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展 (明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杨展(1604年—1649年),字玉梁明朝四川嘉定州(今乐山大佛坝人,年少时参军。崇祯十年(1637年)丁丑科武进士[1]

崇祯十六年(1643年)担任参将和广元守备。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末,杨展与川北总兵刘佳胤一同守卫成都。成都被张献忠攻占后,杨展拒绝投降,张献忠命人将其斩首,杨展趁着押送人员不备杀死押送人员后逃跑[2]

后杨展来到犍为县,杀死张献忠所派的县令后起兵。崇祯十七年(1644年)十月,杨展退往叙府与一些明朝残军汇合。十二月,大西军占领叙府,杨展退往遵义府。隆武二年(1646年),杨展夺回叙府,并攻占嘉定州,自称左都督,挂平寇将军印[2]。三月,张献忠下属刘文秀狄三品进攻杨展,被杨展击败;杨展又联合马应试,接连收复失地[3]

此时南明阁部王应熊号召诸部联合向成都进攻。隆武二年(1646年)七月,张献忠率领30多万军队,上千艘满载金宝的大船沿江东下,到达彭山的江口时,被杨展击败,大量辎重丢弃,张献忠不得不退回成都。八月,张献忠逃离成都前往川北,杨展追击至汉州(今广汉市),前锋追击至保宁(今阆中市)后退兵[2]

永历二年(1648年)春,永历帝封杨展为华阳伯,不久又升任其为总兵官、都督同知,进封宣平侯[3]

当时武大定袁韬驻扎在重庆,缺少粮食,士兵饥饿,西充饷院李乾德于是带领武大定、袁韬来到杨展处,劝说杨展收留武、袁二人,杨勉强同意。不过杨展并不能满足武大定、袁韬等人的要求,反而杨展向李占春赠送大量粮食和金钱,引起武大定、袁韬不满。李乾德也抱怨杨展对自己不用心接待。于是三人图谋杀死杨展。永历三年(1649年)七月二十六日,武大定、袁韬以过生日名义宴请杨展,杨展的家属和部将怀疑其中有诈,劝阻杨展赴宴;杨展自以为对袁韬、武大定有恩,带领300人坐船来到犍为县[4],袁韬等于宴席间灌醉杨展后将其杀死,年四十五岁[5],杨展的随从兵役300于酒醉后也全数被杀,仅有水手数名逃脱。[6]

袁韬、武大定随即进攻嘉定州,杨展子杨璟新困守城中,涪州李占春率部前来援救,被袁、武击败。十二月二十四日,经过四个月围城,嘉定州城破,杨展长子杨璟新率残兵五十余人经峨眉、新津、灌县逃往保宁府,于次年(1650年)正月十六日向清朝四川巡抚李国英投降。[7]

杨展的地盘、器械、部队被袁韬、武大定瓜分,但搜索杨展府内所获甚少,袁韬、武大定将杨展夫人陈氏吊挂拷问,并烧死经手军需财务的属员,却无窖藏财物,二人大失所望。[8]杨妻陈氏指责袁韬与伍大定忘恩负义,结果陈氏被杀。[3]

南明川陕总督樊一蘅得知后写信斥责李乾德,但李乾德不以为然。[3]李乾德设计杀害杨展后,自称尚书经略,企图掌握地方粮饷军务,但仅是空名。[9]

参考资料[编辑]

  1. ^ 咸丰《嘉定府志·卷二十八·选举》
  2. ^ 2.0 2.1 2.2 杨展:兴于犍为、亡于犍为的明末将军. 华西都市报. 
  3. ^ 3.0 3.1 3.2 3.3 徐鼒. 小腆纪传. 清: 卷65.  [失效链接]
  4. ^ 李馥荣著,《滟滪囊》卷四,杨展赴犍为时仅带裨将雷震、田贵等十二人共率三百人随行。
  5. ^ 彭遵泗著,〈杨展传〉,载(嘉庆)《乐山县志》卷十四,艺文志。
  6.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清史料》甲编,第三本,第二五八页。李国英著,《李勤襄公抚督秦蜀奏议》,顺治六年十一月初十日奏疏。
  7. ^ 李国英,顺治七年七月初九日题本,〈为恭报前后招抚川南伪镇将领躬视投诚仰慰圣怀事〉,见《李勤襄公抚督秦蜀奏议》。费密《荒书》另载杨璟新降清于十一月。
  8. ^ 欧阳直著,《蜀乱》
  9. ^ 费密著,《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