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澳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戴澳(1576年—1642年),有斐斐君浙江寧波府奉化縣人,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編輯]

自幼嗜學,不事生產,為青衿寓情觴詠,落筆千言立就。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浙江鄉試舉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進士[1],歸侍色養,經年乃出,授工部虞衡司主事,遷員外郎,晉吏部稽勛司員外郎,朗識精鑒,所儲夾囊皆當世偉人。甫署選而名卿碩抱,一時湧出,識者快之。旋以稽勛郎中給假告歸,杖履芒鞵,尋巒問壑,見者不知其為貴人。未幾,逆璫魏忠賢專政,舉朝若沸,殄瘁之慘,宇宙為空,然後知其超然知幾也。家居十二年,權璫授首,遂復出,轉考功郎中,受事甫三月,又以直道忤烏程(溫體仁)、陽羨(周延儒)二相,即拂衣出都門,太宰李公長庚三疏留之,不報,舉朝皆為扼腕。旋起南銓,轉尚寶司丞,崇禎十二年六月再轉大理寺右寺丞,七月遷順天府丞,其子依仗父勢不輸賦稅,被知縣胡夢泰逮治,其子走京師,慫恿戴澳彈劾胡夢泰,十三年五月適因星變,戴澳遂陳言天下不治,是由守令貪污,崇禎帝讓他指實,澳念夢泰無可劾,乃以嘉興推官文德翼、平遙知縣王凝命實之。給事中沈迅為兩人訴枉,發澳隱情。澳被下錦衣衛詔獄,革職除名[2]。遂悅然歸,通仕籍者三十年,在朝每不數月,屢仕屢黜,直道固然。歸里年余,憂時岌岌,遂感憤以卒,年六十七。時朝議以邊撫起之,咸惜未竟其用。著有《豐干集》行於世。宅在縣北一十里萬家河[3]

奉化縣「錢糧共二萬餘,戴氏居其半」,其後因貪腐於崇禎十三年(1640年)入錦衣獄。

家族[編輯]

曾祖戴松,號竹溪;祖戴謹,號東隅;父戴存貴(1533年—1615年),字繼臣,號藎吾。前母周氏,生母鄔氏。異母兄戴淮、戴洪、戴漳;同母弟戴淅。

娶丁氏,封宜人,有五子:戴昆枚、戴昆槱、戴昆榰、戴昆榑、戴昆榣。

參考文獻[編輯]

  1. ^ 光緒《奉化縣志·卷二十·選舉表二》:(萬曆)三十四年 丙午 (舉人) 戴澳……四十一年 癸丑 (進士) 戴澳 周延儒榜,有傳
  2. ^ 《明史·胡夢泰傳》:胡夢泰,字友蠡,廣信鉛山人。崇禎十年進士。除奉化知縣。邑人戴澳官順天府丞,怙勢不輸賦。夢泰捕治其子,其子走京師,醖澳,令劾去夢泰。澳念州民不當劾長吏,而劫於其子,姑出一疏,言天下不治由守令貪污,以陰詆夢泰。及得旨,令指實。其子即欲訐夢泰,而澳念夢泰無可劾,乃以嘉興推官文德翼、平遙知縣王凝命實之。給事中沈迅為兩人訴枉,發澳隱情。澳下詔獄,除名。
  3. ^ 光緒《奉化縣志·卷二十四·人物傳二》:戴澳,字有斐,號斐君 城內人,自幼嗜學,不事生產,寓情觴詠,落筆千言立就。萬厤四十一年成進士,歸侍色養經年,乃出授虞衡主事,遷副郎,晉銓部稽勳副郎,朗識精鑒,所儲夾囊皆當世偉人,甫署選而名卿碩抱一時湧出,旋以稽勳郎中假歸。未幾逆璫魏忠賢專政,舉朝若沸殄瘁之,慘宇宙為空然,後知其超然知幾也。家居十有二年,權璫授首復出,轉考功郎受事甫三月,又以直道忤烏程、陽羨二相,即拂衣出都門,大宰李長庚三疏留之不報;旋起南銓,轉尚寶丞,再轉大理丞,遷順天府丞,星變陳言忤時獲譴,遂脫然歸三。通仕籍者三十餘年,在朝每不數月屢仕屢黜,歸里年餘憂時岌岌,遂感憤以卒,年六十七,時朝議邊撫起之,咸惜未竟其用雲,所著有《杜曲豐干集》行於世。 康熙志
官銜
前任:
李繼貞
明朝順天府府丞
崇禎十二年-十三年
繼任:
侯峒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