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普朗特環形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普朗特環形山
克萊門汀號拍攝的照片
緯度59.62°S
經度141.54°E
直徑87.53公里
深度2.82公里
月面座標日出時217°
命名來源路德維希·普朗特

普朗特環形山(Prandtl)是位於月球背面南半部一座古老的大撞擊坑,約形成於39.2-38.5億年前的酒海紀[1],其名稱取自德國力學家路德維希·普朗特(1875年-1953年),1970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接受。

描述[編輯]

該隕坑坐落在巨大的普朗克環形山東南坑壁上,西側靠近費希納環形山、東面毗鄰卡耶環形山和更巨大的龐加萊環形山,較小的格羅特里安環形山則位於它的西南[2]。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59°37′S 141°32′E / 59.62°S 141.54°E / -59.62; 141.54,直徑87.53公里[3],深度約2.82公里[1]

普朗特環形山外觀輪廓大體圓形,東南偏南側向處凸出,坑壁雖已磨損,但邊沿仍完整、清晰。沿內、外側坑壁覆蓋有數座醒小撞擊坑,其中最醒目的的是位於東側的一對以及一座略微切入進南側壁,且已磨損的小隕坑。隕坑內側壁寬窄不等,顯示有一些階地結構殘跡。坑壁最大高出周邊地形1410米[1],內部容積約7294公里3[1]。除南部較崎嶇外,坑底大部分地區相對平坦,靠西南延伸著一道小彎嶺,沿南側內壁坐落了三座緊挨的小隕坑。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1.3 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
  2. ^ Crater Prandtl on the map LAC-133. (PDF). [2017-05-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12-13). 
  3. ^ Direc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2017-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0). 

另請參閱[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