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楊倫 (漢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楊倫(?—?),字仲理中國東漢經學家。陳留東昏(今河南省蘭考縣西北)人。

楊倫年輕時為諸生,拜司徒丁鴻為師,精習《古文尚書》。為文學。歷任數官,因為志向不合,於是去職,不再應郡之命。在大澤中授徒,有弟子千餘人。漢安帝元初年間,陳留郡禮請,三府同時徵辟,朝廷公車徵召,都稱病不就。後來被特別徵召為博士,為清河王(劉延平)傅。此年,漢安帝駕崩,楊倫於是棄官奔喪,在宮門外不停哭泣。太后閻姬因為他擅離職守,讓他抵罪。

漢順帝即位,下詔免去楊倫之罪,讓他留在恭陵服喪。服喪結束,征拜為侍中。當時,邵陵令任嘉在任貪污,卻轉任武威郡太守,後來有關部門上奏任嘉貪贓千萬,把他下廷尉審問,其所牽連的將相大臣有百餘人。楊倫上書,請求治罪舉薦任嘉的人,引《春秋》為說,議主誅及本惡。奏御,有司認為楊倫意見切直,言辭不遜,請求處理他。尚書上奏楊倫探知機密,以激烈求直。犯不敬之罪,到宗廟採伐柴薪。詔書以楊倫多次進忠言,原諒了他,免官歸鄉。

陽嘉二年(133年),朝廷征拜太中大夫。大將軍梁商以他為長史。他諫諍不合,出補常山王(常山頃王劉儀)傅,因病沒有上任。詔書讓司隸催促他,楊倫留在河內朝歌,以生病為由上書:「就是留下必死,我也不北行一寸。割腦袋也不改變,九裂分屍不悔恨。匹夫堅持的,強於三軍。堅決大膽推辭。」漢順帝下詔:「楊倫從微賤高升,受寵信擔任藩王傅,耽誤天子的任命,擅自在道路停止,託病放縱,恣意妄為。」於是讓他到廷尉府,再下詔原諒他。楊倫前後三次被徵召,都因為直諫不合。回家後,閉門講書,不再過問俗事。公車再征,他隱居不去,在家中去世。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後漢書/卷79上》,出自范曄後漢書

參考資料[編輯]

  • 後漢書》列傳第六十九 儒林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