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曾志
曾昭學
1932年,在廈門從事地下工作的曾志
個人資料
性別
出生(1911-04-04)1911年4月4日
 清朝湖南省宜章王家沖
逝世1998年6月21日(1998歲—06—21)(87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
籍貫湖南省宜章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1926年10月)
配偶夏明震
1927年結婚—1929年結束)

蔡協民
1929年結婚—1932年結束)

陶鑄1932年結婚)
父母父親:曾禎
母親:吳富田
親屬大弟:曾昭仁
妹妹:曾昭德
二弟:曾昭禮
母校長沙衡翠小學、長沙益湘小學
衡陽第三女子師範學校
宗教信仰
著作

曾志(1911年4月4日—1998年6月21日),女,原名曾昭學湖南省宜章縣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

生平[編輯]

1923年,她考入衡陽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師範學校,1926年8月考入湖南衡陽農民運動講習所,隨即於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春起,她歷任衡陽地委組織部幹事,郴州中心縣委秘書長,郴州第七師黨委辦公室秘書。

1928年4月,她隨部隊進入井岡山,擔任紅四軍後方總醫院黨總支書記,紅四軍組織科幹事,紅四軍前委工農運動委員會民運股股長、婦女組組長等職位。任內她參加了黃洋界保衛戰。她先後嫁給夏明震(1927年結婚)、蔡協民(1929年結婚。夏明震、蔡協民均因戰而亡,曾志自己回憶嫁給夏完全是被迫(黨組織的要求),和蔡更像戰友。1929年賀子珍懷孕時,毛澤東央求曾志照顧她[1]。1930年6月起,先後擔任廈門福州中心市委秘書長,閩南特委組織部部長,福安中心縣委委員,閩東特委組織部部長,福霞福安霞浦)中心縣委書記,後嫁給陶鑄(1932年冬結婚[2][註 1])。

1937年9月,她歷任湖北臨時省委婦委書記、湯池農村合作訓練班黨支部書記兼教員。1938年10月,她任荊門當陽遠安中心縣委書記。1939年12月,她到延安馬列學院學習。1940年秋,任中央婦委秘書長。

抗戰勝利後,她歷任中共瀋陽市委委員,鐵西區委書記,遼吉省委委員,遼吉一地委副書記、五地委副書記,瀋陽市委常委、職工部部長,瀋陽市工會、婦聯籌備處主任。

1949年5月後,她歷任武漢市軍管會物資接管部副部長、中南軍政委員會委員,中南局工業部副部長兼廣州電業局局長、黨委書記,廣州市委書記,廣東省委委員、常委、書記處候補書記等職。她還是廣州工學院(今屬廣東工業大學)第一任校長[4]、廣州機電工業學校(後廣州市機電中等專業學校;今廣州市機電高級技工學校暨廣州市機電技師學院)第一任校長[5][6];兩者均為1958年創立。

文化大革命期間,她身為陶鑄的妻子遭受衝擊,僅因為是毛澤東的舊交而未被打。1977年,曾志恢復工作,任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參與組織平反冤假錯案,後任中國共產黨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7]

1998年6月21日,曾志在北京病逝。享年87歲。依照曾志的遺願,家人把她的骨灰撒在小井紅軍醫院烈士墓旁的僻靜山坡上[8]

著作[編輯]

  • 曾志自述,《女英自述》第二篇,江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11月。回憶在井岡山紅軍總醫院和大庾嶺的戰鬥生活。
  • 《一個革命的倖存者——曾志回憶實錄》(上下):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7月。

家庭[編輯]

曾志育有三子一女,前三子皆嬰兒時即送與他人撫養。

第一任丈夫夏明震(1907年2月-1928年3月22日),領導了湘南起義,組建了中國工農革命軍獨立第七師,建立了湖南郴縣蘇維埃政府,1928年3月22日,在「反白事件」中被群眾打死。

  • 兒子蔡石紅。1928年11月7日,曾志在井岡山大井村生下一子,出生時父親為蔡協民,陶斯亮認為孩子是夏明震的遺腹子[9]。曾志將孩子託付給王佐部32團副連長石禮保收養,取名石來發。1929年1月曾志隨紅四軍主力離開井岡山,孩子留在井岡山,母子失聯。石來發8歲時養父養母雙亡,外婆領著他乞討度日。建國後外婆去世,石來發在大井村種地成家。後曾志通過井岡山區副區長柳辛林(柳副區長是大井村人)找到兒子石來發下落,1952年,母子在廣州相見。1964年石來發改名為蔡石紅(他並不知道有個叫夏明震的人[9]),在井岡山上擔任了幾十年的護林員工作[2][8][10]
    • 長子石金龍,是井岡山墾殖廠的赤腳放映員[11]
    • 次子石草龍,在井岡山幹部學院做保安。
      • 蔡石紅孫子蔡軍,職業為司機,另有4個孫女[12][9]

第二任丈夫蔡協民(1901年12月29日-1934年7月)[13],1934年4月因叛徒出賣而遭逮捕,1934年7月,在福建漳州就義。

  • 兒子鐵牛,生於1931年11月,中共廈門中心市委在收到100塊大洋後,在曾志本人不知情的情況下決定將其送與一葉姓中醫。曾志本人在得知組織決定後表示了服從,並親手將其嬰兒交出。[14]孩子只活了20多天就得了天花而夭折[15]
  • 兒子蔡春華,生於1933年2月,生下來13天送給一位同志的嬸嬸。蔡春華從西安化工工業技術學校畢業後,分配到東北遼陽製造無煙火藥的工廠任技術員。後分配到廣東省樂昌縣環保辦公室,當了助理工程師。妻子為統惠[9]

第三任丈夫陶鑄(1908年1月16日-1969年11月30日)

  • 女兒陶斯亮,在1941年4月4日(當天是她的30歲生日)出生,由曾志本人撫養,曾任中共中央統戰部六局副局長,現任中國市長協會專職副會長兼秘書長和中國醫學基金會副主席。其女表示母親性格剛毅。

弟弟曾真,文革烈士張志新的丈夫。

注釋[編輯]

  1. ^ 一說1933年初[3]

參考資料[編輯]

  1. ^ 传奇红军曾志:敢与毛泽东当面顶撞的女人. [2017-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23). 
  2. ^ 2.0 2.1 陶铸曾志珍贵合影:回顾红色伴侣三十七载深情(组图). 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20-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9). 
  3. ^ 归来. 中國軍網. 2019年6月21日 [2020-08-27]. 
  4. ^ 中國網教育. 华软学院拟更名“广州工学院”遭广州工业大学激烈反对. 百家號. 2019-09-16 [2022-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9). 
  5. ^ 难怪这么强,原来这所技校是她创办的!. 百家號. 2022-04-08. 
  6. ^ 发展历程_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 廣州市機電高級技工學校. 2022-02-23 [2022-04-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1). 
  7. ^ 陶斯亮回忆母亲曾志. [2011-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6). 
  8. ^ 8.0 8.1 井冈山上“母亲红”. 光華時報. 2014-11-11 [2020-08-27]. 
  9. ^ 9.0 9.1 9.2 9.3 陶斯亮. 陶斯亮:曾志与夏明震. 共識網. 2013-10-12 [2020-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7). 
  10. ^ 井冈山老红军/原小井红军医院党总支书记-曾志的遗嘱. 中國·井岡山紅色文化教育學院. [2020-08-27]. 
  11. ^ 中组部原副部长曾志的红色家风:让儿子终生务农. 新華網. 2017-01-23 [2020-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4). 
  12. ^ 听奶奶的话,一个井冈山保安的故事. 井岡山網社區. 2018-09-12 [2020-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7). 
  13. ^ 蔡协民 华容县近现代人物专题. 博雅人物網. 2018-03-21. 蔡協民1901年12月29日生於華容縣城南磐石垸一個貧農家庭。 
  14. ^ 曾志. 《一个革命的幸存者:曾志回忆实录》. 廣東人民出版社. 1999: P178. ISBN 7-218-02997-3. 
  15. ^ 一个“卖”孩子的母亲,却足以赢得所有中国人的爱戴. 《湘潮》雜誌. 2017-08-09 [2020-08-27].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