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朱江戶
性別
出生 清朝江西省蓮花縣琴亭鎮花塘村
逝世 中國北京市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別名朱剛夫
教育程度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中國民主同盟
親屬朱潔夫 朱念祖
經歷
代表作
    • 國內首創「林業政策與管理」課程
    • 主編《林業經濟管理學》
    • 參與編寫《經濟學大辭典》(農業經濟卷)

朱江戶(1908年—1994年8月1日),又名朱剛夫,男,江西蓮花人,中國茶葉專家,中國林業經濟學先驅[2]

生平[編輯]

海外求學[編輯]

朱江戶祖籍江西省蓮花縣琴亭鎮花塘村。1908年,出生於日本江戶。1927年朱江戶高中畢業。1928年至1928年在日本浪速高等學校浪速高等学校 (旧制)留學,期間參加了反對帝國主義大同盟

1932年前往德國柏林大學學習。1935年在德國參加中國共產黨擔任德國共產黨語言小組的組織委員,同時積極參加反帝活動[3],參加了旅德華僑抗日救國聯合會,負責宣傳工作[4]。同年,經劉慶雲與前往國外週遊的吳覺農結識,並談到中國的茶葉復興問題,得以對茶葉問題產生興趣[5]

在德留學期間,對卡夫卡的著作產生濃厚興趣[6],與同在德國留學的喬冠華關係頗好。一次「留德學生抗日聯合會」召開大會,中國駐德使館通知希特勒政府,派出大隊警察,與黃琪翔一同被捕,後經多方交涉,給予釋放[7]

回國抗日[編輯]

1938年2月,由全歐華僑抗日救國聯合會組織,與喬冠華、溫朋九、劉絳雯(溫朋九之妻)一同乘坐法國遊船「霞飛」號回國,與陳希周、許德瑗、游毓楨被中共長江局派遣參加雲干班(國民革命第七十軍戰時步兵幹部培訓班)[8],教授「大眾哲學」和「日語」,於國民革命軍七十軍擔任參議和政治總教官,上校軍階,受陳希周委託與楊東蓴分別在武漢和長沙招收青年學生,辦事處設原日租界[9]。在雲干班期間,還受李覺委託,與陳希周兩人率文工團到各旅、團進行講演宣傳。

1939年,岳陽發生「平江慘案」,中共湘鄂贛特委將18名黨員由楊樂如送來幹部訓練班駐地貴溪,其中陳昂、劉美印、鄭芬、郭雲龍(郭美芬化名)、楊大明、萬人傑、許益等8人安排在學生連,其他分配在大隊部和各連[10]。李覺、陳希周、游毓楨和朱江戶各自湊集資金,在上清成立了消費合作社,以安排岳陽來的黨員,由李西安任經理,暗中作為共產黨的地下交通站使用[10]

上富慘案[編輯]

1940年8月13日,陳希周被暗殺。8月16日,「雲干班」學生連遷往軍部駐地奉新縣羅坊鎮。此時,岳陽籍學生連學員楊大明所寄家信在深夜由妹妹念給父母聽時,被當地叛徒楊其春竊聽並通告給岳陽縣長,薛岳得知後即兩次發密電,令國民革命第七十軍軍長李覺從嚴查辦此事,李覺收到消息後將其透露給朱江戶,朱江戶則將此事秘密告知學習連支部書記陳昂[11]

8月17日,朱江戶騎馬來學生連,以集合學生簡短訓話為名,暗中交給陳昂一個紙團,紙團中有十元紙幣並寫有「速向上高方向逃走」的文字[11]。但薛岳已發出第三份電報,並派副官參謀帶楊其春率步兵連趕到奉新,當場逮捕了陳昂、劉美印、鄭芬、楊大明、萬人傑、許益七人。除許益因年齡僅十六七歲,又有軍法處刑訊科長的堂弟、區隊長陸承恕的擔保和學生連長何畏的說情,得以保釋外,其餘六人全部被押解到上富鎮受審,並於10月14日下午被槍殺,是為「上富慘案」[11]

朱江戶還要求郭超三弟郭安國通知其他共產黨員黨員緊急轉移,三日後,朱江戶發現眾人因缺錢難以轉移後,立即要求大隊部給每人預支十二元錢,使得轉移順利進行[11]

事件發生後,李覺緊急安排他去桂林避難,是時其弟朱潔夫正於桂林黃琪翔處任職。

事後經歷[編輯]

1941年,茶葉研究所新建,所長為吳覺農,朱江戶前往浙江省衢州東南茶葉改良總場工作,後又任福建省崇安茶葉研究所研究員[5]

1942年3月,任蓮花縣立初級中學校長[12],1945年6月應吳覺農邀請重返位於衢州萬川的東南茶葉研究所工作[13]

1946年4月前往台灣省工作,任台北商品檢驗局局長,期間函邀陳觀滄來局茶檢室工作[14]

1950年2月返回大陸,任中央人民政府農業計劃司編纂處副處長。同年9月,因陳銘樞請求,由周恩來致電鄧子恢,改任中南軍政委員會農林部副部長(陳銘樞任部長)。

大學任教[編輯]

1952年5月調任北京大學任教。同年10月,北京林學院成立,調任該校擔任教授,加入中國民主同盟,參與學院創建、教學以及科研工作[12]

1953年,北京林學院於林學專業下開設了「林業政策與管理」課程,由朱江戶教授負責,屬於全國首創[15]。1954年11月,北京林學院成立「林業經濟教研組」,朱江戶任該組主任[16]。1957年5月,參加林業部組織的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林業考察團[17]

在北京林學院任教期間加入中國民主同盟,歷任學院民盟小組副組長、組長(1979年)、主任委員(1985年)[18],並曾擔任中國民主同盟北京市第五屆委員會市委委員[19],中國民主同盟北京市第六屆[20]、第七屆[21]委員會顧問。

文革期間受到衝擊。1986年5月,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

1987年退休。1994年8月1日去世,享年86歲。

家族[編輯]

伯曾祖朱益藩為清末帝師、京師大學堂監督。父親朱念祖為國民黨議員、江西教育廳廳長。弟弟朱潔夫曾任國務院參事

參考文獻[編輯]

{{reflist}

  1. ^ 中國林業經濟學會秘書處. 林业经济专题讲座在京举行. 《林業經濟》 (北京市: 中國林業經濟學會). 1985, (05): 59. ISSN 1673-338X (中文). 
  2. ^ 王磊. 1.2.1 关于林业经济管理教育起源的研究. 中国林业经济管理教育发展及其特征研究 (碩士論文). 北京林業大學. 2012. 
  3. ^ 羅銀勝. 乔冠华传:红色外交家的悲喜人生. 北京: 文化藝術出版社. 2012年5月: 20. ISBN 978-7-5039-5015-5 (中文). 
  4. ^ 爱国革命志士 英勇抗日将军——纪念张炎烈士殉难四十周年. 2008-09-16 [2016-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6) (中文). 
  5. ^ 5.0 5.1 吳寧. 远途始悟乾坤大,晚节偏惊岁月遒. [2019-09-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26). 
  6. ^ 一个茶叶家族的浮沉往事,一段辛酸的奋斗史. 2012-02-22 [2016-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2) (中文). 
  7. ^ 王大魯,劉清雲. 黄琪翔传. 北京太平橋大街23號: 中國文史出版社. 1994年11月: 84. ISBN 7-5034-0728-X (中文). 
  8. ^ 楊秀春, 宋耕春. 抗战时期中共对湖南国民党乙派的统战工作. 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湖南: 湖南工程學院). 2007, (1): 105–108. ISSN 1671-119X (中文). 
  9. ^ 陳安賢, 韓紹武, 趙慨萍, 文振亞. 我党在“云干班”的活动. 《湘潮》 (長沙市韶山路1號: 《湘潮》雜誌社). 1989, (07): 22–25. ISSN 1003-949X (中文). 
  10. ^ 10.0 10.1 鍾啟河, 劉松茂. 湖南抗日战争日志. 
  11. ^ 11.0 11.1 11.2 11.3 阿蒙. 破译国民党杂牌军抗日劲旅密码——半生半死半飘零. 察網. [2019-09-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26). 
  12. ^ 12.0 12.1 李炳恩,陳移新. 江西莲花中学志. 北京: 人民日報出版社. 2011: 426–427. ISBN 978-7-5115-0681-8 (中文). 
  13. ^ 陳 觀 滄. 忆崇安茶叶研究所. 《福建茶葉》 (福建省祥福州市湖東路189號「凱捷大廈」6層西側: 福建省茶葉學會). 1989, (03): 48–49. ISSN 1005-2291 (中文). 
  14. ^ 胡永久. 陈观沧先生在祁门. 時尚祁門雜誌. 2018年第2期 [2018-07-17]. 
  15. ^ 《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简介. 2012-10-29 [2016-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4) (中文). 
  16. ^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历史沿革. 2014-09-15 [2016-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28) (中文). 
  17. ^ 北京林業大學校史編輯部. 北京林业大学校史 1952-2002. 北京市西城區劉海胡同7號: 中國林業出版社. 2002年10月: 336. ISBN 7-5038-3222-3 (中文). 
  18. ^ 北京林業大學校史編輯部. 北京林业大学校史 1952-2002. 北京市西城區劉海胡同7號: 中國林業出版社. 2002年10月: 415–416. ISBN 7-5038-3222-3 (中文). 
  19. ^ 中国民主同盟北京市第五届委员会. 2012-07-10 [2016-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6) (中文). 
  20. ^ 中国民主同盟北京市第六届委员会. 2012-07-10 [2016-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8) (中文). 
  21. ^ 中国民主同盟北京市第七届委员会. 2012-07-10 [2016-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9)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