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叔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言叔夏
性别
出生1982年1月
 中华民国高雄市
居住地台中市
国籍 中华民国
教育程度国立东华大学中国语文学系
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
国立政治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博士
母校国立东华大学(B.A.)
国立政治大学(M.A.、Ph.D.)
职业作家教授
代表作
  • 《白马走过天亮》《没有的生活》

言叔夏(1982年1月-),出生于高雄台湾作家,现任东海大学中国文学系副教授。毕业于国立东华大学中国语文学系国立政治大学中文研究所、国立政治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博士。 创作以散文为主。曾获花莲文学奖台北文学奖林荣三文学奖全国学生文学奖。代表作〈白马走过天亮〉获第七届林荣三文学奖散文三奖。

生平[编辑]

言叔夏,生于1982年一月,林园长大,高雄人,毕业于国立东华大学中国语文学系(现为华文文学系)、政治大学中文研究所,现为东海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曾获花莲文学奖台北文学奖林荣三文学奖全国学生文学奖
2013年在九歌出版《白马走过天亮》初版;2014年在九州出版简体版《白马走过天亮》;2016在九歌出版繁体版《白马走过天亮》限量签名版。

写作风格[编辑]

黄文钜曾形容她:“写散文但行径太像诗人,言叔夏的文学皮肤贴满了隐喻。比方说密闭空间,又尤其是水族箱。幽冥的人造光,泵嘟嘟换气,鱼肥草熟,平静无涛便假装是死去活来的海洋。” 在《白马走过天亮》一书中,步步为营的哀悼和大量超现实的场景切换就是她成长背景的最佳反映。 对她来说书写就像是一种与内在的声音的的孤独地练习,一种与朋友的对话。[1]

作品[编辑]

《白马走过天亮》是言叔夏的第一本书,虽是新秀作家,但她文字里特有的迷人声腔如磁铁,早已牢牢牵引住一群喜爱她的读者们。言叔夏在谈起这篇“成名作”时,忍不住开玩笑地称那是“爱钻牛角尖的年纪”,但或许正是那专注于伤害尖点的姿态,当同样质地的人向她趋近,便奋不顾身了。 谈起出书过程,言叔夏一开始没有出版的想法:“前几年可能会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还不知道‘它’和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但可能木星经我的命宫了吧!后来就比较自然,水到渠成了。”言叔夏形容那像生一个小孩,在酝酿的时候会觉得是自己的,出书后又好像隐然没了关系。说得轻快,但从校稿到出书的那段时间,她仍然有着焦虑:“尤其是散文这样的形式,里面有一些不属于日常生活,可能是个人的暗面吧,像是每一个时期的自己,有些缺角、有些残破,我那时不太愿意让它面世,可是等到真的印成书,我又发现它自然而然就完整了,已经不需要我了。”

作品列表[编辑]

《白马走过天亮》繁中版,九歌出版社,2013年6月1日
《白马走过天亮》简体版,九州出版社,2014年9月1日
《没有的生活》繁中版,九歌出版社,2018年8月30日

得奖纪录[编辑]

年份 奖项 得奖作品
2007年 第二届林荣三文学奖·散文佳作 〈马纬度无风带〉
2011年 第七届林荣三文学奖·散文三奖 〈白马走过天亮〉

参考文献[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

  1.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3DFmhvpMhA&feature=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