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興劇場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即興劇場表演

即興劇場improvisational theater),亦稱即興劇,是一種戲劇形式,演員在沒有劇本之下,自發性地自然表演。當代即興劇是由Viola Spolin與Keith Johnstone在50年代開始帶入課堂中,之後,很快地演變成為一種獨立的且觀眾願意購票觀賞的表演。

歷史[編輯]

西方歷史上最早使用即興表演手法的記錄大約來自於公元前391年古羅馬的亞提拉鬧劇(Atellan Farce)。 從16-18世紀開始,喜劇表演者就廣泛的見於義大利的街頭巷尾。在19世紀90年代戲劇的理論家及導演者們比如俄國的Konstantin Stanislavski以及法國人Jacques Copeau兩大當時主流表演理論的創始人,都很大程度上使用了即興表演的元素在表演的訓練以及排練當中。

遊戲[編輯]

Hat Game帽子遊戲[編輯]

人們得到其角色後,便開始推動情節,其間要想辦法接近對手,然後搶對手的帽子,成功搶到帽子的人為勝,搶不到為敗。

Most use of an object 萬用品[編輯]

將一件物件除本身用途外變出更多不同功能的物件,兩隊鬥快用動作表示出(非本身)不同的件鬥多及有創意。

3 words at a time 三字經[編輯]

每句對白只能用三個字去發展故事。

word at a time 一字經[編輯]

每組由最小 2 人手牽手組成一個人,每人輪流只說一個字來串連整句台詞去發展故事。

Sit Stand Lie 坐站躺[編輯]

三人於故事內一定有人坐、站、躺的形式組合,其間不斷以合理的理由改變,並保持坐、站、躺的形式組合,更要發展故事。

Double figure 雙體人形[編輯]

兩人配合,後面的人代前面的人的雙手移動。

Master and servant 主子與僕人[編輯]

各人於指定時間內找合理理由調換自身的地位最少一次。

High / Low Status 高 /低身份階級[編輯]

二人差不多身份,但於指定時間內鬥高或低地位。

Slow motion commentary 慢動作賽事評論[編輯]

各人慢動作去比賽(參賽者不可以說話),但場外有人作緊張旁白。

Moving body 被動的身軀[編輯]

兩人配合,一人去移動對方四肢,被移動者只可以說話及做表情,互相配合。

Songs 勁歌金曲[編輯]

每句台詞以歌唱形式表演。

Die 死亡遊戲[編輯]

接力講故事比賽,輸了要用一分鐘表演死亡,由觀眾或評判決定點死

Commercial 廣告直銷[編輯]

指定時間內推銷一件產品,有創意及講求合作,內容豐富。

Three things in a minute 三種特徵[編輯]

對手有三樣特徵(職業、相互關係、個人特徵),當時人用非直接方法令對手明白那三樣特徵。

In the style of … 風格演繹[編輯]

演員需要依照所給予的風格作為演繹故事的形式,如:西部牛仔、京劇……等。

Rhyming 押韻[編輯]

每句自己押韻,或與組員互押。

Emotional Replay 情緒重播[編輯]

演員先正常地發展劇情,之後加入不同及極度的情緒,將剛才的劇情重演。

Reverse the scene 倒播劇場[編輯]

演員先正常地發展劇情,之後將剛才的劇情以倒播的形式重演。

Lists 執紙條[編輯]

演員需執起在演區中預先由觀眾所寫的紙條,讀出紙條上的台詞或做出該動作,但必須與劇情連貫。

Combined games 兩個 games 合併[編輯]

合併兩個遊戲。

Dubbing 一人配多角[編輯]

故事內所有角色的對白均只由一位演員配音演繹,此演員同時亦需演繹自己的角色。

Typewriter 說書人[編輯]

演出隊伍其中一位在旁一面作打字動作一面講故事,其間演員依照所講故事的內容演繹,當講故事者停止時,演員便自行接續發展劇情,講故事者可隨時再加入接續發展故事,如此交替推進故事的發展至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