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大白兔奶糖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editprotected}}

恢复出口[编辑]

因受三聚氰胺奶粉污染而停止出口的大白兔奶糖,2009年4月恢复出口。而冠生园也推出新一代产品“金兔奶糖”以建立产品新形象。[1]金兔奶糖专供外销,所用牛奶来自澳洲,而不是中国;成份中的糖质也加以改进。[2]


理由:更新内容。 Happyseeu留言2013年11月17日 (日) 20:11 (UTC)[回复]

编辑争议[编辑]

建议守望者爱孟再读一下管理员在5月时于Talk:陈良宇一条目上提点您的:

现在问题是守望者爱孟无法证明对方“来源不符的人”是在破坏。光嘴喊对方在“破坏”,却对质疑提不出任何反驳理据,那对方的行为就构不成“破坏”。相反,如果来源不符的人所提出的质疑属实,那么守望者爱孟就构成了“屡次加入原创研究”,客观上反而成为了“破坏者”。所以守望者爱孟请尽快针对来源不符的人的质疑逐一提出反驳,如果你的确作了原创研究和曲解来源,只要承认就是了,没什么大不了的。继续僵持只会让来源不符的人博得越来越多的同情,对你越不利。

看来也适用于这里的讨论。--❦维基vs百度‽hanteng 2013年11月18日 (一) 07:26 (UTC)[回复]
懒得和你这种人废话,你有本事就让我也被封禁几个月好了。枉我当初还在你被封禁这件事情上帮你说话。-- 上海滩维基悍将  守望者传奇  2013年11月18日 (一) 07:49 (UTC)[回复]
在此我不是为了帮谁说话而说话,像在内容上,这两方的讨论是在"黑心食品"上打转,我觉得不如Snorri在讨论页上的改写尝试(我刚也加了一点内容)。至于此处破坏-封禁提案,个人没有特定立场,也不觉得哪一方该被禁,我只是觉得两个编辑若在3RR的一方只做回退而没有实质讨论会有游戏规则的问题(见另一用户的讨论建议),若今天被控诉的两个人有一人做的不是回退,而是像Snorri现在在讨论页的编修补充,个人觉得此控诉破坏案不会出现。至于本人在维基上的言行,再怎么“废”,目标不是让另外的编辑被封禁,倒是你认识的有私交的User:BlackLotux的系列帐户想要挖洞让我被封禁是事实,但他是他,你是你,我没有必要针对你,所以我在此引用的也是另一个管理员对你在另一个条目言行的建议,谨在此做言行提醒,同时也可以让太刻薄做参考。--❦维基vs百度‽hanteng 2013年11月18日 (一) 08:50 (UTC)[回复]

根据冠生园官网,大白兔奶糖的英文名称印在包装上,是White Rabbit Creamy Candy Happyseeu留言2013年11月18日 (一) 16:35 (UTC)[回复]

背景与历史[编辑]

大白兔奶糖是白色的,质地柔软耐嚼,形状是约3厘米长,直径1厘米的圆柱,类似西方的牛轧糖太妃糖。每颗糖果外面用印刷的蜡纸包装,里面用薄薄的糯米纸包装。糖果的成分包括玉米淀粉,玉米糖浆蔗糖黄油,与牛奶。每颗糖果含有20卡路里的热量。[3]

大白兔奶糖的前身是“ABC米老鼠”奶糖。上海ABC糖果厂的老板冯伯镛当时尝试过英国的牛奶糖之后,决定仿制。产品配方由刘义清发明,采用液体葡萄糖、白砂糖、奶粉、炼乳等原材料,1943年在上海用手工生产。[4]冯伯镛看到当时米老鼠卡通片广受上海儿童欢迎,就设计了米老鼠包装,并命名为“ABC米老鼠”奶糖。[5]1956年,ABC糖果厂收归国有,改名为爱民糖果厂。1976年,在国有资产改组整合的背景下,爱民糖果厂并入上海冠生园总厂。[6]最初蜡纸包装印刷的是红色米老鼠,米老鼠当时被认为是崇洋媚外,所以冠生园请上海美术设计公司设计了大白兔的新包装,1956年推出“大白兔奶糖”。[6][5][7]50年代末,蒋茂有对这一配方进行调整,改变了奶粉、奶油、炼乳的比例,让奶糖味道更加纯正,也更适合大众口味。这个配方沿用至今,几乎没有改变。[4]

三年困难时期,当时只有家中有初生婴儿才能订牛奶,很多需要营养的老人、小孩都订不到,就有人灵机一动:既然大白兔奶糖里面有牛奶,用热水一泡应该能变成牛奶,不少人尝试后,“七粒大白兔奶糖能泡一杯牛奶”这句话便传开了。[4]

1972年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访问中国时,周恩来总理将大白兔奶糖作为礼物送给尼克松。[8]周总理还把大白兔奶糖送给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等人。[6]

德国行为艺术约瑟夫·博伊斯喜欢兔子,他于1979年利用大白兔奶糖的糖纸,做成了纸上彩色丝印版画作品《中国兔子糖》。此作品2013年在中国展出。[9]

1979年,大白兔奶糖荣获国家银质奖,1992年又被评为中国14大驰名商标中唯一的一个食品类品牌。[5]

大白兔奶糖糖纸最新的设计,采用了邮票设计中的防伪技术。糖纸上印有四根红色直线,其中最内侧的一根上就是防伪微缩文字,要用放大镜才看得清。[4]

今天,大白兔奶糖除了传统的原味外,还有酸奶味、红豆味、清凉味、巧克力味和玉米味等多种口味。[10]

财务数据[编辑]

1959年,“大白兔”为国庆十周年献礼而诞生。当时工厂只有一条生产流水线,每天的产量是800公斤,许多生产环节还要手工操作来完成。当时大白兔奶糖的年销量只有几千万元人民币。2000年大白兔奶糖销售额达4亿元人民币[11]2002年起,大白兔糖的销量每年保持两位数递增,2004年大白兔奶糖销售额达6亿元人民币。[12]2011年大白兔糖果销售增长69%。根据冠生园集团数据,大白兔奶糖利润约占集团60%,糖果等是冠生园毛利率较高的产品,约在30%-40%。[13]

上海漕宝路的大白兔奶糖厂每年能生产2万吨奶糖。2010年12月大白兔奶糖厂搬到星火开发区,公司将投资1.7亿元,每年能生产5万吨。[13]

三聚氰胺事件的爆发,大白兔奶糖因召回及停销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奶糖所遭受的损失达5亿人民币。[14]

福尔马林污染事件和三聚氰胺事件[编辑]

福尔马林污染事件[编辑]

2007年7月16日,菲律宾食品和药品局(BFAD)向菲律宾媒体通告,4个中国制造的进口食品含有福尔马林,应该收回。4个食品是大白兔奶糖,牛奶糖, Balron葡萄饼干及永康食品葡萄饼干。[15]17日,多家国际媒体转载此事,冠生园食品公司约有10箱货品暂留无法发货。事件发生后,菲律宾本地的大白兔奶糖经销商庄万益公司的总经理雷纳多·坎波亚与BFAD交涉,但BFAD拒绝提供样品检测报告,也不提供答辩渠道。冠生园食品公司通过庄万益公司向BFAD请求索取检测报告和相关产品实样,BFAD没有答复。18日,冠生园食品公司发表公开声明,称对BFAD不提供检验详细情况以及涉事样品感到遗憾,同时就此事件可能对冠生园食品公司声誉构成的损害保留法律追究权利[16]。19日,瑞士通用公证行(SGS集团,世界上最大的检验和测试公司)上海子公司公布相关检验报告,结果是大白兔奶糖没有添加福尔马林。冠生园食品公司据此声称在菲律宾的假冒糖果可能是真正的罪魁祸首。[17][18][19]上海市质监部门和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在事发后都介入调查,20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调查结果,认为大白兔奶糖没有BFAD所称的问题。[20]

BFAD发布消息时并未同时向中国驻菲律宾使馆商务处通告。中国驻菲律宾使馆商务处得悉后立刻与BFAD展开交涉。20日,BFAD同意双方会见,但拒绝提供涉事样品以及检测资料,同时声明检验报告只依照样品包装袋上的信息进行通告,不负责鉴别是否是假冒产品。进行检测的实验室是BFAD自己设立的实验室,而不是BFAD认可的第三方化验机构。[18]

7月20日,新加坡农业,食品和兽医管理局(AVA)对冠生园新加坡经销商福南公司仓库中的大白兔奶糖进行抽样检验,检测结果显示大白兔奶糖的福尔马林含量极微,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安全标准;[21]7月20日,文莱卫生部发表声明,宣布经过该部检测表明,中国产的“大白兔奶糖”不含福尔马林。[20]21日,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在香港超市抽取大白兔奶糖样品进行检测,经化验证实不含福尔马林成分。22日起,大白兔奶糖恢复向新加坡、哥斯达黎加、马来西亚、印度、尼泊尔、美国出口供货。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经销商追加订单。[22]然而2007年7月24日,菲律宾大白兔奶糖经销商决定遵从BFAD的收回令。[23][24]7月24日,印尼食品药品监管局公布食品福尔马林抽样检测结果,发现在雅加达出售的“大白兔奶糖”含有福尔马林。[25]8月9日,印尼宣布在巨港马塔兰抽样检测的大白兔奶糖也含有福尔马林。印尼将这些食品扣留销毁,呼吁民众不要购买类似无销售许可食品。[26]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商务处对印尼食品及药物监察局不遵守WTO成员国之间贸易影响最小化原则,首先向印尼国内发出警告而没有经由政府渠道解决问题感到遗憾。同时声称,抽检样品不是在海关查获,而是在农贸市场随机抽取“印有中文字样的货品”,并没有考证产品进货来源就宣称是中国进口产品,过于草率。在其后的会面中,印尼食品药品监管局并没有出示任何产品源自中国的证据[27]

2007年8月后,冠生园食品公司声称,新加坡、文莱、香港等地的机构抽检结果都是不含福尔马林,大白兔奶糖的出口量不断上升,已经摆脱福尔马林事件影响[28]

三聚氰胺污染事件[编辑]

2008年中国爆发奶制品污染事件,多家奶粉品牌被检出含有三聚氰胺。2008年9月21日,新加坡农业食品及兽医局发出了糖果的三聚氰胺含量超标警告并禁卖(160ppm)[29],新加坡政府虽发现大白兔奶糖是该次检验含量最高的,但不如同时间中国大陆受污染的婴幼儿奶粉有立即危险,并以大白兔奶糖为例,算出一个体重60公斤的成人,如果每天吃超过47颗,吃一辈子,三聚氰胺才会超过耐受限值,吁呼新加坡民众不用过度惊慌。[30]24日,英国连锁超市 Tesco 对三聚氰胺污染报告作出反应,把所有大白兔奶糖从货架收回"以防万一"。[31]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在实验室检测三聚氰胺含量超标六倍后,发出警告,要求产品收回。[32][33][34]澳大利亚纽西兰要求产品收回。[34]2008年9月,康涅狄格州消费者保护部警告消费者不要食用大白兔奶糖,因为康涅狄格州农业实验室测试出它含有三聚氰胺。加州政府也宣布在大白兔奶糖中测试出三聚氰胺。[35]2008年9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警告消费者,大白兔奶糖可能被三聚氰胺污染,而美国的分销商也收回产品。[36][37]类似的测试,在南非也测出它含有三聚氰胺。[38]

9月26日,冠生园旗下的上海光明食品集团决定,大白兔奶糖暂停在中国国内销售并全面停止出口大白兔奶糖[39][40],同时召回所有9月18日以前卖出的大白兔奶糖[41]

重返市场[编辑]

2008年10月16日,使用合格奶源制造的新品大白兔奶糖经过上海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抽检合格后,按照“先上海后外地”的原则在上海率先上市,以加贴了印有“不含三聚氰胺,请放心食用”字样的绿色标签新外包装重返市场,据《解放日报》报导,消费者对大白兔奶糖重回市场充满热情,大白兔奶糖首日热销。[42]21日,大白兔奶糖在北京恢复上架 [43]

2009年4月,冠生园恢复对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美国等国出口大白兔奶糖。新品大白兔奶糖采用澳大利亚合格奶源。同时冠生园也推出经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可,专供外销的大白兔金兔奶糖。[44][45]

  1. ^ 中國「大白兔」奶糖以新形象重返國際市場. 新华网. 2009年4月16日. 
  2. ^ 大白兔奶糖金兔奶糖 美國上市. 世界新闻网. October 16, 2009. 
  3. ^ 大白兔奶糖简介 新浪网
  4. ^ 4.0 4.1 4.2 4.3 周思立; 李艳秋. 幾十年來配方未變 這只「大白兔」有蜜餞味. 东方网. 2011年12月23日 04:51. 
  5. ^ 5.0 5.1 5.2 市场营销案例新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54–58. ISBN 978-7-81082-425-5. 
  6. ^ 6.0 6.1 6.2 大白兔 苦涩年代诞生的甜滋味[组图]. 中国网. 2009-08-11. 
  7. ^ 亲,你可知道海派品牌的奇闻轶事?
  8. ^ Tini Tran. Chinese milk scandal engulfs a beloved candy. Associated Press. September 28, 2008. 
  9. ^ 博伊斯400件作品亮相 含大白兔糖紙版畫(圖). 北京日报. 2013年09月09日 09:21 . 
  10. ^ 记忆里的童年美食之大白兔奶糖. 新浪. 2013年5月26日. 
  11. ^ http://www.cnr.cn/home/guanggao/fyrw/200307170297.html
  12. ^ 冠生园:加减乘除塑品牌
  13. ^ 13.0 13.1 光明否认大白兔奶糖股权转让 称同比销售大增
  14. ^ 大白兔奶糖“出售股权”迷雾
  15. ^ Philippines bans Chinese sweets over food safety. UK.Reuters.com (Reuters). July 18, 2007 [2008-09-23]. 
  16. ^ 上海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关于大白兔奶糖含有甲醛声明. 新浪财经. [2013-11-18]. 
  17. ^ 权威机构鉴定结果:大白兔奶糖不含甲醛. 新闻晚报. [2013-11-18]. 
  18. ^ 18.0 18.1 菲律宾封杀大白兔奶糖幕后:当局拒提供检测报告. 国际先驱导报. [2013-11-18]. 
  19. ^ Independent test shows 'White Rabbit' candy safe. Xinhua. July 20, 2007 [2008-09-23]. 
  20. ^ 20.0 20.1 "大白兔"奶糖成功突围"甲醛门". 上海法治报. [2013-11-18]. 
  21. ^ White Rabbit Creamy Candy and Bairong Grape Biscuits from China safe for consumption (pdf). 新加坡农业,食品和兽医管理局. 2007年7月20日. (英文)
  22. ^ 大白兔奶糖恢复出口 国外经销商纷纷追加订单. 人民日报. [2013-11-18]. 
  23. ^ White Rabbit distributor bows to BFAD recall order. GMA NEWS.TV. July 24, 2007 [2008-09-23]. 
  24. ^ BFAD, distributor discuss White Rabbit recall. GMA NEWS.TV, QTV. July 24, 2007 [2008-09-23]. 
  25. ^ PUBLIC WARNING OF THE FOOD AND DRUGS SUPERVISORY BOARD NO.KH.01.04.53.094. BPOM - Indonesia National Agency of Drug and Food Control. 2007年7月24日. (英文)
  26. ^ PUBLIC WARNING OF THE FOOD AND DRUGS SUPERVISORY BOARD No.KH.00.01.5.113. BPOM - Indonesia National Agency of Drug and Food Control. 2007年8月9日. (英文)
  27. ^ 记者专访:印尼跟风查抄“中国糖果”全无实据. 人民网. [2013-11-18]. 
  28. ^ 黄海云. 大白兔奶糖海外恢复上架. 金羊网. [2013-11-18]. 
  29. ^ Consumer advisory - Update on products detected to contain melamine (PDF). Agri-Food and Veterin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 September 24, 2008 [2008-09-24]. 
  30. ^ Neo Chai Chin, Tan Hui Leng. Crying over spoilt milk (PDF). Today Online (Mediacorp, Singapore). September 22, 2008 [2008-09-2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09-24). 
  31. ^ Chinese sweets axed in milk scare. Daily Express. September 24, 2008 [2008-09-24]. 
  32. ^ 奶類產品樣本最新檢測結果(附表). 香港: 食物安全中心. 2008年9月24日. 
  33. ^ Test results of dairy product samples. Hong Kong Centre for Food Safety. [2008-09-24]. 
  34. ^ 34.0 34.1 Gillian Wong (AP). China tainted milk crisis triggers global recalls. USA today. September 24, 2008 [2013-11-16]. 
  35. ^ Candy with melamine, chemical in Chinese milk, found in Conn.. Associated Press. October 1, 2008. 
  36. ^ QFCO, Inc. Recalls White Rabbit Candy Because of Possible Health Risk.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September 26, 2008. 
  37. ^ Jim Yardley. More Candy From China, Tainted, Is in U.S.. New York Times. October 1, 2008. 
  38. ^ SAPA. Tainted sweets recalled. iAfrica.com. PriMedia. September 24, 2008 [2008-09-28]. 
  39. ^ 【产业】大白兔奶糖全面停止销售. 财经网. [2013-11-18]. 
  40. ^ 新版大白兔奶糖上海恢复上市. 新华网. [2013-11-18]. 
  41. ^ 大白兔奶糖将于本月中旬在上海恢复上市. 第一财经日报. [2013-11-18]. 
  42. ^ “新版”大白兔奶糖重返市场首日热销. 解放日报. [2013-11-19]. 
  43. ^ 廖爱玲. 大白兔奶糖三聚氰胺事件后21日起重新上架. 新京报. [2013-11-18]. 
  44. ^ 中國「大白兔」奶糖以新形象重返國際市場. 新华网. 2009年4月16日. 
  45. ^ 大白兔奶糖金兔奶糖 美國上市. 世界新闻网. October 16, 2009. 

-ins-理由:来源需要对映。--❦维基vs百度‽hanteng 2013年11月18日 (一) 07:41 (UTC)[回复]

有关首日热销[编辑]

“首日热销”无论是在来源标题中还是在来源正文内容中都出现了,不知道为什么就要删去。即便是按照先来后到原则,也不应删除。这时第三方二手来源的描述,是客观事实,不是宣传用语。至于“上海某超市的大白兔奶糖销售额为平日近两倍”反而是不准确的。首先,上海第一食品商店是一间在上海拥有多家分店的有限公司,有名有姓,旗下经营的是食品零售专门店,不是什么“某超市”。其次,上海第一食品商店的营业时间直到晚上十点。“16日,从9点30分商店开门营业到14点30分,大白兔奶糖的销售金额已接近2万元”不能说明“大白兔奶糖销售额为平日近两倍”,因为“9点30分到14点30分”显然还不是“整天”,后面还有7个小时。以16日这一天“9点30分到14点30分”某个特定时间段的销售额来和“平时大白兔奶糖每天的销售额约为1万元”做比较,得出“销售额为平日近两倍”的结论是不恰当的。—Snorri留言2013年11月18日 (一) 09:14 (UTC)[回复]

(:)回应,按“大白兔奶糖”“重返市场”两关键字找到的其他新闻来源并没有做出“首日热销”的新闻描述,所以认为是“首日热销”的似乎只有新华网记者俞丽虹的评估,根据WP:SUBSTANTIATE方针,改写如此编修的ins。--❦维基vs百度‽hanteng 2013年11月19日 (二) 08:25 (UTC)[回复]
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一篇新闻报导要刊登出来,显然不止是记者个人的见解,而是经过编辑和出版机构的认可。将一篇新闻报导说成是个人评估,是缺乏常识的表现。—Snorri留言2013年11月19日 (二) 10:38 (UTC)[回复]
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大陆的部分媒体的情况。看下这里:《大白兔奶糖重新上架销量下滑近一半》原载于《每日商报》;《大白兔奶糖兰州缺货?》原载于《兰州日报》“早在9月份,大白兔奶糖涉及三聚氰胺风波后,兰州市场的奶糖销售就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兰州的一些商业销售场所来说,上不上‘新版’大白兔热情度并不高”。因而建议将“据《解放日报》报导,消费者对大白兔奶糖重回市场充满热情,大白兔奶糖首日热销。”语句删去。--Tomchen1989留言2013年11月29日 (五) 12:54 (UTC)[回复]
或者改成:“消费者对大白兔奶糖重回市场充满热情,大白兔奶糖首日热销。<ref>解放日报</ref>于是,重返市场销售的大白兔奶糖销售并不理想,大概只有原来的一半左右。<ref>每日商报</ref>”?[黑色幽默]--Tomchen1989留言2013年11月29日 (五) 13:02 (UTC)[回复]
你似乎弄混了两地的销售情况。上海上市日期和杭州上市日期是不一样的。上海首日热销和杭州上市后两个月平均销量下滑并不矛盾。但要将两者混在一起介绍时还应该将日期时间以及地点介绍清楚,以免读者生疑。—Snorri留言2013年11月29日 (五) 14:48 (UTC)[回复]
《解放日报》的那篇完全就是一句话的新闻稿,且“消费者充满热情”那种语气的句子用起来还是要商榷的。我觉得首日的情况未必需要在文中提及,更长期(如重新上架后半年、一年内)、更广地区的销售情况才是有价值的信息。当然你说的也不错,上海和别的地方确实不一样。2009年5月12日《糖烟酒周刊》杂志的文章《危机后,大白兔在匍匐前行中缓慢恢复》相对还是很中性的,从该文可以提取的信息包括(或许写进条目中还需再精简):上海市场新产品前几天的销售额估计是平常的三倍,在春节期间恢复程度最好。产品次重要的阵地——江苏和浙江市场,整体的市场恢复期则滞后半个月。其中杭州市区,重返市场的大白兔奶糖销售大概只有原来的一半左右。产品在安徽及其他内陆省份都不容乐观。另外,有价值的信息可能还包括:事件后,中信资本对冠生园集团注资50亿元;冠生园明显加大了广告投放。--Tomchen1989留言2013年11月29日 (五) 17:37 (UTC)[回复]
我觉得按你最后说的来写没什么问题。另外“消费者充满热情”是原文如此,我写的时候也说明了是“据《解放日报》报导”。—Snorri留言2013年11月29日 (五) 17:58 (UTC)[回复]
即便它那么说,编辑依然有选择权。--Tomchen1989留言2013年11月29日 (五) 18:34 (UTC)[回复]

与之前的文字合并[编辑]

之前被认为侵权,但是后来又恢复了历史。乌拉跨氪执行的删除。Wong128hk认为仅“安全问题”段落有版权问题,首段没问题。(全文存档)我觉得“安全问题”段落也没问题,就几句话,文字足够少,有6个ref支持,即便是复制粘贴自这6个ref,也构成了简单时事新闻不具版权了,不知道当时为什么删除的。。

如果上述的草稿文字,与此历史文字合并的话,大概有以下几点有价值的、上面没有的可以加入上述的草稿文字:

  • 大白兔奶糖的前身源自1943年上海“爱皮西糖果厂”。(不过这和草稿文字有矛盾?还是爱皮西糖果厂就是ABC糖果厂?)
  • 1959年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十周年的献礼产品。(可以提及。ref链接失效了,名叫《上海“冠生园”的品牌之争》,重搜)
  • 起始时,制作大白兔奶糖的工厂每天只能生产800公斤。(ref失效《大白兔的“大动作”》)
  •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城市和农村均对大白兔糖果的需求有增无减,尤其在农历新年期间,不少家庭的全盒里都可以找到大白兔奶糖的踪影。(无ref,可不加)
  • 2004年,大白兔奶糖销售额达6亿元人民币,每年以双位百分比递增(2005年9月16日《解放日报》《冠生园:加减乘除塑品牌》链接失效)--Tomchen1989留言2013年11月29日 (五) 18:34 (UTC)[回复]
当然,还有一张图可以加File:Tin of White Rabbit Sweets.jpg。另外我觉得现有的那张图File:White rabbit.jpg上有明显的大白兔的(很可能是新版的,几乎能肯定版权未过期)包装设计和logo,且不符合Commons:De minimis,应该考虑在Commons上删除。这张File:Tin of White Rabbit Sweets.jpg倒应该是符合de minimis的。--Tomchen1989留言2013年11月29日 (五) 18:44 (UTC)[回复]

每天只能生产800公斤是历史的一个点。如果有人能找到趋势图,或最近资料,会更有价值。

"1959年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十周年的献礼产品。"这段话我看过,但没加,因为不明确究竟有没有推出新产品。如果产品没有任何变化,"献礼"只是个形式,类似广告。

《冠生园:加减乘除塑品牌》有效链接

现有的那张图不是我上传的,英文维基也使用此图。不清楚是否有版权问题。 Happyseeu留言2013年11月30日 (六) 02:56 (UTC)[回复]

首段表述需要修改[编辑]

大白兔奶糖是中国上海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出产的牛奶糖牌子。 我认为应该吧“牌子”改成“品牌”,感觉前者的表述有些不专业。- I am Davidzdh. 2013年11月23日 (六) 03:45 (UTC)[回复]

未通过的新条目推荐讨论

在候选页的投票结果
File:White rabbit.jpg
↑该投票无效,原因:主编者不能给自己的条目投票。--CHEM.is.TRY 2013年11月21日 (四) 12:28 (UTC)[回复]

产品回收事件的影响力[编辑]

产品回收事件是该品牌产品有很大影响力的事件,福尔马林事件使得该品牌产品在一整个国家——菲律宾被收回,三聚氰胺事件则更导致其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等多个重要消费国被收回。如果这么重大的事件都不值得写进条目,还真想不出什么东西够标准写进条目了。简单删除回退这两个事件是没有道理的。可以看到,某几位编辑来自大白兔的原籍上海,甚至有一位编辑前往另一位编辑的讨论页指出“大白兔奶糖是在下从小吃到大的,对此甚为了解...”事实上,恰恰因为该编辑是大白兔奶糖的本地消费者,所以可能产生对产品的偏向,这时,请使用世界性的观点。想象一下菲律宾、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或许包括香港的、和大白兔奶糖无关的、非消费者的第三方,他们对大白兔奶糖的认知可能会局限在几起不太美妙的事件上。当然或许确实有些WP:比重问题,那么就请了解该产品的人士扩充“背景与历史”段落,而不是不停地删除“产品收回事件”段落。--Tomchen1989留言2013年11月29日 (五) 12:36 (UTC)[回复]

如果要写的话请秉持中立客观的态度进行编写。如果一定要黑大白兔奶糖的话,我想在微博、百度或其他地方效果会更好。大白兔奶糖已经消亡,再鞭尸也没什么趣味,不是吗?—Snorri留言2013年11月29日 (五) 14:51 (UTC)[回复]
如果你说“大白兔奶糖已经消亡”,那么撰写其消亡的过程及因素将可能会是有价值的信息,是和撰写其成长过程具有同样价值的信息,有助于条目质量的提高。假如明知其消亡,却以NPOV为由,阻止他人写其消亡,显然是不可取的。
我粗略统计了百度百科的“大白兔”词条及互动百科的“大白兔奶糖”词条,叙述其令人不快的事件的文字均达到了全文的30%左右,分别是百度1342/4934=27%、互动2042/6103=33%(对于百度百科的“大白兔”词条我去掉了“5历史年表”,因为那个“历史年表”明显完全是上海冠生园的历史年表而不是大白兔的,所以其实应该不算,大白兔的历史在它的“品牌历史”段落本来就已经讲得很详细了)。这个百分比已经很可观了。由于上述两词条还包括大量对于产品的详细描述、一些不具知名度的品牌故事(有的具有的不具)、一些明显的POV、许多缺乏来源(更不用说非第一手的可靠来源,即非大白兔自己提供的文字)的文字,假设它们被写进维基百科,肯定会被以广告处理、大幅删减,而令人不快的事件则将有充分的来源支撑,所以在中立化和维基化之后,这些令人不快的事件的文字的比例将比上述的30%要高许多。事实上如果以充分的可靠来源支持,将非负面信息写到75%以上比百度或互动还多估计很有难度。
所以不知道Snorri以及两位回退删除“产品回收事件”的编辑对于“产品回收事件”的比例究竟建议为百分之多少?两位回退删除的编辑,按照他们的行为来说,似乎认为是0%?那么Snorri你认为呢?--Tomchen1989留言2013年11月29日 (五) 17:37 (UTC)[回复]
你提到我回退删除了某些编辑。很抱歉我没弄清楚具体指的是哪一次操作,请提供具体链接谢谢。—Snorri留言2013年11月29日 (五) 17:53 (UTC)[回复]
不不,我说“[...]Snorri[,]以及两位回退删除“产品回收事件”的编辑[...]”、“两位回退删除的编辑,按照他们的行为[...]那么Snorri你[...]”。--Tomchen1989留言2013年11月29日 (五) 18:36 (UTC)[回复]
原来如此,抱歉我没有读懂断句。我不想评论其他人的编辑行为。按我来看这个条目主题有先天不足。除非有冠生园内部人士提供足够的资料,否则按照网上或一般渠道能写的内容不多,比较多的反而是争议,因为相关报道比较多。我没有对比例方面的建议。硬要某方面内容达到某个百分比过于理想化,说出来了做不到也是白搭。我觉得无论哪方面都应该尽力去写,看到时写出来是什么比例再说。如果争议事件比例过大,可以精简文字。之前的问题是:编辑只将精力放在描写负面报道上,而没有将精力放在其余的方面。这样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就是为了黑而写的。—Snorri留言2013年11月29日 (五) 18:56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大白兔奶糖中的2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6月26日 (一) 22:18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大白兔奶糖中的2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8月13日 (日) 01:14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大白兔奶糖中的6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7年9月18日 (一) 02:58 (UTC)[回复]

外部链接已修改[编辑]

各位维基人:

我刚刚修改了大白兔奶糖中的2个外部链接,请大家仔细检查我的编辑。如果您有疑问,或者需要让机器人忽略某个链接甚至整个页面,请访问这个简单的FAQ获取更多信息。我进行了以下修改:

有关机器人修正错误的详情请参阅FAQ。

祝编安。—InternetArchiveBot (报告软件缺陷) 2018年7月7日 (六) 02:46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