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半天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小半天,是台湾南投县鹿谷乡的一个传统地域名称,位于该乡西部。相较于今日行政区,其范围大致包括竹丰村、竹林村。[1][2]

历史[编辑]

台湾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小半天地区为一街庄,称为“小半天庄”,隶属于沙连堡。该庄北边及东边北段隔北势溪羌仔藔庄车桄藔庄为邻,东边南段以小半天山(今讹作小坂田山,或称大仑尾山)与内树皮庄为邻,南边为劳水坑庄,西南边及西边南段为大鞍庄,西边北段为笋仔林庄[1]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全台废县厅改设二十厅,该庄隶属于斗六厅。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6月,该庄编入“羌仔藔区”,隶属于南投厅。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合并二十厅为十二厅,羌仔藔区改隶属于南投厅。1920年(大正九年),全台地方制度大改正,废十二厅改设五州二厅,该庄改制为“小半天”大字,隶属于台中州竹山郡鹿谷庄[3]

战后鹿谷庄改制为鹿谷乡,隶属于台中县,大字亦改制为村。1950年10月,中、彰、投分治,鹿谷乡改隶属南投县

聚落[编辑]

本地区发展较早的聚落有双溪底、二八仔、崎头、中湖、内湖、南坪后、山猪湖、木耳藔等,在日治期初期的官方地图上已有记载。[1]此外,本地区尚有湖底、竹围仔、田头、内冻、牛寮仔、大柯、下寮、人起湖、乌土堀、横路等聚落。[2]

交通[编辑]

县道151号(中正一路、兴产路)是竹山镇延平至鹿谷乡溪头的道路,大致以西北—东南走向转北微西—南微东走向南蜿蜒经过小半天地区东部边界外不远处的北势溪东岸地带。由该道路向西北可前往初乡、江西林地区南部的延平聚落并止于省道台3线路口;向南南东可前往内树皮并止于溪头收费停车场。[1][2][4]

乡道投55线(光复路、爱乡路)是延平至崩崁头的道路,大致以西北—东南走向蜿蜒经过东北部,并于内湖聚落经过乡道投55-1线起点路口。由该道路向西北可前往笋子林、江西林并止于延平聚落的县道151号路口;向东南转南可前往内树皮并止于县道151号另一路口。[1][4][2]

乡道投55-1线(光复路)是小半天至五仑尾的道路,其西侧端点位于本地区东北部中央地带内湖聚落的乡道投55线路口。由此向北北东出聚落后,转东南再绕大弯转东北再转北,经北势溪小半天高架桥出境后,可前往车𨐈寮、大水堀的五仑尾聚落西郊并止于乡道投56线路口。[1][2]

学校[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台湾堡图》,台湾总督府,1904年
  2. ^ 2.0 2.1 2.2 2.3 2.4 《南投县鹿谷乡行政区域图》,内政部,2005年12月
  3. ^ 《新旧对照管辖便览》,台湾总督府
  4. ^ 4.0 4.1 《南投县竹山镇行政区域图》,内政部,200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