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柔水庫

座標40°18′31″N 116°36′53″E / 40.30861°N 116.61472°E / 40.30861; 116.61472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懷柔水庫
座標40°18′31″N 116°36′53″E / 40.30861°N 116.61472°E / 40.30861; 116.61472
上游流入懷九河懷沙河
下游流出懷河
正常水位58.0(汛限水位)米
總庫容1.44億立方米
正常庫容9670萬立方米
竣工時間1958年

懷柔水庫是位於北京市懷柔區城區西側的一座集防洪、灌溉、供應飲用水等功能的大型水庫。攔截懷九河懷沙河,出口為懷河

從高空俯瞰懷柔水庫

水庫於1958年建成。總庫容14400萬立方米[1]。水庫集水面積525平方公里。

該水庫水質常年保持在Ⅱ類,是北京市飲用水的重要水源地之一,也是京密引水渠南水北調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可與密雲水庫一起向北京城區輸水。

基本數據[編輯]

該水庫由時水利部北京勘測設計院和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院共同設計。水庫按百年設計,千年校核標準,最高水位64.13米,相應庫容9800萬立方米,水面面積11.70平方公里。死水位52米,死庫容85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5670萬立方米,相應水位53.1-61.5米;防洪庫容5860萬立方米,相應水位58.0-64.13米。[2]

流域[編輯]

懷柔水庫主壩建於懷柔城區西側。水庫控制流域面積525平方公里,占懷河流域面積的90%以上。

水庫上游由懷九河和懷沙河兩條主要支流,其中南支流懷九河發源於延慶縣,長約62公里,流域面積為360平方公里。北支懷沙河,發源於懷柔區渤海鎮,長約36公里,流域面積165平方公里。兩河流在懷柔水庫匯合後稱為懷河。在水庫下游5公里處匯入潮白河。[2]

設施[編輯]

水利工程[編輯]

水庫主要建設工程包括主壩、3座副壩、2條溢洪道和輸水建築物。

主壩建設於懷河山峽出口,為粘土斜牆沙礫料土壩,全長1088米,最大壩高21米,壩頂寬5米,壩頂海拔66米,底寬66米,底寬130米。壩體填築量140餘萬立方米。防滲槽大部做在河床以下6米深的粘性土層中,局部槽深打到14米。

在主壩北側有三座粘土均質副壩,總長410米,設計抗震烈度為7度。

主壩兩端設有2座開敞式溢洪道,東溢洪道設有2孔7.4×4.3米的弧形鋼閘門,堰頂高程58米,最大洩洪量為每秒880立方米。

輸水建築物有峰山口輸水閘和隧洞。輸水閘設有一孔8×8.5米閘門,閘底的高程為52米,最大輸水量為每秒20立方米。

在水庫東北側設有京密引水渠進水閘,設有5×3米閘門,可由密雲水庫向懷柔水庫引水,最大進水量為每秒50立方米。[2]

庫區綠化[編輯]

水庫綠化設計於1958年7月31日完成。自8月起,以懷柔縣委書記李曉章為首的縣直機關幹部、企事業單位員工、居民、學生和部隊,分段包幹庫區綠化工程。縣武裝部部長張慶恆帶領數百名民兵,花費七天時間完成了擔子山、峰山口、寬溝等地的綠化工程。

庫區周圍共有水土保持林3200畝,楊樹60萬顆。主壩下有果園。1987年以後,庫區被列為一級護林防火區。[3]

庫區道路[編輯]

水庫東、西、南三面建有5米寬的環庫瀝青路。

建設[編輯]

懷柔水庫於1958年3月18日開工建設,占地8772.8畝,搬遷8個村576戶2572人[4]。水庫建設採用民辦公助方式,國家投資977萬元。

水庫建設工程共有河北省和北京市14個區縣的6萬勞動大軍參與建設。當年7月19日水庫竣工,歷時120天。總用550萬工日,完成土石方254萬立方米,混凝土3萬立方米,金屬結構100.6噸。[2]

1964年1月-12月期間,對水庫溢洪道進行擴建[3]

1988年-1991年4月期間,主壩加高2米,壩底加寬8米。再次對溢洪道進行擴建。

水庫建設期間,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曾兩次來到水庫視察,參與勞動,並於1958年6月26日親筆題名「懷柔水庫」。水庫完工後,該題字用房山產漢白玉石頭鑲嵌在築壩下游的坡面之上[3]。時任國務院副總理薄一波為水庫落成儀式剪彩。國務院鄧小平譚震林賀龍,團中央胡耀邦,水電部李葆華馮仲雲錢正英,北京市委彭真劉仁萬里等領導曾先後多次到水庫視察。[2]

效益[編輯]

防洪[編輯]

自水庫建成到1985年期間,入庫洪峰流量大於每秒150立方米的年份有14年,大於每秒350立方米的有10年,大於每秒450立方米的有3年。其中1972年7月27日的進庫洪峰達到每秒4245立方米,經過水庫調蓄後每秒僅下泄312立方米,有效削減洪峰,保證了下游安全。

蓄水[編輯]

與密雲水庫和京密引水渠的聯合運用,大大提高了水庫的調蓄能力,使總庫容不到1億立方米的水庫,年調節水量達5億立方米,最高達7億立方米。除供給工業用水外,年灌溉農田130萬畝。

1984年,北京市水源九廠建成,以懷柔水庫和密雲水庫作為水源,供給北京市生活用水。

漁業及養殖[編輯]

水庫養魚水面曾有1萬多畝,年捕撈鮮魚曾有15萬公斤左右。1999年,為保護水資源,懷柔水庫實施全面禁魚。2003年時,庫內鰱鱅魚、奧尼羅非魚、加州鱸魚、雜交鯉、鏡鯉、草魚、鯽魚、梭鱸、鱘魚等37種魚類總蘊藏量已達400多萬公斤。[5]

旅遊[編輯]

懷柔水庫在1984年曾作為旅遊景區和水上運動場所進行開發。但1985年水庫被定為北京市一級水源保護區後不再對外開放。

參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北京市大中型水库水情日报. 北京市水務局. [2021-08-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23) (中文(簡體)). 
  2. ^ 2.0 2.1 2.2 2.3 2.4 《懷柔縣地名志》編輯委員會. 北京市怀柔县地名志. 北京出版社. 1993: 537–539. ISBN 7-200-02179-4 請檢查|isbn=值 (幫助). 
  3. ^ 3.0 3.1 3.2 《北京林業志》編委會. 北京林业志 下卷. 中國林業出版社. 1993: 399. ISBN 7-5038-1197-8. 
  4. ^ 北京市懷柔縣水利志編輯委員會. 怀柔县水利志. 1996: 477. 
  5. ^ 北京怀柔5年封库禁渔 水库鱼类蕴藏量增了62%. 北京日報. 2003-09-30 [2021-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31) (中文(簡體)).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