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雲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孫雲曉(1955年),男,山東青島人,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及研究員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副會長及《少年兒童研究雜誌總編輯[1]

生平[編輯]

1992年在《中國青年報》發表引起轟動的報導《夏令營中的較量[2]。1999年,孫雲曉被中國國務院表彰為有突出貢獻的教育科學研究專家。2000年,孫雲曉被中國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授予「全國優秀兒童工作者標兵」稱號。

爭議[編輯]

《夏令營史上的一場變革——中日兒童探險夏令營啟示錄》最早發布於1993年第2期《少年兒童研究》雜誌。縮寫稿《我們的孩子是日本人的對手嗎?》發表於1993年7月號《黃金時代》雜誌。1993年11期《讀者》雜誌全文轉載,標題改為《夏令營中的較量》,以報告文學的形式廣為傳播。文章講述了1992年8月,30名中國兒童(15名來自北京,15名為內蒙古本地人)和77名日本兒童一同在內蒙古參加夏令營的真實故事,兩國兒童在夏令營中同甘共苦,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但文章中的中國兒童怕苦、脆弱的缺點被放大,與堅強、能吃苦的日本兒童形成鮮明反差,以至於日本人都說:「你們這代孩子不是我們的對手!」[3]。文章在社會上引起了軒然大波,也引起了包括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在內的高層領導人的重視[4]。文章中的中國兒童都是1980年代出生,多為獨生子女,「80後」一代因而被貼上了「垮掉的一代」、「最沒責任心的一代」、「最自私的一代」的標籤。

1994年3月5日,《北京青年報·青年周末》刊登了題為《杜撰的「較量」:所謂日本孩子打敗中國孩子的神話》的文章,指責孫雲曉文章嚴重失實。例如,文章中日方的計劃是,每名兒童負重20公斤,每天行軍100公里,而飛奪瀘定橋的紅軍單日行軍也不過72.5公里,而海灣戰爭中經典的「左勾拳行動」,美軍坐著坦克裝甲車,一天也只行軍了68公里,真實情況是,日方兒童每人負重10公斤,每天行軍20公里,是符合人體承受力的;20公斤的重量也極不合理,幾乎是兒童體重的二分之一,而特種兵的標準負重也不過是體重的四分之一;中國兒童的背包本來不是為野營設計,質量不好,並非文中說的藉機偷懶;中日兩國兒童的性格刻畫也嚴重失實,中國兒童相互友愛、相互幫助,反倒是日本兒童彼此漠不關心;夏令營結束時,日本兒童並沒有「天空藍不藍」的一問一答的狂吼,只有「日中友好」之類的的口號[5]。事實上,1994年2月28日,孫雲曉已經在《中國教育報》作了題為《<夏令營中的較量>餘墨》的更正說明,對文章的失實內容進行了道歉。3月16日,孫雲曉在中國教育報發表了題為《並非杜撰 也並非神話——<夏令營中的較量>作者證言》的文章,再次為部分失實描述道歉,並表示並非故意為之,呼籲增強青少年的體質,培養他們吃苦的精神,但不要給他們太多壓力,因為一切問題都是成年人造成的[6]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中國的80後表現出了很多優秀的品質,改變了人們的刻板印象[7]。反倒是2011年的東日本大地震中,日本青年一代顯得沒有擔當,怕死,怕吃苦[8],是日本人口中的「平成廢宅」,與熱血、尚武的「昭和男兒」形成了鮮明反差。因此有中國網友在孫雲曉的微博下留言,甚至出現了一些不理智的言論,導致孫不得不暫時關閉微博。有觀點認為,《較量》一文能大行其道,正是因為當時社會上普遍存在的民族自卑和崇洋媚外,導致80後一代被污名化十多年[9]。2015年,《較量》一文再次被翻出,被網友批評為與「美國霸氣小護照,德國良心下水道」等「忽悠了一代人」的「公知文」齊名的謠言和「心靈雞湯」,更有網友發現孫雲曉經常在微博上誇讚日本的教育,因此斥責他為「日吹」、「精日[10][11]。2018年,孫雲曉在搜狐個人自媒體發表文章,再次對當年《較量》一文的出發點和造成的影響,以及自己為何「不認錯」進行了說明[4]

2015年,山東省聊城市嘉明經濟開發區第一實驗小學校長李志猛自稱從《夏令營中的較量》中獲得啟發,認為邏輯能力不一定非要靠數學課來培養,因此取消了一、二年級的數學課,改為通過其他方式培養低年級學生的邏輯思維。一直在對《較量》進行「打假」的網友們對此表示擔憂和錯愕[12]

其女兒孫冉為中新社駐日記者,服務於東方新報等多個媒體,接受日本政府資金,長期為日本對華宣傳作傾向性報導。

參考資料[編輯]

  1. ^ 孙云晓. 中國作家網. [2020-01-23]. 
  2. ^ 夏令营“较量”背后的时代反思. [2020-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05). 
  3. ^ 那篇20多年前的《夏令营的较量》到底讲了什么?. 觀察者網. 2015-10-25 [2022-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25). 
  4. ^ 4.0 4.1 孫雲曉家庭教育. 25年后再说《夏令营中的较量》. 搜狐. 2018-07-25 [2022-01-19]. [失效連結]
  5. ^ 何平平,張愛學,常紅. 杜撰的“较量” 所谓日本孩子打败中国孩子的神话. 北京青年報·青年周末. 1994-03-05. [失效連結]
  6. ^ 孙云晓:关于《夏令营中的较量》真伪的证明(1994). 價值網. [2022-01-19]. 
  7. ^ 窦文涛:80后、90后在汶川地震中的表现,让人们对他们的看法有了改观. 鳳凰網. 2021-08-10 [2022-01-19]. 
  8. ^ 福岛县医院员工逃命不顾病患 已有14人死亡. 環球網. 2011-03-19 [2022-01-19]. 
  9. ^ 忽悠中国近30年,《夏令营里的较量》把日本先忽悠瘸了_孩子. www.sohu.com. [2022-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0) (英語). 
  10. ^ 《夏令营的较量》,一个忽悠了中国人22年的谎言. 烏有之鄉. 2015-10-26 [2022-01-19]. 
  11. ^ 从万众敬仰到大众唾弃,崇洋媚外的“公知”为何被抛弃. 網易. 2021-07-22 [2022-01-19]. 
  12. ^ 低年级取消数学课 校长称从文学作品《夏令营的较量》中获得启发. 觀察者網. 2015-10-24 [2022-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