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縣文物保護單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慶市潼南縣公佈的文物保護單位,分別列表如下。

潼南縣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處)(2006年12月31日)[1][编辑]

序號 名稱 時代 地址 簡介 備註
1 遂寧縣城遺址 時代 潼南縣 簡介
2 銅梁縣城遺址 簡介
3 青石壩水井 簡介
4 千佛岩摩岩造像 簡介
5 蓮花寺摩岩造像 簡介
6 南龕寺摩岩造像 簡介
7 新觀音摩岩造像 簡介
8 興勝寺摩岩造像 簡介
9 青雲水下題刻 簡介
10 長廊橋 簡介
11 別口白塔 簡介
12 龍形白塔 簡介
13 遂安橋坊 簡介
14 慶元橋 簡介
15 踏水橋大院 簡介
16 楊紀寒大院 簡介
17 牛鼻子坡崖墓群 簡介
18 張鵬翮墓 簡介
19 陸軍機械化學校遺址(中正室、將軍樓、大禮堂) 簡介

潼南縣第二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處)(2011年4月27日)[2][编辑]

序號 名稱 時代 地址 簡介 備註
1 大石橋坊 潼南縣
2 火燒橋坊(四事橋坊) 潼南縣
3 青雲橋坊 潼南縣
4 石橋牌坊 潼南縣
5 銀漢橋(含橋坊) 潼南縣
6 白土地大廟 潼南縣
7 曹家花房子民居 潼南縣
8 朝陽山鄭清之墓 潼南縣
9 崇柏引水水渠 潼南縣
10 崇龕縣城遺址 潼南縣
11 東嶽廟摩崖造像 潼南縣
12 峨嵋寺 潼南縣
13 法寶寺摩崖造像 潼南縣
14 風車坡丁大智墓 潼南縣
15 佛耳岩摩崖造像 潼南縣
16 古溪碉樓群(含鄭家溝碉樓、官家溝老房子碉樓、姚家灣碉樓、鴨舌嘴碉樓、倒掛金鉤碉樓、院牆房子碉樓、碉樓灣碉樓、五房嘴碉樓、羅漢堂碉樓、夏香成院子碉樓) 潼南縣
17 觀音山小寺院摩崖造 潼南縣
18 後龍坡摩崖造像 潼南縣
19 回龍寺 潼南縣
20 珂琅寺 潼南縣
21 李瑞金等烈士墓群 潼南縣
22 龍龜寺 潼南縣
23 龍門橋石塔 潼南縣
24 盧家聖堂 潼南縣
25 毗盧寺 潼南縣
26 青雲高壩水庫 潼南縣
27 遂安橋 潼南縣
28 唐家祠堂 潼南縣
29 天寶寨 潼南縣
30 天竺寺 潼南縣
31 天主堂 潼南縣
32 跳墩壩石塔 潼南縣
33 潼南人工運河 潼南縣
34 萬壽宮 潼南縣
35 桅杆壩梁家祖墓 潼南縣
36 窩底凼白塔 潼南縣
37 五桂千佛岩摩崖造像 潼南縣
38 蕭氏祠堂 潼南縣
39 新都觀 潼南縣
40 圓通寺 潼南縣
41 雲谷庵中殿 潼南縣
42 張烺墓 潼南縣

潼南縣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0處)(2014年7月12日)[3][编辑]

序號 名稱 時代 地址 簡介 備註
1 天臺山寨子 清代 臥佛天臺村一社與塘壩鎮金龜村八社
2 順天砦寨子 清代 桂林街道辦事處雷伍村3社麻石灣坡頂
3 花岩大佛殿 清代 花岩鎮花岩村2社花岩小學內
4 柏梓南華宮 清代 柏梓鎮街村(原柏梓鎮政府所在地)
5 鄭紹文故居 清代 小渡鎮雙橋村5社黃桷溝
6 雙江惠民宮 清代 雙江鎮下西街2號
7 楊家壩大院子 清代 塘壩鎮龍珠村三組
8 菜黃壩李家花房子 清代 崇龕鎮白沙村八社
9 楊家繡樓 清代 雙江鎮正街老豬巷內 併入第一批楊紀寒大院內
10 代長壩大善橋 清代 小渡鎮代場村4社代長壩 併入第一批銅梁縣城遺址

參見[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1. ^ 潼南府(2006)236號
  2. ^ 潼南府(2011)86號
  3. ^ 『潼南縣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縣政府各部門,相關單位: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及《國務院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要求,在第三次文物普查成果的基礎上,縣文廣新局、縣規劃局組織相關專家評審出了天台山寨子遺址、順天砦寨子遺址、花岩大佛殿、柏梓南華宮、鄭紹文故居、代長壩大善橋、雙江惠民宮、楊家綉樓、菜黃壩李家花房子、楊家壩大院子10處具有較高科學價值、藝術價值、歷史價值的重要歷史文化遺產。經縣政府研究同意,公布鄭紹文故居、天台山寨子等10處文物古迹為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具體名單見附件)。 各鎮街、相關單位要按照《文物法》的規定,積極配合文物部門,加強對涉及與使用文物單位(點)的保護管理力度。同時,進一步加大文物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研究,為將我縣建成文物大縣、文化特色縣,實現文物資源與旅遊經濟合理利用作出更大的貢獻。 特此通知 附件:第三批潼南縣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潼南縣人民政府 2014年7月12日 附件:第三批潼南縣文物保護單位名單(10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