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民眾救國軍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東北民眾救國軍中華民國一支抗日隊伍。

歷史[編輯]

1932年9月23日,蘇炳文海拉爾組織東北民眾救國軍抗日。同年10月1日,蘇炳文舉辦萬人誓師大會,宣佈東北民眾救國軍正式成立,蘇炳文任東北民眾救國軍司令,張殿九擔任副司令,謝珂擔任參謀長,金奎壁擔任副參謀長,張玉挺擔任第1旅旅長,吳德林擔任第2旅旅長,朴炳珊擔任第3旅旅長,張竟渡擔任第4旅旅長。司令部設立在扎蘭屯[1]

誓師大會後,蘇炳文部張玉挺第1旅攻占富拉爾基。步兵第1旅第6團沿嫩江布防。東北民眾救國軍又與其它抗日力量圍攻齊齊哈爾。日軍從遼寧、吉林兩省調集兵向黑龍江各抗日武裝發起進攻,圍攻齊齊哈爾未能成功。10月14日,日軍奪回富拉爾基。日本關東軍打算招降蘇炳文,但被蘇炳文拒絕。日本關東軍得知後決定消滅東北民眾救國軍。東北民眾救國軍於是向南京國民政府請求援助。11月22日,東北民眾救國軍又致電國聯。11月末,日軍以3個旅團的兵力向蘇炳文主力進攻。蘇炳文撤離扎蘭屯,來到博克圖鎮,之後又撤到海拉爾。12月,蘇炳文經與蘇聯駐滿洲里領事商議[2],率領2000餘人的東北民眾救國軍撤退至蘇聯境內的鄂木斯克。12月6日,海拉爾被日軍佔領[3]。另一部後來在張家口加入抗日同盟軍,[1][4]

1933年5月,東北民眾救國軍殘餘士兵從鄂木斯克出發,經海參崴坐船回到天津。一行人到北平後,國民政府發給每個人二十元錢,讓大家各奔東西[5]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張樹軍主編,圖文中國共產黨抗戰紀事 上 1931-1940,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06,第49頁
  2. ^ 戴逸主編,中國近代史通鑑 1840-1949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 8,紅旗出版社,1997,第231頁
  3. ^ 孟松林,石映照著,達斡爾密碼,新世界出版社,2010.01,第98頁
  4. ^ 尚海等主編,民國史大辭典,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1.09,第306頁
  5.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黑龍江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黑龍江文史資料 第3輯,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2.02,第17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