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紗帽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戴白紗帽的陳文帝

白紗帽,即白紗高屋帽,是漢服首服高屋帽的一類,流行於東晉至唐代。相對於官員士庶可服的烏紗高屋帽,白紗帽為天子、皇家親貴使用,多用於宴會和私人場合。[1][2][3]由於南朝時白紗帽為皇室專用之首服,因此戴上白紗帽意味著登上帝位,猶如後世的黃袍加身明朝于慎行榖山筆塵》就記載劉宋廢帝劉子業被弒,諸王到秘書省見湘東王劉彧,由於事出突然,劉彧赤腳走到西堂,頭戴烏帽。建安王劉休仁就把白紗帽戴在劉彧頭上,擁立他為帝。劉宋後廢帝劉昱王敬則斬首後,王敬則欲自立為帝,就戴上白紗帽[4]

劉宋、南齊時皇太子在上省時帽以烏紗,但在永福省時例外,服以白紗帽[3];在皇帝面前戴烏帽,在東宮則戴白紗帽[1]

參考資料[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