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清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延清(1846年—1917年),子澄紫丞小恬梓臣、鐵君,自號巴里客,晚號擱筆老人[1]巴哩克氏,漢姓栢氏京口駐防蒙古鑲白旗人。清朝官員,進士出身。[2]工詩。

生平[編輯]

於道光二十六年(1846)出生於江蘇鎮江。同治十二年癸酉舉人,十三年甲戌(1874)進士。初任工部主事,先後任職於工部都水司、屯田司、寶源局印等,官至工部郎中;光緒三十年(1904)遷翰林院侍讀學士,後任內閣侍讀學士;三十四年(1908),為欽差專使往喀爾喀蒙古車臣汗部祭奠喀爾喀扎薩克多羅郡王博爾濟吉特氏蘊端多爾濟(父桑齋多爾濟,庶母生母漢軍旗吳氏,嫡母慎靖郡王允禧嫡長女縣君愛新覺羅氏,祖父多爾濟塞布騰,祖母怡賢親王胤祥第四女和碩和惠公主(養父雍正帝胤禛))。宣統二年(1910),派充文職六班大臣。

任職工部期間,與詩友、正藍旗漢軍進士胡俊章成為同事。延清的詩才最早受到時任江蘇學政、工部侍郎的內務府鑲黃旗漢軍進士宜振的重視,延清初次來京時住在宜振家中,正是在那裡與宜振的學生胡俊章相識,延清與胡俊章的表兄正紅旗漢軍保昌 (同治進士)進士同榜。光緒元年(1875)至光緒二年(1876)間,與延松岩(內務府正白旗漢軍、同治二年(1863年)癸亥恩科進士忠恪公杜氏延茂,闔家殉難於庚子國難)、崇仲蟾(內務府鑲黃旗漢軍楊佳氏崇光,其父進士宜振)、李鍾豫(字毓如,別號瞭然,編寫京劇劇本《龍馬姻緣》又名《南安關》)等人組織「七曲詩社」,相互酬唱。據俞樾於光緒三十二年(1906)十一月初九給延清的信函,那年春季延清曾託付時就養蘇州的友人胡俊章轉交給俞樾自己的新作,而俞樾在閱讀後欣然回贈延清自己的兩卷新詩稿(該信函載《俞樾函札輯證》,2014)。光緒三十四年(1908),加入都門詩社「著裙吟社」。

收藏印有:錦官堂藏書印,銕君(鐵君)。曾收藏清畫家張士保的《太常仙蝶圖》(1865)(友正藍旗漢軍進士胡俊章,門生蘇州府候補知府胡玉瀛等跋)。為畫家王蔭昌的《慕槐仰梧書屋第二圖》題跋(戶部尚書閻敬銘囑畫,曾國藩題引首,題跋者還有鑲白旗滿洲景星 (清朝)易順鼎、鑲黃旗滿洲奭良(父詞人承齡)等)。

詩集[編輯]

延清一生勤奮創作,著述甚豐。有《庚子都門紀事詩》(1902;支恆榮題簽,李恩綬、曹福元等序,李潤均等集評)、《奉使車臣汗紀程詩》(李恩綬序,易順鼎後敘,汪鳳藻跋)、《錦官堂詩草》、《錦官堂詩續集》、《錦官堂賦鈔》(1879年刊本)、《錦官堂試帖》2卷(1885年刊本)、《錦官堂七十二候試律詩》(陸鍾琦評註)、《來蝶軒詩》、《蝶仙小史彙編》、《蓬萊仙館詩》、《丙午春正唱和詩》、《巴里客餘生詩草》(1901),輯《遺逸清音集》(收錄光緒、宣統、民國年間八旗詩人詩作)、《館律分均初編》6卷(1892;狀元王仁堪書首,狀元陸潤庠、榜眼馮煦序)等多種。[3]

其中《錦官堂試帖》由道光十八年(1838年)戊戌科進士童華 (鄞縣人)題簽,少年同窗、光緒三年(1877年)丁丑科進士支恆榮前序,好友正藍旗漢軍、光緒二年(1876年)丙子恩科進士胡俊章後序,胡俊章在序中對延清的詩作評價道:「其為詩也,魄力沈雄,格調高古,且往往於險韻中出奇制勝,同人莫不辟易」;該詩集卷上由延清的三位學生校對:胡玉瀛(正藍旗漢軍科舉人、蘇州府候補知府、胡俊章之子,卒於1912年)、榮麟(八旗滿洲科舉人、陝西候補道,1911年辛亥事變時全家殉難於陝西白水縣,列入《清史稿》忠義傳)、崇裕(字問泉);延清在自序中提到,該詩集中的58首已編入胡俊章編輯的《春明詩課匯選》(光緒七年(1881)刊本)。胡俊章又與鑲白旗宗室盛昱為延清的《錦官堂賦鈔》(1879年刊本)作詩題,陸潤庠題屬,正藍旗宗室松森(又嵩森)屬簽。

家庭[編輯]

  • 高祖恩可。
  • 曾祖珠隆阿,領催。曾祖母金氏(父巴魯特氏永明)。
  • 祖父德慶,領催。祖母王氏(父領催庫依特氏阿洪阿;胞叔協領鹿鳴)。胞兄德榮;其子連山,妻何佳氏。
  • 父連元,工部主事。生母繼配妻周氏(父領催泰楚特氏廣順)。嫡母卜氏(父巴魯特氏祥慧),在鎮江之戰 (1842年)鎮江城陷時與婆母自焚殉難。
  • 姑母一巴哩克氏,嫁正藍旗蒙古、護理京口副都統默赫特氏文光(父佐領赫成額;母杭阿坦氏,其胞兄京口駐防鑲白旗蒙古、道光戊戌科進士慶雲 (道光進士)、道光丙戌科進士慶安 (道光六年進士),曾侄孫光緒乙未科進士豐和與內務府鑲黃旗漢軍、嘉慶十四年(1809年)己巳恩科進士敏惪家族聯姻)。姑母二巴哩克氏,嫁扎魯特氏廣林(父托穆洪武)。
  • 妻文氏。其父正藍旗蒙古、庠生墨赫特氏文林,胞叔護理京口副都統文光;胞叔癸卯科舉人、佐領文祿,其女文氏原配嫁京口駐防鑲紅旗蒙古、同治辛未進士伊普杼特氏善廣(子光緒壬辰進士桂森);祖父佐領赫成額,祖母杭阿坦氏(胞兄京口駐防鑲白旗蒙古、道光戊戌科進士慶雲 (道光進士),道光丙戌科進士慶安 (道光六年進士))。
  • 子彭年(字伯禾),科舉人出身,光緒三十四年(1908)同知銜任江蘇東台縣知縣,著有《春暉閣詩集》。妻鄂卓氏,其父鑲藍旗滿洲、浙江紹興府、江西臨江府知府海霈,祖父道光壬午進士吉珩(又吉達善);祖叔父道光壬午恩科進士吉年
  • 子玉麟。
  • 長女巴哩克氏杏芬(1874—1897),女詩人,著述有《京師地名考》(又名《京師地名對》,支恆榮署簽,胞兄彭年、丹徒李恩綬、父延清序)2卷(光緒二十四年(1898)刻板,光緒二十六年(1900)重刊),採用詩歌和注釋介紹北京街道名稱、具體位置及其歷史變遷等。
  • 女巴哩克氏芸芬。
  • 女巴哩克氏(?-1949),嫁鑲白旗宗室奕元,花翎宗人府理事官、陸軍貴胄學堂學員。奕元之父光緒癸未進士宗室綿文,胞叔咸豐二年(1852)壬子恩科進士宗室綿宜[4]。奕元之母姚氏(二繼妻),其父內務府正白旗漢軍科舉人、內務府慶豐司郎中斌椿(1866年受清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委派,帶領「斌椿使團」考察歐洲11個國家,歷時4個多月,著有《乘槎筆記》(同治十年[1871]刻本)),胞兄內務府主事廣英(字叔含)跟隨其父斌椿遊歷歐洲,胞叔同治四年(1865年)乙丑科進士斌敏,祖父乾隆甲寅恩科舉人德豫,曾祖乾隆戊子科舉人姚明新,曾祖母楊瓊華著有《綠窗吟草》(其祖父正白旗漢軍、雲貴總督楊應琚);曾姑母姚氏,嫁鑲黃旗滿洲、浙江處州鎮總兵高益(其嫡堂兄文華殿大學士高晉,嫡堂姊高佳氏系正藍旗漢軍、光緒二年丙子(1876)恩科進士胡俊章之太高祖母)。其子宗室載燊;妻必祿氏(其祖父鑲白旗滿洲、光緒甲午科舉人善佺;祖母赫舍里氏,其胞姊赫舍里氏系肅忠親王善耆嫡福晉;姑母必祿氏分別嫁恭親王溥偉、鑲紅旗郡王銜貝勒載洵;先祖道光十三年癸巳科進士福濟)。
  • 女巴哩克氏孝姑。

參考文獻[編輯]

  1. ^ 延清. 
  2. ^ 清代科举人物家传资料汇编,卷7. 學苑出版社. 2006: 377–386. 
  3. ^ 包和平. 中国少数民族文献学研究.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2009: 117. ISBN 9787501339785. 
  4. ^ 《愛新覺羅宗譜》3冊甲三第115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