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予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伊予市
伊予市
日文转写
 • 日文伊予市
 • 平假名いよし
 • 罗马字Iyo-shi
伊予市旗帜
市旗
伊予市市章
市章
伊予市位置图
伊予市在爱媛县的位置
伊予市在日本的位置
伊予市
伊予市
伊予市在日本的位置
坐标:33°45′27″N 132°42′13″E / 33.75744°N 132.70367°E / 33.75744; 132.70367
国家 日本
地方四国地方
都道府县爱媛县
接邻行政区大洲市内子町松前町砥部町
政府
 • 市长武智邦典日语武智邦典
(现任任期至:2025年4月23日)
面积
 • 总计194.47平方公里
人口(2024年3月)
 • 总计35,409人
 • 密度183人/平方公里
象征
 • 市树水杉
 • 市花菜花
时区日本标准时间UTC+9
市编号38210-8
邮递区号799-3193
市役所地址伊予市米凑820番地
伊予市政府
伊予市政府
电话号码+81-89-982-1111
市议员数20
法人番号5000020382108
网站http://www.city.iyo.lg.jp/
人口:人口统计

伊予市(日语:伊予市いよし Iyo-shi)是位于日本爱媛县中予地方最西端、松山市西南边的城市。北部是道后平原南端的平地,东南部为与四国山地相连的群山[1],国道56号与松山自动车道穿越市内[2]。当地以鱼干片而闻名[3],市内设有多家制造鱼干片的工厂[4]

地理[编辑]

境内有谷上山、障子山、明神山和秦皇山;河川有大谷川、中山川和森川;湖沼主要有大谷池和大池[5][6]

历史[编辑]

当地曾出土弥生土器,推测弥生时代已经有人类活动[7]废藩置县后,分别属于大洲县新谷县,后而后先合并为宇和岛县爱媛县

行政区划变迁[编辑]

  • 1889年12月15日:实施町村制,现在的辖区在当时分属:
    • 伊予郡:郡中町、郡中村、南山崎村、北山崎村、南伊豫村。
    • 下浮穴郡:中山村、出渊村、佐礼谷村、上滩村、下滩村。
  • 1897年4月1日:下浮穴郡中山村、出渊村、佐礼谷村、上滩村、下滩村被并入伊予郡。
  • 1907年1月1日:中山村和出渊村合并为新设置的中山村。[8]
  • 1908年9月30日:下滩村的部分地区被并入喜多郡满穗村(现已合并为内子町)。
  • 1921年9月3日:上滩村改制为上滩町
  • 1925年4月1日:
    • 上滩町的部分地区被并入南山崎村。
    • 中山村改制为中山町
  • 1940年1月1日:郡中村和郡中町合并为新设置的郡中町。[9]
  • 1955年1月1日:郡中町、北山崎村、南伊豫村、南山崎村合并为伊予市
  • 1955年2月1日:中山町和佐礼谷村合并为新设制的中山町。
  • 1955年3月31日:上滩町和下滩村合并为双海町[10]
  • 1958年11月1日:
    • 伊予市的部分地区被并入砥部町。
    • 中山町的佐礼谷平冈地区被并入伊予市。
  • 2005年4月1日:伊予市、中山町、双海町合并为新设置的伊予市[11]

变迁表[编辑]

1889年4月1日 1889年 - 1926年 1926年 - 1954年 1955年 - 1989年 1989年 - 现在 现在
南伊予村 1955年1月1日
伊予市
2005年4月1日
伊予市
郡中町 1940年1月1日
郡中町
郡中村
北山崎村
南山崎村
中山村 1925年4月1日
中山町
1955年2月1日
中山町
出渊村 1907年1月1日
并入中山村
礼谷村
上滩村 1921年9月3日
上滩町
1955年3月31日
双海町
下滩村

行政[编辑]

历任市长[编辑]

1955年合并后
  1. 城户丰市(1955年上任,1任)
  2. 玉本善三郎(1959年上任,4任)
  3. 冈本要(1975年上任,5任)
  4. 増野英作(1995年上任,1任)
  5. 中村佑(1999年上任,1任)
2005年合并后
  1. 中村佑(2005年上任,2任)
  2. 武智邦典日语武智邦典(2013年上任,现第3任)

交通[编辑]

铁路[编辑]

伊予上滩站
下滩站月台
伊予中山站
郡中站

道路[编辑]

高速道路

观光[编辑]

  • 五色滨
  • 五色滨神社
  • 滨五色姫海滨公园
  • 彩滨馆

经济[编辑]

伊予市内设有许多柴鱼片工厂[12],近年来第三级产业的就业人口有逐渐增加的趋势[13]

教育[编辑]

高等学校

本地出身人物[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伊予市過疎地域自立促進計画 p.1 (PDF). 伊予市役所. 2020-03 (日语). 
  2. ^ 市の紹介・概要. 伊予市役所 (日语). 
  3. ^ 市長の部屋. 伊予市役所 (日语). 
  4. ^ 伊予國通信第八號 packtto (PDF). 伊予市役所. 2013 (日语). 
  5. ^ 伊予エリア. 伊予市役所. [2024-04-11]. 
  6. ^ 大谷池 (PDF). 农林水产省. [2024-04-11]. 
  7. ^ 弥生土器の文様 (PDF). 爱媛県埋蔵文化财センター. [2024-04-11]. 
  8. ^ 旧中山町のあゆみ. 伊予市政府. 2012-03-30 [2012-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1) (日语). 
  9. ^ 沿革. 伊予市政府. 2012-03-30 [2012-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31) (日语). 
  10. ^ 旧双海町のあゆみ. 伊予市政府. 2012-03-30 [2012-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1) (日语). 
  11. ^ 愛媛県伊予市 (38210A1968) | 歴史的行政区域データセットβ版. Geoshapeリポジトリ. [2024-03-18] (日语). 
  12. ^ 亀井慎滋. 2019年8月26日 第7002号. 通信文化新报. [2024-03-29]. 
  13. ^ 伊予市過疎地域自立促進計画 p7-8 (PDF). 伊予市役所. 2020-03 (日语).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