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通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陳列於博物館內的萬曆通寶

萬曆通寶,是一種發行於明朝萬曆年間的方孔錢,始鑄於明神宗萬曆四年(1576年)。[1]

簡介[編輯]

明萬曆四年(1576年),兩京十三省始鑄「萬曆通寶」,重一錢二分五厘,含銅量為93.7%,分「小平」和「折二」兩種幣額,多光背,另有旋邊錢。[2]錢面文字「萬曆通寶」四字,以楷書書寫,從上而下而左而右直讀。[3]

參考資料[編輯]

  1. ^ 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北京志: 金融志》 39. 北京出版社. 1984: 30. 
  2. ^ 郭彥崗. 《中国历代货币》. 天津教育出版社. 1991: 79. 
  3. ^ 江波; 趙志. 《中国古钱币真伪鉴定》. 四川大學出版社. 1995: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