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華池戰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西華池戰役是1947年3月初,胡宗南部對陝甘寧邊區發起重點進攻,陝甘寧野戰集團軍隴東合水縣西華池鎮攻擊整編第48旅的作戰。

戰前[編輯]

1947年2月10日,共軍主動撤出關中分區的「囊形地帶」後,胡軍以奪取關中分區的整編第17師第48旅、整編第76師第24旅、第144旅,以及駐隴東的新1旅、騎兵第1旅等,共5個旅,由整編76師師長廖昂指揮,進攻隴東分區慶陽合水,企圖吸引陝北共軍西調,然後集中胡部主力突襲延安

1947年2月14日,晉綏第一縱隊,陝北的新編第四旅、教導旅、警備第一旅、警備第二旅共6個旅2.8萬餘人組成陝甘寧野戰集團軍[1],司令員張宗遜,政委習仲勛,副司令員王世泰,副政委廖漢生,參謀長閻揆要,政治部主任徐立清。部署為:

  • 以教導旅、警備第三旅第七團、延屬軍分區獨立團(邊區保衛團團長劉鎮,參謀長夏飛率4個連隊和警衛排同延安獨立營、安塞獨立營合編組建)守備黃河以西,咸榆公路以東鄜縣臨鎮金盆灣牛武茶坊地區實施運動防禦,掩護延安南大門
  • 警備第一旅在關中分區堅持鬥爭
  • 集中第一縱隊(轄第三五八旅、獨立第一旅)及新編第四旅、警備第三旅(轄第5團,缺7、8團),出擊隴東,再相機進攻關中國統區。

3月2日,整編第24旅、整編第144旅進占慶陽,整編第48旅進占合水縣城。3月3日整編第48旅回撤西華池板橋

3月3日共軍進至合水以東地區,偵察獲悉敵48旅南撤至西華池、板橋一線,即決心全殲該旅。戰鬥部署:

  • 新編第四旅、三五八旅進攻西華池;
  • 獨立第一旅1個團防禦板橋之敵
  • 獨一旅主力擔負機動;
  • 以警備第三旅第五團向赤東方向警戒。

經過[編輯]

3月3日預定襲擊板橋西華池。在接到軍委敵情通報的情況下,野戰集團軍仍然堅持原定當晚襲擊板橋的計劃。第358旅報告板橋之敵迅速撤向西華池,但未被採信,錯過了在運動中伏擊敵軍以及乘敵剛進入西華池立足未穩予敵打擊的時機。3日晚上對西華池的攻擊部署,攻擊部隊過少,留置的預備隊過多:總計九個團參戰,只有兩個團投入進攻西華池戰鬥,其餘兩個團擔任警戒,四個團作為預備隊,一個團作為第二梯隊。3月3日晚,共軍一線的指揮員對地形、敵情不了解,多數過于謹慎,兵力使用不當,形成逐次增兵的打法。主攻的第8團只以一個營,營又只以一個連實施進攻。新4旅第16團擔任助攻任務,分配第3營擔任阻援,第2營留置為團預備隊,僅用第1營擔任進攻;該營又留第1連作為預備隊,用第2、第3連為主攻,該兩個連又各留了一個排為預備隊,實際上用於戰鬥的只有四個排的兵力。因此,沒有能形成突然猛烈的打擊,給了敵人調整部署、組織抵抗的機會。 共軍部隊戰術不熟練,對塬地進攻作戰的動作不熟悉,對村落戰鬥如何迅速分割敵人防禦體系,也沒有經驗。每攻占一個院落,部隊就開始混亂,只好組織一次攻占一個,不能連續發展。這樣不但延誤了時間,而且越往裡打,敵軍越集中,抵抗越頑強,無法迅速解決戰鬥。

3月4日白天,新4旅第16團突入西華池鎮中的四個排受到敵人反覆猛攻,而在鎮外的預備隊由於地形開闊,敵火封鎖,無法全部迅速投入戰鬥,只能以小分隊添油式地增援。3月4日白天,各級指揮員對敵情、地形應該已經查明。但對打援事先沒有作安排,缺乏準備,直接導致次日倉促撤兵。對當晚進攻西華池的任務分配,仍按照旅、團的建制各打各的。三五八旅主攻,獨一旅助攻,一夜只攻占兩處陣地,使敵得以主要火力兵力來應付第三五八旅的進攻。雖擊斃敵48旅旅長何奇以下1500餘人,殘軍頑抗待援。

3月5日拂曉,援軍兩部迫近:

  • 赤城鎮趕來的第143團的一個營(第3營),大約早晨8時趕到西華池。
  • 整編第24旅(兩個團),5日拂曉時在南義井,當天中午12時左右到達西華池,途中(上午約11時)遇到從西華池撤出的整48旅殘部。

當天拂曉,共軍撤出戰鬥。實際上援軍只有兩個團多一點,西野的兵力仍然占據絕對優勢,足以爭取一天一夜時間,全殲整48旅餘部。新四旅戰後總結認為:「經過四日的惡戰,敵人遭受很大殺傷,其銳氣頓減,當晚我亦增兩個營進入戰鬥,已將敵人壓縮在兩個孤寨內,另外,根據情況敵人在一兩日內不可能迅速增援。如果我們再堅持一天戰鬥,亦有可能將敵全殲」。

戰後及影響[編輯]

西華池戰鬥,以4:1的優勢兵力,雖給敵以殲滅性打擊,終因地形生疏、戰前準備不足,部署欠妥,攻擊部隊協同不利,未能全殲,打成了消耗戰。「共殲敵第四十八旅1500餘人,擊斃其少將旅長何奇」。其中第358旅斃傷敵約500人,俘虜10人;獨1旅斃傷敵1100人,俘虜44人。西野損失1200人,其中第358旅和獨1旅損失821人(其中傷亡811人,其它損失10人),新4旅損失317人(其中陣亡50人,負傷267人)。

3月4日,中央軍委第一部統計了國軍準備用來向延安進攻的兵力:關中、隴東、三邊和榆林4個分區當面計有正規軍7個整編師、24個整編旅、52個團,18.4萬人;地方團隊21個團,1萬餘人。總計7個整編師24個整編旅、73個團,約19.5萬人。判定「敵人是決心進攻延安」,「待整編第一、第九十師集結完畢後,進攻即可開始」。西華池之戰查明了胡部戰鬥力和戰鬥精神。據此提出保衛延安「主要依靠陳謝從外線解圍」,準備在延安以南的內線進行二十天的防禦作戰。軍委副主席兼總參謀長彭德懷臨危主動請纓指揮陝北作戰,「臨陣換將」得到了毛澤東的同意。3月8日召開了保衛邊區保衛延安的大會,周恩來、朱德、彭德懷都講了話。彭德懷在會上宣布,毛主席、黨中央決定讓我來指揮保衛延安的戰鬥。3月12日在棗園小禮堂彭德懷、總政治部主任劉少奇主持召開了旅以上幹部會,總結了西華池戰鬥的經驗教訓,決定撤銷陝甘寧野戰集團軍番號,恢復原建制,張宗遜和廖漢生分任第一縱隊司令員和政委。3月14日,軍委致電張宗遜、習仲勛,要求習仲勛回延安和彭德懷一起主持全局,並於3月16日正式發布命令,以第1、第2縱隊、新4旅、教導旅等組成西北野戰兵團,「上述各兵團及邊區一切部隊自3月17日起統歸彭德懷、習仲勛同志指揮」。

何奇於1947年5月22日被追贈為陸軍中將。

參考文獻[編輯]

  1. ^ 賈廣增:「陝甘寧野戰集團軍與西華池戰鬥」,《黨的建設》 2001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