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里希·魯本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海因里希·魯本斯
Heinrich Rubens
出生(1865-05-30)1865年5月30日
 德意志邦聯拿騷公國威斯巴登
逝世1922年7月17日(1922歲—07—17)(57歲)
 魏瑪共和國柏林
國籍德國
母校柏林大學
知名於黑體輻射領域的研究
獎項拉姆福德獎章(1910)
科學生涯
研究領域物理學
機構柏林工業大學
柏林大學

海因里希·魯本斯(德語:Heinrich Rubens,1865年3月30日—1922年7月17日)是一名德國物理學家

生平[編輯]

1865年生於拿騷公國威斯巴登的一個猶太家庭。在美因河畔法蘭克福上完高中後,1884年起,他在達姆施塔特柏林的技術大學學習電氣工程[1] 。第二年,轉至柏林大學學習物理學[2] 。一學期後,轉至斯特拉斯堡。1888年,魯本斯獲得了博士學位。1890-1896年間,被聘為物理研究所的助理,並在1892年取得特許任教資格。當時他已因為對紅外線的實驗性研究而受到讚揚[3]

1896年,魯本斯在柏林夏洛滕堡柏林工業大學獲得了一份講師職位。使得他可以在德國聯邦物理技術研究院附近繼續他的實驗研究。1900年,他在那裡完成了對黑體輻射的重要測量,而聞名於世。同年被提升為教授。

1906年,保羅·德魯德從柏林大學的教授職位離任。魯本斯獲得了這個職位,並被任命為物理研究所所長。1908年,入選普魯士科學院。1910年獲得拉姆福德獎章後參加了第一屆索爾維會議

1922年,因長期患病去世,享年57歲。

後事[編輯]

馬克斯·普朗克在一次科學院的紀念會議上,談到魯本斯[4]
「如果沒有魯本斯的干預,輻射定律的發展以及量子理論的基礎也許會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出現,或者根本不會在德國發展起來。」

魯本斯的黑體輻射研究,影響了普朗克的研究,推動了量子力學的發展。

家庭[編輯]

  • 妻、瑪麗,1941年因害怕遭納粹驅逐和殺害而自殺[5]

成就[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H. Kant, Heinrich Ruben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Deutsche Biographie.
  2. ^ W. Westphal, Heinrich Rubens, Die Naturwissenschaften 10 (48), 1017–1020 (1922).
  3. ^ H. Rubens, Über Dispersion ultraroter Strahlen, Annalen der Physik 45, 238 (1892).
  4. ^ Jagdish Mehra, The Golden Age of Theoretical Physics, World Scientific, Singapore (2001). ISBN 978-9810-24342-5
  5. ^ Stolpersteine, Marie Ruben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er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