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电力公司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立陶宛电力公司
LEO LT AB
原文名称Lietuvos elektros organizacija
公司类型私人公司
公司结局清算解散
成立2007年
结束2009年
创办人立陶宛共和国(61.7%)
NDX Energija(38.3%)
总部 立陶宛维尔纽斯
产业电力
主要子公司立陶宛能源集团(Lietuvos Energija)
RST(Rytų skirstomieji tinklai – 东部电网公司)
VST(Vakarų skirstomieji tinklai – 西部电网公司)

立陶宛电力公司[1]立陶宛语Lietuvos elektros organizacija, LEO LT AB)通称LEO LT,是立陶宛过去的国家能源控股公司,持有该国3个主要负责电力供应和分配的企业股份,该公司成立于2008年初,原目的是为替伊格纳利纳核电站除役后计划兴建的维萨吉纳斯核电站以及立陶宛-瑞典英语NordBalt立陶宛-波兰英语LitPol Link间的电缆工程筹措资金。[2] 该公司在成立过程即陷入争议并受到批评,LEO LT的股东最终于2009年9月4日决议清算公司。[3]

组建[编辑]

2007年6月28日,立陶宛议会通过一项兴建新核电站的法律,规定政府须建立一个“国家投资人”(national investor)以获取投资。[4]2007年11月30日,时任总理格迪米纳斯·基尔基拉斯领导的政府与维尔纽斯贸易集团英语Vilniaus prekyba旗下的民营企业NDX Energija就设立“国家投资人”展开谈判,并于同年12月20日达成协议。[5]立陶宛议会于2008年2月1日批准,同月12日由时任总统瓦尔达斯·阿达姆库斯签署该法律。[6][7]LEO LT于2008年5月20日正式开始运作,总资本为50亿立特[8][9]

根据最初的协议,LEO LT的股份由立陶宛政府持有61.7%,NDX Energija持有38.3%,剩余的少量股份(约0.3-0.4%)将在维尔纽斯证券交易所英语Nasdaq Vilnius进行交易。[5]立陶宛政府将其拥有的立陶宛能源集团(96.4%)和RST(Rytų skirstomieji tinklai – 东部电网公司,71.34%)股份转让给LEO LT;而NDX Energija则转让VST(Vakarų skirstomieji tinklai – 西部电网公司)的97.1%股份。该国政府另计划收购德国意昂集团持有RST的20.3%股份。[5]此外,科洛尼斯抽水蓄能电站英语Kruonis Pumped Storage Plant考纳斯水力发电厂被排除在LEO LT之外,仍由立陶宛政府管理。[2]

解散[编辑]

LEO LT在成立时存在部分争议,并引发诸多批评。争议点包括:新成立的LEO LT将再次垄断甫在2002年分割的市场、NDX Energija在未有公开招标竞争的情况下被政府选作合作伙伴,这可能违反《立陶宛宪法英语Constitution of Lithuania》和欧洲联盟有关能源垄断的规定。[3]立陶宛宪法法庭于2009年3月2日的判决中裁定,虽然(立陶宛)政府和NDX Energija之间的合作存在轻微的违规行为,但这些行为的严重程度不足以致使两方的协议无效。[10]LEO LT随后多次受到腐败指控,立陶宛线上报纸Bernardinai.lt英语Bernardinai.lt》的一篇评论文章将此风波称为“世纪骗局”(šimtmečio afera)。[11]

2008年立陶宛议会选举英语2008 Lithuanian parliamentary election产生新任总理安德留斯·库比柳斯,其领导的政府并不支持LEO LT。2009年9月4日,立陶宛议会投票决议对LEO LT进行公司清算,并于同年12月4日与NDX Energija签署资产分割协议。[12]立陶宛政府将保留LEO LT旗下3家公司(立陶宛能源集团、RST和VST)所有的股份,同时向NDX Energija支付6.8亿立特的赔偿金,此款项与后者于2003和2004年转让VST股份所支付的金额大致相同[12],因此该协议被认为对政府方较有利。[11]据媒体报导,NDX Energija在对VST的投资中约获利5亿立特[12][13],但分析家亦指出转让后损失的机会成本:VST的估值于2007年达到20-30亿立特。[13]

参考资料[编辑]

  1. ^ 俄羅斯:Kaliningrad核電廠完成開挖. 中华民国核能学会. [2021-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2) (中文(繁体)). 此外立陶宛电力公司(Lithuanian Electricity Organization, LEO LT)董事会...... 
  2. ^ 2.0 2.1 Government Approves Establishment of Lithuanian Electricity Organisation LEO LT AB.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Lithuania. 2007-12-20 [2008-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05) (英语). 
  3. ^ 3.0 3.1 Stancikas, Dalius. Didžioji piliečių pergalė, arba Kieno yra valstybės pinigai. Bernardinai.lt. 2009-09-07 [2021-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立陶宛语). 
  4. ^ Nerijus Adomaitis. Lithuania adopts law on new nuclear power plant. Reuters. 2007-06-28 [2008-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1) (英语). 
  5. ^ 5.0 5.1 5.2 Nerijus Adomaitis. Lithuania agrees merged energy firm for nuclear plant. Reuters. 2007-12-20 [2008-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05) (英语). 
  6. ^ Nerijus Adomaitis, Patrick Lannin. Lithuania vote gives boost to nuclear plant plan. Reuters. 2008-02-01 [2008-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05) (英语). 
  7. ^ Fitch release on Central European Power Sector. Reuters. 2008-02-14 [2008-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05) (英语). 
  8. ^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port 2008 (PDF). Nasdaq. VST AB: 10. [2021-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9) (英语). 
  9. ^ Petras Vaida. LEO LT authorized capital raised to 1.45 billion euros. The Baltic Course. 维尔纽斯: International Internet Magazine. 2008-05-28 [2021-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9) (英语). 
  10. ^ Konstitucinis Teismas: LEO LT įsteigimas pažeidė Konstituciją, bet bendrovės naikinti nereikės. [2010-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27) (立陶宛语). 
  11. ^ 11.0 11.1 Girnius, Kęstutis. Pasakiška "šimtmečio aferos" pabaiga. Bernardinai.lt. 2009-12-07 [2021-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2-08) (立陶宛语). 
  12. ^ 12.0 12.1 12.2 Širvinskas, Marijus. "Leo LT" dalybos – su iškapotomis akimis ir aukso kapšais. Alfa.lt. 2010-01-08 [2021-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29) (立陶宛语). 
  13. ^ 13.0 13.1 "NDX energija" prarado kelis milijardus litų. Lietuvos rytas英语Lietuvos rytas. 2009-12-07 [2010-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27) (立陶宛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