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边庄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林邊庄
假名りんぺんしょう
平文式罗马字Rinpen shō
东港郡管内图

林边庄台湾日治时期1920年至1945年间存在之行政区,辖属高雄州东港郡。今屏东县林边乡南州乡

行政区划[编辑]

林边地区在清代属港东中里,在1897年5月隶属于“凤山县东港辨务署”。1898年6月18日,凤山县并入“台南县”。1900年11月15日,林边地区分为“林仔边区、七块厝区、东港区”[1]。1901年11月11日,台湾的行政区划改为二十厅,台南县被裁撤,阿猴、东港辨务署合并为阿猴厅,林边地区隶属于“阿猴厅东港支厅”。1904年4月13日,阿猴厅将原有街庄整并。1905年3月,阿猴厅改称“阿缑厅”。林边地区在1910年的划分如下[2]

  • 七块厝区(区长役场在溪洲庄)
    • 港东中里:巷仔内庄、溪洲庄、车路墘庄、七块厝庄
  • 林仔边区(区长役场在竹仔脚庄)
    • 港东中里:林仔边庄、田墘厝庄、(石亟)仔口庄、竹仔脚庄、滥头庄、牛埔庄

1919年10月8日,林仔边区长役场搬到林仔边庄[3]。1920年10月1日,原堡里乡澚之行政区废除,街庄社改为大字,“林仔边”改称“林边”,而上述街庄合并为高雄州东港郡林边庄,辖域内分为林边田墘厝(石亟)子口竹子脚溪洲车路墘七块厝滥头牛埔巷子内等10个大字[4];田墘厝大字下有“田墘厝”、“放索”小字名[5]

二战后,林边庄改为“高雄县东港区林边乡”。1950年10月1日,改为“屏东县林边乡”。1951年3月1日,溪洲、车路墘、七块厝、滥头、牛埔、巷子内独立组成“南州乡”。

林边庄行政区划变迁一览
1900年[1] 1920年 现在
堡里 街庄社 街庄 大字 乡镇
港东中里 林仔边区 林仔边街、八甲头庄、槟榔宅庄、薄岸头庄、塭岸头庄 林边庄 林边 林边乡
田墘厝庄、崎仔头庄、塭尾庄、中庄仔庄、芦竹塭庄、放索庄 田墘厝
(石亟)仔口庄、南埔庄 (石亟)子口
竹仔脚庄、檨仔脚庄、凹仔底庄、大堀头庄、芋埔庄、下庄 竹子脚
七块厝区 滥头庄、社口庄、社边庄 滥头 南州乡
牛埔庄、三千庄 牛埔
溪洲庄、仑仔顶庄 溪洲
车路墘庄 车路墘
溪底庄、顶廍庄、古山庄、什花庄、巷仔内庄 巷子内
七块厝庄 七块厝
东港区 番仔厝庄

区、庄长[编辑]

  • 林仔边区长
    • 阮达天:1910~1920年
  • 七块厝区长
    • 黄得:1910~1920年
  • 林边庄长
    • 黄添福:1920~1928年
    • 阮朝江:1929~1932年
    • 有川贞治:1933~1934年
    • 郑如南:1935~1938年(曾任林边公学校训导)
    • 和田寅次:1939~1940年(原任凤山郡役所警察课警部,后任大寮庄长)
    • 川畑清次:1941~1945年(曾任崁顶公学校训导)[6]

设施[编辑]

参见[编辑]

  1. ^ 1.0 1.1 縣令第二十二號 各辨務署管內街庄社長管轄區域改正. 台南县报. 1900-11-13. 
  2. ^ 告示第3號 街庄社名竝區長役場ノ位置. 台湾总督府报. 1910-01-18. 
  3. ^ 告示第139號 區ノ名稱及其ノ區域內ノ街庄社名竝區長役場ノ位置中改正. 台湾总督府报. 1919-10-08. 
  4. ^ 《台湾总督府行政区域便览》
  5. ^ 《新旧对照管辖便览》
  6. ^ 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 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