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近代建築群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慶大學早期建築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所在 中國重慶市沙坪垻區
分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時代1933-1935年
編號8-0692-5-176
登錄2019年10月16日

重慶大學近代建築群位於重慶市沙坪壩區重慶大學內,含工學院理學院文字齋寅初亭等,文物遺址年代為1933年、1935年、1941年,2009年12月15日列為第二批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1]。2019年10月16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以「重慶大學早期建築」之名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總建築面積約8249.51平方公尺[3]

重慶大學早期建築分為三個時期修建,第一批為1933年由菜園壩遷入沙坪垻時修建,包括理學院樓,文字齋,工學院樓等。第二批建築為1937年國立中央大學內遷重慶時為幫助國立中央大學辦學而修建,目前僅存七七抗戰大禮堂。第三批建築為人民共和國初期,蘇聯專家來華時修建,主要包括蘇聯專家公寓區,第五教學樓等。

建築一覽[編輯]

重慶大學近代建築情況一覽
名稱 風格 結構 設計師 建成時間 備註 圖片
饒家院子 中式 磚木結構 1860年 2008年修主教學樓拆除
理學院樓 中式 磚木結構 沈懋德 1933年 重大的第一座教學樓
文字齋 中式 磚木結構 1933年 黑色磚瓦砌築,紅色立柱支撐,曾經作為學生宿舍與教師宿舍。 重慶大學文字齋
行字齋 中式 磚木結構 1933年 日本大轟炸中被毀
大校門 - 磚混結構 1933年 門柱最初為2根,後改建為4根
重慶大學團結廣場 - - 1933年 團結廣場全景
工學院樓 歐式 條石砌築 刁泰乾 1935年 重慶大學工學院樓
老圖書館樓 中式 磚木結構 1935年 重慶大學老圖書館樓
七七抗戰大禮堂 新古典主義 磚混結構 1937年 國立中央大學(重慶)原貌
寅初亭 中式 木質結構 1941年 1981年修繕為琉璃亭 第三代寅初亭(琉璃亭)
學生一舍到四舍 中式 磚瓦結構 20世紀50年代
蘇聯專家宿舍區 中式 磚木結構 20世紀50年代 原址為國立中央大學臨時校舍
第五教學樓 新古典主義 磚瓦結構 20世紀50年代
電氣工程學院樓 新古典主義 磚瓦結構 20世紀50年代
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樓 新古典主義 磚瓦結構 20世紀50年代

重慶大學近代建築群[編輯]

理學院樓[編輯]

工學院樓[編輯]

文字齋[編輯]

寅初亭[編輯]

圖書館樓[編輯]

中央大學抗戰禮堂[編輯]

大校門[編輯]

團結廣場[編輯]

註釋[編輯]

  1. ^ 「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二批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重慶市人民政府文件,渝府發(2009)118號,2009年12月15日
  2. ^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2019-10-16 [2019-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16). 
  3. ^ 重庆大学早期建筑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搜狐. 2019-10-18 [2021-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