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馬來人至上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Former good article馬來人至上曾屬優良條目,但已撤銷資格。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連結中可了解撤銷資格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條目照建議改善而重新符合標準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優良條目落選馬來人至上曾獲提名優良條目評選,惟因其尚未符合標準而落選。下方條目里程碑的連結中可了解落選的詳細原因及改善建議。條目照建議改善之後可再次提名評選。
同行評審 條目里程碑
日期事項結果
2013年3月3日同行評審已評審
2014年1月23日優良條目評選入選
2015年5月10日優良條目重審撤銷
2017年10月1日優良條目評選落選
同行評審 本條目已經由維基百科社群同行評審並已存檔,當中或有可以改善此條目的資訊。
當前狀態:已撤銷的優良條目;其後重新評選亦落選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被評為乙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馬來西亞專題 (獲評乙級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馬來西亞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馬來西亞相關條目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乙級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乙級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高重要度
Note icon
本主題曾進行同行評審
跨語言維基專題 (獲評乙級
維基百科跨語言維基專題小組確認馬來人至上英語維基百科中的典範條目。您可以參考這些語言的維基條目進而改進本條目的中文版。感謝您的參與合作。
 乙級  根據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已評為乙級

譯名[編輯]

「馬來人至上」這個譯名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上丘光耀的文章《馬來西亞的「第三條道路」研究初探》http://myy.cass.cn/file/2003050114493.html 我選了這個譯名。 --HP 10:19 2006年11月4日 (UTC)

English page[編輯]

Now this page is linked to "Malaysian Solidarity Council" instead of "Malay Supremacy". Mhching (留言) 2011年10月21日 (五) 17:11 (UTC)[回覆]

OK, I fixed it (the problem resulted from an unnecesary space in [[ :en:Malaysian Solidarity Council|马来西亚团结大会]]...) and a wrong ref as well, you can check it now. - Dr. Cravix ★Daydream Nation 2011年10月22日 (六) 00:28 (UTC)[回覆]
BTW,其實可以直接用中文留言的 - Dr. Cravix ★Daydream Nation 2011年10月22日 (六) 02:29 (UTC)[回覆]

優良條目候選[編輯]

馬來人至上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提名人:黃居士 (留言 公開 私底下 | 參與專題2014年1月16日 (四) 15:22 (UTC)[回覆]

投票期:2014年1月16日 (四) 15:22 (UTC) 至 2014年1月23日 (四) 15:22 (UTC)
(:)回應:感覺是把優良條目評選當同行評審用了,的確,不來評選,我也不會來看這個條目。再看了一下首段和注釋,還有以下問題:1、首段不知道為什麼英文頁面是4個自然段,中文卻只有3個;2、從參注看,並沒有像我會做的那樣,把同類注釋合併,那麼:為什麼英文有229個,中文只有195個?內容不一樣多嗎?3、dead link也太多了……個人認為翻譯過來時,應該檢查一次網址來源確保有效才能參評。4、參考文獻中BERNAMA這樣的紅鏈是不行的,因為這意味著鼓勵用戶創建這樣一個條目;5、第129號注釋:「頁面存檔備份,存於Internet Archive」這也不行,title等什麼信息都沒有;6、為什麼有兩個「參考文獻」章節;7、不知道為什麼很多參考的ref標籤後面會有一個多餘的空格?8、參注分離的意思看來您沒有理解,所以我自己改了兩個,請照做就行了……單看注釋和首段就有這麼多情況,個人認為條目還需要大量工作。--劉嘉留言2014年1月20日 (一) 12:52 (UTC)[回覆]
(:)回應:沒辦法,放在同行評審不太可能有回應。還有優良條目沒有規定要統一頁碼,我在李潔明的GAN不是說了嗎?統一頁碼就說統一頁碼,不要說得那麼複雜。這次提名應該不可能通過,不過可以讓主編根據意見改善。--黃居士 (留言 公開 私底下 | 參與專題2014年1月20日 (一) 15:15 (UTC)[回覆]
(~)補充:我突然明白了「參注混雜」的意思。--黃居士 (留言 公開 私底下 | 參與專題2014年1月20日 (一) 15:29 (UTC)[回覆]
:8支持,1反對,入選。--劉嘉留言2014年1月23日 (四) 15:47 (UTC)[回覆]

優良條目重審[編輯]

馬來人至上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社會科學 - 社會,提名人:HYH.124留言2015年5月3日 (日) 07:51 (UTC)[回覆]

投票期:2015年5月3日 (日) 07:51 (UTC) 至 2015年5月10日 (日) 07:51 (UTC)
1支持,2反對,撤銷。--59.39.124.71留言2015年5月10日 (日) 11:15 (UTC)[回覆]

路過提一句吧[編輯]

如果認為可以符合GA,可以重新提請一次,然後請前一次提審投過票的用戶再表一次態,和無賴無限斗下去太麻煩,還是再按正路跑一次更實際。——不挖舊坑的Sakamotosan嚮往舊坑死里鑽的愚者致意 2015年5月12日 (二) 02:11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馬來人至上中的37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體缺陷) 2017年6月8日 (四) 14:59 (UTC)[回覆]

優良條目評選(第二次)[編輯]

馬來人至上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社會科學—社會,提名人:Ginson Lim 2017年9月24日 (日) 06:50 (UTC)[回覆]
投票期:2017年9月24日 (日) 06:50 (UTC) 至 2017年10月1日 (日) 06:50 (UTC)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提名人票。之前該條目被撤銷優良條目資格,本人有大約重修問題,故提名看看。—Ginson Lim 2017年9月24日 (日) 06:50 (UTC)[回覆]
  • (!)意見:「他們是現代的非馬來人的馬來西亞公民的祖先。」??---Koala0090留言2017年9月24日 (日) 13:15 (UTC)[回覆]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大致上還不錯,可入選ga. angys 2017年9月24日 (日) 17:24 (UTC)[回覆]
  • 先不論條目質量,光條目亂七八糟的來源格式就可以投下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了。「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15 June 2006[日期不符]」、「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5 November 2005[日期不符]」等都要修改,且「Don't Raise Social Contract Issue, Umno Youth Chief Warns". (15 August 2005). BERNAMA.」這樣的來源格式是不能被接受的,「Madzlan, Azreen. Kampung Baru hails 'Ketuanan Rakyat'. Malaysiakini. 2008-04-15 [2008-04-15]」才叫做正確的來源格式。確認改好後我便會劃票。—--陳子廷留言2017年9月25日 (一) 09:56 (UTC)[回覆]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同意有改善空間,但基本上符合要求。--ClitheringMMXVII 2017年9月28日 (四) 15:41 (UTC)[回覆]
  • (=)中立,有就是有改善,但部分未有來源,尤其是政治類條目,如「馬來西亞憲法第160條英語Article 160 of the Constitution of Malaysia定義馬來人為一個出生在馬來西亞的公民、普遍上使用馬來語、信奉伊斯蘭教與遵行馬來風俗習慣,同時居住於馬來西亞或新加坡[注 1]。雖然該定義與祖先源由的背景大相逕庭,然而就社會行為與價值觀而言是正確的。定義上之所以有變化,可歸咎於母語及宗教的傳承,控制了大部分的普遍心態與社會行為規範。正因如此,憲法第160條將馬來人團結起來,與其他族群隔開,成為地位居於優勢的種族。在政治方面,馬來人具有權威主導和統治其他種族,如華族、印度族、 原住民(Orang Asli)等,這也明顯呈現於馬來西亞一政黨巫統的全稱:全國馬來人統一組織(United Malays National Organisation)。[注 2][來源請求]」、「1980年,胡先翁宣佈,他因健康狀況不佳,未來會移交權力給馬哈迪。馬哈迪在1981年上台,與慕沙希淡共同成為胡先翁的副手。[來源請求]」、「雖然新加坡憲法第152條稱馬來人為新加坡的原住民,並指出要特別保障他們的權利和權益,但是條例沒有列明任何相應政策。[來源請求]」、「東姑對這個說法甚感恐懼。對他而言,馬來西亞的極端種族主義者並不是真正的極端主義者,真正的威脅是那些尋求建立「大印度尼西亞」來「教訓」華人的人。[來源請求]」等。
  • ^ 轉信伊斯蘭教的非馬來人可主張自身為馬來人,惟需符合其他條件。以下如例所示:
    • 第五任馬來西亞首相阿都拉·巴達威的妻子珍阿都拉(馬來語Jeanne Abdullah)是葡萄牙裔歐亞人。
    • 砂拉越馬蘭諾人英語Melanau的語言有別於馬來語,區分為兩個群體:基督教馬蘭諾人與回教馬蘭諾人。回教馬蘭諾人常認定自己是馬來人,並享有馬來人的利益與特權。
  • ^ 巫統為馬來政黨,但第四任首相马哈地·穆罕默德的祖父其實是印度人,可是本身卻獲得承認為馬來人,他也常指出這就是巫統黨員註定要扮演的角色。
  • --PatrollerAAAA討論|留名2017年9月29日 (五) 10:32 (UTC)[回覆]
    3支持,1反對:未達標準--Z7504留言2017年10月1日 (日) 06:53 (UTC)[回覆]

    外部連結已修改[編輯]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馬來人至上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體缺陷) 2018年6月23日 (六) 05:39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