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娃河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麗娃河

麗娃河西班牙語Rio Rita)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山北路校區校園裡的湖泊名。麗娃河常在詩歌、散文中出現,也因此成為華東師大的詩意名稱和代稱。

歷史[編輯]

麗娃河一景

20世紀初,當地尚屬於上海越界築路租界郊外,是江南水網的一部分。

原為上海的俄羅斯移民在當地經營營業性的水邊休閒場所,服務對象是外國僑民和華人中產、資產階級。該休閒場所以「Rio Rita」為名,詞源是西班牙文,意義為「Rita 河」,但是華人多不諳西班牙文,以訛傳訛,取名為「麗娃河」,實際上「麗娃」(Rio) 就是河的意思。

河流取名的靈感,來自1929年美國音樂電影麗娃栗妲英語Rio Rita (1929 film)》。

1931年,中國近代著名的民族資本家榮宗敬將上海麗娃栗妲村的地產捐贈給了大夏大學,並把麗娃河贈予大夏大學作為校河,供師生課餘游釣、泛舟之用,整個地區成為大夏大學校園的一部分。大夏大學後併入華東師範大學,麗娃河遂成為華東師範大學的代名詞。

1968年,歷史系教授李季谷不堪文革批鬥的衝擊,投麗娃河自盡。

景觀[編輯]

麗虹橋
  • 麗虹橋:位於麗娃河之上,落成於1937年4月16日。橋由大夏大學校董何應欽題名,校董王祉偉記銘,名稱取唐詩「雙橋落彩虹」及近麗娃栗妲村之意。
  • 夏雨島:在麗娃河上,也作為景區一景。

相關作品[編輯]

著名作家茅盾長篇小說《子夜》中,描寫白俄貴族莊園「栗娃栗妲」,即是以麗娃河為背景創作的。當代作家李劼著有長篇小說《麗娃河》,也以這條河為背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