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婭·伯傑曼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索尼婭·伯傑曼

索尼婭·伯傑曼(西班牙語:Sonia Berjman,1946年),阿根廷城市史與園林史學者,歷史景觀保護專家,致力於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歷史城市景觀保護。[1][2]她分別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巴黎第一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在哈佛大學敦巴頓橡樹園進行博士後研究。此後,分別在國家科學技術研究理事會 (CONICET)和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擔任研究員,及圖克曼國立大學、馬德普拉塔國立大學和國立東北大學 (阿根廷)等任教授。此外,她還是多個阿根廷及國際理事會,委員會和科學委員會的委員。[3][4]

伯傑曼致力於景觀設計卡洛斯·泰斯英語Carlos Thays及其子卡洛斯·萊昂·泰斯西班牙語Carlos León Thays的研究。2014年,其著作 Los Paseos Públicos de Buenos Aires y la labor de Carlos León Thays (h) entre 1922 y 1946 被列為布宜諾斯艾利斯自治市文化遺產(第98/2014號令)。2009年,她在雷科萊塔文化中心策展了由布宜諾斯艾利斯市政府、巴黎市政府與法國駐阿根廷大使館共同組織的《卡洛斯·泰斯,一位法國景觀師在布宜諾斯艾利斯》(Carlos Thays, un jardinero francés en Buenos Aires)展覽[4]

生平[編輯]

1946年,索尼亞·伯傑曼出生於阿根廷聖菲 (阿根廷),並深受這裡的濱海景觀的影響。她以最優等成績從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藝術史專業畢業,獲得哲學和文學博士學位。隨後,她有在巴黎第一大學獲得藝術史博士學位,並於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敦巴頓橡樹園擔任博士後研究員。她是「文化景觀」國際科學委員會的榮譽委員,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ICOMOS)的成員,以及聖保羅大學,哥倫比亞天主教大學里約熱內盧聯邦大學美術學院的編委。[5]伯傑曼致力於造園世家卡洛斯·泰斯[6]卡洛斯·萊昂卡洛斯·塞斯四世的研究。2009年,她在雷科萊塔文化中心策展了《卡洛斯·泰斯,一位法國景觀師在布宜諾斯艾利斯》(Carlos Thays, un jardinero francés en Buenos Aires)的展覽。該展覽由布宜諾斯艾利斯市政府,法國駐阿根廷大使館和巴黎市政府共同組織,旨在關注城市與自然綠地的價值與需求。[7][8]

2012年,索尼亞·伯傑曼與停止拆除學會(Basta de Demoler)共同提出一項保護議案。該議案旨在終止布宜諾斯艾利斯弗朗西婭廣場車站H線地鐵的擴展工程。這主要是由於該工程在當年2月的一系列挖掘活動中破壞了阿爾維爾市長廣場(Plaza Intendente Alvear)(由設計師卡洛斯·泰斯於1897年設計)的原始風貌、古樹名木和歷史溝壑。由於阿爾維爾市長廣場是14號歷史保護區的一部分,根據法律該區域現有植物、設計、道路和步道都應予以原地保護。因此,該車站也應遷至UBA法學院附近。故而,該議案從保護城市環境和歷史文化遺產出發,指出該項目具有環境問題 。2013年2月,布宜諾斯艾利斯地鐵公司(SBASE)承認錯誤,並對阿爾維爾市長廣場進行了重建。有鑑於此,市議會也對H線進行了改道,將線路轉至雷蒂羅社區,以31號別墅作為站點,即伯傑曼議案內所指出的法學院附近。隨後,布宜諾斯艾利斯市政府和巴塞羅納政府對索尼婭·伯傑曼、停止拆除學會NGO及其主席提起指控,要求賠償2400萬比索,以賠償因集體保護訴訟而造成的損失。該指控稱伯傑曼博士的保護議案「意在摧毀一項服務公眾的公共工程」,且「有阻礙政府的運作和阿爾維爾市長廣場工程的政治動機目的。」 [9] [10]

獎項與榮譽[編輯]

  • 布宜諾斯艾利斯城市議會授予「布宜諾斯艾利斯自治市文化領域傑出人物」(2606–D–2014)[11]
  • 薩爾瓦多大學授予藝術歷史與管理領域的貢獻獎,2016年9月[13]

參考資料[編輯]

  1. ^ Tomino, Pablo. "Cinco mujeres para salvar a Buenos Aires" [拯救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五个女人]. La Nación. [2018-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8) (西班牙語). 
  2. ^ "'Hay mucho descuido y desprecio por los espacios verdes'" [「關於城市綠地的一些輕視與慢待」]. La Nación. [2018-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6) (西班牙語). 
  3. ^ Graham-Yooll, Andrew. "Urgencias de ciudadanía" [公民的突发事件]. Página/12 (in Spanish). [2018-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0). 
  4. ^ 4.0 4.1 "La obra exquisita de Thays, el jardinero que cambió la Ciudad" [泰斯的妙作,改變城市的景觀師]. Clarín. [2018-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8) (西班牙語). 
  5. ^ Melgarejo, Graciela. "El 'verde' también es un patrimonio" [「綠色」也是遺產]. La Nación. [2018-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8) (西班牙語). 
  6. ^ Vallejos, Soledad. "El paisajista de Buenos Aires" [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景觀師]. Página/12. [2018-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6) (西班牙語). 
  7. ^ Gaffoglio, Loreley. "Tributo a la obra de Thays, hacedor de la belleza y el verde de la ciudad" [致敬泰斯,創造美麗與綠色城市的人]. La Nación. [2018-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8) (西班牙語). 
  8. ^ "Una muestra se inauguró en el Centro Cultural Recoleta" [雷科萊塔文化中心落成典禮]. City of Buenos Aires.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4 October 2012. [2018-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04 (西班牙語). 
  9. ^ Sabsay, Daniel. "En defensa del patrimonio urbano" [守衛城市遺產]. Clarín. [2018-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3) (西班牙語). 
  10. ^ "Demanda por defender un espacio público" [需要保護公共空間]. La Nación. 2014-12-05 [2018-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30) (西班牙語). 
  11. ^ "2606–D–2014" (PDF). Resumen de actividad legislativa n°25 (in Spanish). Legislature of Buenos Aires: 190–191 [布宜諾斯艾利斯議會:190-191] (PDF).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PDF) on 4 March 2016. [2018-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12. ^ "Presentación de la Primera Bienal Internacional de Arquitectura del Paisaje – BIAP 2016" [第一次風景園林雙年會演講]. Argentine Center of Landscape Architects. 2015-09-28 [2018-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09 (西班牙語). 
  13. ^ "Homenaje a Sonia Berjman" [向索尼婭·伯傑曼致敬]. Página/12. 2016-09-10 [2018-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20) (西班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