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拓跋小新成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拓跋小新成(5世紀—467年),追尊魏景穆帝拓跋晃第三子[1],生母尉椒房,北魏宗室、官員。

生平[編輯]

拓跋小新成以使持節征西大將軍、五軍鎮都大將為起家官[2]和平二年秋七月戊寅(461年8月15日),拓跋小新成被哥哥魏文成帝拓跋濬封為濟陰王,加征東大將軍,出任都督冀相濟三州諸軍事、平原鎮大將、持節[2],鎮守平原鎮[3][4][5]。和平六年冬季十月(465年),朝廷徵召陽平王拓跋新成、京兆王拓跋子推、濟陰王拓跋小新成、汝陰王拓跋天賜、任城王拓跋雲入朝[6][7]。拓跋小新成很有軍事謀略,庫莫奚侵犯北魏時,皇帝詔令拓跋小新成率領軍隊討伐。拓跋小新成做了很多毒酒,當庫莫奚人逐漸逼近時,拓跋小新成放棄營寨離去。庫莫奚人到達後,歡喜而競相飲酒,毫無防備。拓跋小新成挑選輕裝騎兵,趁著庫莫奚人醉酒時進攻,俘虜了很多人。拓跋小新成後官至外都大官皇興元年(467年)二月,拓跋小新成去世[8][9][10],朝廷贈予大將軍,諡號[11][12][1]

家庭[編輯]

夫人[編輯]

  • 雷氏,前秦左民尚書、并州刺史、河南公雷某之女[2]

子女[編輯]

  • 元鬱,北魏使持節、侍中、徐州諸軍事、開府、徐州剌史、濟陰康王
  • 元偃,北魏太中大夫、始平順侯
  • 元麗,北魏右衛將軍、尚書左僕射、淮陰威侯

延伸閱讀[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魏書·卷19上》,出自魏收魏書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北史·卷017》,出自李延壽北史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軍將軍靜境太都督散騎常侍方城子祖子碩妻元氏墓銘。」夫人姓元,字阿耶,河南洛陽人也。恭宗景穆皇帝之玄孫,濟陰」靖王之長女。樞光啟聖,導鴻源於姬水;神霧感應,構峻極於靈」山。配天光宅之功,本枝百世之緒,固已圖錄丹青,懸諸日月矣。」曾祖濟陰宣王,字小新城,恭宗景穆皇帝第三子,使持節征西」大將軍、濟相冀袞四州諸軍事。祖偃,右衛將軍、太中大夫、始平」侯。父濟陰王,征東將軍,幽齊冀三州刺史,薨,謚曰靖王。並明德」茂親,風神清秀,翼亮皇家,股肱帝室。夫人生稟淑靈之氣,標幽」閑之質,懷琬琰而發暉,蹈肅雍以貞懿。故蘋蘩有度,絺路為功。」莫不率由自極,因心必盡。其猶明月之寶,生於海浦;夜光之璧,」出自崑崗。加以留心女史,存意典圖,亦既教成,言歸異室。年十」二乃適范陽祖氏。肅奉慈姑,敦穆娣姪。曲盡歡心,特留顧盼。彤」管有輝,白珪無玷。夫人率下行己,非禮不動。雖冀婦相敬如賓,」□曜齊眉舉食,不能過也。及喪禍荐臻,旻凶在疚,含酸茹痛,思」□泣面。豈蓼莪之足陳□□人之無□假。烏獸易心,水火變節,」□之加也。且夫人篤於同氣,孔懷特甚,惟弟及妹,傾心愛友。夫」□□□男,莫不令問令望,為龍為兕。教同訓□,義等成軻,故長」□□志業清尚,才鑒明遠。□日瑚璉,終成棟梁。故能誕儀鳳之」毛羽,附神龍之鱗翼。望東閣以表道,登□朝而爰止。豈伊擅美」蕃采,固以揚名顯親矣。夫人方隆家慶,永貽多福,而與善無徵,」奄從物化。春秋卅,以永安二年歲次己酉七月辛亥朔十六日」丙寅終於西界安城中。痛纏親戚,哀動行人。暨興和三年歲次」辛酉二月癸卯朔十八日庚申葬於范陽迺縣崇仁鄉貞侯里,」並上附先姑之塋。風樹相摧,遷窆雲及,負土莫追,瞻屺無見。懼」舟壑易□徙,聲塵難久,迺銘金石,式昭不朽。其詞曰:」維日之精,維月之靈,降神挺哲,有美刻生。方華桃李,比德娥英,」巫山謝麗,阿谷慚貞。禮備泉源,德配君子,去彼清閨,來嬪素里。」婉娩聽從,溫其容止,觀圖踐禮,陳詩問史。母氏聖善,體夫成性,」允茲四德,聿脩百行。雙珠等潤,兩龍齊騁,婦德之宗,母儀之盛。」敬事慈姑,敦穆娣姪,言告言歸,有行有節。中饋尤善,女工妙絕,」豈言婦人,實稱明哲。風樹遽留,慈親不待,高堂已捐,曲江未改。」簪珥備陳,牲牢具宰,空悲若虯,徒深如在。松柏青青,脩壟峨峨,」一塵黃廬,□□綺羅。終天何□太息良□,託體山原,勒美泉阿。
  2. ^ 2.0 2.1 2.2 王連龍著. 《新见北朝墓志集释》. 北京市: 中國書籍出版社. 2013年7月: 194. ISBN 978-7-5068-3445-2 (中文(簡體)). 
  3. ^ 《魏書·卷五·帝紀第五》:秋七月戊寅,封皇弟小新成為濟陰王,加征東大將軍,鎮平原;天賜為汝陰王,加征南大將軍,鎮虎牢;萬壽為樂浪王,加征北大將軍,鎮和龍;洛侯為廣平王。
  4. ^ 《北史·卷二·魏本紀第二》:秋七月戊寅,封皇弟小新成為濟陰王,天賜為汝陰王,萬壽為樂良王,洛侯為廣平王。
  5. ^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二十九·宋紀十一》:秋,七月,戊寅,魏主立其弟小新成為濟陽王,加征東大將軍,鎮平原;天賜為汝陰王,加征南大將軍,鎮虎牢;萬壽為樂浪王,加征北大將軍,鎮和龍;洛侯為廣平王。
  6. ^ 《魏書·卷六·帝紀第六》:冬十月,徵陽平王新成、京兆王子推、濟陰王小新成、汝陰王天賜、任城王雲入朝。
  7. ^ 《北史·卷二·魏本紀第二》:冬十月,徵陽平王新成、京兆王子推、濟陰王小新成、汝陰王天賜、任城王雲入朝。
  8. ^ 《魏書·卷六·帝紀第六》:濟陰王小新成薨。
  9. ^ 《北史·卷二·魏本紀第二》:二月,濟陰王小新成薨。
  10. ^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三十二·宋紀十四》:魏濟陰王小新成卒。
  11. ^ 《魏書·卷十九上·列傳第七上》:濟陰王小新成,和平二年封。頗有武略。庫莫奚侵擾,詔新成率眾討之。新成乃多為毒酒,賊既漸逼,便棄營而去。賊至,喜而競飲,聊無所備。遂簡輕騎,因醉縱擊,俘馘甚多。後位外都大官。薨,贈大將軍,諡曰惠公。
  12. ^ 《北史·卷十七·列傳第五》:濟陰王小新成,和平二年封,頗有武略。庫莫奚侵擾,詔新成討之。新成乃多為毒酒,賊逼,便棄營而去。賊至,競飲,遂簡輕騎縱擊,俘馘甚多。後位外都大官。薨,贈大將軍,諡曰惠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