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區文物保護單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慶市萬縣及其後改設的萬縣市萬州區共公佈的文物保護單位,分別列表如下。

萬縣市[编辑]

萬縣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1985年)[1][编辑]

序號 名稱 時代 地址 簡介 備註
1 洄瀾塔 清代 萬州區陳家壩街道辦事處南山社區 俗稱“舊寶塔”。在長江南岸南山右麓(現地區肉聯廠內)。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建成。爲9層樓閣式,磚石結構,通高32米,塔刹爲三層小鐵塔,其形挺拔玲瓏。爲六角攢尖式塔頂,六邊形塔身,素面六邊形塔基,塔門向東南,門楣下方鐫刻太極圖。清乾隆年問萬縣知縣孫廷錦建塔題記碑嵌于塔底層正中石墻,碑文字迹半數風化剝落。1985年首批公布爲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萬縣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7處)(1988年)[2][编辑]

序號 名稱 時代 地址 簡介 備註
1 馬家溪遺址 漢至南北朝 萬縣市高峰鎮朝陽村東北200米的長江北岸第一級臺地上 1987年文物普查時發現,系漢至南北朝的聚落址。東西長70米,南北寬10米,文化層暴露在一水塘剖面上,距地表0.60米,長4米,厚0.20~0.40米,采集有紅陶、灰陶口沿、瓦當和磨制石斧等23件標本。
2 萬縣古城墻 明代-清代 萬州區牌樓街道辦事處牌樓社區王牌路三水廠旁 在東城區苧溪河與長江交匯處左岸山坡上,依山而建。明代前爲土城,因長江大水淹塌城墻,明萬曆年間始建石城。清代多次修繕,規模最大的是清同治九年至十二年(1870-1873),連續用4年時間修固城墻,加修堡坎。民國14年(1925)後,開闢商埠,建築馬路,拆毀大部分城墻。現存城墻總長620米,高6米,厚10.60米。以城墻爲基礎,現代建築覆蓋其上,古城遺迹依稀可辨。
3 密溪溝遺址 新石器 萬州區陳家壩街道辦事處旅密村 在陳家壩街道辦事處寨子村西北850米的長江南岸與密溪溝交匯處的一級臺地上。遺址東西長80米,南北寬60米,文化層距地表1.20~1.40米,厚0.60~0.80米,呈零星分布狀,采集有石斧、石錛、黑礫石魚網墜等標本。1959年,四川省三峽考古隊實地勘察,定爲“密溪溝新石器時代遺址”。
4 魯池 北宋 萬縣市在太白岩下,與流杯池毗鄰 今名高笋塘。北宋至和元年(1054),南浦郡太守魯有開所鑿,故稱“魯池”。宋時池廣百畝,池中植紅蓮,池畔桃李爭芳,亭榭點綴,水石交映,爲西山一勝影。經過漫長年代,魯池逐漸淤涸。清時,茭笋長于其中,俗稱“茭笋塘”,後稱今名。現高笋塘有池水數畝,與周圍綠地辟爲小游園,水中養魚,水上曲橋回廊,中托“仙女流杯”大型雕塑,四周馬路縱橫環繞,綠樹掩映,景色宜人。
5 關口寺 清乾隆 萬縣市五橋鎮五橋村東南2公里外的山頂上 建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歷經維修。占地面積530平方米,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磚木結構,硬山式屋頂,抬梁式梁架。現存前後殿、左右厢房及乾隆、道光年間功德碑。
6 北山觀 明代-清代 萬縣市市區北郊都曆山半山腰上 又名北山石城。始建于明代萬曆六年(1578),清擴建幷多次修葺,保留清代建築風格。占地面積7200平方米,前後原布列六重殿宇,已殘毀。在原主殿前建庭院一座,中部有石欄水池,池上架單拱護欄石橋,護欄上刻“化玉橋”,池左右兩端鐫刻“五倫”、“八德”。北山觀石城墻長400米,大門前有石梯72級,氣勢雄偉,可俯瞰全城。山門右側有岩刻5處,其中“北山”鬥字,古樸蒼勁。
7 茂和塔 清代 萬州區陳家壩街道辦事處茂和村11社 在五橋鎮茂和村北100米處。始建于清代。爲4層樓閣式,坐北朝南,石結構,通高7.20米。塔身爲六角形,塔刹已毀。
8 梯子岩箭樓 清代 萬州區龍都街道辦事處九龍村6社 在龍寶鎮九龍村東北山腰的凹岩上,四周爲陡岩。始建于清咸豐四年(1854),系防衛性建築。一面靠岩,另三面用石條砌成。箭樓底距地表約20米,有一石梯可供上下。箭樓東向,通面闊90米,大小望孔9個,正門楣題“清甲寅年”。
9 鏵頭寨 清同治元年 萬縣市龍寶鎮勝利村西北500米處的山頭上 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依山取勢,築寨建卡,石結構,具有川東特色。總面積1700平方米,呈長方形,正門、二門已毀,只剩下第三道寨門,殘存寨墻約110米。
10 文峰塔 清代 萬州區陳家壩街道辦事處南山社區3社 俗稱“新寶塔”。在陳家壩街道辦事處南山村亮山子山上,與洄瀾塔相鄰。建于清同治八年(1869)。爲13層樓閣式,磚木結構,通高36米,塔尖爲六角攢尖式,塔身爲六邊形,塔基爲素面圓形。原萬縣知縣馮卓懷撰《文峰塔記》碑立于塔門左側。
11 陸安橋 清同治十年 萬州區甘寧鎮天宮社區青龍瀑布風景區 橫跨城區陸家街附近的苧溪河上。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系川東地區典型的單孔石砌拱橋。全長41米,跨度32.40米,高17米,寬9米,兩側橋欄中間嵌橫額,題“陸安橋”3字。具有跨度大、拱薄特色。
12 靜安橋 清光緒五年 萬州區長嶺鎮梨樹村1社 在長嶺鎮梨樹村東北萬利公路12公里處左側。建于清光緒五年(1879)。石結構單拱橋,全長37.40米,跨度33.20米,高13.80米,寬5.80米。橋欄中間刻“靜安橋”鬥字,橋洞中央懸銅劍。
13 白岩書院 清光緒十七年 萬縣市市區西郊太白岩下(萬縣軍分區駐地內) 清光緒十七年(1891)建成。現存正廳一幢,是川東一帶原建幸存的惟一書院。建築面積385平方米,六柱五開間,硬山出前檐頂,穿鬥磚木結構,雕花門窗。廳前有一庭院,面積2000平方米,通道兩側有8株百年樹齡的丹桂。書院是清末川東著名學府,與成都尊經書院齊名。清代名儒胡元直、吳光耀、况周儀等先後任主講。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停科舉,先後改辦高等學堂、高等農業學堂、萬縣實業所。民國15年(1926),楊森在此辦軍事政治學校。共産黨人朱德、陳毅、劉伯承,國民黨人蔣介石、蔣經國、楊森、孫震、孫元良等曾在此居停。院內出土有清末著名書法家包弼臣手迹碑刻和胡元直《白岩書院記》碑
14 太白岩石刻群 兩晉至民國 萬州區太白街道辦事處太白岩社區 分布在市區西南城郊太白岩中段半山腰長460米、寬30米的崖壁上。自東晋至民國都有石刻遺存,爲歷代學者、詩人、書法家以及名士、官員、僧道等游覽題記。書體以楷爲主,間有行、隸、篆等,各具風格。石刻共有52處,多爲陰刻,部分輕度風化。
15 岑公洞石刻群 晚唐以來 萬州區陳家壩街道辦事處陳家壩社區1社 在陳家壩街道辦事處長江村東北翠屏山麓。岑公洞又名岑公岩,爲一天然溶洞。因隋末江陵人岑道願避亂隱居此處而得名。自晚唐以來的著名文學家、詩人、書法家蘇軾、黃庭堅、陸游、范成大、王漁洋等曾游此,幷留詩傳世。現洞內外石刻共遺22處,均爲陰刻,多已風化剝落。洞口上方的北宋題刻“岑公洞”3字,字徑1.80米,古樸有力。1987年文物普查時查出“游記碑”6通。
16 包泉石刻 北宋 萬縣市城區高笋塘萬縣地區歌舞劇團後面,原青羊宮門前 石刻分布在長約15米,高約5米的石壁上,現遺石刻13幅,均有不同程度的風化。北宋宣和四年(1122)李裁題刻及南宋慶元三年(1197)萬州郡守趙善贛的西山植樹記事題刻較爲名貴。石壁前有建于宋代的“包泉”古井,譽爲僅次無錫慧泉的“天下第二泉”。
17 馬家溪造像 明代 萬縣市高峰鎮朝陽村東北150米處 造像刻在一座獨立大岩石上,爲明代遺存。有四龕八佛,深浮雕,座西朝東,敞口圓頂。其中三座龕各雕佛像一尊;另一龕爲一佛四菩薩,主像結跏跌坐于蓮臺上。
18 三尊佛造像 明代 萬州區陳家壩街道辦事處陳家壩社區8社 在陳家壩街道辦事處沙謗村東北1公里處。爲明代遺存,有一龕三佛像,深浮雕,座東朝西,敞口平頂。主像高2米,肩寬0.9米,結跏趺坐,佛像後壁陰刻“南無阿彌陀佛”6字。造像已被局部破壞。
19 天仙橋石刻 清代 萬州區鐘鼓樓街道辦事處棉花社區原東城街天仙麵粉廠東北20米 天仙橋又名天生橋,在萬縣市麵粉廠後面的苧溪河上,爲一自然石橋,上有瀑布,下有橋洞(罅縫)。石刻分布于天仙橋石壁,共有4處,爲清代遺存。橋前側正中刻“天仙橋”3字,橋另一側刻“石琴”、“響雪”鬥字,均爲陰刻。
20 青杠石水文題刻 乾隆五十三年 萬縣市高峰鎮黃連村西北140米處的大青岡樹脚 是記載長江洪水水位的水文碑。碑高0.90米,寬0.53米,陰刻楷書“皇清乾隆五十三年六月二十水安(淹)此處”16字。
21 甘霖洞造像 清代 萬州區鐘鼓樓街道辦事處百步社區北山大道165號 在市區東郊文昌宮糧庫以北200米處的天然洞穴內。洞寬15米,進深8米,傳此爲宋代報恩寺遺址。清嘉慶十二年(1807)爲佛像塑金身。造像分布在長80米,高約10米的岩壁上,局部風化嚴重。現存三龕六佛,深浮雕大士像1處,題記石刻6處,洞壁和洞口浮雕雲龍兩條,分別長爲4米和5.30米,依壁曲折雕鑿,造型生動,工藝精湛。
22 龍灘子石刻 清代 萬州區長嶺鎮張家村 在長嶺鎮張家村東南500米處。石刻分布在長15米,高5米的河灘石壁上,爲清代遺存。浮雕雲龍一條,長5米,造型古樸,風格別致。距雲龍5米處,陰刻“有龍則靈”4字,字高0.87米,寬0.77米,字距0.20米,爲清同治二年(1863)所刻。
23 真元堂 清光緒三十四年 萬縣市萬縣港口西北約600米處(緊鄰二馬路的鞍子壩巷口) 建于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系羅馬式天主教堂建築,建築面積1125平方米。原有20多米高的鐘樓1個,民國15年(1926)“九五”慘案中,鐘樓頂部毀于英艦炮火,成爲萬縣“九五”慘案的重要歷史物證。民國27年(1938)教堂被日機炸毀,1947年重修。
24 國本小學(觀音閣) 清代 萬縣市城區太白岩街道辦事處西北650米處 原爲觀音閣,系清代建築。現存後殿,外有廊和3層亭閣。抗日戰爭時期,中共萬縣特支在此創辦“國本小學”,是當時中共萬縣縣委的主要活動場所之一。今萬縣市中共黨史陳列館設此。
25 西山公園鐘樓 近現代 萬州區高筍塘街道辦事處西山路社區西山公園 在市區西山公園內。始建于民國19年(1930),民國21年8月落成。占地面積169平方米,鐘樓體爲正方形,通高50.20米,共8層,雙層盔式八角形尖頂,氣勢巍峨壯觀,具有中外結合建築風格,是萬縣市標志性建築。底層爲廳,廳正中立有高8米,寬1.30米的方形石碑,碑文原刻處世格言,1964年改刻毛澤東詩詞。鐘樓上部嵌四面巨型自鳴鐘,報時鐘聲洪亮,大半個城區可聞。
26 流杯池 宋代 萬州區太白街道辦事處青羊宮社區萬高廣場 在高笋塘西南畔。宋嘉祐八年(1063),南浦郡太守束莊所鑿。池鑿于一天然平整的大石之上,面積24平方米,流水道寬0.30米,爲“邦人歲修禊事之所”。宋時習俗每逢春季來臨,文人學士邀聚于此,引泉流杯,飲酒賦詩,流杯池因此得名,又稱此爲“曲水流觴”。1973年,萬縣地區歌舞劇團新建劇場,在流杯池上建一噴水池,整個流杯池被原封未動地沒于水中。
27 張氏墓群 清代 萬州區陳家壩街道辦事處大石村 在長江南岸陳家壩街道辦事處大石村東500米的三蹬子山的兩級臺地上,有墓17座,分布面積1萬多平方米。其中,張國佑墓封土高聳,墓碑壯闊;碑邊雕刻的“二十四孝圖”人物和花飾造型精美,上方橫刻“昌百世”,題記年代爲清道光二十年(1840)。

萬縣[编辑]

萬縣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處)(1988年)[2][编辑]

序號 名稱 時代 地址 簡介 備註
1 熊先廷墓 萬縣
2 天生城 宋代 萬州區周家壩街道辦事處天生城社區
3 馬鞍寨 萬縣
4 椅子城 萬縣
5 葵花寨 萬縣
6 馬僧墓塔 萬縣
7 木匠溝洞室群 萬縣
8 普濟橋 萬州區羅田鎮天生社區1社
9 利濟橋 萬縣
10 十龍門摩岩造像 萬縣
11 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 萬州區甘寧鎮河口社區河口完全小學
12 陳家花園碑刻群 萬州區鐘鼓樓街道辦事處都曆村4組112號
13 萬師校訓碑 萬縣
14 萬師六角亭 萬縣
15 鹽井化石點 中更新世晚期 萬州區新田鎮鹽井溝高家村 鹽井古生物化石採集點

萬州區[编辑]

萬州區第一批區級文物保護單位(56?處)(1999年6月)[编辑]

序號 名稱 時代 地址 簡介 備註
1 密溪溝遺址 新石器 萬州區陳家壩街道辦事處旅密村
2 張氏墓群 清代 萬州區陳家壩街道辦事處大石村
3 劉氏坊 清代 萬州區陳家壩街道辦事處南山社區6社
4 文峰塔 清代 萬州區陳家壩街道辦事處南山社區3社
5 小周字庫塔 清代 萬州區陳家壩街道辦事處南山社區
6 茂和塔 清代 萬州區陳家壩街道辦事處茂和村11社
7 三尊佛造像 明代 萬州區陳家壩街道辦事處陳家壩社區8社
8 岑公洞題刻 清代 萬州區陳家壩街道辦事處陳家壩社區1社
9 觀音閣 清代 萬州區太白街道辦事處國本路社區國本路190號
10 流杯池 宋代 萬州區太白街道辦事處青羊宮社區萬高廣場
11 萬縣舊城墻 清代 萬州區牌樓街道辦事處牌樓社區王牌路三水廠旁
12 天仙橋摩崖題刻 清代 萬州區鐘鼓樓街道辦事處棉花社區原東城街天仙麵粉廠東北20米
13 關口字庫塔 清代 萬州區鐘鼓樓街道辦事處都曆村4社140號
14 甘霖洞造像 清代 萬州區鐘鼓樓街道辦事處百步社區北山大道165號
15 陳家花園石刻群 清代 萬州區鐘鼓樓街道辦事處都曆村4組112號
16 玉安望柱 清代 萬州區鐘鼓樓街道辦事處玉安社區北山大道1052—1054之間
17 梯子岩箭樓 清代 萬州區龍都街道辦事處九龍村6社
18 靜安橋 清代 萬州區長嶺鎮梨樹村1社
19 龍灘子石刻 清代 萬州區長嶺鎮張家村
20 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 近現代 萬州區甘寧鎮河口社區河口完全小學
21 何其芳故居 近現代 萬州區甘寧鎮新農村3社54號
22 用坪墓群 清代 萬州區羅田鎮天生社區3社
23 團石板摩崖題刻 清代 萬州區瀼渡鎮重岩村8社
24 關上箭樓 近現代
25 馬家溪遺址 漢代至唐代
26 大青杠樹水文碑 清代
27 馬家溪造像 明代
28 十龍門摩崖造像 明代
29 李河石獅 明代
30 胡世鋪造像 明代
31 五梁橋 清代
32 馬僧墓塔 清代
33 椅子城 清代
34 馬鞍寨 清代
35 葵花寨門 清代
36 熊先廷墓 清代
37 萬師六角亭 近現代
38 萬師校訓碑 近現代
39 木匠溝洞室群 清代
40 鹽井化石點 中更新世晚期 萬州區新田鎮鹽井溝高家村 鹽井古生物化石採集點
41 唐氏墓 清代
42 陸安橋 清代
43 向氏民居 清代
44 鏵頭寨 清代
45 魯池 北宋 萬縣市在太白岩下,與流杯池毗鄰 今名高笋塘。北宋至和元年(1054),南浦郡太守魯有開所鑿,故稱“魯池”。宋時池廣百畝,池中植紅蓮,池畔桃李爭芳,亭榭點綴,水石交映,爲西山一勝影。經過漫長年代,魯池逐漸淤涸。清時,茭笋長于其中,俗稱“茭笋塘”,後稱今名。現高笋塘有池水數畝,與周圍綠地辟爲小游園,水中養魚,水上曲橋回廊,中托“仙女流杯”大型雕塑,四周馬路縱橫環繞,綠樹掩映,景色宜人。
46 關口寺 清乾隆 萬縣市五橋鎮五橋村東南2公里外的山頂上 建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歷經維修。占地面積530平方米,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磚木結構,硬山式屋頂,抬梁式梁架。現存前後殿、左右厢房及乾隆、道光年間功德碑。
47 北山觀 明代-清代 萬縣市市區北郊都曆山半山腰上 又名北山石城。始建于明代萬曆六年(1578),清擴建幷多次修葺,保留清代建築風格。占地面積7200平方米,前後原布列六重殿宇,已殘毀。在原主殿前建庭院一座,中部有石欄水池,池上架單拱護欄石橋,護欄上刻“化玉橋”,池左右兩端鐫刻“五倫”、“八德”。北山觀石城墻長400米,大門前有石梯72級,氣勢雄偉,可俯瞰全城。山門右側有岩刻5處,其中“北山”鬥字,古樸蒼勁。
48 白岩書院 清光緒十七年 萬縣市市區西郊太白岩下(萬縣軍分區駐地內) 清光緒十七年(1891)建成。現存正廳一幢,是川東一帶原建幸存的惟一書院。建築面積385平方米,六柱五開間,硬山出前檐頂,穿鬥磚木結構,雕花門窗。廳前有一庭院,面積2000平方米,通道兩側有8株百年樹齡的丹桂。書院是清末川東著名學府,與成都尊經書院齊名。清代名儒胡元直、吳光耀、况周儀等先後任主講。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停科舉,先後改辦高等學堂、高等農業學堂、萬縣實業所。民國15年(1926),楊森在此辦軍事政治學校。共産黨人朱德、陳毅、劉伯承,國民黨人蔣介石、蔣經國、楊森、孫震、孫元良等曾在此居停。院內出土有清末著名書法家包弼臣手迹碑刻和胡元直《白岩書院記》碑
49 真元堂 清光緒三十四年 萬縣市萬縣港口西北約600米處(緊鄰二馬路的鞍子壩巷口) 建于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系羅馬式天主教堂建築,建築面積1125平方米。原有20多米高的鐘樓1個,民國15年(1926)“九五”慘案中,鐘樓頂部毀于英艦炮火,成爲萬縣“九五”慘案的重要歷史物證。民國27年(1938)教堂被日機炸毀,1947年重修。
50
51
52
53
54
55
56

萬州區第二批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0處)(2006年4月)[3][编辑]

本次取消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稱號的共8處文物點,即天生城和西山鐘樓已升為重慶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唐氏墓、魯池、關口寺、北山觀、白岩書院、真原堂等共6處文物點已經淹沒、改建或損毀。

序號 名稱 時代 地址 簡介 備註
1 趙尚輔墓 萬州區天城鎮茅谷村西北500米
2 大佛寺 萬州區原萬州區柑子園27號
3 五間橋 萬州區五橋街道辦事處西南150米
4 萬安橋 萬州區余家鎮余家村
5 復員橋 萬州區恆河鄉先鋒村南160米
6 羅田字庫塔 萬州區羅田鎮天生社區永興場78號
7 圓通寺造像 萬州區白羊鎮石龍村東2公里
8 生芝灣石刻 萬州白羊鎮大灣村西南2公區
9 萬州區烈士陵園 萬州區太白街道辦事處桂花堰塘社區太白岩山下
10 九·五慘案紀念碑 萬州區太白街道辦事處桂花堰塘社區太白岩山下
11 抗戰陣亡將士紀念碑 萬州區高笋塘街道辦事處西山路社區西山公園內
12 丁家碉樓 萬州區白羊鎮鳳凰社區5社
13 金黃甲大院 萬州區羅田鎮黃金村4組
14 楊家山祠堂 萬州區白羊鎮雙石居委會五組
15 譚家寨樓 萬州區分水鎮培文八角村二組
16 司南祠 萬州區白羊鎮鳳凰社區5社
17 瀼渡電廠 萬州區瀼渡鎮西5公里碑牌村1社
18 四方井歷史街區 萬州區四方井、三元街、鞍子壩
19 三峽中心醫院血液內科樓 萬州區高笋塘街道辦事處王家坡社區三峽中心醫院內
20 三峽學院圖書館 萬州區牌樓街道辦事處太平社區沙龍路二段780號三峽學院內

萬州區第三批區級文物保護單位(34?處)(?年?月)[编辑]

序號 名稱 時代 地址 簡介 備註
1 萬州古紅桔園 清代 萬州區陳家壩街道辦事處塘角村3社
2 白岩書院碑 清代 萬州區高笋塘街道辦事處苗圃社區
3 民國萬縣防空指揮部 近現代 萬州區太白街道辦事處白岩路社區
4 大公報印刷廠 近現代 萬州區鐘鼓樓街道辦事處都曆村145號
5 扁寨石刻 清代 萬州區百安壩街道辦事處匾寨子社區2社
6 永平機械廠 近現代 萬州區沙河街道辦事處高寨村
7 程天道烈士墓 近現代 萬州區長嶺鎮梨花路長嶺崗社區1社
8 蓮米塘渡槽 近現代 萬州區長嶺鎮喬家村1社
9 馬頭梯田 清代 萬州區羅田鎮馬頭社區
10 皇興寨 清代 萬州區分水鎮王興村9社
11 三仙岩觀音造像 清代 萬州區分水鎮三角氹村4社
12 觀音堂造像 清代 萬州區分水鎮分水嶺社區
13 觀音岩造像 清代 萬州區分水鎮三元村9社
14 成山宗祠 清代 萬州區太安鎮天峰村6社
15 萬縣鹽井人民公社舊址 近現代 萬州區新田鎮鹽井社區
16 關上糧倉 近現代
17 譚萬明墓 清代
18 郎家岩崖墓群 漢代
19 乘駟橋 清代
20 鳳凰山千手觀音 清代
21 魏家壩墓群 明代
22 詩仙太白釀酒老窖池 近現代
23 十二洞崖墓群 漢代
24 道樂壩民居群 清代
25 溪馬古道 清代
26 萬梁驛道 清代
27 山門井鹽井遺址 清代
28 朱氏墓群 清代
29 文氏宗祠 清代
30 李氏民居 清代
31 幹壩子民居群 近現代
32 二黃壩樓子 近現代
33 張家溝渡槽 近現代

萬州區第四批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7處)(2012年9月)[4][编辑]

序號 名稱 時代 地址 簡介 備註
1 萬縣專區人民醫院辦公樓 現代 萬州區高筍塘街道辦事處三峽中心醫院
2 萬縣紅十字會醫院 民國 萬州區高筍塘街道辦事處新城路65號
3 萬州大會堂 現代 萬州區太白街道辦事處和平廣場1號
4 獅子寨防空炮臺 民國 萬州區周家壩街道辦事處獅子村9社
5 清明箭樓 清代 萬州區牌樓街道辦事處搭馬橋社區
6 石鐘壩院子 清代 萬州區羅田鎮天生社區6社
7 羅家院子 清代 萬州區羅田鎮陽河村4社
8 劉家樓子 民國 萬州區分水鎮八角村2社
9 唐家寨箭樓 近現代 萬州區走馬鎮石告村1社
10 土高屋基箭樓 民國 萬州區余家鎮邵家社區
11 石桶山惜字塔 清代 萬州區恒合鄉石坪村6社
12 劉家寺石獅 清代 萬州區郭村鎮關子村5社
13 程正階墓 清代 萬州區熊家鎮萬家村4社
14 方家祠堂 清代 萬州區新鄉鎮萬順村7社
15 青雲寨 清代 萬州區柱山鄉鍋廠村2社
16 新袁糧站語錄牆 現代 萬州區彈子鎮袁家橋社區
17 劉江舊居 民國 萬州區孫家鎮蘭草村4組

萬州區第五批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3處)(2016年12月)[编辑]

序號 名稱 時代 地址 簡介 備註
1 譚家院子
2 太平橋石塔
3 升北橋
4 瀼渡字庫塔
5 永興場44號民居
6 柱山寨樓群
7 樂善堂造像
8 明鏡在茨石刻
9 真靈山廟造像
10 余仲翹大院
11 石橋樑烈士墓群
12 樓坪古生物化石遺址
13 鳳凰寨遺址

參見[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1. ^ 市人民政府以市府辦[1985]271號文件,核定「洄瀾塔」為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並作出全市文物保護的具體規定;1988年,市人民政府又公布27處地面文物點為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重慶市萬州區龍寶移民開發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萬縣市志》.重慶出版社,2001.9.第1027頁
  2. ^ 2.0 2.1 四川省萬縣市文化局編纂.《萬縣地區文化藝術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07月第1版.第94-98頁
  3. ^ 第二批萬州區文物保護單位. [2013-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4. ^ 萬州區人民政府公布第四批萬州區文物保護單位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保護為主,搶救第一,有效保護,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和原則,強化我區的文物保護管理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要求,結合萬州區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的成果,經區政府第11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確定公布萬縣專區人民醫院辦公樓、萬縣紅十字會醫院、萬州大會堂、獅子寨防空炮台、清明箭樓、石鐘壩院子、羅家院子、劉家樓子、唐家寨箭樓、土高屋基箭樓、石桶山惜字塔、劉家寺石獅、程正階墓、方家祠堂、青雲寨、新袁糧站語錄牆、劉江舊居等17處具有較高歷史和文物價值的不可移動文物為第四批萬州區文物保護單位。 附:萬州區第四批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名稱 地址 時代 文號 萬縣專區人民醫院辦公樓 萬州區高筍塘街道辦事處三峽中心醫院 現代 萬州府[2012]202號 萬縣紅十字會醫院 萬州區高筍塘街道辦事處新城路65號 民國 萬州府[2012]202號 萬州大會堂 萬州區太白街道辦事處和平廣場1號 現代 萬州府[2012]202號 獅子寨防空炮台 萬州區周家壩街道辦事處獅子村9社 民國 萬州府[2012]202號 清明箭樓 萬州區牌樓街道辦事處搭馬橋社區 清代 萬州府[2012]202號 石鐘壩院子 萬州區羅田鎮天生社區6社 清代 萬州府[2012]202號 羅家院子 萬州區羅田鎮陽河村4社 清代 萬州府[2012]202號 劉家樓子 萬州區分水鎮八角村2社 民國 萬州府[2012]202號 唐家寨箭樓 萬州區走馬鎮石告村1社 近現代 萬州府[2012]202號 土高屋基箭樓 萬州區余家鎮邵家社區 民國 萬州府[2012]202號 石桶山惜字塔 萬州區恆合鄉石坪村6社 清代 萬州府[2012]202號 劉家寺石獅 萬州區郭村鎮關子村5社 清代 萬州府[2012]202號 程正階墓 萬州區熊家鎮萬家村4社 清代 萬州府[2012]202號 方家祠堂 萬州區新鄉鎮萬順村7社 清代 萬州府[2012]202號 青雲寨 萬州區柱山鄉鍋廠村2社 清代 萬州府[2012]202號 新袁糧站語錄牆 萬州區彈子鎮袁家橋社區 現代 萬州府[2012]202號 劉江舊居 萬州區孫家鎮蘭草村4組 民國 萬州府[2012]202號。萬州區人民政府公布第四批萬州區文物保護單位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