驃紹梯民兵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驃紹梯民兵
活躍期1956年 (1956)—1962年;2000年代至今
意識形態宗教民族主義英語Religious nationalism#佛教民族主义
伊斯蘭恐懼症[來源請求]
軍國主義
極端民族主義
政治坐標右派極右派
盟友國家層面盟友

非國家層面盟友

對手國家層面對手

非國家層面對手

戰役、戰爭緬甸內戰
旗幟

驃紹梯民兵緬甸語ပျူစောထီးပြည်သူ့စစ်အဖွဲ့များ緬甸語發音:[pjù.sɔ́.tʰí pjì.θu̼ sɪʔ.tæʔ.mjá])是指由支持緬甸軍政府的村民所組成的鬆散民兵團體。該術語首次使用於1956年,當時吳努政府創建了驃紹梯準軍事部隊以協助軍隊開展反暴亂行動。1958年政變後,軍隊試圖解散他們,但他們反而演變成反法西斯人民自由聯盟的私有民兵。1962年緬甸軍事政變後,他們更成功地被「戛規耶英語Ka Kwe Ye」自衛隊取代。[1] 2000年代,這些團體從現有的佛教民族主義者、軍方代理人政黨、聯邦鞏固與發展黨和退伍軍人的當地重新出現。2021年,民兵變得越來越活躍,軍政府指定的街區和村組行政管理人員及辦公室在全國各地遭到襲擊。[2]觀察家注意到與緬甸愛國會英語Patriotic Association of Myanmar等極端民族主義團體的聯繫。[3]

歷史[編輯]

這個名字來源於緬甸歷史上的一位傳奇國王驃紹梯 。1956年,吳努領導下的緬甸政府制定了當地村鎮防禦計劃,使用名為「驃紹梯」的準軍事部隊協助緬甸國防軍開展平叛行動。[4] 1958年政變後,軍隊試圖解散他們並解除他們的武裝,但成功程度參差不齊。[5]驃紹梯很快成為地方領導人的私人軍隊,由當時占主導地位的政黨反法西斯人民自由聯盟任命。在1956年和1960年的選舉期間,他們在農村地區橫衝直撞,強制進行投票。1962年緬甸政變後,奈溫用他自己的自衛隊(緬甸語ကာကွယ်ရေး民兵組織取代了他們。[6]

「驃紹梯」一詞在2000年代重新出現,被緬甸媒體用來指代支持軍事的關係網和團體。[7]緬甸安全部隊此前也部署過類似的關係網,包括在2007年鎮壓藏紅花革命的「算阿欣」(緬甸語စွမ်းအားရှင်,意為「武士」)組織。[7]觀察家注意到與緬甸愛國會英語Patriotic Association of Myanmar等極端民族主義團體的聯繫。[8]

2021年緬甸內戰期間,驃紹梯民兵經常與緬軍並肩作戰,幫助占領有爭議的地區。[9] [10]2021年緬甸軍事政變和隨後的緬甸內戰發生後,緬甸安全部隊利用驃紹梯民兵來增援、提供軍事情報和了解當地地形。[11]這些團體是從現有的佛教民族主義者、軍方代理人政黨、聯邦鞏固與發展黨成員以及2020年緬甸議會選舉前的退伍軍人組成的當地關係網中湧現出來的。[11]2021年5月,民兵變得越來越活躍,以應對抵抗運動對軍政府指定的街區和村組管理人員及辦公室的襲擊。警察部隊用繳獲的獵槍和其他舊武器武裝了裝備較差的驃紹梯民兵。[11]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Pho Thar Aung. From Pyusawhti to the Present. The Irrawaddy. Vol. 11 no. 1 (Yangon). Jan 2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9). 
  2. ^ Resisting the Resistance: Myanmar’s Pro-military Pyusawhti Militias. Crisis Group. 2022-04-06 [2023-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5) (英語). 
  3. ^ ‘A threat to the revolution’: Pyusawhti returns to post-coup Myanmar. Frontier Myanmar. 2021-07-14 [2023-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5) (美國英語). 
  4. ^ Thang, Lian Bawi. As the Conflict Worsens, Myanmar’s Junta Arms the Populace. The Diplomat. 2023-03-09 [2023-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1) (美國英語). 
  5. ^ Resisting the Resistance: Myanmar’s Pro-military Pyusawhti Militias. Crisis Group. 2022-04-06 [2023-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5) (英語). 
  6. ^ Pho Thar Aung. From Pyusawhti to the Present. The Irrawaddy. Vol. 11 no. 1 (Yangon). Jan 2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9). 
  7. ^ 7.0 7.1 Resisting the Resistance: Myanmar’s Pro-military Pyusawhti Militias. Crisis Group. 2022-04-06 [2023-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5) (英語). 
  8. ^ ‘A threat to the revolution’: Pyusawhti returns to post-coup Myanmar. Frontier Myanmar. 2021-07-14 [2023-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5) (美國英語). 
  9. ^ Thirty Junta Soldiers reportedly killed in Upper Myanmar. The Irrawaddy. 2022-02-01 [2022-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4). 
  10. ^ Wah, Maung Shwe. At least 20 killed in air raid on Magway village. Myanmar NOW. 2021-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05). 
  11. ^ 11.0 11.1 11.2 Resisting the Resistance: Myanmar’s Pro-military Pyusawhti Militias. Crisis Group. 2022-04-06 [2023-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5) (英語).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