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空軍第61空運聯隊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第61空運聯隊
LTG 61

存在時期1957年8月24日至今
國家或地區 德國
軍種Luftwaffe 德國空軍
種類航空聯隊
功能空中運輸
直屬空軍作戰指揮部德語Kommando Einsatzverbände Luftwaffe
駐軍/總部蘭茨貝格/萊希河空軍基地德語Fliegerhorst Landsberg/Lech
指揮官
現任指揮官上校 馬庫斯·貝斯特根上校[1]
飛機
運輸機C-160運輸機德語Transall C-160

第61空運聯隊(德語:Lufttransportgeschwader 61,縮寫為LTG 61)是德國空軍的一個飛行聯隊,駐地設於蘭茨貝格/萊希河空軍基地德語Fliegerhorst Landsberg/Lech。當駐菲爾斯滕費爾德布魯克的原第1航空師德語Luftwaffendivision撤編後,該聯隊自2013年7月1日起直接隸屬於駐科隆-瓦恩德語Wahn (Köln)空軍作戰指揮部德語Kommando Einsatzverbände Luftwaffe管轄,並接受歐洲空運指揮部德語European Air Transport Command的行動指揮。

歷史[編輯]

第61聯隊的一架C-160運輸機在美國參加「空中機動競演07」

第61空運聯隊是於1957年8月24日由當時的聯邦國防部長弗朗茨·約瑟夫·施特勞斯下令,作為德國空軍的首個行動聯隊在埃爾丁德語Fliegerhorst Erding美國空軍基地組建。下屬第1中隊最初裝備了C-47達科塔運輸機,人員是由美國空軍進行培訓。第2中隊則是在1957年12月14日建制,它接收了諾拉特拉斯N2501運輸機德語Nord Noratlas,不久後,該機型也被裝備至第1中隊。

1958年,該聯隊由埃爾丁遷往新比貝格空軍基地德語Fliegerhorst Neubiberg。1971年,聯隊將諾拉特拉斯運輸機升級為至今仍在使用的C-160運輸機德語Transall C-160,第2中隊也被解散。同年,聯隊又從新比貝格轉場至蘭茨貝格/萊希河空軍基地德語Fliegerhorst Landsberg/Lech。而原本在當地駐紮的第64直升機空運聯隊德語Hubschraubertransportgeschwader 64則轉往阿爾霍恩機場德語Flugplatz Ahlhorner Heide

自1971年起,聯邦國防軍烏爾姆醫院德語Bundeswehrkrankenhaus Ulm開始使用第61空運聯隊的一架編號為「SAR 75」的搜索及拯救直升機,並連同醫院的救護乘務組成為繼全德汽車俱樂部慕尼黑的「克里斯托夫1號德語Christoph 1」之後,德國的第2架民用空中救援直升機。它直至2003年才被全德汽車俱樂部的另一架直升機「克里斯托夫22號德語Christoph 22」所取代[2]。1979年,隸屬於原第64直升機空運聯隊的第1中隊改為第61空運聯隊的第2、第3中隊編制,並裝備UH-1D直升機。其中後一個直升機中隊隨後入駐內爾費尼希空軍基地德語Fliegerhorst Nörvenich

1984年,第61聯隊在衣索比亞饑荒期間執飛了救援航班,並在1992年至1996年的塞拉耶佛圍城戰役擔當空中橋梁德語Luftbrücke的重要組成部分[3]

駐紮在蘭茨貝格/萊希河空軍基地的第61聯隊目前僅下設一個飛行中隊,即裝備C-160D運輸機的第1中隊。裝備UH-1D直升機的第2中隊於2012年12月31日撤編,原有機型則被用於組建了新的搜索與拯救作戰大隊,隸屬陸軍航空兵德語Heeresfliegertruppe (Bundeswehr)管轄。駐內爾費尼希空軍基地的第3中隊則是在2006年秋季撤編。

隨著引進NH90直升機德語NH90,第61聯隊的直升機應與另外兩個空運聯隊的直升機共同在霍爾茨多夫空軍基地德語Fliegerhorst Holzdorf組建新的第64直升機聯隊。然而,這些直升機最終在2012年被移交至陸軍航空兵的第30運輸直升機團德語Transporthubschrauberregiment 30,並導致第2中隊解散[4]

在2013年春季,聯隊的C-160運輸機為了支援法國針對馬里北部衝突實施的「藪貓行動德語Opération Serval」而轉往西非[5]。作為答謝,一架C-160運輸機在同年7月14日受邀參加了法國國慶日的閱兵儀式[6]

曼海姆空難[編輯]

曼海姆通訊塔的紀念碑

救護車將一位重症患者從巴特克羅伊茨納赫的醫院接出後,第61聯隊的一架UH-1D直升機負責將該名來自普福爾茨海姆的患者轉移至海德堡大學附屬醫院德語Universitätsklinikum Heidelberg。1994年12月5日,在從海德堡返回巴特克羅伊茨納赫的75公里行程中,直升機在距海德堡大學附屬醫院停機坪15.4公里外的諾恩海姆費爾德德語Neuenheimer Feld失事。凌晨3時28分,UH-1D與曼海姆通訊塔德語Fernmeldeturm Mannheim的塔尖發生碰撞,並垂直從200高的空中墜地。3名德國空軍的機組人員及醫護人員當場死亡,UH-1D的殘害則被燒毀。曼海姆通訊塔位於海德堡-巴特克羅伊茨納赫航線西南約2.3公里處。當值飛行員曾駕駛UH-1D超過2,000小時,被認為是經驗豐富的。據推測他曾一度偏離航線,但事故的確切原因一直未能判定。[7]

曼海姆通訊塔的腳下如今豎立有悼念當晚遇難者的紀念碑

50周年慶[編輯]

在50周年慶展出的2架特殊塗裝飛機

第61聯隊在2007年9月29日舉辦了組建50周年的慶典,然而大部分活動都因天氣原因而被取消[8]。50年周年慶典之際也像10年前舉辦的40周年慶典一樣,展出了2架被漆以特殊塗裝、並帶有新口號「為了和平」字樣的飛機(UH-1D直升機和C-160運輸機),象徵著它們在世界各地執行的任務是為了和平的使命[8]

德國空軍對這些特殊塗裝作了如下描述:「這個特殊塗裝設計的概念來自於華瑟·毛雷爾,一位來自巴伐利亞地區的領先設計師。兩架飛機的機身後側呈現出的風格化圖形是一種跨文化的對話。圖中強調了寬容、理解和尊重對於人類和平相處的重要性。它宣揚民族融合,並反對種族主義、愚昧和暴力」。[8]

未來[編輯]

德國空軍計劃將現有的86架C-160運輸機以40架空中巴士A400M所取代,並在前者撤出後僅使用文斯托夫空軍基地德語Fliegerhorst Wunstorf作為新機型的駐地。由於蘭茨貝格/萊希河空軍基地的東部和西部都無法進一步擴建,它們將沒有其它可行的替代方案來部署A400M。然而,聯隊仍然要陪同逐步淘汰的C-160運輸機,在2019年左右撤編。[9]

參考資料[編輯]

  1. ^ Der Kommodore. Bundesministerium der Verteidigung. 2013-05-07 [2013-05-27]. Oberst Markus Bestgen führt das Lufttransportgeschwader 61 seit September 2012. 
  2. ^ ADAC Luftrettung GmbH: ADAC-Stationsatlas >>Christoph – bitte kommen!<<, München, 2006. ISBN 3-933266-46-7
  3. ^ Chuck Sudetic: U.N. Relief Plane Reported Downed on Bosnia Mission New York Times, 4. September 1992
  4. ^ Die Luftwaffe übergibt den militärischen Such- und Rettungsdienst an das Heer. Homepage der Deutschen Luftwaffe. 2012-12-20 [2010-03-1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档副本. [2014-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7. 
  5. ^ Zusätzliches Personal aus Landsberg wird nachgeführt. Homepage der Deutschen Luftwaffe. 2013-01-18 [2013-03-1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档副本. [2014-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7. 
  6. ^ Große Ehre für das Neuburger Jagdgeschwader. Luftwaffe. 2013-07-14 [2014-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2). 
  7. ^ Hubschrauber gegen TV-Turm geprall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erliner Zeitung 6. Dezember 1994
  8. ^ 8.0 8.1 8.2 Abgesagt: Tag der offenen Tür fällt aus!. rth.info. 2007-09-28 [2014-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7). 
  9. ^ Einigung bei Zusatzkosten für A400M. RP Digital. 2010-03-05 [2014-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