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修道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胡修道(1931年12月—2002年3月13日),四川金堂縣金龍鎮淨因村人[1]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

生平[編輯]

1951年6月,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任第十二軍三十一師九十一團五連戰士。1953年1月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韓戰中先後參加了第五次戰役、秋季戰術性反擊、上甘嶺戰役和朝鮮東海岸反登陸防禦作戰。

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予胡修道的一級國旗勳章、金星獎章。現藏軍事博物館。

1952年11月5日,在上甘嶺戰役中,他和班長李鋒及另一名新戰士滕土生堅守597.9高地三號陣地,激戰一天,打退敵人進攻41次,他一人殲敵280餘人[2]。1953年1月1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為他記特等功,授予「一級英雄」稱號。同年6月25日,出席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戰鬥英雄代表會議,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予其「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勳章。

胡修道是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九、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歷任班長、排長、副營長、團副參謀長、副團長、副師長、副參謀長,1955年被授予少尉軍階。1988年3月(解放軍恢復授銜前)離休後定居徐州[3],離休前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二集團軍[4]副參謀長。2002年3月13日病逝於南京軍區總醫院。

楊朔報告文學《金星英雄》即是關於胡修道的事跡。

參考[編輯]

  1. ^ 「清明」節讓我們把哀思寄托在風中[永久失效連結]
  2. ^ 胡修道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6-06-30.
  3. ^ 步兵战神胡修道:孤身毙敌二百八!. 中國網. [2022-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1). 
  4. ^ 記12軍抗美援朝文藝老戰士回「娘家」探親[永久失效連結]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