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戴雪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戴雪如(1913年—2004年8月24日),四川成都人,是一位中國著名的川劇表演藝術家。

生平[編輯]

其父戴維成,以木工為業。戴雪如曾讀私塾兩年,後向三慶會著名旦角陳碧秀拜師學藝。之後她在三慶會登台,與賈培之合演《絳霄樓》,與瓊蓮芳合演《二鬼上路》等戲。之後抵達成都,在成都大戲院出演。抗日戰爭期間,加入重慶鄧直夫友蓉川劇團,並與劉成基(當頭棒)結為夫妻。抗戰勝利後,夫婦返回成都,在錦屏、永樂等戲院出演。1947年,因成都米荒爆發,她與劉成基在錦屏大戲院合演《打判官》以抨擊時弊,遭到當局逮捕[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戴雪如和劉成基赴德陽工作,戴雪如任過德陽川劇團的副團長。1952年,她在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中,出演《柳蔭記》中飾媒婆[2]。1953年,她參加了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回國後隨團在全國各地巡迴演出。1959年她參加中國川劇團赴東歐四國(團長明朗、朱丹南,訪問波蘭、捷克、保加利亞、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演出[3],先後在《櫃中緣》中飾劉母,在《玉簪記》中飾觀主。戴雪如代表作有《五子告母》、《御河橋》、《雙槍老太婆》,其中扮演的旦角非常知名。

參考[編輯]

  1. ^ 成都市川劇院,成都市川劇院老年協會編纂. 成都市川剧院五十年 1959-2009. 成都市川劇院,成都市川劇院老年協會. : 179–180. 
  2. ^ 成都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纂. 成都市志大事记. 北京:方志出版社. 2010.12: 725. ISBN 978-7-80238-977-9. 
  3.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 四川文史资料选辑 第46辑.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1.05: 154. ISBN 7-220-054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