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尹子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关尹子,《汉书·艺文志》有所著录,其思想要旨在于“贵清”,亡佚已久[1][2]

今本《关尹子》又名《文始真经》,托名为周朝大夫尹喜所作,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隋志》、《唐书·艺文志》都不载此书,至南宋尤袤《遂初堂书目》与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才有之[2]。本书评价不一,陈显微以本书为“道家大藏千万卷之最精微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则说“其文峻洁,而颇流于巧刻”,虽出于依托,而核其词旨则“所论皆当”。

题解[编辑]

尹喜因曾任关尹(古代把守关隘的官吏),故世称“关尹子”。据传关尹子曾问学于老子,于函谷关得老子亲授《道德经》。

据《混元圣记》所载:“老君授喜玉册金文,赐以文始先生之号。以道德五千言自喜传受,方行于世,故曰文始先生也”,抱朴子真灵位业图已提及此名,元世祖至元三年(1266)加封为“无上太初博文文始真君”[3]

内容[编辑]

其书分为〈一宇〉、〈二柱〉、〈三极〉、〈四符〉、〈五鉴〉、〈六匕〉、〈七釜〉、〈八筹〉、〈九药〉,共九篇。宇者,道也。柱者,建天地也。极者,尊圣人也。符者,精神魂魄也。鉴者,心也。匕者,食也。釡者,化也。筹者,物也。药者,杂治也。

书中杂采儒道神仙家之言,论述修炼形神性命之道。其中有婴儿姹女、绛宫白虎等丹家术语,又借取佛教思想。

注解[编辑]

  • (宋)陈显微《文始真经言外旨》九卷
  • (元)杜道坚《关尹子阐玄》三卷
  • (元)牛道淳《文始真经直解》九卷
  • (明)王一清《文始经释辞》九卷

考证[编辑]

汉书·艺文志》著录《关尹子》九篇,其书隋唐史志均无著录,亡佚已久[4]

陈显微《文始真经言外旨》附有托名为葛洪的序,称郑思远传葛洪“尹真人文始经”九篇,洪爱之、诵之、藏之、拜之。不过,据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考订,今本《关尹子》应为南宋文士所书,出于宋孝宗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则说今本《关尹子》或为唐、五代间方士所作。

对于今本《关尹子》成书年代,目前学术界没有定说,有成于唐代、五代宋之间、北宋、南宋等多种说法。由于《隋志》、《唐志》俱无著录,加上部分涉及佛、道教的思想内容及用语不会出于先秦之时,以今本《关尹子》为托名之作是学界共识[1][2][4],只有极少数的观点认为今本《关尹子》是尹喜本人的著作[5][6]

有些学者认为郭店楚简《太一生水》为失传千馀载的关尹学说。李笑岩辑先秦文献中的关尹遗说,与《太一生水》相比较,其结论为在更有力的证据出现之前,把《太一生水》当作关尹学说并不妥当[7]

参考文献[编辑]

  1. ^ 1.0 1.1 黄武智. 論傳世本《關尹子》形而上學體系及其思想來源. 应华学报. 2011. 传世本《关尹子》是一本伪书,乃为学界共识 
  2. ^ 2.0 2.1 2.2 魏培泉. 《關尹子》的語言與著作年代. 过去此书会受到质疑最主要的有以下两方面的理由:一是从著录源流上可以判定《汉书.艺文志》著录之原本当早已佚失,因为此书《隋志》、《唐志》俱无著录,直至南宋尤袤《遂初堂书目》与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始有收录,而且从《汉志》以后直到北宋再也无文献述及此书;二是书中部分的思想内容以及用语是先秦所不能有的,如其中的佛家思想及道教用语就都是东汉以后才可能产生的。……此书虽然基本上仍为道家之书,但也融合了儒释的思想,而且又杂揉了些神仙方术在其中。……目前认为《关尹子》为伪书的学者对该书的成立年代有多种主张,如唐代、五代宋之间、北宋、南宋等……在语法方面,在魏培泉(2010)所列之外的先秦未见用法还是有的……在词汇方面,既有未见于先秦的新词、新义的,也有未见于先秦的词与词的组配方式。……总结我们所得到的证据,可据以判断此书之作不会早于北宋。 
  3. ^ 张炜玲. 文始真人研究. [2017-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1). 
  4. ^ 4.0 4.1 戚淑娟. 《關尹子》研究. 2004. 
  5. ^ 萧登福. 《關尹子》真偽考 (PDF). 弘道. 2022. 
  6. ^ 叶原宏. 《關尹子》公案徹底終結. 一个人出版. 2023. 
  7. ^ 李笑岩. 關尹遺說考——兼論關尹學說與《太一生水》的關係. 河北学刊. [2017-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