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碧微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徐悲鴻為蔣碧微所作油畫像

蔣碧微(1899年4月9日—1978年12月16日),原名棠珍書楣,女,江蘇宜興人。中華民國作家。[1][2]

生平[編輯]

蔣碧微

蔣碧微家是宜興的大族。清朝光緒十六年(1890年),蔣碧微的父親蔣梅笙和名門之女戴清波結婚,二人十分恩愛,常吹簫弄笛、唱和詩詞。光緒二十五年二月二十九日(1899年4月9日),蔣碧微出生,恰巧蔣碧微家東書房的一株海棠盛開,祖父乃為她取名「棠珍」,字「書楣」。[2]

在宜興的家裡,蔣碧微第一次見到了同鄉徐悲鴻。蔣碧微18歲時,從宜興來到上海。徐悲鴻在朱了洲(上海務本女校體育教員、宜興人)的引見下第一次來上海蔣家拜訪蔣梅笙。當時,徐悲鴻引起了蔣碧微的欽佩和同情。後來徐悲鴻的太太在家鄉病逝,留下一個兒子,由祖母養育,7歲時因天花而夭折。那時,蔣碧微的姐姐已嫁到程家,蔣碧微也已和查家訂婚。[2]

1917年,徐悲鴻托朱了洲向蔣碧微提出,自己準備到法國,想帶蔣碧微一起去。蔣碧微因為對徐悲鴻有好感,且已經得知未婚夫的作弊醜聞,想逃避和查家的婚約,所以瞞著家人同意了。徐悲鴻隨後便私下為她取名「碧微」,又刻了一對水晶戒指,一隻刻「悲鴻」,一隻刻「碧微」。徐悲鴻將刻有「碧微」的戒指天天戴在手上,有人問他何意,他便得意地回答:「這是我未來太太的名字。」由於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上海赴法國的航線不通,徐悲鴻遂決定先到日本。1917年5月14日,徐悲鴻、蔣碧微乘日本船「博愛丸」從上海赴長崎[2]在日本期間,蔣碧微每天臨摹《鄭文公碑》。[1]同年11月,由於盤纏不足,二人又從東京回到上海。此後,徐悲鴻拜見康有為,在康有為的建議下,同年12月,徐悲鴻、蔣碧微從上海到北京。徐悲鴻持康有為的介紹信找到北京政府教育總長傅增湘,傅增湘同意只要第一次世界大戰停戰開航,他馬上派徐悲鴻作為官費生留學法國。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經傅增湘幫助,徐悲鴻以官費生資格到法國巴黎,進入國立巴黎高等美術學校學習,蔣碧微隨行。[2]

在法國期間,蔣碧微結識了張道藩孫佩蒼謝壽康常玉郭有守邵洵美江小鶼等人。[1][3]1922年,蔣碧微、張道藩在德國柏林第一次見面。徐悲鴻、蔣碧微回訪張道藩時,僅為第二次見面,張道藩已對蔣碧微動情。在巴黎時,徐悲鴻、張道藩、謝壽康劉紀文邵洵美等留學生結成「天狗會」,互相稱兄道弟,徐悲鴻排第二,張道藩排第三。1926年,張道藩在義大利翡冷翠致信蔣碧微,含蓄表達愛意,被蔣碧微拒絕。隨後,張道藩剛在巴黎和法國姑娘素珊訂婚。[1]

依靠徐悲鴻的留學官費,徐悲鴻和蔣碧微在歐洲度過六年。1925年,由於中國國內政局動盪,留學生官費停發,徐悲鴻和蔣碧微在巴黎進退維谷。徐悲鴻決定回國籌款,若成功則再回法國繼續學習。1927年10月,蔣碧微回到中國。1927年12月26日,徐悲鴻和蔣碧微的長子徐伯陽出生。[2]

1928年2月,國立中央大學聘徐悲鴻為藝術系教授,徐悲鴻因家住上海,故每月只能一半時間在南京任教,另一半時間住在上海,自此徐悲鴻有了固定收入。徐悲鴻和蔣碧微在上海定居後,田漢常來找徐悲鴻商議籌組南國社,徐悲鴻乃將畫具全部搬到南國社,自此徐悲鴻變為半個月在南京,半個月在南國社。除了徐悲鴻回家睡覺,蔣碧微整天看不見徐悲鴻。[2]

1928年7月,老友黃孟圭任福建省教育廳廳長,來信邀徐悲鴻和蔣碧微到福州小游,並請徐悲鴻畫幾張大幅油畫。徐悲鴻和蔣碧微帶著兒子徐伯陽以及一個女傭乘船從上海到福州。1928年9月間,他們回到上海,徐悲鴻接到國立北平大學藝術學院請徐悲鴻任院長的聘書,徐悲鴻遂將家眷留在上海,自己隻身赴北平。僅任職三個月,因學校發生風潮,徐悲鴻便辭職回上海。[2]

1930年,徐悲鴻在中大戀上18歲的學生孫韻君(後來徐悲鴻為她改名「多慈」,與「悲鴻」呼應),寫信告知蔣碧微,要蔣碧微趕緊來南京。蔣碧微來到南京居住後,徐悲鴻向蔣碧微進行了解釋。自此,徐悲鴻便很少在家。1932年底,李石曾發起將中國近代名家繪畫送往歐洲巡展。1933年1月22日,徐悲鴻、蔣碧微等一行四人從上海乘法國輪船「博多士號」啟程,同年2月底到達巴黎。同年5月,展覽會在巴黎舉行,這是首次將中國現代美術介紹到法國。展覽會開完,徐悲鴻、蔣碧微匆匆前往英國倫敦,這是因為徐悲鴻要到倫敦臨摹西班牙畫家佛拉斯蓋司的《維納斯與鏡》。隨後,徐悲鴻到義大利米蘭舉辦展覽,又應孫佩蒼之託到德國法蘭克福博物館臨摹荷蘭畫家倫勃朗的《參孫與大莉拉》,從德國柏林重回義大利後,又應邀赴蘇聯莫斯科博物館舉辦展覽。1933年6月底,應邀赴蘇聯列寧格勒舉辦展覽。蔣碧微全程跟隨徐悲鴻。1934年8月,徐悲鴻、蔣碧微結束了為期20個月的第二次歐洲之旅,返抵中國南京。[2]

徐悲鴻、蔣碧微的感情裂痕日益明顯。徐悲鴻有家不回,抗戰開始後,徐悲鴻將蔣碧微和兩個孩子扔在戰爭區,自己護送孫多慈一家到廣西省避難, 蔣碧微不得已向張道藩求助。1938年,徐悲鴻在廣西桂林的報紙上刊登啟事,聲明和蔣碧微脫離關係。但徐悲鴻跟孫多慈的八年戀愛,由於孫多慈的父親堅決反對,最終無果而終。和孫多慈分手後,徐悲鴻多次向蔣碧微示好希望複合,蔣碧微拒絕。當時蔣碧微已成為張道藩的情人。1937年,蔣碧微和張道藩雖在南京見面頻繁,但仍相互寫信,傳情達意。後來從南京至重慶,再至台灣,蔣碧微和張道藩互寫情書數十萬字。[1]

抗日戰爭前離開南京赴四川前,蔣碧微起初想去國立四川大學任職。當時,國立四川大學校長張頤與蔣碧微認識 的原「天狗會」成員、四川省教育廳廳長郭有守是好友,張頤的夫人李琦也是蔣碧微在巴黎時的老友。蔣碧微寫信託郭有守在國立四川大學為她謀教職,但因各種原因而未能如願。此後,蔣碧微留在重慶。在重慶的八年裡,蔣碧微在復旦大學法文,並且在國立編譯館、教科用書編輯委員會兼職,後來她改任四川教育學院教授兼圖書館主任。直到抗日戰爭勝利,蔣碧微才回到南京。[1]

1945年12月1日,徐悲鴻、蔣碧微在重慶沙坪垻中大教授宿舍簽字離婚。[2]1949年,蔣碧微留下與徐悲鴻的一子一女,和張道藩赴台灣,在台灣同居十年。1950年代初,張道藩的太太素珊攜女兒赴澳大利亞。1958年,在素珊的干涉下,蔣碧微和張道藩最終分開,此後蔣碧微獨居20年。在台北,她曾當過大學教師。1964年10月,《我與悲鴻》、《我與道藩》在台灣《皇冠》雜誌首次連載,1966年11月由皇雜誌社作為《蔣碧微回憶錄》出版。

1978年12月16日,蔣碧微在台北逝世,享年79歲。[1]

家庭[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