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股守让堂

坐标25°05′00″N 121°26′26″E / 25.083381°N 121.440664°E / 25.083381; 121.440664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五股守让堂
位置新北市五股区新五路二段169号
建成时间1917年
类型登录等级:历史建筑
登录种类:宅第
评定时间2006年5月23日
详细登录资料

五股守让堂,是位于台湾新北市五股区三合院,1917年建立,2006年因五股交流道改善工程拆除,2018年异地重建,今列历史建筑

历史[编辑]

建筑[编辑]

五股水碓地区即今成泰路、登林路口一带,过去有守让堂、余厝两座三合院祖厝[1]。其中守让堂是大正时期贵仔坑区庄长吴愚七十大寿时,子孙为祝寿而兴建的单进双护龙三合院建筑[2],门匾是由泉州举人吴拱震所题[3]:29,当时1917年耗资日币三万元所建,在2006年报导时换算现值近新台币近亿元[1]。院墙内外院门各题“三让遗风”、“古梅里”,点出其姓氏源流[2]。1937年,新建外护龙,供仆人居住[3]:30

守让堂之建筑材料主要为福州杉、观音山石、唐山石、闽南砖[3]:29,并且原有两道院门,包括实心壁砖、精巧神龛、绿釉砖窗、泥塑鸟踏、双重院墙等具富丽堂皇特色[1]。装饰主要表现于砌砖细部技术,着重线脚、转角、层次处理[4]。装饰的泥塑、交阯、彩绘以及彩瓷等是北台湾典型作法[2][5]

保存[编辑]

1970年辟建中山高速公路时,守让堂右护龙遭拆除,吴家第十九世吴锡堃搬出[3]:31。次年余厝全被拆除,守让堂仅剩正身、左护龙[1]。1975年大房搬出守让堂,之后吴家第二十世吴俊夫利用守让堂空间经营工厂,但工厂在1983年倒闭,至此,吴家族人全数搬出守让堂,古厝成为空屋[3]:31

1989年,守让堂内部遭小偷,导致部分建材、构建、雕刻就此失窃,吴俊夫使用红砖封死所有门洞,屋内环境每况愈下[3]:32

2006年中山高五股交流道改善工程时,高速公路局因新辟水碓引道,计划该年3月拆除守让堂[6]。2月17日,县文化局曾继田课长邀集赖志彰与张震忠两位教授会勘后,认为古厝损坏程度太高,且已完成土地征收[7]。对台北县文化局长朱惠良认为无保存价值且县内已有同时期类似建筑,五股乡加里珍文化艺术社理事长陈仪章驳斥此论调,说文化资产保护永不嫌多,将继续向文建会争取保存[8]。在陈仪章、沪尾田野工作室纪荣达等人奔走下,邀李干朗于该月20日来此会勘后,获得支持保留[9]

县府于3月2日发文给高公局,要求暂缓拆除[10]。4日清晨零时许,纪荣达经守让堂时意外发现有人焚烧冥纸,产生警觉,果然在早上九时撞见吴家找来怪手和卡车将古厝破坏,于是十点向管区德音警派出所备案,在高公局、县文化局陪同赶往现场制止拆屋行动[11]。6日,张震钟、赖志彰、徐裕健、李干朗、徐福全、苏文魁、周宗贤、陈智仁和刘源清等专家学者会勘后,随后由文化局召开审议会议,决议将守让堂登录为历史建筑[12]。对文化局决定登录历史建筑,高公局路产组长徐金基表示,五股交流道改善工程当初经过城市规划变更、公告、发包程序,从未听闻县府表达过守让堂要保存,如今却以突袭式政策,要求高公局担负异地保存工作,实在为难[13]。14日,在地的德泰村民发起保留运动,由村长吴永村兼任会长,旗下设有邻长、文史工作者等七席常委,并商请立委黄剑辉李显荣跟县议员陈科名等人担任顾问[14]

重建[编辑]

五股守让堂

文化局将拆除后的建材原堆放在五股德泰活动中心,后因活动中心另有用途,2011年将建材逐步移至淡水海关码头存放[15]。计划重建用地位于五股新五路二段、新城一路交叉口,占地约1525坪,建物本体174坪,其余作为休闲空间[16]。原址现已经成为观光工厂[16]

至2013年,市议员张晋婷质疑迟未重建。文化局主任秘书于玟回应说,这六年来在地方召开多次说明会、预算书图审查会议,期间有重建经费不足、用地取得不易,最后决定将迁建至五股洲子洋重画区公四用地,但市府这年未编列此笔重建预算,明年将向文化部文化资产局申请二千一百万元补助,预计工程经费达八千四百万元,可望于明年动工。[15]

2015年,政府上网公告招标重建后,发生六度流标。新北市文化局主秘翁玉琴表示,原先重建经费六千四百万元,因数度流标已检讨提高经费,吸引营造厂商。中途,遇到议员提出共构地下停车场等建议,计划时程再度延宕。对此,新北市交通局交通局简任技正金肇安说明,该地位置地形狭长、车流量大,附近就有五股立体停车场,停车位尚足,故评估后认定不适合盖地下停车场。[16]

文化部补助三千七百五十万元[17],终于2018年以七千八百万发包成功[2],之前已历经十次流标[4],由市长朱立伦在6月11日主持开工仪式[2]。负责重建的建筑师徐裕健解说,守让堂是新北市第一例异地重建的历史建筑,不少大片构造遭切割,五成得使用复旧技术完成,将是浩大工程,未来将作为其他重组工程典范参考[4]。2020年11月6日,新北市长侯友宜主持完工开幕典礼[17]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1.2 1.3 林昭彰. 高貴古厝 毀在建設中. 联合报. 2006-02-21 (中文(台湾)). 
  2. ^ 2.0 2.1 2.2 2.3 2.4 施鸿基. 五股守讓堂重組開工 明年重現. 联合报. 2018-06-12 (中文(台湾)). 
  3. ^ 3.0 3.1 3.2 3.3 3.4 3.5 徐裕健. 《臺北縣歷史建築五股守讓堂調查研究計畫》. 台北县政府文化局. 2007-10. ISBN 978-986-01-1432-4. 
  4. ^ 4.0 4.1 4.2 陈心瑜. 歷史建築五股「守讓堂」異地重組 明年10月風華再現. 自由时报. 2018-06-11 [2022-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4) (中文(台湾)). 
  5. ^ 叶冠妤. 流標10次等10年!五股守讓堂異地重建 終於開工了. 自由时报. 2018-03-22 [2022-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5) (中文(台湾)). 
  6. ^ 陈忠荣. 古厝守讓堂面臨拆除 學者搶救古蹟大作戰. 中国时报. 2006-02-08 (中文(台湾)). 
  7. ^ 刘英纯. 保留守讓堂 爭敗部復活. 中国时报. 2006-02-18 (中文(台湾)). 
  8. ^ 林昭彰、林敬殷. 守讓堂存廢 文化局卯上文化人 朱惠良:已有類似建物 將再評估 專家斥不夠格 「古蹟保護哪能嫌多」. 联合报. 2006-02-22 (中文(台湾)). 
  9. ^ 林昭彰. 90年古厝要拆 專家罵環評白目 五股「守讓堂」 淪為菜園鴨場 現因改建中山高交流道 面臨拆除 李乾朗:古蹟未保護 讓人痛心. 联合报. 2006-02-21 (中文(台湾)). 
  10. ^ 沈旭凯、林昭彰. 不待古蹟審查 守讓堂屋主搶拆 雖經阻止 結構已破壞 文化局痛心 要求警方加強巡邏 明天照常審查. 联合报. 2006-03-05 (中文(台湾)). 
  11. ^ 陈忠荣. 拆文物 五股守讓堂古厝 破壞殆盡. 中国时报. 2006-03-05 (中文(台湾)). 
  12. ^ 唐荣丽. 登錄為歷史建築 易地重建 古厝守讓堂 保住了. 中国时报. 2006-03-07 (中文(台湾)). 
  13. ^ 沈旭凯、林昭彰. 守讓堂半毀 登錄歷史建築 縣府希望高公局負責異地保存 引起反彈 文化局:再協商. 联合报. 2006-03-07 (中文(台湾)). 
  14. ^ 陈忠荣. 護守讓堂 村民組自救會. 中国时报. 2006-03-15 (中文(台湾)). 
  15. ^ 15.0 15.1 谢幸恩. 五股守讓堂 可望明年動工重建. 中国时报. 2013-06-20 (中文(台湾)). 
  16. ^ 16.0 16.1 16.2 叶冠妤. 6度流標、地方異見 百年「守讓堂」重建路迢迢. 自由时报. 2017-02-10 [2022-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5) (中文(台湾)). 
  17. ^ 17.0 17.1 吴瀛洲. 五股守讓堂 異地重建開幕. 中华日报. 2020-11-07 [2022-05-15]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