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人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中市人口指标
概况
 年龄层 比例  
总人口
  
2,845,909 (100%)
0~14岁
  
377,915 (13.28%)
15~64岁
  
2,018,693 (70.93%)
65岁以上
  
449,301 (15.79%)
1,391,681
(男人口数)
1,454,228
(女人口数)
目前处于高龄社会
性别比95.70%
扶养比40.98%
 - 扶幼比18.72%
 - 扶老比22.26%
老化指数118.89%
户人口量2.6858人/户
人口密度1,284.89 (人/km2)
2021年5月,台中市老年人口超越幼年人口,老化指数破百;同年7月,老年人口比例突破14%,进入高龄社会。
资料时间为2023年底,来源为台中市政府民政局[1]

台中市台湾第二大城,为台中都会区的核心。根据民政局统计,台中市目前的总人口数为2,849,578人。[2]

人口消长[编辑]

历史人口
年份人口±%
1960 903,556—    
1966 1,084,795+20.1%
1970 1,234,043+13.8%
1975 1,408,444+14.1%
1980 1,606,603+14.1%
1985 1,817,125+13.1%
1990 2,019,959+11.2%
1995 2,257,950+11.8%
2000 2,460,098+9.0%
2005 2,587,828+5.2%
2010 2,648,419+2.3%
2015 2,744,445+3.6%
2020 2,820,787+2.8%
来源: 縣市人口按性別及五齡組. 内政部户政司. [2021-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6). 
內政部統計月報-縣市現住人口. 内政部. [2021-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台中市各区人口密度图(2019年)
2024年台中市每月人口变化
月份 人口 消长
台中市人口变化图表
1 2,847,264 +1,355
2 2,848,370 +1,106
3 2,849,578 +1,208
4 2,850,285 +707
5
6
7
8
9
10
11
12
累积年度增减:+4,376
本年人口约已成长0.154%

各区人口明细[编辑]

以下行政区依邮递区号排列:

区名 面积
(km²)
下辖
里数
下辖
邻数
人口数 人口
消长
人口密度
(人/km²)
邮递区号 地理分区
中区 0.8803 8 195 17,892 +7 20,094 400 市区[3]
东区 9.2855 17 404 77,199 +105 8,140 401 市区
南区 6.8101 22 608 127,022 -54 18,503 402 市区
西区 5.7042 25 608 113,915 +80 19,764 403 市区
北区 6.9376 36 842 143,854 -53 20,744 404 市区
北屯区 62.7034 42 934 306,253 +374 4,635 406 市区
西屯区 39.8467 39 1,006 235,901 -14 5,794 407 市区
南屯区 31.2578 25 597 182,956 +125 5,655 408 市区
太平区 120.7473 39 714 198,649 +58 1,620 411 屯区
大里区 28.8759 27 767 212,483 -34 7,350 412 屯区
雾峰区 98.0779 20 353 63,614 -51 658 413 屯区
乌日区 43.4032 16 281 80,425 +70 1,779 414 屯区
丰原区 41.1845 36 737 163,887 +32 3,999 420 山线
后里区 58.9439 18 263 53,518 -2 915 421 山线
石冈区 18.2105 10 109 14,021 -36 791 422 山线
东势区 117.4065 25 343 47,239 -58 411 423 山线
和平区 1037.8192 8 115 10,729 -25 10 424 山线
原住民区
新社区 68.8874 13 174 23,018 -15 343 426 山线
潭子区 25.8497 16 318 109,011 +4 4,227 427 山线
大雅区 32.4109 15 359 95,664 -16 2,947 428 山线
神冈区 35.0445 16 280 64,229 -33 1,850 429 山线
大肚区 37.0024 17 298 55,902 -41 1,525 432 海线
沙鹿区 40.4604 21 412 99,214 +49 2,373 433 海线
龙井区 38.0377 16 290 78,603 +94 2,049 434 海线
梧栖区 16.6049 14 342 61,431 +70 3,584 435 海线
清水区 64.1709 32 496 90,020 +110 1,377 436 海线
大甲区 58.5192 29 376 74,612 -29 1,290 437 海线
外埔区 42.4098 11 187 31,037 -2 744 438 海线
大安区 27.4045 12 110 17,987 -8 674 439 海线
台中市 2214.8968 625 12,524 2,850,285 +707 1,278
  • 人口消长计算方式为本月人口减去上月人口,负值以红字表示,正值以蓝字表示,没有增长以绿字表示
  • 资料时间:2024年4月;来源:台中市政府民政局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地理分区参考:台中市区域计划(正式公告版)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各区人口成长情形:
    • 高度成长:北区、东区、北屯、南屯、西屯、太平、乌日、沙鹿
    • 稳定成长:南区、大里、梧栖、清水、龙井、潭子、大雅、丰原、神冈、后里
    • 不稳定增减:中区、西区、大甲
    • 成长停滞:大肚
    • 轻度流失:雾峰、石冈、和平
    • 高度流失:外埔、东势、新社、大安

四大分区人口消长[编辑]

中区是台中市最早开发的地区,惟近年市况老化、新市区兴起,造成人口严重外流
西屯区因市地重划、大量建设兴建,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台中市可分为四大地区(市区、山线、海线、屯区)。由于台中市各地区发展状况有差异,使得人口成长状态不同,在此将四大地区再做细分:

四大分区 次分区 行政区名
市区 旧市区 中区、东区、南区、西区、北区
新市区 北屯区、西屯区、南屯区
屯区 太平区、大里区、雾峰区、乌日区
山线 山线 后里区、丰原区、潭子区、大雅区、神冈区
山城 石冈区、东势区、新社区、和平区
海线 大甲 大甲区、大安区、外埔区
中港 沙鹿区、梧栖区、清水区、龙井区、大肚区

市区方面,新市区因重划区持续拓展、大型建设陆续完成,吸引大量人口迁入,三区人口皆呈显著增加。旧市区部分,南区由于交通日渐便利而人口稳定成长[4];东区因铁路高架化后交通阻隔消失,并随着闲置土地重新开发,大型建设陆续进驻,带动人口有微幅成长[5];中区、西区、北区等传统商业核心地区,因市况老化多为减少状态,其中又以中区为人口衰退最严重。

屯区由于受到台中市区都市扩张影响,人口成长相当快速,尤其太平区有上千户的社会住宅基地,以及土地的大量开发,是台中市近年人口增加快速的地区。[6]

山线以山线地区人口较有增长,山城地区长年呈流失状态,但近年山线地区人口成长有逐渐转为衰退的趋势。潭子区境内设有潭子加工区,以及预计2021年完工的“聚兴产业园区”,预计可创造近千个就业机会,加上台商回流,受惠就业机会多。且交通联外道路加快到位,吸引不少建商在此推案,该区人口成长相当有机会[7];东侧山城除和平区人口增减变化不稳定以外,其余三区皆呈严重人口流失的现象。

海线以中港地区为主要成长地区。海线房价基期低,加上三井OUTLET进驻让滨海地区生活机能增强,有愈来愈多购屋族往梧栖区、清水区移动[6];沙鹿区因最接近市区,就业与生活皆相对便利,吸引不少人口迁入[8];大甲地区因距离市区遥远,且地理环境风头水尾,导致当地发展不易,人口不断外移。

2023年台中市地理分区每月人口消长
分区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年度增减
市区 人口 1,182,351 1,184,317 1,186,991 1,188,739 1,190,583 1,192,466 1,194,691 1,196,176 1,197,519 1,198,697 1,199,854 1,201,040 总计
消长 +3,167 +1,966 +2,674 +1,748 +1,844 +1,883 +2,225 +1,485 +1,343 +1,178 +1,157 +1,186 +21,856
山线 人口 582,140 582,081 582,198 582,378 582,275 582,322 582,570 582,541 582,219 582,300 582,155 582,094 总计
消长 +602 −59 +117 +180 −103 +47 +248 −29 −322 +81 −145 −61 +556
海线 人口 504,776 505,116 505,521 505,752 506,018 506,387 506,860 507,258 507,414 507,670 507,824 508,036 总计
消长 +732 +340 +405 +231 +266 +369 +473 +398 +156 +256 +154 +212 +3,992
屯区 人口 550,531 551,029 551,520 551,944 552,447 552,871 553,434 553,793 554,073 554,259 554,417 554,739 总计
消长 +838 +498 +491 +424 +503 +424 +563 +359 +280 +186 +158 +322 +5,046
  1. 人口消长计算方式为该月人口减去上月人口,正值以红字表示,负值以蓝字表示,持平以绿字表示
市区
山线
海线
屯区


历年人口变化[编辑]

1981年至今台中市人口变化[9]

年分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台中市人口 607,238 621,566 636,406 655,196 674,936 695,562 715,107 730,376 746,780 761,802
台中县人口 1,044,058 1,071,310 1,094,776 1,120,499 1,142,189 1,161,025 1,183,490 1,210,475 1,230,869 1,258,157
人口总计 1,651,296 1,692,876 1,731,182 1,775,695 1,817,125 1,856,587 1,898,597 1,940,851 1,977,649 2,019,959
年分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台中市人口 774,197 794,960 816,601 832,654 853,221 876,384 901,961 917,788 940,589 965,790
台中县人口 1,286,839 1,317,505 1,351,251 1,379,949 1,404,729 1,427,378 1,447,761 1,467,579 1,481,407 1,494,308
人口总计 2,061,036 2,112,465 2,167,852 2,212,603 2,257,950 2,303,762 2,349,722 2,385,367 2,421,996 2,460,098
年分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台中市人口 983,694 996,706 1,009,387 1,021,292 1,032,778 1,044,392 1,055,898 1,066,128 1,073,635 1,082,299
台中县人口 1,502,274 1,511,789 1,520,376 1,527,040 1,533,442 1,543,436 1,550,896 1,557,944 1,562,126 1,566,120
人口总计 2,485,968 2,508,495 2,529,763 2,548,332 2,566,220 2,587,828 2,606,794 2,624,072 2,635,761 2,648,419
年分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台中市人口 2,664,394 2,684,893 2,701,661 2,719,835 2,744,445 2,767,239 2,787,070 2,803,894 2,815,261 2,820,787
年分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2026年 2027年 2028年 2029年 2030年
台中市人口 2,813,490 2,814,459 2,845,909
台中市四大分区历年人口变化(1981年-)[9]
市区
台中市市区历史人口
年份人口±%
1981 607,238—    
1986 695,562+14.5%
1991 774,197+11.3%
1996 876,384+13.2%
2001 983,694+12.2%
2006 1,044,392+6.2%
2011 1,090,673+4.4%
2016 1,142,771+4.8%
2021 1,174,265+2.8%
山线
台中市山线历史人口
年份人口±%
1981 427,238—    
1986 459,374+7.5%
1991 494,004+7.5%
1996 538,001+8.9%
2001 563,680+4.8%
2006 574,597+1.9%
2011 580,685+1.1%
2016 590,492+1.7%
2021 585,591−0.8%
海线
台中市海线历史人口
年份人口±%
1981 359,098—    
1986 388,733+8.3%
1991 417,173+7.3%
1996 443,451+6.3%
2001 462,815+4.4%
2006 476,063+2.9%
2011 485,036+1.9%
2016 498,875+2.9%
2021 503,921+1.0%
屯区
台中市屯区历史人口
年份人口±%
1981 257,722—    
1986 312,918+21.4%
1991 375,662+20.1%
1996 445,926+18.7%
2001 475,779+6.7%
2006 492,776+3.6%
2011 508,000+3.1%
2016 535,101+5.3%
2021 549,713+2.7%

人口结构[编辑]

劳动力状况[编辑]

根据台中市政府劳工局统计,台中市15岁以上劳动人口约为140.1万,就业者人口约为134.7万,劳动力参与率为59.14%。[10]

年龄[编辑]

西区等较早开发的旧市区,因人口外流,导致人口老化问题浮现

台中市人口平均年龄约为40岁,65岁以上人口占全市总人口数14.12%,为目前人口老化问题相对轻微的县市,但是市内各区的人口结构因城乡发展而有显著差异。

  • 扶养比最高前三名分别为中区(61.45%)、东势区(45.94%)、西区(45.75%);最低前三名分别为南区(35.04%)、潭子区(35.35%)、大雅区(35.60%)。
  • 扶老比最高前三名分别为中区(32.62%)、东势区(31.31%)、新社区(29.52%);最低前三名分别为南屯区(14.77%)、大雅区(15.58%)、西屯区(16.59%)。
  • 扶幼比最高前三名分别为中区(28.82%)、沙鹿区(23.16%)、南屯区(21.65%);最低前三名分别为石冈区(13.31%)、大安区(13.59%)、新社区(14.42%)。
  • 老化指数最高前三名分别为东势区(214.04%)、石冈区(213.96%)、新社区(204.73%);最低前三名分别为南屯区(68.22%)、沙鹿区(76.24%)、大雅区(77.80%)。

幼年人口比例以中区17.85%为全市最高,以石冈区9.38%为全市最低;壮年人口比例以南区74.05%为全市最高,以中区61.94%为全市最低;老年人口比例以东势区21.45%为全市最高,以南屯区10.83%为全市最低。上述五区中,中区为全国壮年人口比例最低的三级行政区,南屯区则是全台湾除去原住民区的老年人口比例最低的市辖区。截至2021年8月底,台中市共有4区处于超高龄社会,分别为东势区、新社区、中区与石冈区。

此外,在全台所有市辖区的人口老化指数前20低排行中,台中市更包揽其中8位[11],而和平区目前是全国老化问题最严重的山地原住民族地区,亦是全国第一个进入高龄社会的山地乡(区)[12]。虽然市内大部分的行政区幼年比例受到台湾少子化的影响而开始有逐年下降之势,但内政部户政司人口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台中市18岁以下人口总数为全国第二多(第一多为新北市),而台中市18岁以下人口比例为全国第四高(第一~三高分别为新竹市、新竹县、桃园市),因此,台中市为国内受少子化影响相对较少的县市。[13]

台中市人口金字塔(2020年12月)[13]
男性年龄女性
137 
100+
186 
1,139 
95-99
1,297 
4,952 
90-94
5,511 
9,435 
85-89
13,564 
17,568 
80-84
24,608 
25,537 
75-79
32,289 
43,255 
70-74
49,443 
73,238 
65-69
82,445 
87,647 
60-64
96,888 
99,321 
55-59
109,948 
101,318 
50-54
112,055 
98,997 
45-49
109,336 
119,176 
40-44
126,244 
116,569 
35-39
120,795 
101,866 
30-34
99,336 
104,199 
25-29
98,043 
99,377 
20-24
92,368 
76,666 
15-19
71,228 
66,530 
10-14
61,069 
74,520 
5-9
69,265 
63,989 
0-4
59,433 

族群[编辑]

1926年的普查统计中,257,800人籍贯为福建、64,300 人为广东。(以移民时清朝明朝的区域划分福建省广东省。)

1926 年日本政府实施的台中汉人籍贯统计[14][a]
省份/居民(千人) 福建
257.8
广东
64.3
其他
2.2
州府/居民(千人) 泉州
122.2
漳州
121.4
汀州
5.0
龙岩
0.2
福州
6.7
兴化
0.2
永春
2.1
潮州
31.0
嘉应
20.2
惠州
13.1
地区/居民(千人) 安溪
20.6
同安
40.2
三邑
61.4








 

 

 
闽客
南家
︻︻
 南
 靖
漳、
 平
 和
州、
 诏
 安
︼︼



 

 

 
闽客
南家
︻︻
龙 
岩汀
、 
漳州
平 
︼︼



 

 

 
















闽客
南家
︻︻
 丰
 顺
潮、
 饶
 平
州、
 大
 埔
︼︼








闽客
南家
︻︻
潮 
州海
、 
漳陆
州 
︼︼



参见[编辑]

注释[编辑]

  1. ^ 台北新北福建人口的总和最多,台南其次。
    苗栗最多广东人口,新竹其次。
    高雄最多其他人口,台南其次。
    台北新北泉州人口的总和最多,台南其次。
    台南最多漳州人口,嘉义县市、宜兰其次。
    台中最多潮州人口,新竹其次。
    苗栗最多嘉应人口,屏东其次。
    新竹最多惠州人口,桃园其次。
    台北新北安溪人口的总和最多,台南其次。
    台北新北同安人口的总和最多,台南其次。
    台南最多三邑人口,彰化其次。三邑指泉州府的晋江、南安、惠安三县。

参考文献[编辑]

  1. ^ 臺中市人口統計資料管理平台. [2021-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3). 
  2. ^ 臺中市人口管理統計平台. 台中市政府民政局. [2023-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1). 
  3. ^ 台中市区域计划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台中市政府
  4. ^ 庭毅. 鐵路高架化...台中南區房市受青睞 三年增5000人. SETN 三立新闻台. 2019-08-05 [2021-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5) (中文(台湾)). 
  5. ^ 杨之瑜. 台中人口為何超越高雄?除了2大因素,住宅、產業和托育政策比一比. The News Lens 关键评论网. 2017-08-03 [2021-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5) (中文(台湾)). 
  6. ^ 6.0 6.1 王钧生. 台中人口成長10年新低 四大金區硬扛萬人. 苹果新闻网 (苹果日报). 2020-01-12 [2021-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0) (中文(台湾)). 
  7. ^ 北台中首購新熱區 潭子區「轉大人」. Yahoo!奇摩房地产 (Yahoo!奇摩新闻). 2020-05-07 [2021-02-18] (中文(台湾)). 
  8. ^ 王妙琴. 沙鹿人口成長 永益發初見推渡假宅. 工商时报 (中时新闻网). 2019-07-26 [2021-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6) (中文(台湾)). 
  9. ^ 9.0 9.1 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内政部统计月报. 2020-02-10 [2021-06-14]. (原始内容 (XLS)存档于2021-06-08) (中文(台湾)). 
  10. ^ 臺中市政府勞工局. [2021-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1). 
  11. ^ 包括:南屯、沙鹿、大雅、西屯、大里、梧栖、龙井、北屯,在这当中,南屯、沙鹿、大雅、西屯这4区更是居前10低。请参见台湾行政区人口列表
  12. ^ 為什麼沒有一起變老?. [2021-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1). 
  13. ^ 13.0 13.1 人口統計資料. 内政部户政司. [2021-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6). 
  14. ^ 台湾総督官房调查课 (编). 台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 南洋协会台湾支部. 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