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亞洲青年運動會羽球比賽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13年亞洲青年運動會
羽球比賽
場館南京體育學院體育館
地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南京
日期2013年8月17日-8月21日
← 2009
2021 →

2013年亞洲青年運動會羽球比賽第二屆亞洲青年運動會的其中一個競賽項目。比賽於2013年8月17日至8月21日在南京體育學院體育館舉行[1]。賽事分為男子單打、女子單打和混合雙打三個小項。中國隊以兩金兩銅成為本賽事的最大贏家[2]

在男單決賽,中國的林貴埔以2比0(24-22、21-14)力克中國香港的李卓耀,奪得男子單打金牌。而在季軍爭奪戰,另一名中國選手石宇奇以2比0(21-15、21-15)擊敗中華台北的賴又華,奪得銅牌;在女單決賽,中國的秦金晶以2比1(19-21、21-17、21-16)逆轉賽會頭號種子、泰國的布桑蘭·恩布魯龐奪金,而在季軍爭奪戰,吉蘇娜在內戰中擊敗隊友何艷美獲得銅牌;混雙金牌最終由日本的古賀穗/山口茜以2比1(21-19、9-21、21-17)擊敗泰國的德差蓬·保烏拉努科/普蒂塔·素帕猜恭奪得,而銅牌則由中國的石宇奇/陳雨菲擊敗中華台北的賴又華/李佳馨獲得[3]

獎牌榜[編輯]

國家獎牌榜[編輯]

排名 國家/地區 金牌 銀牌 銅牌 總數
1 中國 2 0 2 4
2 日本 1 0 0 1
3 泰國 0 2 0 2
4 香港 0 1 0 1
5 馬來西亞 0 0 1 1
總數 3 3 3 9

項目獎牌榜[編輯]

項目 金牌 銀牌 銅牌
男子單打
詳細
 中國(CHN)
林貴埔
 中國香港(HKG)
李卓耀
 中國(CHN)
石宇奇
女子單打
詳細
 中國(CHN)
秦金晶
 泰國(THA)
布桑蘭·恩布魯龐
 馬來西亞(MAS)
吉蘇娜
混合雙打
詳細
 日本(JPN)
古賀穗
山口茜
 泰國(THA)
德差蓬·保烏拉努科
普蒂塔·素帕猜恭
 中國(CHN)
石宇奇
陳雨菲

賽事種子[編輯]

種子 選手(國籍)
男子單打[4] 女子單打[5] 混合雙打[6]
1 馬來西亞 詹俊為 泰國 布桑蘭·恩布魯龐 泰國 德差蓬·保烏拉努科
泰國 普蒂塔·素帕猜恭
2 菲律賓 馬克·阿爾卡拉 新加坡 梁曉宇 中華臺北 賴又華
中華臺北 李佳馨
3 印度尼西亞 喬納坦·克里斯蒂 日本 山口茜 大韓民國 徐承宰
大韓民國 Ki Bo-hyun
4 泰國 阿杜拉奇·南庫 馬來西亞 何艷美 香港 鍾瀚霖
香港 吳芷柔

賽事賽果[編輯]

男子單打[編輯]

上半區[4]
32強   16強   半準決賽   準決賽
1  馬來西亞 詹俊為  
 輪空     1  馬來西亞 詹俊為 21 19 16  
 中華臺北 賴又華    中華臺北 賴又華 19 21 21  
 尼泊爾 迪佩什·達米 (退賽)        中華臺北 賴又華 21 23  
 香港 鍾瀚霖        印度尼西亞 M·B·龐吉斯圖 18 21  
 輪空      香港 鍾瀚霖 15 18
 越南 杜俊德 19 13    印度尼西亞 M·B·龐吉斯圖 21 21  
 印度尼西亞 M·B·龐吉斯圖 21 21        中華臺北 賴又華 9 13
4  泰國 阿杜拉奇·南庫        中國 林貴埔 21 21  
 輪空     4  泰國 阿杜拉奇·南庫 14 16  
 哈薩克斯坦 Khaitmurat Kulmatov 7 6    中國 林貴埔 21 21  
 中國 林貴埔 21 21        中國 林貴埔 21 21
 菲律賓 阿爾文·莫拉達 13 18        日本 古賀穂 16 11  
 日本 古賀穂 21 21      日本 古賀穂 21 21
 孟加拉國 Ayman Ibn Jaman 21 21    孟加拉國 Ayman Ibn Jaman 8 3      
 伊拉克 Qasim Mohammed 10 15    
下半區[4]
32強   16強   半準決賽   準決賽
 大韓民國 徐承宰 17 21  
 馬來西亞 沙德斯達蘭 21 23      馬來西亞 沙德斯達蘭 18 17  
 中華臺北 劉韋奇 17 16    中國 石宇奇 21 21  
 中國 石宇奇 21 21        中國 石宇奇 21 23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Ri Kum-song 19 15       3  印度尼西亞 喬納坦·克里斯蒂 10 21  
 泰國 德差蓬·保烏拉努科 21 21      泰國 德差蓬·保烏拉努科 6 14
 輪空   3  印度尼西亞 喬納坦·克里斯蒂 21 21  
3  印度尼西亞 喬納坦·克里斯蒂        中國 石宇奇 12 21 19
 伊拉克 Ali Muafaq 21 21        香港 李卓耀 21 16 21  
 哈薩克斯坦 Denis Serebryakov 14 11      伊拉克 Ali Muafaq 11 8  
 越南 范高強 20 14    香港 李卓耀 21 21  
 香港 李卓耀 22 21        香港 李卓耀 21 21
 馬爾地夫 SHIYAM R 14 15       2  菲律賓 Mark Alcala 14 15  
 柬埔寨 Cheng Phor Rom 21 21      柬埔寨 Cheng Phor Rom 11 9
 輪空   2  菲律賓 Mark Alcala 21 21      
2  菲律賓 Mark Alcala    
準決賽及決賽[4]
  準決賽 決賽
                         
   中華臺北 賴又華 9 13  
 中國 林貴埔 21 21  
   中國 林貴埔 24 21
   香港 李卓耀 22 14
 中國 石宇奇 12 21 19
   香港 李卓耀 21 16 21  
季軍戰[4]
季軍戰
 中華臺北 賴又華 15 15
 中國 石宇奇 21 21

女子單打[編輯]

上半區[5]
32強   16強   半準決賽   準決賽
1  泰國 布桑蘭·恩布魯龐  
 輪空     1  泰國 布桑蘭·恩布魯龐 21 21  
 馬爾地夫 M. F. Ismail 19 21 11    哈薩克斯坦 Zarina Murzabekova 2 2  
 哈薩克斯坦 Zarina Murzabekova 21 19 21       1  泰國 布桑蘭·恩布魯龐 21 23  
 中國 陳雨菲        中國 陳雨菲 19 21  
 輪空      中國 陳雨菲 21 21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Kim Un-jong 16 9    大韓民國 Ki Bo-hyun 12 14  
 大韓民國 Ki Bo-hyun 21 21       1  泰國 布桑蘭·恩布魯龐 21 21
4  馬來西亞 何艷美       4  馬來西亞 何艷美 8 5  
 輪空     4  馬來西亞 何艷美 21 21  
 印度尼西亞 菲特里亞尼 17 13    中華臺北 李旻璇 13 17  
 中華臺北 李旻璇 21 21       4  馬來西亞 何艷美 15 21 21
 新加坡 楊佳敏        新加坡 楊佳敏 21 19 10  
 輪空      新加坡 楊佳敏 21 21
 菲律賓 Eleanor Inlayo 14 21 21    菲律賓 Eleanor Inlayo 14 11      
 柬埔寨 Ker Pichchhoravy 21 9 8    
下半區[5]
32強   16強   半準決賽   準決賽
 越南 阮翠玲  
 尼泊爾 S. Shrestha (退賽)      越南 阮翠玲 17 18  
 泰國 普蒂塔·素帕猜恭 21 21    泰國 普蒂塔·素帕猜恭 21 21  
 不丹 Phuntsho Choden Thingh 3 5        泰國 普蒂塔·素帕猜恭 8 13  
 香港 吳芷柔 11 7        馬來西亞 吉蘇娜 21 21  
 馬來西亞 吉蘇娜 21 21      馬來西亞 吉蘇娜 11 21 21
 輪空   3  日本 山口茜 21 10 18  
3  日本 山口茜        馬來西亞 吉蘇娜 16 17
 中華臺北 李佳馨 21 21        中國 秦金晶 21 21  
 哈薩克斯坦 Yelizaveta Tkachenko 9 6      中華臺北 李佳馨 22 21  
 輪空    菲律賓 傑利亞·吉瓦·德·維拉 20 4  
 菲律賓 傑利亞·吉瓦·德·維拉        中華臺北 李佳馨 21 16 12
 印度尼西亞 魯斯麗·哈塔萬 18 19        中國 秦金晶 14 21 21  
 中國 秦金晶 21 21      中國 秦金晶 21 22
 輪空   2  新加坡 梁曉宇 11 20      
2  新加坡 梁曉宇    
準決賽及決賽[5]
  準決賽 決賽
                         
  1  泰國 布桑蘭·恩布魯龐 21 21  
4  馬來西亞 何艷美 8 5  
  1  泰國 布桑蘭·恩布魯龐 21 17 16
   中國 秦金晶 19 21 21
 馬來西亞 吉蘇娜 16 17
   中國 秦金晶 21 21  
季軍戰[5]
季軍戰
 馬來西亞 何艷美 15 21
 馬來西亞 吉蘇娜 21 23

混合雙打[編輯]

上半區[6]
32強   16強   半準決賽   準決賽
1  泰國 德差蓬·保烏拉努科
 泰國 普蒂塔·素帕猜恭
 
 輪空     1  泰國 德差蓬·保烏拉努科
 泰國 普蒂塔·素帕猜恭
21 21  
 中華臺北 劉韋奇
 中華臺北 李旻璇
   中華臺北 劉韋奇
 中華臺北 李旻璇
11 6  
 輪空       1  泰國 德差蓬·保烏拉努科
 泰國 普蒂塔·素帕猜恭
21 21  
 印度尼西亞 M·B·龐吉斯圖
 印度尼西亞 菲特里亞尼
       印度尼西亞 M·B·龐吉斯圖
 印度尼西亞 菲特里亞尼
7 9  
 輪空      印度尼西亞 M·B·龐吉斯圖
 印度尼西亞 菲特里亞尼
21 14 23
 菲律賓 馬克·阿爾卡拉
 菲律賓 Eleanor Inlayo
21 21    菲律賓 馬克·阿爾卡拉
 菲律賓 Eleanor Inlayo
15 21 21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Ri Kum-song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Kim Un-jong
5 10       1  泰國 德差蓬·保烏拉努科
 泰國 普蒂塔·素帕猜恭
21 21
3  大韓民國 徐承宰
 大韓民國 Ki Bo-hyun
       中國 石宇奇
 中國 陳雨菲
18 19  
 輪空     3  大韓民國 徐承宰
 大韓民國 Ki Bo-hyun
26 26  
 馬來西亞 沙德斯達蘭
 馬來西亞 吉蘇娜
   馬來西亞 沙德斯達蘭
 馬來西亞 吉蘇娜
24 24  
 輪空       3  大韓民國 徐承宰
 大韓民國 Ki Bo-hyun
19 21 10
 柬埔寨 Cheng Phor Rom
 柬埔寨 Ker Pichchhoravy
       中國 石宇奇
 中國 陳雨菲
21 11 21  
 輪空      柬埔寨 Cheng Phor Rom
 柬埔寨 Ker Pichchhoravy
9 6
 哈薩克斯坦 Denis Serebryakov
 哈薩克斯坦 Zarina Murzabekova
2 9    中國 石宇奇
 中國 陳雨菲
21 21      
 中國 石宇奇
 中國 陳雨菲
21 21    
下半區[6]
32強   16強   半準決賽   準決賽
 印度尼西亞 喬納坦·克里斯蒂
 印度尼西亞 魯斯麗·哈塔萬
21 21  
 越南 杜俊德
 越南 阮翠玲
18 14      印度尼西亞 喬納坦·克里斯蒂
 印度尼西亞 魯斯麗·哈塔萬
12 12  
 輪空    日本 古賀穗
 日本 山口茜
21 21  
 日本 古賀穗
 日本 山口茜
       日本 古賀穗
 日本 山口茜
21 23  
 馬來西亞 詹俊為
 馬來西亞 何艷美
29 24        馬來西亞 詹俊為
 馬來西亞 何艷美
18 21  
 中國 林貴埔
 中國 秦金晶
27 22      馬來西亞 詹俊為
 馬來西亞 何艷美
18 21 21
 輪空   4  香港 鍾瀚霖
 香港 吳芷柔
21 18 19  
4  香港 鍾瀚霖
 香港 吳芷柔
       日本 古賀穗
 日本 山口茜
21 21
 尼泊爾 迪佩什·達米
 尼泊爾 Sichhya Shrestha(退賽)
      2  中華臺北 賴又華
 中華臺北 李佳馨
11 17  
 馬爾地夫 Shiyam Rishwan
 馬爾地夫 Maisa Fathuhulla Ismail
     馬爾地夫 Shiyam Rishwan
 馬爾地夫 Maisa Fathuhulla Ismail
8 10  
 輪空    菲律賓 阿爾文·莫拉達
 菲律賓 傑利亞·吉瓦·德·維拉
21 21  
 菲律賓 阿爾文·莫拉達
 菲律賓 傑利亞·吉瓦·德·維拉
       菲律賓 阿爾文·莫拉達
 菲律賓 傑利亞·吉瓦·德·維拉
21 16 18
 輪空       2  中華臺北 賴又華
 中華臺北 李佳馨
19 21 21  
 哈薩克斯坦 Khaitmurat Kulmatov
 哈薩克斯坦 Yelizaveta Tkachenko
     哈薩克斯坦 Khaitmurat Kulmatov
 哈薩克斯坦 Yelizaveta Tkachenko
12 8
 輪空   2  中華臺北 賴又華
 中華臺北 李佳馨
21 21      
2  中華臺北 賴又華
 中華臺北 李佳馨
   
準決賽及決賽[6]
  準決賽 決賽
                         
  1  泰國 德差蓬·保烏拉努科
 泰國 普蒂塔·素帕猜恭
21 21  
 中國 石宇奇
 中國 陳雨菲
18 19  
  1  泰國 德差蓬·保烏拉努科
 泰國 普蒂塔·素帕猜恭
19 21 17
   日本 古賀穗
 日本 山口茜
21 9 21
 日本 古賀穗
 日本 山口茜
21 21
  2  中華臺北 賴又華
 中華臺北 李佳馨
11 17  
季軍戰[6]
季軍戰
 中國 石宇奇
 中國 陳雨菲
21 21
 中華臺北 賴又華
 中華臺北 李佳馨
16 13

參考資料[編輯]

  1. ^ 青奥会(亚青会)羽毛球比赛将在这里进行. 南京體育學院. 2013-05-22 [2019-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4) (中文(中國大陸)). 
  2. ^ 亚青会羽毛球比赛收拍 中国队两金收官. 南京日報. 2013-08-21 [2013-1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29). 
  3. ^ 亚青会羽毛球赛结束 林贵埔秦金晶分获男女冠军. 搜狐體育. 2013-08-21 [2019-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9) (中文(中國大陸)). 
  4. ^ 4.0 4.1 4.2 4.3 4.4 2013年亞洲青年運動會男子單打對陣表 (PDF). badzine.net. [2019-10-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10-07) (英語). 
  5. ^ 5.0 5.1 5.2 5.3 5.4 2013年亞洲青年運動會女子單打對陣表 (PDF). badzine.net. [2019-10-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10-07) (英語). 
  6. ^ 6.0 6.1 6.2 6.3 6.4 2013年亞洲青年運動會混合雙打對陣表 (PDF). badzine.net. [2019-10-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10-07) (英語).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