帶風暴森拉克 (2014年)#外部連結)--Nivekin請留言 2017年2月14日 (二) 08:14 (UTC)

因為這8個天文台/氣象局都是西北太平洋颱風易侵襲的國家與地區的氣象主管機關。-游蛇脫殼/克勞 2017年2月14日 (二) 08:47 (UTC)
那與個別風暴有甚麼關係?又,要不要每個條目都有?--Nivekin請留言 2017年2月14日 (二) 09:13 (UTC)
如果是各氣象局對該颱風的介紹外鏈的話,或者可以有。但是如果只是鏈接到氣象台的網站的話,就沒必要了吧?——路過圍觀的Sakamotosan 2017年2月15日 (三) 06:25 (UTC)
那是否應該移除?@克勞棣cwek:--Nivekin請留言 2017年2月16日 (四) 03:48 (UTC)
我覺得應該移除,也避免日後的創建者依樣畫葫蘆。-游蛇脫殼/克勞 2017年2月16日 (四) 03:55 (UTC)
因為我不是颱風類的主要編輯,我的意見僅供參考:單個颱風移除,但是可以考慮在每天台風列表保留;並告知颱風類編輯社群。——路過圍觀的Sakamotosan 2017年2月16日 (四) 04:00 (UTC)
可以找到颱風類編輯社群參與討論嗎?--Nivekin請留言 2017年2月17日 (五) 02:38 (UTC)
Wikipedia:太平洋颱風季專題?或者看一下IRC那邊?——路過圍觀的Sakamotosan 2017年2月17日 (五) 06:16 (UTC)

大家好,小弟是太平洋颱風季的編輯之一。外部連結的問題在2013年颱風天兔颱風海燕優良條目評選時已有用戶指出,當時本人亦非常同意那位用戶的看法,外部連結只接駁到各大氣象部門首頁是沒用,應直入介紹有關熱帶氣旋的網頁。因此由2015年颱風紅霞條目起,小弟有參與主編的西太風暴條目大多都已改用天兔條目的外部連結形式,就是連入Best Track和實時天氣稿。過往的風暴條目和一些小弟沒參與編輯的文章暫時未有時間更改,希望稍後有空時可逐一修訂吧,大家也可以幫忙。——W. Synchro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2017年2月17日 (五) 07:08 (UTC)

提出永久解決港澳地區人士,特別是藝人國籍的竄改問題的辦法

如對香港澳門歌手、演員、藝人條目有一定關注,眾所周知其中一個常見編輯戰便是把國籍從「香港 中國香港)」改為「 香港」,這類竄改多由IP用戶造成,無日無之,禁之不絕(一個簡單例子),耗費大量精力和時間來回退,盡快提出解決辦法是重要任務。而香港、澳門現在和可預見的將來都不是獨立國家,其華人居民國籍為中國籍更是載於《基本法》裡的明文事實,這些修改完全違背當前事實。

有見及此,本人提出從源頭解決,對模板 {{藝人}} 進行修訂,將其中的「國籍」顯示為「國籍/地區籍」,但代碼不變,維持「國籍」,及維持對{{藝人}}模板實行全保護,而成千上萬的藝人條目內的模板代碼就不需要作出任何更動。就算有IP用戶改為「 香港」都不會違背事實,因為其地區籍確是香港。

修改模板設定以適應港澳地區的獨有情況,過去在維基亦有應用,例如模板 {{頻道資訊}} 中的「所屬國家或地區」,顯示為「國家/地區」,便是過去為適應香港而作出的修改。就此事不知道大家意見如何?Silvermetals留言2017年2月16日 (四) 17:42 (UTC)

也可以對IP用戶設置一個過濾器。——꧁༺星耀晨曦༻꧂留言|2017年監管員選舉2017年2月16日 (四) 20:58 (UTC)
(~)補充如果採用閣下的方法。根據WP:保護方針:「除非被保護頁面是高風險頁面,否則全保護政策只應用於回應那些已經證實的嚴重破壞,而不是用來預防可能會發生的破壞。」、「半保護政策用於保護受到嚴重破壞的頁面」。此模板並不是高風險模板。等到模板被破壞後(最好沒有破壞),先走流程(封IP—不同IP段繼續破壞—申請半保護)。——꧁༺星耀晨曦༻꧂留言|2017年監管員選舉2017年2月16日 (四) 21:11 (UTC)
(:)回應:目前藝人模板就已經一向是全保護,我在文章中提及只是補充一下。另外,編者們回退這類IP破壞,每次都耗費大量時間,但人在現實生活中時間總是有限,時間花在這兒就即使想多花心思在其他條目上也不能,所以希望能有辦法解決這問題。Silvermetals留言2017年2月17日 (五) 04:28 (UTC)
(?)疑問:有「地區籍」的說法?——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貢獻 2017年2月17日 (五) 03:10 (UTC)
有的,雖然例子不算多,例如「國籍或地區籍」。--Mewaqua留言2017年2月17日 (五) 03:44 (UTC)
如果這樣改,那中華民國國民的國籍也可以填臺灣 臺灣嗎?-游蛇脫殼/克勞 2017年2月17日 (五) 05:08 (UTC)
不同吧,港澳實際是具有港澳永久居留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另外授予部分外交特性。台灣的依然是中華民國國籍。——路過圍觀的Sakamotosan 2017年2月17日 (五) 06:13 (UTC)
臺灣狀況和港澳不一樣,應該另外討論吧。 --KRF留言2017年2月17日 (五) 07:03 (UTC)
中華民國政府至少還是一個國家政府(雖然在另一個國家政府面前還是抬不起頭了),港澳只是一個省級政府,只是國家政府給了更多特惠。——路過圍觀的Sakamotosan 2017年2月17日 (五) 07:23 (UTC)
不填國籍更好。很多只是推測,並無實證。—AT 2017年2月17日 (五) 15:48 (UTC)

關於麥凱程謝可逸頁面

麥凱程頁面已有足夠新聞報導証明其關注度,請問是否還須立此模板「模板:Notability」?

至於謝可逸頁面,雖有若干媒體報導証明其關注度,但還未足夠,所以用此模板「模板:Notability Unreferenced」處理便可,而無須用「模板:Notability」。請問此舉有否不妥? -- Iron Daruma留言2017年2月17日 (五) 16:32 (UTC)

以下版權聲明適用的內容是否可供維基百科使用?

將條目轉移到辭典中

MILF這類的條目是辭典的內容,並不適合用來當作百科使用 --36.225.96.206留言2017年2月17日 (五) 21:47 (UTC)

陳庚金近日的發言爭議「能撈就撈,能混就混,大家來拖垮這個政府」

關於原創研究的判定以及優良條目是否允許有冗餘來源的問題

如沐西風是這樣判斷一個句子是否是原創研究的:

「然而由於經歷小冰期(約1550年至1770年),全球糧食減產、饑荒連年[31],再加朝廷苛政[32],明朝農民叛亂此起彼伏[33]。」此句的問題有a.32號來源是「《明初重典治國對靖難之役結果的影響》. 《南陽師範學院學報》. 2009年11月, 第8卷 (第11期).」,此論文講的是明初的情況,與後文「明朝農民叛亂此起彼伏」並不完全相關。b.看起來這句話的邏輯是:31來源支持事實甲(小冰期、糧食減產、饑荒),32來源支持事實乙(「朝廷苛政」——就算這裡的引用是對的,能夠支持),33支持事實丙(民變此起彼伏)。但是沒有來源支持「甲、乙是丙的原因」。換句話說需要有來源證實「經歷小冰期」等等是「明朝農民叛亂此起彼伏」的原因。不然,此處疑有原創研究之嫌(換個角度說,也是一個「拼湊」的例子,拿三個來源拼出這麼一句內容來)。如果讀了通史書再來寫(或者有更多的學術訓練),大概不致出這樣的問題。--如沐西風留言) 2017年2月20日 (一) 15:50 (UTC)

然而在句末最後一個來源《明末農民戰爭史》背景中「第三節 國家財政的破產和賦稅的加派」、「第四節 水利失修和災荒頻仍」。文中另外的兩個來源只是起到輔助作用,讓讀者更深入的了解相關情況。所以,我的疑問是:

  1. 如果一句話:來源1支持A導致B,來源2支持B導致C。那麼AB[1],C[2]。這種寫法是否是原創研究。如沐西風的說法成立嗎?
  2. 是否應該把關於明朝苛政的「冗餘」來源刪除?--我爺爺留言2017年2月21日 (二) 10:13 (UTC)
第一個問題是錯的。全球糧食減產不見得每個國家都減產。1550年至1770年內所有的糧食減產事件,也未必都能歸到小冰期上面去。即使標來源是這個意思,那這裡的情況也是來源1支持A導致B,來源2支持C導致D。是不是原創研究,我想很明白了。
(:)回應看來你沒看懂我說的ABC,那麼代入內容看看:饑荒、苛政導致明朝農民叛亂[B導致C]。這句話應該沒有問題吧?那麼,有人會問,災荒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在文獻[31]中,寫氣候原因導致災荒[A導致B]。這影響是全球範圍內的,你非要說這個來源沒有點名說「山東省境內」,就有些強詞奪理了。照這樣,你還可以[對B導致C那句]說:來源是明末,不是明朝;明朝苛政不是山東苛政,明朝災荒不是山東災荒,等等(屬於詭辯範疇)。而且,你並沒有其他來源來解釋災荒(自然災害)出現的原因。政策、水利設施只是加重了災荒的破壞性而已。最關鍵的,我沒有把「明朝滅亡歸到小冰期上面」明朝滅亡的原因有很多,並不是這裡敘述的重點。--我爺爺留言2017年2月21日 (二) 12:38 (UTC)
第二個問題也是錯的。「《明初重典治國對靖難之役結果的影響》. 《南陽師範學院學報》. 2009年11月, 第8卷 (第11期).」,明初重典治國,注意一是明初,二是朱重八的重典治國。文章涉及的是明初洪武年間的事情,跟明末苛政、災荒導致明朝滅亡有什麼關係?講明白一些,這個不是冗餘來源的問題,這條文獻根本不能為這句話提供支持。不知道為什麼還要把這條來源留着,還要出來當成一個重要的問題討論。
(:)回應:你說《明初重典治國對靖難之役結果的影響》[6]根本不能為「朝廷苛政」提供支持。我很佩服你的勇氣,沒有看文獻,就敢這麼說。--我爺爺留言2017年2月21日 (二) 12:38 (UTC)
關於我的「語錄」里讀書與學術訓練的話,補充幾句。沒見到通史書裡把明朝滅亡歸到小冰期上面的。拿小冰期解釋王朝興替,本身就有很多可疑之處。括號里給出的時間是220年,下限已經進入了大清乾隆年間,這期間「全球糧食減產、饑荒連年」,怎麼還搞出了盛世?難道就是沒加「朝廷苛政」的原因嗎?那難道不能說,「全球糧食減產、饑荒連年」跟農民起義關係不大嘍?更何況,「全球糧食減產、饑荒連年」這個說法本身就模糊不清,是全球所有國家都減產還是說全球總產量下降了?220年間每一年都減產?每一年都出現全球性的饑荒?好像沒聽說過啊。--如沐西風留言2017年2月21日 (二) 11:51 (UTC)
(:)回應:你說,「全球糧食減產、饑荒連年」跟農民起義關係不大。——呵呵,這又回到了第一個問題,全球饑荒不是山東饑荒。全球糧食減產,不是山東糧食減產。--我爺爺留言2017年2月21日 (二) 13:01 (UTC)
建議把條目探討(有關小冰期的理解)和方針(「AB[1],C[2]」是否原創研究)分開討論。——愚蠢的人類 2017年2月21日 (二) 14:59 (UTC)

(代問)1998年以前台灣島上出生的藝人條目,出生地使用 台灣 還是 中華民國台灣省

數日以前處理了一個IP編輯,他的貢獻是將1998年之前出生的藝人的出生地調整為中華民國台灣省。他堅持自己的編輯是正確的,給出了在外行的我看來沒有問題的理由,因為直到1998年為止,台灣是作為一個省級行政區劃存在的。

當一些藝人出生年代地點是英屬香港或日治台灣是沒有問題的話,為甚麼我更正一些藝人的出生為中華民國臺灣省時,會被封鎖?臺灣省是自1998年凍省,在此之前出生的我打中華民國臺灣省有何問題?
——218.250.217.138

請問他說的對嗎?謝謝!Bluedeck 2017年2月17日 (五) 17:24 (UTC)

「台灣是作為一個省級行政區劃存在的」(X) -> 「中華民國臺灣省這個行政區包含大部份的臺灣+澎湖」(O),如果出生在臺灣境內的直轄市如臺北市、高雄市就不是臺灣省(當然若是這兩市還是省轄市時就可以寫)。還有,精省後臺灣省這個行政區並未消失,只是拿掉了省政府的自治能力,所以即使是1998以後出生,出生當時在臺灣省境內還是可以寫臺灣省。--LHD留言2017年2月17日 (五) 17:42 (UTC)
現在還是會用臺灣省阿。-Neville Wang 奈威 (留言) 2017年2月17日 (五) 22:45 (UTC)
我倒是覺得出生地點填 中華民國臺灣省臺灣 臺灣皆可,藝人條目不是行政區劃條目。但是先到先得,所以若前面的人用了 中華民國臺灣省,就不宜修改為臺灣 臺灣,反之亦然。附帶一提,國籍只能填 中華民國,不能填臺灣 臺灣,因為臺灣不是正式國號。-游蛇脫殼/克勞 2017年2月18日 (六) 05:03 (UTC)
感謝Bluedeck!我就是當事人,我相信維基百科是一個公平中立的平台,不會因為不同的政治立場,而蓄意刪改歷史事實,以下是我與其中一個回退員討論的內容,大家可以參考評理,到底是我惡意破壞,還是有人因為自己政治立場不喜歡看見中華民國臺灣省,破壞維基百科中立立場。 --218.250.217.137留言2017年2月19日 (日) 13:30 (UTC)
臺灣省台灣省 (中華人民共和國) 極易混淆,不如直接使用 台灣中華民國。在 致其他百科用戶-->台灣問題中這樣寫道:

「如果在編輯時提到台灣,請使用以下稱謂:

而不要使用:

┌─ 🤖️⠠⠵[learningis1st]-[~]- time = 2017年2月19日 (日) 18:02 (UTC)

同意User:Chenyijia001的觀點, 直接用單純的"臺灣",可以基本避免因"臺灣省"而引起不必要的ROC與PRC歸屬相關之編輯戰. --Gzyeah留言2017年2月20日 (一) 00:20 (UTC)
(:)回應:致其他百科用戶裡說的是不要用中國台灣、中國台灣省或台灣省 (中華人民共和國),沒提不能用中華民國臺灣省。 --KRF留言2017年2月20日 (一) 08:57 (UTC)

真可笑,我寫的清清楚楚是中華民國臺灣省,你故意拿中共當擋箭牌,說極易混淆,你是當別人白癡還是真的看不見我在臺灣省前面的中華民國?chenyijia001!不要再裝傻了!依照你的標準,那麼那些出生在日治台灣的人也請改回台灣,如果全部一視同仁,按照統一標準,那我也不再要求用中華民國臺灣省,但是你一直不斷搬弄龍門,不斷迴避問題,這個人最後還把封存,不讓我繼續在他那裡留言

--218.250.217.137留言2017年2月19日 (日) 18:57 (UTC)
回應IP君, "日治台灣"與前面兩者不同, 該歷史階段已被臺海兩岸官方所承認或接受, 通常不會出現諸如國共之爭一類的狀況. --Gzyeah留言2017年2月20日 (一) 00:20 (UTC)
我不認為中華民國已經虛級化的臺灣省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沒實行過統治的台灣省有什麼極易混淆之處,這兩者在名稱上和內容上都有明顯差別,而在名稱上、「中華民國臺灣省」的表達方式也挺清楚,應不至於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省或中國台灣省混淆。題外話、日治台灣並沒有被普遍承認或接受,不少人(包括國民黨執政時的中華民國行政院[7])是持日據立場的。 --KRF留言2017年2月20日 (一) 02:16 (UTC)

終於有人講出公道話,歷史事實還要別人承認或接受才能PO,真的太荒謬了!那按你邏輯全世界大部分國家不承認中華民國,你是不是就要接受中華民國不是國家,把中華民國在維基百科中刪除。如同樓上KERO君說的,我再補充,作為中國人,歷史公認滿洲國是偽政權,臺海兩岸官方均定性為傀儡國家,但維基百科作為中立平台,像李敖 劉家昌出生時代地點也清楚寫出滿洲國,如果按照Gzyeah邏輯,難道你們覺得兩岸的學者和人民都忽然承認滿洲國了?--218.250.217.137留言2017年2月20日 (一) 06:28 (UTC)

從社區/編輯者角度,寫作「中華民國台灣省」可行;但從讀者角度是否會誤解?這就是一切問題所在,而不在於是否中立。不管怎麼說,只要我看到「台灣省」(哪怕看到「中華民國台灣省」),第一反應肯定是中國台灣省,而不會想到是歷史上的台灣省(大陸年輕人應該普遍這麼覺得)。┌─ 🤖️⠠⠵[learningis1st]-[~]- time = 2017年2月20日 (一) 12:57 (UTC)
這種誤解不是編者的錯,是讀者的錯啊!編者沒必要為這種事負責。那如果我看到"浙江省"就想到中華民國浙江省怎麼辦?這還是曾經真實存在的行政區劃呢!-游蛇脫殼/克勞 2017年2月20日 (一) 13:12 (UTC)
那就更令我匪夷所思了,已經很明確寫出「中華民國臺灣省」,為什麼您(以及中國年輕人)還會理解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省」?你們分不清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嗎? --KRF留言2017年2月20日 (一) 13:15 (UTC)
正是如此,明確寫出「中華民國臺灣省」,還會理解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省」。同下 ⬇️......┌─ 🤖️⠠⠵[learningis1st]-[~]- time = 2017年2月20日 (一) 15:42 (UTC)
有些中國人一堆困難,懶的解釋。-Neville Wang 奈威 (留言) 2017年2月20日 (一) 15:07 (UTC)
另外倒是「中華民國」不會引起太大誤解。大陸歷史教科書普遍說中華民國在1949年滅亡(詳細可以看看百毒百科),因此「中華民國」被很多人認為是台獨的象徵(呃......),不過有時至少可以用來稱呼這個政權(CCTV也不一定給中華民國國旗打馬賽克了)。而「台灣省」完全就是概念上的混淆。┌─ 🤖️⠠⠵[learningis1st]-[~]- time = 2017年2月20日 (一) 16:17 (UTC)

從Chenyijia001和Gzyeah的回應結論:1.他們認為讀者都是白癡,即使清清楚楚寫中華民國臺灣省,還是怕讀者混淆; 2.把歷史事實置之不顧,居然搬出大陸觀點1949年中華民國滅亡之說以及台獨象徵作為藉口,那就正如我講,你會不會把中華民國從維基百科中刪掉?這就是我一早提到的兩個問題,2A)維基百科是中立平台,不是因為不同政治立場而能篡改歷史事實,你承不承認中華民國臺灣省是你自己的事,但不要因為你自己的理念破壞維基百科的中立。 2B)歷史事實不會因為你我他或任何人承認及接受才能登在維基百科上,就像我之前舉的例子,我不承認滿洲國,但不會去把李敖 劉家昌出生在滿洲國的歷史事實刪除。請二位不要再強詞奪理!--218.250.217.137留言2017年2月20日 (一) 17:52 (UTC)

這位IP君, 請您不要隨意曲解其他編者的觀點, 保持冷靜, 注重WP:維基禮儀, 切勿再度WP:人身攻擊, 此致. --Gzyeah留言2017年2月21日 (二) 04:28 (UTC)

我只是回應你們的結論呀,哪裏有人身攻擊?你不同意的話就反駁我哪裡曲解你的觀點嘛,不要又像之前那樣,明明是你們不冷靜,隨意把我寫的中華民國臺灣省刪除,還惡人先告狀,說我惡意破壞搞編輯戰,然後再封我IP。 如果你還是裝看不到我上面寫的 1. 2. 2A) 2B)的要點,我可以再補充你們的結論 中華民國臺灣省以下簡稱(A),日治台灣以下簡稱(B), 讀者或兩岸爭議以下簡稱(甲乙雙方), 我的論點是不管各方政治立場如何,維基百科都要保持中立,eg:中華民國臺灣省 日治台灣 滿洲囯etc 以下簡稱我的論點為(論點1), 而chenyijia001的論點是為怕誤會一概寫台灣,以下稱(論點2); 當我寫(A)被你們打槍刪除,說我的(論點1)會引起甲乙雙方爭議時,於是你們搬出(論點2),我説如果要依照(論點2),就要統一標準,那麽(B)也是同樣狀況會引起(甲乙雙方)爭議,所以也應該刪除,改爲他們的(論點2). 結果呢,他們就無視(B),從頭到尾就是針對(A),這就是我説的,在維基百科,他們是同樣一個問題,兩套標準,無視歷史事實,破壞維基百科中立原則--218.250.217.137留言2017年2月21日 (二) 04:56 (UTC)

(※)注意,條目探討是討論而不是辯論。┌─ 🤖️⠠⠵[learningis1st]-[~]- time = 2017年2月21日 (二) 05:34 (UTC)
不用搞那麼複雜。簡單來說,我認為「中華民國臺灣省」這種呈現方式很明白了,分不清楚是讀者自己的問題。 --KRF留言2017年2月21日 (二) 07:05 (UTC)
回Chenyijia001,討論也好辯論也好,就像我之前説的,我管你是管理員還是回退員,刪除歷史事實是因你們而起,維基百科不能任由你們耍特權,玩弄雙重標準,你的謬論我一一駁斥,道理就是越辯越明

回Kerolf666,謝謝,維基百科需要你這種秉持中立公平公正的管理員,我會堅持恢復那些出生在中華民國臺灣省的人物,因為我堅信歷史事實不容篡改!--218.250.217.137留言2017年2月21日 (二) 09:34 (UTC)

囧rz...我不是管理員。 --KRF留言2017年2月21日 (二) 10:24 (UTC)
請不要將「台灣」替換成「中華民國臺灣省」,遵循先到先得原則。┌─ 🤖️⠠⠵[learningis1st]-[~]- time = 2017年2月21日 (二) 14:31 (UTC)
請不要「堅持恢復」或執意筆戰,注意遵循wiki守則,不要再打WP:編輯戰,也WP:不要為闡釋觀點而擾亂維基百科!--Gzyeah留言2017年2月22日 (三) 00:17 (UTC)
同意「不要將「台灣」替換成「中華民國臺灣省」,遵循先到先得原則。」-游蛇脫殼/克勞 2017年2月22日 (三) 05:07 (UTC)
先到先得原則只是命名規則的一個細則來吧?其實看「台灣」怎樣理解而已(一個省,一個地理特徵、一個地理區域、一個「國家」),一般出生地的話可以具體國家下一級行政區(也就是省),如果清晰的話,「中華民國臺灣省」是比「台灣」這種毋寧兩可的用詞清晰很多。當然,你可以以省略的常識去理解「台灣」的用意。——路過圍觀的Sakamotosan 2017年2月23日 (四) 00:32 (UTC)

關於奔向天空航空等航空公司條目的命名

關於斯洛伐克的一家包機航空公司——奔向天空航空(Go2Sky),天巡網命名為奔向天空航空,本人做了移動,很可惜被Gzyeah回退,並申請了條目名的保護。

他給出的理由是:Google "奔向天空航空" 5 results (0.36 seconds) - 譯名未被廣泛使用。
可是就本人在斯洛伐克坐飛機的經驗來說,在首都布拉迪斯拉發的機場信息牌上壓根本沒到過這家航空公司的信息,也許是因為包機航空吧,不是天天都有航班。無論怎樣,根據這家航空公司的判斷來說「Go2Sky創立於2013年2月14日,是斯洛伐克最年輕的航空公司。該航空公司提供非計劃包機服務,營運範圍包括客運、貨運和郵件。除此之外,Go2Sky還提供飛機租賃服務,旨在為其他航空公司提供飛機。」這家公司很年輕,規模也不大,業務範圍和亞洲更是完全沒關係,所以要有一個「廣泛使用的譯名」幾乎是不可能的。
我記得維基有這麼一條規定,如果沒有官方譯名,作者可以提供自己的版本。根據Go2Sky及其口號 To the sky and beyond(走向天空,超越天空。)來判斷,給個中文名很容易,比如最開始我編輯條目時的「走向天空航空」,所以原創譯名在維基百科是可以被接受的。另外,我已經找到了天巡網的譯名(這個鏈接發了貌似觸發了過濾器),又被Gzyeah說「譯名未被廣泛使用」,如果按照這個邏輯的話,大量的小型航空公司條目應該保留外文名。這個明顯違反命名常規中的「使用中文」這一條。

--暖城2016-02-05留言2017年2月23日 (四) 08:29 (UTC)

分類迴圈

Category:裸體裡有Category:公開裸體Category:公開裸體裡有Category:天然主義Category:天然主義裡有Category:裸體 ,應該怎麼調整比較好? --KRF留言2017年2月23日 (四) 02:19 (UTC)

請問現時維基百科對Category的理解是否「A Category 必須是 B Category 的超集,A Category 里才可以放入 B Category」?——愚蠢的人類 2017年2月23日 (四) 06:19 (UTC)
是,但實際上沒那麼嚴格。無論如何,分類迴圈還是要避免的。我個人認為,「裸體」底下可以有「天然主義」,因為天然主義之中的內容(雖然在中文維基上不多)都和裸體有關;「天然主義」底下則不應該有「裸體」,因為並非所有有關裸體的主題都屬於天然主義。希望解決了這一迴圈的問題。鋼琴小子 留言 貢獻 2017年2月23日 (四) 17:41 (UTC)
已改善。 --KRF留言2017年2月24日 (五) 05:15 (UTC)

廣東省下轄縣市地名的傳統外文是什麼意思?

沒有指明是哪種拼音,傳統外文含義不清,是耶魯拼音呢?還是郵政式拼音,抑或是威妥瑪拼音,沒有標清楚。並且漢族地區地名羅馬字只能是漢語拼音。所以建議全部刪除導論中的所謂「傳統外文」,而利用Infobox Chinese模板表示。--Fxqf留言2017年2月25日 (六) 09:47 (UTC)

請移動至「WM娛樂」--Iamuis留言2017年2月26日 (日) 12:56 (UTC)

閣下有權限進行移動。——꧁༺星耀晨曦༻꧂留言|2017年監管員選舉2017年2月26日 (日) 14:25 (UTC)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移動本頁:

該頁面不能被移動: 已經存在這一名字的頁面,或者您選擇的名字無效。 請選擇另外一個名字。或者在移動請求頁提出請求,要求管理員幫助您移動。

請不要用複製、粘貼的辦法手工移動條目,頁面的修訂歷史必須和條目內容一起移動。

--Iamuis留言2017年2月26日 (日) 22:36 (UTC)

已經有重定向,可能需要管理員協助。——路過圍觀的Sakamotosan 2017年2月27日 (一) 00:47 (UTC)
移動完成。然而移動並不完美。Talk:WM娛樂Talk:WM娛樂有問題,Talk:WM娛樂的主頁面是WM娛樂。——꧁༺星耀晨曦༻꧂留言|2017年監管員選舉2017年2月27日 (一) 04:02 (UTC)
整理一下目前的混亂情況:
目前涉及的頁面分別是:
  1. WM娱乐和其討論頁Talk:WM娱乐
  2. WM娛樂和其討論頁Talk:WM娛樂
  3. WM Entertainment和討論頁Talk:WM Entertainment
其中,WM Entertainment重定向到WM娱乐,Talk:WM Entertainment重定向到Talk:WM娱乐。然而WM娛樂重定向到WM Entertainment,Talk:WM娛樂重定向到Talk:WM Entertainment。因此,總體上,是雙重重定向問題。然而,本討論的初衷是中文化,事實上,早在一年前就有了中文標題WM娛樂,只不過這個標題是重定向頁。因此,最佳的方案是回退我的移動,然後請求管理員移動。——꧁༺星耀晨曦༻꧂留言|2017年監管員選舉2017年2月27日 (一) 04:44 (UTC)

維基百科:頁面存廢討論/記錄/2016/12/27中那一大堆保留的車站條目,是否應除去關注度模版?--Nivekin請留言 2017年2月14日 (二) 06:55 (UTC)

我擴充完成後應該已經去除了一大部分。此外,那批條目幾乎無一個列出任何來源。感謝你和AT合力導致我習慣了砍掉重練。反正你們也感受不到擴充條目的艱辛,弄幾個分類小修小補就當解決了一個條目的所有問題了。--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17年2月19日 (日) 15:27 (UTC)
Category:自2016年11月主題關注度不足的條目內有35個車站條目曾於維基百科:頁面存廢討論/記錄/2016/12/27提刪並保留,亦曾於維基百科:頁面存廢討論/記錄/2016/12/30列出。如七日內沒有人認為關注度有問題而提刪,將移除關注度模版。--Nivekin請留言 2017年2月28日 (二) 03:26 (UTC)
維基百科:頁面存廢討論/記錄/2017/01/26曾提及之Category:自2016年12月主題關注度不足的條目超過200條車站。若無人提刪,亦將同上處理。--Nivekin請留言 2017年2月28日 (二) 04:58 (UTC)

燈具兩個條目,在中文語境中有分別嗎?--Nivekin請留言 2017年2月27日 (一) 08:27 (UTC)

火可以指燈,但不能指燈具。-Neville Wang 奈威 2017年2月27日 (一) 15:09 (UTC)
燈具更常用於指家具/用具類物品(較小型),是器具。燈是泛指為照明而發光的物品,交通燈、霓虹燈、燈塔等,也屬於燈。——愚蠢的人類 2017年2月28日 (二) 16:28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