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漢 (1919年)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趙漢
個人資料
性別
出生1919年
河北定縣
逝世1966年12月14日
籍貫河北定縣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趙漢(1919年—1966年12月14日),原名王兆漢,男,直隸(今河北定縣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

生平[編輯]

民國時期[編輯]

趙漢曾就讀於河北省立第九中學、第六中學。抗日戰爭爆發後,在本縣李濟寰李光宇等人的影響下,投身抗日。1938年2月,參加定縣抗日游擊隊,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先後擔任區委書記,縣委宣傳部長、組織部長等職。1940年4月,擔任中共定北縣委書記兼游擊隊政委。1942年初,他改任中共望定縣委書記。1943年秋,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1]。同年,在聶榮臻帶領下經晉綏解放區赴延安。會後,組織上安排他留延安任中組部幹部科科長,負責華北地區幹部的調配工作。8月任中組部安子文副部長的政治秘書。翌年10月,中組部派他到冀晉區黨委了解張家口退下來幹部的安置工作。完成任務後,留在了冀晉區任雁北地委組織部長[2]

1947年5月,趙漢改任中共晉察冀三地委書記兼軍分區政委[3]。7月,再度轉戰晉北地區任晉察冀雁北地委書記兼軍分區政委,期間組織指揮了廣靈戰役、應縣戰役、天鎮戰役、陽高戰役等。1948年,中共北嶽區黨委決定由他擔任新組建的中共大同市委書記兼軍管會副主任。1948年12月初,他與圍城部隊司令員王平以北嶽軍區名義,給大同守軍指揮官於鎮河、275師師長田尚志等人寫信,敦促其洽商和平解決大同事宜[4]。1949年2月,大同市警備司令部組建,他兼任政委。4月兼任大同市市長。其問他親自擬定《入城工作計劃》和《入城工作守則》,詳細穩妥地制定接收方略[5]

1949年4月29日上午,趙漢在大同縣西墳村,正式簽訂和平解放大同協議書。4月30日,解放軍集中北關作入城準備。5月1日,解放軍入城接管政權,城內國軍全部放下武器開赴指定地點聽候改編。5月2日,解放軍舉行盛大入城式,之後他代表大同市委、市軍事管制委員會發布公字號布告,闡明中共方針政策。同時集中精力整頓治安,搜捕敵特,肅清匪患,禁賭、禁娼、禁毒,採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步驟維護社會穩定[6]

共和國時期[編輯]

1949年12月8日,察哈爾省大同市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召開,趙漢當選為協商委員會主席[7]。1951年3月,奉調北京任中共中央組織部辦公室主任兼機關黨委書記。1954年,各中央局相繼撤消,他參加了向各部委選調幹部的工作。中組部辦公室改稱辦公廳後,他仍任主任兼機關黨委書記。1956年,任中共中央組織部秘書長、部務委員兼研究室主任。1960年,任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1961年赴蘇聯學習。1964年,當選為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文化大革命初期,他被誣陷成「黑幫」、「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於1966年12月14日,被迫害致死,年僅47歲[5]

身後[編輯]

1979年1月17日,中央組織部在八寶山革命公墓禮堂舉行追悼大會,宋任窮主持追悼會,給予了高度的評價[8]

參考[編輯]

  1. ^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編. 七大代表忆七大 上.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07: 554. ISBN 7-208-05854-7. 
  2.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山西省大同市委員會學習文史委. 大同文史资料 第33辑 光辉的历程:大同市政协组织史料集. 政協大同市委員會學習文史委員會. 2004.09: 155–158. 
  3.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山西省大同市委員會學習文史委. 大同文史资料 第33辑 光辉的历程:大同市政协组织史料集. 政協大同市委員會學習文史委員會. 2004.09: 155–156. 
  4. ^ 《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野戰部隊戰史》編寫組編. 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野战部队战史. 北京: 解放軍出版社. 2010.09: 229. ISBN 978-7-5065-6130-3. 
  5. ^ 5.0 5.1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編.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名录 上.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07: 365–366. ISBN 7-208-05733-8. 
  6. ^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編. 坚持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 党政干部理论学习文选. 北京: 紅旗出版社. 2007.01: 253–255. ISBN 7-5051-1388-7. 
  7. ^ 華迦著. 郑季翘传 纪念郑季翘诞辰100周年. 吉林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 2012.09: 60. 
  8. ^ 馬福山主編. 中共大同历史人物. 北京: 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8.02: 469. ISBN 978-7-5073-25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