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大白兔奶糖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editprotected}}

恢復出口[編輯]

因受三聚氰胺奶粉污染而停止出口的大白兔奶糖,2009年4月恢復出口。而冠生園也推出新一代產品「金兔奶糖」以建立產品新形象。[1]金兔奶糖專供外銷,所用牛奶來自澳洲,而不是中國;成份中的糖質也加以改進。[2]


理由:更新內容。 Happyseeu留言2013年11月17日 (日) 20:11 (UTC)[回覆]

編輯爭議[編輯]

建議守望者愛孟再讀一下管理員在5月時於Talk:陳良宇一條目上提點您的:

現在問題是守望者愛孟無法證明對方「來源不符的人」是在破壞。光嘴喊對方在「破壞」,卻對質疑提不出任何反駁理據,那對方的行為就構不成「破壞」。相反,如果來源不符的人所提出的質疑屬實,那麼守望者愛孟就構成了「屢次加入原創研究」,客觀上反而成為了「破壞者」。所以守望者愛孟請儘快針對來源不符的人的質疑逐一提出反駁,如果你的確作了原創研究和曲解來源,只要承認就是了,沒什麼大不了的。繼續僵持只會讓來源不符的人博得越來越多的同情,對你越不利。

看來也適用於這裡的討論。--❦維基vs百度‽hanteng 2013年11月18日 (一) 07:26 (UTC)[回覆]
懶得和你這種人廢話,你有本事就讓我也被封禁幾個月好了。枉我當初還在你被封禁這件事情上幫你說話。-- 上海灘維基悍將  守望者傳奇  2013年11月18日 (一) 07:49 (UTC)[回覆]
在此我不是為了幫誰說話而說話,像在內容上,這兩方的討論是在"黑心食品"上打轉,我覺得不如Snorri在討論頁上的改寫嚐試(我剛也加了一點內容)。至於此處破壞-封禁提案,個人沒有特定立場,也不覺得哪一方該被禁,我只是覺得兩個編輯若在3RR的一方只做回退而沒有實質討論會有遊戲規則的問題(見另一用戶的討論建議),若今天被控訴的兩個人有一人做的不是回退,而是像Snorri現在在討論頁的編修補充,個人覺得此控訴破壞案不會出現。至於本人在維基上的言行,再怎麼「廢」,目標不是讓另外的編輯被封禁,倒是你認識的有私交的User:BlackLotux的系列帳戶想要挖洞讓我被封禁是事實,但他是他,你是你,我沒有必要針對你,所以我在此引用的也是另一個管理員對你在另一個條目言行的建議,謹在此做言行提醒,同時也可以讓太刻薄做參考。--❦維基vs百度‽hanteng 2013年11月18日 (一) 08:50 (UTC)[回覆]

根據冠生園官網,大白兔奶糖的英文名稱印在包裝上,是White Rabbit Creamy Candy Happyseeu留言2013年11月18日 (一) 16:35 (UTC)[回覆]

背景與歷史[編輯]

大白兔奶糖是白色的,質地柔軟耐嚼,形狀是約3厘米長,直徑1厘米的圓柱,類似西方的牛軋糖太妃糖。每顆糖果外面用印刷的蠟紙包裝,裡面用薄薄的糯米紙包裝。糖果的成分包括玉米澱粉,玉米糖漿蔗糖黃油,與牛奶。每顆糖果含有20卡路里的熱量。[3]

大白兔奶糖的前身是「ABC米老鼠」奶糖。上海ABC糖果廠的老闆馮伯鏞當時嘗試過英國的牛奶糖之後,決定仿製。產品配方由劉義清發明,採用液體葡萄糖、白砂糖、奶粉、煉乳等原材料,1943年在上海用手工生產。[4]馮伯鏞看到當時米老鼠卡通片廣受上海兒童歡迎,就設計了米老鼠包裝,並命名為「ABC米老鼠」奶糖。[5]1956年,ABC糖果廠收歸國有,改名為愛民糖果廠。1976年,在國有資產改組整合的背景下,愛民糖果廠併入上海冠生園總廠。[6]最初蠟紙包裝印刷的是紅色米老鼠,米老鼠當時被認為是崇洋媚外,所以冠生園請上海美術設計公司設計了大白兔的新包裝,1956年推出「大白兔奶糖」。[6][5][7]50年代末,蔣茂有對這一配方進行調整,改變了奶粉、奶油、煉乳的比例,讓奶糖味道更加純正,也更適合大眾口味。這個配方沿用至今,幾乎沒有改變。[4]

三年困難時期,當時只有家中有初生嬰兒才能訂牛奶,很多需要營養的老人、小孩都訂不到,就有人靈機一動:既然大白兔奶糖裡面有牛奶,用熱水一泡應該能變成牛奶,不少人嘗試後,「七粒大白兔奶糖能泡一杯牛奶」這句話便傳開了。[4]

1972年美國總統理查德·尼克松訪問中國時,周恩來總理將大白兔奶糖作為禮物送給尼克松。[8]周總理還把大白兔奶糖送給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等人。[6]

德國行為藝術約瑟夫·博伊斯喜歡兔子,他於1979年利用大白兔奶糖的糖紙,做成了紙上彩色絲印版畫作品《中國兔子糖》。此作品2013年在中國展出。[9]

1979年,大白兔奶糖榮獲國家銀質獎,1992年又被評為中國14大馳名商標中唯一的一個食品類品牌。[5]

大白兔奶糖糖紙最新的設計,採用了郵票設計中的防偽技術。糖紙上印有四根紅色直線,其中最內側的一根上就是防偽微縮文字,要用放大鏡才看得清。[4]

今天,大白兔奶糖除了傳統的原味外,還有酸奶味、紅豆味、清涼味、巧克力味和玉米味等多種口味。[10]

財務數據[編輯]

1959年,「大白兔」為國慶十週年獻禮而誕生。當時工廠只有一條生產流水線,每天的產量是800公斤,許多生產環節還要手工操作來完成。當時大白兔奶糖的年銷量只有幾千萬元人民幣。2000年大白兔奶糖銷售額達4億元人民幣[11]2002年起,大白兔糖的銷量每年保持兩位數遞增,2004年大白兔奶糖銷售額達6億元人民幣。[12]2011年大白兔糖果銷售增長69%。根據冠生園集團數據,大白兔奶糖利潤約佔集團60%,糖果等是冠生園毛利率較高的產品,約在30%-40%。[13]

上海漕寶路的大白兔奶糖廠每年能生產2萬噸奶糖。2010年12月大白兔奶糖廠搬到星火開發區,公司將投資1.7億元,每年能生產5萬噸。[13]

三聚氰胺事件的爆發,大白兔奶糖因召回及停銷在國內和國際市場奶糖所遭受的損失達5億人民幣。[14]

福爾馬林污染事件和三聚氰胺事件[編輯]

福爾馬林污染事件[編輯]

2007年7月16日,菲律賓食品和藥品局(BFAD)向菲律賓媒體通告,4個中國製造的進口食品含有福爾馬林,應該收回。4個食品是大白兔奶糖,牛奶糖, Balron葡萄餅乾及永康食品葡萄餅乾。[15]17日,多家國際媒體轉載此事,冠生園食品公司約有10箱貨品暫留無法發貨。事件發生後,菲律賓本地的大白兔奶糖經銷商莊萬益公司的總經理雷納多·坎波亞與BFAD交涉,但BFAD拒絕提供樣品檢測報告,也不提供答辯渠道。冠生園食品公司通過莊萬益公司向BFAD請求索取檢測報告和相關產品實樣,BFAD沒有答覆。18日,冠生園食品公司發表公開聲明,稱對BFAD不提供檢驗詳細情況以及涉事樣品感到遺憾,同時就此事件可能對冠生園食品公司聲譽構成的損害保留法律追究權利[16]。19日,瑞士通用公證行(SGS集團,世界上最大的檢驗和測試公司)上海子公司公布相關檢驗報告,結果是大白兔奶糖沒有添加福爾馬林。冠生園食品公司據此聲稱在菲律賓的假冒糖果可能是真正的罪魁禍首。[17][18][19]上海市質監部門和中國國家質檢總局在事發後都介入調查,20日,中國國家質檢總局舉辦新聞發布會,宣布調查結果,認為大白兔奶糖沒有BFAD所稱的問題。[20]

BFAD發布消息時並未同時向中國駐菲律賓使館商務處通告。中國駐菲律賓使館商務處得悉後立刻與BFAD展開交涉。20日,BFAD同意雙方會見,但拒絕提供涉事樣品以及檢測資料,同時聲明檢驗報告只依照樣品包裝袋上的信息進行通告,不負責鑑別是否是假冒產品。進行檢測的實驗室是BFAD自己設立的實驗室,而不是BFAD認可的第三方化驗機構。[18]

7月20日,新加坡農業,食品和獸醫管理局(AVA)對冠生園新加坡經銷商福南公司倉庫中的大白兔奶糖進行抽樣檢驗,檢測結果顯示大白兔奶糖的福爾馬林含量極微,符合世界衛生組織的安全標準;[21]7月20日,文萊衛生部發表聲明,宣布經過該部檢測表明,中國產的「大白兔奶糖」不含福爾馬林。[20]21日,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在香港超市抽取大白兔奶糖樣品進行檢測,經化驗證實不含福爾馬林成分。22日起,大白兔奶糖恢復向新加坡、哥斯達黎加、馬來西亞、印度、尼泊爾、美國出口供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經銷商追加訂單。[22]然而2007年7月24日,菲律賓大白兔奶糖經銷商決定遵從BFAD的收回令。[23][24]7月24日,印尼食品藥品監管局公布食品福爾馬林抽樣檢測結果,發現在雅加達出售的「大白兔奶糖」含有福爾馬林。[25]8月9日,印尼宣布在巨港馬塔蘭抽樣檢測的大白兔奶糖也含有福爾馬林。印尼將這些食品扣留銷毀,呼籲民眾不要購買類似無銷售許可食品。[26]中國駐印尼大使館商務處對印尼食品及藥物監察局不遵守WTO成員國之間貿易影響最小化原則,首先向印尼國內發出警告而沒有經由政府渠道解決問題感到遺憾。同時聲稱,抽檢樣品不是在海關查獲,而是在農貿市場隨機抽取「印有中文字樣的貨品」,並沒有考證產品進貨來源就宣稱是中國進口產品,過於草率。在其後的會面中,印尼食品藥品監管局並沒有出示任何產品源自中國的證據[27]

2007年8月後,冠生園食品公司聲稱,新加坡、文萊、香港等地的機構抽檢結果都是不含福爾馬林,大白兔奶糖的出口量不斷上升,已經擺脫福爾馬林事件影響[28]

三聚氰胺污染事件[編輯]

2008年中國爆發奶製品污染事件,多家奶粉品牌被檢出含有三聚氰胺。2008年9月21日,新加坡農業食品及獸醫局發出了糖果的三聚氰胺含量超標警告並禁賣(160ppm)[29],新加坡政府雖發現大白兔奶糖是該次檢驗含量最高的,但不如同時間中國大陸受污染的嬰幼兒奶粉有立即危險,並以大白兔奶糖為例,算出一個體重60公斤的成人,如果每天吃超過47顆,吃一輩子,三聚氰胺才會超過耐受限值,籲呼新加坡民眾不用過度驚慌。[30]24日,英國連鎖超市 Tesco 對三聚氰胺污染報告作出反應,把所有大白兔奶糖從貨架收回"以防萬一"。[31]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在實驗室檢測三聚氰胺含量超標六倍後,發出警告,要求產品收回。[32][33][34]澳大利亞紐西蘭要求產品收回。[34]2008年9月,康涅狄格州消費者保護部警告消費者不要食用大白兔奶糖,因為康涅狄格州農業實驗室測試出它含有三聚氰胺。加州政府也宣佈在大白兔奶糖中測試出三聚氰胺。[35]2008年9月,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警告消費者,大白兔奶糖可能被三聚氰胺污染,而美國的分銷商也收回產品。[36][37]類似的測試,在南非也測出它含有三聚氰胺。[38]

9月26日,冠生園旗下的上海光明食品集團決定,大白兔奶糖暫停在中國國內銷售並全面停止出口大白兔奶糖[39][40],同時召回所有9月18日以前賣出的大白兔奶糖[41]

重返市場[編輯]

2008年10月16日,使用合格奶源製造的新品大白兔奶糖經過上海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抽檢合格後,按照「先上海後外地」的原則在上海率先上市,以加貼了印有「不含三聚氰胺,請放心食用」字樣的綠色標籤新外包裝重返市場,據《解放日報》報導,消費者對大白兔奶糖重回市場充滿熱情,大白兔奶糖首日熱銷。[42]21日,大白兔奶糖在北京恢復上架 [43]

2009年4月,冠生園恢復對新加坡、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印度、加拿大、美國等國出口大白兔奶糖。新品大白兔奶糖採用澳大利亞合格奶源。同時冠生園也推出經過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認可,專供外銷的大白兔金兔奶糖。[44][45]

  1. ^ 中國「大白兔」奶糖以新形象重返國際市場. 新華網. 2009年4月16日. 
  2. ^ 大白兔奶糖金兔奶糖 美國上市. 世界新聞網. October 16, 2009. 
  3. ^ 大白兔奶糖簡介 新浪網
  4. ^ 4.0 4.1 4.2 4.3 周思立; 李豔秋. 幾十年來配方未變 這只「大白兔」有蜜餞味. 東方網. 2011年12月23日 04:51. 
  5. ^ 5.0 5.1 5.2 市场营销案例新编.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4: 54–58. ISBN 978-7-81082-425-5. 
  6. ^ 6.0 6.1 6.2 大白兔 苦涩年代诞生的甜滋味[组图]. 中國網. 2009-08-11. 
  7. ^ 親,你可知道海派品牌的奇聞軼事?
  8. ^ Tini Tran. Chinese milk scandal engulfs a beloved candy. Associated Press. September 28, 2008. 
  9. ^ 博伊斯400件作品亮相 含大白兔糖紙版畫(圖). 北京日報. 2013年09月09日 09:21 . 
  10. ^ 记忆里的童年美食之大白兔奶糖. 新浪. 2013年5月26日. 
  11. ^ http://www.cnr.cn/home/guanggao/fyrw/200307170297.html
  12. ^ 冠生園:加減乘除塑品牌
  13. ^ 13.0 13.1 光明否認大白兔奶糖股權轉讓 稱同比銷售大增
  14. ^ 大白兔奶糖「出售股權」迷霧
  15. ^ Philippines bans Chinese sweets over food safety. UK.Reuters.com (Reuters). July 18, 2007 [2008-09-23]. 
  16. ^ 上海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关于大白兔奶糖含有甲醛声明. 新浪財經. [2013-11-18]. 
  17. ^ 权威机构鉴定结果:大白兔奶糖不含甲醛. 新聞晚報. [2013-11-18]. 
  18. ^ 18.0 18.1 菲律宾封杀大白兔奶糖幕后:当局拒提供检测报告. 國際先驅導報. [2013-11-18]. 
  19. ^ Independent test shows 'White Rabbit' candy safe. Xinhua. July 20, 2007 [2008-09-23]. 
  20. ^ 20.0 20.1 "大白兔"奶糖成功突围"甲醛门". 上海法治報. [2013-11-18]. 
  21. ^ White Rabbit Creamy Candy and Bairong Grape Biscuits from China safe for consumption (pdf). 新加坡農業,食品和獸醫管理局. 2007年7月20日. (英文)
  22. ^ 大白兔奶糖恢复出口 国外经销商纷纷追加订单. 人民日報. [2013-11-18]. 
  23. ^ White Rabbit distributor bows to BFAD recall order. GMA NEWS.TV. July 24, 2007 [2008-09-23]. 
  24. ^ BFAD, distributor discuss White Rabbit recall. GMA NEWS.TV, QTV. July 24, 2007 [2008-09-23]. 
  25. ^ PUBLIC WARNING OF THE FOOD AND DRUGS SUPERVISORY BOARD NO.KH.01.04.53.094. BPOM - Indonesia National Agency of Drug and Food Control. 2007年7月24日. (英文)
  26. ^ PUBLIC WARNING OF THE FOOD AND DRUGS SUPERVISORY BOARD No.KH.00.01.5.113. BPOM - Indonesia National Agency of Drug and Food Control. 2007年8月9日. (英文)
  27. ^ 记者专访:印尼跟风查抄“中国糖果”全无实据. 人民網. [2013-11-18]. 
  28. ^ 黃海雲. 大白兔奶糖海外恢复上架. 金羊網. [2013-11-18]. 
  29. ^ Consumer advisory - Update on products detected to contain melamine (PDF). Agri-Food and Veterin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 September 24, 2008 [2008-09-24]. 
  30. ^ Neo Chai Chin, Tan Hui Leng. Crying over spoilt milk (PDF). Today Online (Mediacorp, Singapore). September 22, 2008 [2008-09-2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8-09-24). 
  31. ^ Chinese sweets axed in milk scare. Daily Express. September 24, 2008 [2008-09-24]. 
  32. ^ 奶類產品樣本最新檢測結果(附表). 香港: 食物安全中心. 2008年9月24日. 
  33. ^ Test results of dairy product samples. Hong Kong Centre for Food Safety. [2008-09-24]. 
  34. ^ 34.0 34.1 Gillian Wong (AP). China tainted milk crisis triggers global recalls. USA today. September 24, 2008 [2013-11-16]. 
  35. ^ Candy with melamine, chemical in Chinese milk, found in Conn.. Associated Press. October 1, 2008. 
  36. ^ QFCO, Inc. Recalls White Rabbit Candy Because of Possible Health Risk.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September 26, 2008. 
  37. ^ Jim Yardley. More Candy From China, Tainted, Is in U.S.. New York Times. October 1, 2008. 
  38. ^ SAPA. Tainted sweets recalled. iAfrica.com. PriMedia. September 24, 2008 [2008-09-28]. 
  39. ^ 【产业】大白兔奶糖全面停止销售. 財經網. [2013-11-18]. 
  40. ^ 新版大白兔奶糖上海恢复上市. 新華網. [2013-11-18]. 
  41. ^ 大白兔奶糖将于本月中旬在上海恢复上市. 第一財經日報. [2013-11-18]. 
  42. ^ “新版”大白兔奶糖重返市场首日热销. 解放日報. [2013-11-19]. 
  43. ^ 廖愛玲. 大白兔奶糖三聚氰胺事件后21日起重新上架. 新京報. [2013-11-18]. 
  44. ^ 中國「大白兔」奶糖以新形象重返國際市場. 新華網. 2009年4月16日. 
  45. ^ 大白兔奶糖金兔奶糖 美國上市. 世界新聞網. October 16, 2009. 

-ins-理由:來源需要對映。--❦維基vs百度‽hanteng 2013年11月18日 (一) 07:41 (UTC)[回覆]

有關首日熱銷[編輯]

「首日熱銷」無論是在來源標題中還是在來源正文內容中都出現了,不知道為什麼就要刪去。即便是按照先來後到原則,也不應刪除。這時第三方二手來源的描述,是客觀事實,不是宣傳用語。至於「上海某超市的大白兔奶糖銷售額為平日近兩倍」反而是不準確的。首先,上海第一食品商店是一間在上海擁有多家分店的有限公司,有名有姓,旗下經營的是食品零售專門店,不是什麼「某超市」。其次,上海第一食品商店的營業時間直到晚上十點。「16日,從9點30分商店開門營業到14點30分,大白兔奶糖的銷售金額已接近2萬元」不能說明「大白兔奶糖銷售額為平日近兩倍」,因為「9點30分到14點30分」顯然還不是「整天」,後面還有7個小時。以16日這一天「9點30分到14點30分」某個特定時間段的銷售額來和「平時大白兔奶糖每天的銷售額約為1萬元」做比較,得出「銷售額為平日近兩倍」的結論是不恰當的。—Snorri留言2013年11月18日 (一) 09:14 (UTC)[回覆]

(:)回應,按「大白兔奶糖」「重返市場」兩關鍵字找到的其他新聞來源並沒有做出「首日熱銷」的新聞描述,所以認為是「首日熱銷」的似乎只有新華網記者俞麗虹的評估,根據WP:SUBSTANTIATE方針,改寫如此編修的ins。--❦維基vs百度‽hanteng 2013年11月19日 (二) 08:25 (UTC)[回覆]
有常識的人都知道,一篇新聞報導要刊登出來,顯然不止是記者個人的見解,而是經過編輯和出版機構的認可。將一篇新聞報導說成是個人評估,是缺乏常識的表現。—Snorri留言2013年11月19日 (二) 10:38 (UTC)[回覆]
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大陸的部分媒體的情況。看下這裡:《大白兔奶糖重新上架銷量下滑近一半》原載於《每日商報》;《大白兔奶糖蘭州缺貨?》原載於《蘭州日報》「早在9月份,大白兔奶糖涉及三聚氰胺風波後,蘭州市場的奶糖銷售就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因此對於蘭州的一些商業銷售場所來說,上不上『新版』大白兔熱情度並不高」。因而建議將「據《解放日報》報導,消費者對大白兔奶糖重回市場充滿熱情,大白兔奶糖首日熱銷。」語句刪去。--Tomchen1989留言2013年11月29日 (五) 12:54 (UTC)[回覆]
或者改成:「消费者对大白兔奶糖重回市场充满热情,大白兔奶糖首日热销。<ref>解放日报</ref>于是,重返市场销售的大白兔奶糖销售并不理想,大概只有原来的一半左右。<ref>每日商报</ref>」?[黑色幽默]--Tomchen1989留言2013年11月29日 (五) 13:02 (UTC)[回覆]
你似乎弄混了兩地的銷售情況。上海上市日期和杭州上市日期是不一樣的。上海首日熱銷和杭州上市後兩個月平均銷量下滑並不矛盾。但要將兩者混在一起介紹時還應該將日期時間以及地點介紹清楚,以免讀者生疑。—Snorri留言2013年11月29日 (五) 14:48 (UTC)[回覆]
《解放日報》的那篇完全就是一句話的新聞稿,且「消費者充滿熱情」那種語氣的句子用起來還是要商榷的。我覺得首日的情況未必需要在文中提及,更長期(如重新上架後半年、一年內)、更廣地區的銷售情況才是有價值的信息。當然你說的也不錯,上海和別的地方確實不一樣。2009年5月12日《糖煙酒周刊》雜誌的文章《危機後,大白兔在匍匐前行中緩慢恢復》相對還是很中性的,從該文可以提取的信息包括(或許寫進條目中還需再精簡):上海市場新產品前幾天的銷售額估計是平常的三倍,在春節期間恢復程度最好。產品次重要的陣地——江蘇和浙江市場,整體的市場恢復期則滯後半個月。其中杭州市區,重返市場的大白兔奶糖銷售大概只有原來的一半左右。產品在安徽及其他內陸省份都不容樂觀。另外,有價值的信息可能還包括:事件後,中信資本對冠生園集團注資50億元;冠生園明顯加大了廣告投放。--Tomchen1989留言2013年11月29日 (五) 17:37 (UTC)[回覆]
我覺得按你最後說的來寫沒什麼問題。另外「消費者充滿熱情」是原文如此,我寫的時候也說明了是「據《解放日報》報導」。—Snorri留言2013年11月29日 (五) 17:58 (UTC)[回覆]
即便它那麼說,編輯依然有選擇權。--Tomchen1989留言2013年11月29日 (五) 18:34 (UTC)[回覆]

與之前的文字合併[編輯]

之前被認為侵權,但是後來又恢復了歷史。烏拉跨氪執行的刪除。Wong128hk認為僅「安全問題」段落有版權問題,首段沒問題。(全文存檔)我覺得「安全問題」段落也沒問題,就幾句話,文字足夠少,有6個ref支持,即便是複製粘貼自這6個ref,也構成了簡單時事新聞不具版權了,不知道當時為什麼刪除的。。

如果上述的草稿文字,與此歷史文字合併的話,大概有以下幾點有價值的、上面沒有的可以加入上述的草稿文字:

  • 大白兔奶糖的前身源自1943年上海「愛皮西糖果廠」。(不過這和草稿文字有矛盾?還是愛皮西糖果廠就是ABC糖果廠?)
  • 1959年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十週年的獻禮產品。(可以提及。ref鏈接失效了,名叫《上海「冠生園」的品牌之爭》,重搜)
  • 起始時,製作大白兔奶糖的工廠每天只能生產800公斤。(ref失效《大白兔的「大動作」》)
  • 隨着中國經濟增長,城市和農村均對大白兔糖果的需求有增無減,尤其在農曆新年期間,不少家庭的全盒裏都可以找到大白兔奶糖的蹤影。(無ref,可不加)
  • 2004年,大白兔奶糖銷售額達6億元人民幣,每年以雙位百分比遞增(2005年9月16日《解放日報》《冠生園:加減乘除塑品牌》鏈接失效)--Tomchen1989留言2013年11月29日 (五) 18:34 (UTC)[回覆]
當然,還有一張圖可以加File:Tin of White Rabbit Sweets.jpg。另外我覺得現有的那張圖File:White rabbit.jpg上有明顯的大白兔的(很可能是新版的,幾乎能肯定版權未過期)包裝設計和logo,且不符合Commons:De minimis,應該考慮在Commons上刪除。這張File:Tin of White Rabbit Sweets.jpg倒應該是符合de minimis的。--Tomchen1989留言2013年11月29日 (五) 18:44 (UTC)[回覆]

每天只能生產800公斤是歷史的一個點。如果有人能找到趨勢圖,或最近資料,會更有價值。

"1959年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十週年的獻禮產品。"這段話我看過,但沒加,因為不明確究竟有沒有推出新產品。如果產品沒有任何變化,"獻禮"只是個形式,類似廣告。

《冠生園:加減乘除塑品牌》有效鏈接

現有的那張圖不是我上傳的,英文維基也使用此圖。不清楚是否有版權問題。 Happyseeu留言2013年11月30日 (六) 02:56 (UTC)[回覆]

首段表述需要修改[編輯]

大白兔奶糖是中國上海冠生園食品有限公司出產的牛奶糖牌子。 我認為應該吧「牌子」改成「品牌」,感覺前者的表述有些不專業。- I am Davidzdh. 2013年11月23日 (六) 03:45 (UTC)[回覆]

未通過的新條目推薦討論

在候選頁的投票結果
File:White rabbit.jpg
↑該投票無效,原因:主編者不能給自己的條目投票。--CHEM.is.TRY 2013年11月21日 (四) 12:28 (UTC)[回覆]

產品回收事件的影響力[編輯]

產品回收事件是該品牌產品有很大影響力的事件,福爾馬林事件使得該品牌產品在一整個國家——菲律賓被收回,三聚氰胺事件則更導致其在澳大利亞、新西蘭、美國等多個重要消費國被收回。如果這麼重大的事件都不值得寫進條目,還真想不出什麼東西夠標準寫進條目了。簡單刪除回退這兩個事件是沒有道理的。可以看到,某幾位編輯來自大白兔的原籍上海,甚至有一位編輯前往另一位編輯的討論頁指出「大白兔奶糖是在下從小吃到大的,對此甚為了解...」事實上,恰恰因為該編輯是大白兔奶糖的本地消費者,所以可能產生對產品的偏向,這時,請使用世界性的觀點。想象一下菲律賓、澳大利亞、新西蘭、美國,或許包括香港的、和大白兔奶糖無關的、非消費者的第三方,他們對大白兔奶糖的認知可能會局限在幾起不太美妙的事件上。當然或許確實有些WP:比重問題,那麼就請了解該產品的人士擴充「背景與歷史」段落,而不是不停地刪除「產品收回事件」段落。--Tomchen1989留言2013年11月29日 (五) 12:36 (UTC)[回覆]

如果要寫的話請秉持中立客觀的態度進行編寫。如果一定要黑大白兔奶糖的話,我想在微博、百度或其他地方效果會更好。大白兔奶糖已經消亡,再鞭屍也沒什麼趣味,不是嗎?—Snorri留言2013年11月29日 (五) 14:51 (UTC)[回覆]
如果你說「大白兔奶糖已經消亡」,那麼撰寫其消亡的過程及因素將可能會是有價值的信息,是和撰寫其成長過程具有同樣價值的信息,有助於條目質量的提高。假如明知其消亡,卻以NPOV為由,阻止他人寫其消亡,顯然是不可取的。
我粗略統計了百度百科的「大白兔」詞條及互動百科的「大白兔奶糖」詞條,敘述其令人不快的事件的文字均達到了全文的30%左右,分別是百度1342/4934=27%、互動2042/6103=33%(對於百度百科的「大白兔」詞條我去掉了「5歷史年表」,因為那個「歷史年表」明顯完全是上海冠生園的歷史年表而不是大白兔的,所以其實應該不算,大白兔的歷史在它的「品牌歷史」段落本來就已經講得很詳細了)。這個百分比已經很可觀了。由於上述兩詞條還包括大量對於產品的詳細描述、一些不具知名度的品牌故事(有的具有的不具)、一些明顯的POV、許多缺乏來源(更不用說非第一手的可靠來源,即非大白兔自己提供的文字)的文字,假設它們被寫進維基百科,肯定會被以廣告處理、大幅刪減,而令人不快的事件則將有充分的來源支撐,所以在中立化和維基化之後,這些令人不快的事件的文字的比例將比上述的30%要高許多。事實上如果以充分的可靠來源支持,將非負面信息寫到75%以上比百度或互動還多估計很有難度。
所以不知道Snorri以及兩位回退刪除「產品回收事件」的編輯對於「產品回收事件」的比例究竟建議為百分之多少?兩位回退刪除的編輯,按照他們的行為來說,似乎認為是0%?那麼Snorri你認為呢?--Tomchen1989留言2013年11月29日 (五) 17:37 (UTC)[回覆]
你提到我回退刪除了某些編輯。很抱歉我沒弄清楚具體指的是哪一次操作,請提供具體鏈接謝謝。—Snorri留言2013年11月29日 (五) 17:53 (UTC)[回覆]
不不,我說「[...]Snorri[,]以及兩位回退刪除「產品回收事件」的編輯[...]」、「兩位回退刪除的編輯,按照他們的行為[...]那麼Snorri你[...]」。--Tomchen1989留言2013年11月29日 (五) 18:36 (UTC)[回覆]
原來如此,抱歉我沒有讀懂斷句。我不想評論其他人的編輯行為。按我來看這個條目主題有先天不足。除非有冠生園內部人士提供足夠的資料,否則按照網上或一般渠道能寫的內容不多,比較多的反而是爭議,因為相關報道比較多。我沒有對比例方面的建議。硬要某方面內容達到某個百分比過於理想化,說出來了做不到也是白搭。我覺得無論哪方面都應該盡力去寫,看到時寫出來是什麼比例再說。如果爭議事件比例過大,可以精簡文字。之前的問題是:編輯只將精力放在描寫負面報道上,而沒有將精力放在其餘的方面。這樣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就是為了黑而寫的。—Snorri留言2013年11月29日 (五) 18:56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大白兔奶糖中的2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鏈接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6月26日 (一) 22:18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大白兔奶糖中的2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鏈接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8月13日 (日) 01:14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大白兔奶糖中的6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鏈接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7年9月18日 (一) 02:58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大白兔奶糖中的2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鏈接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件缺陷) 2018年7月7日 (六) 02:46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