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山村 (嘉义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丰山村
Ponyo
地图
坐标:23°35′05″N 120°45′55″E / 23.584776°N 120.76533°E / 23.584776; 120.76533
国家 中华民国
县市嘉义县
乡镇市区阿里山乡
面积
 • 总计20平方公里
人口(2021年)
 • 总计344人
 • 密度17.20人/平方公里
时区国家标准时间UTC+08:00
村里代码10010180006
毗邻太和村香林村来吉村草岭村大鞍里新乡村

丰山村邹语Ponyo)是中华民国嘉义县阿里山乡的一个村。[1][2][3][4][5]

历史[编辑]

此地旧名石鼓盘,原为邹族伊姆诸首府,汉人来到石鼓盘溪流域伐樟熬脑时,见山上之社地踞坐于如盘之石质冲积扇上,遂称之为石鼓盘社,石鼓盘溪也因此而得名。伊姆诸最初和达邦社八通关一带迁到竹崎乡的鹿满,后迁到阿拔泉溪一带,继迁至石鼓盘溪一带建都,起初全境人口有千人以上,拥有鹿堀仔、田寮、二路头、草岭、龟仑一带的领土,后因瘟疫流行人口减少,又败于特富野,日治初期的1906年人口仅6户32人,范围仅为丰山村一带,日治中期在此开发樟脑业,改此地名曰丰山。[1]

地理[编辑]

丰山村位于阿里山乡最北端嘉南峰下的平缓坡地上,海拔750米,东邻香林村、南邻来吉村、西邻梅山乡太和村云林县古坑乡草岭村、北邻南投县竹山镇大鞍里信义乡新乡村,面积约20平方公里,地势东高西低,位于石鼓盘溪上游,社地位于干坑溪汇入石鼓盘溪的冲积扇上。[6]

景点[编辑]

洞穴[编辑]

  • 花岗水濂洞:位于聚落西边、石鼓盘溪北岸的吊桥边的崖壁上,洞上有山涧流下,洞中空间狭窄,有石钟乳石笋和石柱发育。[2]
  • 千人洞:邹语称feongonomeoisi,意为巨大的山洞,位于石鼓盘溪发源地,海拔约1700米,洞长600米,高15米,深150米,阿里山林工在此用桧木制造木桶,建起十八座工寮,称之为十八桶寮。[3][4]

瀑布[编辑]

  • 大点雨瀑布:又名雌岳瀑布,位于大点雨岭下魔音谷上端,由峡谷中断层形成,约15米高。[5]
  • 丰山大瀑布:邹语称habuhabu,habu系指水从瀑布流下之声音,habuhabu即水不断流下之意。[6]
  • 蛟龙瀑布:位于蛟龙溪源头处,地势险峻,邹语称mangivanay,意为摔下就会肚破肠流。[6]
  • 石盘鼓瀑布:位于干坑溪上的瀑布群,原有6段瀑布,1995年贺伯台风侵袭后第二、三、四、六段瀑布发生垮塌变成急流,只剩一和五段瀑布,规模最大的第一段瀑布高约15米,宽约8米。[6]

设施[编辑]

  • 丰山国小:位于聚落东边,面积0.5公顷。[6]
  • 古山宫:祭拜吴凤公。[6]

参考来源[编辑]

  1. ^ 1.0 1.1 汪明辉. 阿里山鄒族的傳統空間組織.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地理系. 1990年: 172. 
  2. ^ 2.0 2.1 沈淑敏、林学梅. 大地故事:大阿里山地景之美. 阿里山风景区管理处. 2004: 80. 
  3. ^ 3.0 3.1 朱盛东. 阿里山森林遊樂事業區概覽. 1998: 22. 
  4. ^ 4.0 4.1 陈渊灿. 嘉義文獻. 1979: 177. 
  5. ^ 5.0 5.1 邱麟翔. 鄉土風采. 1991: 101-102. 
  6. ^ 6.0 6.1 6.2 6.3 6.4 6.5 施添福、陈国川、陈美铃. 张鸿铭 , 编. 臺灣地名辭書·嘉義縣.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2014-09: 831–833. ISBN 978-986-01-6259-2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