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匯站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徐家匯

Xujiahui
徐家匯站9號線月台
徐家匯站9號線月台
位置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上海市徐匯區徐家匯街道
1號線漕溪北路華山路肇嘉浜路虹橋路交叉口
9號線:華山路與恭城路之間
11號線:恭城路
地理坐標31°11′43″N 121°26′1″E / 31.19528°N 121.43361°E / 31.19528; 121.43361
管轄機構上海申通地鐵集團
營運機構上海地鐵
途經路線 上海軌道交通1號線
上海軌道交通9號線
上海軌道交通11號線
車站構造
站體類型地下車站
車站大廳類型地下車站大廳
轉乘方式通道轉乘、車站大廳轉乘、節點轉乘
出口數目19個
月台 1號線:1個島式月台
9號線:1個島式月台
11號線:1個島式月台
股道6條
其他資訊
使用狀態營運中
歷史
啟用日期 1號線:1993年5月28日
9號線:2009年12月31日
11號線:2013年8月31日
營運資訊
首班車
 
末班車
 
鄰近車站
上一站 上海地鐵 下一站
上海體育館 1號線 衡山路
宜山路 9號線 肇嘉浜路
交通大學 11號線 上海游泳館

徐家匯站位於中國上海市徐匯區徐家匯漕溪北路華山路肇嘉浜路虹橋路交叉口,是上海地鐵1號線9號線11號線地鐵轉乘站。1號線車站最早啟用,由北京市城建設計院設計[1],2009年12月31日9號線開通,2013年8月31日11號線車站啟用,三條路線環繞港匯恒隆廣場修建[2]。本站地處上海副中心徐家匯地區的中心,周邊匯集眾多商場和寫字樓;且是三條市郊軌道交通路線的轉乘站,因此車站客流量極大,是上海軌道交通最為重要的車站之一。

車站設計[編輯]

翻新後的徐家匯站1號線車站大廳
翻新前的徐家匯站1號線月台
翻新後的徐家匯站1號線月台
徐家匯站9號線車站大廳
徐家匯站11號線車站大廳
徐家匯站11號線月台
11號線月台通往車站大廳的電扶梯

樓層分布[編輯]

地面層 出入口 1-5、7-20出入口
地下一層 設備層
地下二層 1號線出口 出入口及過街地道
9號線車站大廳 票務服務、自動售票機、人工服務台
11號線車站大廳 票務服務、自動售票機、人工服務台
設備、辦公用房(原地鐵商城已封閉)
地下三層 1號線文化藝術長廊
1號線車站大廳 票務服務、自動售票機、人工服務台
9號線松江南站宜山路
島式月台,左側開門
9號線曹路肇嘉浜路
地下四層 1號線莘莊站|莘莊上海體育館
島式月台,左側開門
1號線富錦路衡山路
地下五層 11號線嘉定北花橋交通大學
島式月台,左側開門
11號線迪士尼上海游泳館

車站大廳和月台[編輯]

1號線徐家匯站沿位於港匯廣場東南側的漕溪北路布置,呈東北-西南走向,在月台的西南側設有兩道折返線。1號線車站大廳與徐家匯過街地道相結合,因此車站大廳北側比較寬敞;同時由於車站局部上方為衡山路隧道,因此車站大廳較其他同位於地下二層的車站大廳更深,並且西側比東側更深。付費區位於車站大廳西側,設有4組樓梯和一組升降電梯通往月台,付費區西北側是通往9號線、11號線的轉乘通道入口。

9號線徐家匯站位於港匯廣場北側,呈東西走向,施工期間港匯廣場曾讓出了其兩萬多平方米營業面積以期望地鐵帶來的「虹吸效應」[3]。9號線車站大廳南半部分為付費區:其中西側設有入口與11號線車站大廳垂直相交,東部為通往1號線車站大廳的轉乘通道入口。9號線月台位於地下三層,設有一個島式月台,月台上設有4組扶梯/樓梯和1組電梯通往車站大廳;月台西側設有通往11號線月台的便捷通道。

11號線徐家匯站沿位於港匯廣場西側的恭城路布置,呈南北走向。其中車站大廳北側和9號線車站大廳垂直相交,車站大廳東側設有通往轉乘大廳的通道入口。11號線月台位於地下五層,距離車站大廳垂直高度相差18米,月台上設有4組電扶梯和1組升降電梯通往車站大廳,北側設有通往9號線月台的便捷通道[4]

1號線月台全景
11號線月台全景

轉乘通道[編輯]

徐家匯站1/9/11號線轉乘通道

2009年12月31日9號線徐家匯站投入運轉。但9號線與既有1號線的轉乘地道,係由原先港匯廣場的地下車庫改建,施工難度巨大,未能按時完工,故初期採取虛擬轉乘方式,需要乘客出站後在地面步行相當距離實現轉乘[5]

2010年4月7日,徐家匯站轉乘通道啟用。徐家匯站轉乘通道長約200米,連接1、9號線的車站大廳[6],全程步行大約需時4分鐘左右,被當做路線間的轉乘通道之外還有附近市民將其視為「過街地道」,不惜刷卡使用[7]。由於受到原先地下車庫結構限制,通道內設有三段坡道[8],還設有通往11號線車站大廳的支線。通道為圓頂結構,由光與影構成「七彩轉乘通道」,被不少乘客贊為上海地鐵最美的一段轉乘通道。通道兩側設有電子螢幕,可播放有聲廣告,後期應市民投訴關閉廣告聲音[9][10]

9號線與11號線車站大廳直接相通,呈「Γ」字形。9號線月台西端與和11號線月台北端另通過二段電扶梯群相連,實現月台轉乘;從2015年4月開始,該轉乘路徑在工作日早傍晚尖峰(7:30-9:00、15:30-19:00)期間設為單向通行,僅可由9號線轉乘11號線,11換9改為必須上樓後從車站大廳轉乘,需時3分20秒左右[11]

文化藝術長廊[編輯]

上海地鐵文化藝術長廊位於徐家匯站1號線車站大廳南側,5-7號口之間。文化長廊由徐匯區文化局與上海地鐵公共文化發展中心共同打造,展出了總長約48米的「徐家匯與海派文化淵源」,通過講述黃道婆徐光啟等「徐匯」之名,以及徐家匯藏書樓徐家匯天主堂土山灣孤兒院等徐匯著名建築的歷史,展現了徐家匯的豐富歷史文化[12][13]

車站出口[編輯]

徐家匯站目前共有19個出入口,是上海地鐵出入口最多的車站[註 1],其中1-5,7-14號口連通1號線車站大廳,15-20號口連通9號線和11號線車站大廳。

出口編號 出口指示 照片
連通 1號線車站大廳
1出口出口 漕溪北路,南丹路
2出口出口 漕溪北路,南丹東路
3出口出口 漕溪北路,蒲西路
4出口出口 漕溪北路,百腦匯
5出口出口 漕溪北路,百腦匯
7出口出口 漕溪北路
8出口出口 漕溪北路上實大廈
9出口出口上海地鐵無障礙升降台標誌 漕溪北路,太平洋數碼廣場一期
10出口出口 漕溪北路肇嘉浜路天鑰橋路美羅城
11出口出口 漕溪北路虹橋路東方商廈
12出口出口 虹橋路恭城路華山路港匯廣場
13出口出口 華山路衡山路
14出口出口 天平路肇嘉浜路匯金百貨
連通 9號線 11號線車站大廳
15出口出口 華山路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
16出口出口 華山路港匯廣場
17出口出口 港匯廣場
18出口出口上海地鐵無障礙電梯標誌 恭城路
19出口出口 恭城路
20出口出口 恭城路虹橋路(暫時關閉)
註:上海地鐵無障礙電梯標誌 設有電梯 | 上海地鐵無障礙升降台標誌 設有無障礙升降台
  1. ^ 人民廣場站雖然最大出口是20號口,但由於跳過了4和13兩個數字,因此實際為18個出入口。在8號線人民廣場站開通前,徐家匯站是上海出口最多的軌道交通車站,而在8號線人民廣場開通後至9號線徐家匯站開通前這一段時間,人民廣場站以18個出入口替代徐家匯站成為上海地鐵出入口最多的車站。

此外,在9號線車站啟用之初,西側車站大廳還沒有完全建成,當時的18號口是利用原來港匯廣場的車庫樓梯改造而來;而這一時期的車站街區圖,把西側車站大廳的另一出口標註為19號口。西側車站大廳和19號口在2011年啟用,同時接替「18號口」的名稱,原18號口關閉。目前該出口作為安全通道使用。

接駁交通[編輯]

公車轉乘[編輯]

15、42、43、43區間、50、56、72、93、122、171、178大站、205、303、320、548、572、703、703B、704、712、732、770、816、820、824、830、855、920、923、926、927、956、957、958、985、隧道二線、大橋六線、大橋六線區間、徐川專線、徐閔線、機場三線

歷史[編輯]

  • 1993年5月28日,1號線車站啟用。
  • 2008年4月7日22:00起,本站1-7號口因車站安全整改工作關閉,徐家匯地鐵商城亦同步關閉[14]
  • 2009年12月30日,9號線車站啟用,兩線暫時進行「虛擬轉乘」[15]
  • 2010年4月7日,站內轉乘通道啟用[16]
  • 2013年8月31日,11號線車站啟用。
  • 2018年6月16日起,12號口因港匯廣場改造而封閉[17]
  • 2018年12月1日起,3號口因徐家匯書院建設而封閉[18]
  • 2023年1月13日,3號口回復啟用[19]

事故[編輯]

2023年2月9日晚,11號線因路線不明水源,真如站雲錦路站區段列車速限運轉,發車班次間隔延長。後又調整運轉交路為江蘇路站至安亭站、江蘇路至嘉定北站、龍耀路站至迪士尼站3個小交路[20]。20時30分,上海地鐵表示,經初步排查,11號線區段積水系徐家匯站外工地內管道破裂,大量水流通過風井湧入軌行區影響正常營運。經過搶修,11號線正逐步恢復營運,初期積水區段採取速限營運。[21]

參考資料[編輯]

  1. ^ 《上海市政工程志》>>第六篇 地下铁道>>第二章 一号线前期工作>>第三节 设计. [2019-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7). 
  2. ^ 彭芳樂; 張雨; 孫雨晨; 沈晨; 唐敏. 关于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地下空间规划的调研分析报告. 同濟大學. [2017-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7).  |time=被忽略 (幫助)
  3. ^ 上海人气地铁站的经济表情. 解放日報. 2015-06-18 [2017-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15). 
  4. ^ 11号线二期全程耗时39分钟 部分站点公交配套待完善. 東方網. 2013-09-03 [2017-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7). 
  5. ^ 1、9号线徐家汇站暂行出站后换乘 世博前实现站内换乘. 新浪網. 2009-12-28 [2017-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7). 
  6. ^ 7日起沪轨交1、9号线徐家汇站将实现站内换乘. 東方網. 2010-04-04 [2017-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7). 
  7. ^ 地铁站遇上婴儿车 上海徐家汇: 无障碍设施并非全无障碍. 澎湃新聞. 2016-08-15 [2017-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7). 
  8. ^ 1、9号线徐家汇站新开换乘通道被赞上海最美. 新浪網. 2010-04-08 [2017-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7). 
  9. ^ 陳璽撼. 地铁徐家汇站换乘通道广告太吵引发举报,现场喇叭已关,扰民标准有待研究明确. 上觀新聞. 2024-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22). 
  10. ^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群众信访举报转办和边督边改公开情况一览表(第1批 2024年5月19日) (PDF). 上海市生態環境局: 13. 2024-05-1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4-05-22). 該通道客流量較大,工作日尖峰時段轉乘人數約3.04萬人次/小時,背景噪音較強;該轉乘通道內的聲音來源複雜,包括轉乘客流噪聲、車站廣播、附近店鋪經營噪聲以及光影角電子屏聲音等;該轉乘通道為圓頂結構,易造成噪聲反射疊加現象。 
  11. ^ 徐家汇站两线换乘单向通行 早晚高峰"11换9"需预留5分钟. 江蘇網. 2015-04-03. [永久失效連結]
  12. ^ 地铁文化长廊:讲述徐家汇的往事. 新華網. 2017-03-23 [2017-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0). 
  13. ^ 徐家汇地铁文化艺术长廊开放首次展览喽!. 文化徐匯. 2016-08-30 [2017-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0). 
  14. ^ 徐家汇地铁站七出口昨晚关闭. 新浪新聞. 2008-04-08 [2008-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14). 
  15. ^ 徐1、9号线徐家汇换乘站暂时实行“虚拟换乘”. 上海地鐵. 2009-12-27 [2009-12-27]. 
  16. ^ 今起,1、9号线可在徐家汇站换乘. 新浪新聞. 2010-04-07 [2010-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14). 
  17. ^ 【服务提示:徐家汇站12号口封闭】. 新浪微博. 2018-06-14 [2018-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14). 
  18. ^ 【地铁提示:出入口调整】. 新浪微博. 2018-11-30 [2018-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14). 
  19. ^ 【地铁提示】. 新浪微博. 2023-01-12 [2023-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14). 
  20. ^ 突发:上海地铁11号线因线路不明水源限速运行. 新民晚報. 2023-02-09 [2023-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28). 
  21. ^ 上海地铁:11号线区段积水系徐家汇站外工地内管道破裂. 澎湃新聞. 2023-02-09 [2023-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