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讨论:Htmlzycq/2014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多谢夸奖[编辑]

在下翻译马普切人系列,是因为喜欢《帝国时代3》里面的马普切棍子兵。至于凯尔特神话系列,我只翻译过阿丽安萝德一个神话人物而已。过奖了。──艾克 Ike路克 Look·托克 Talk·切克 Check2014年1月6日 (一) 15:12 (UTC)[回复]

哎呀,塔利埃辛是真实人物(当然也可以算神话人物)。古北地只是一个模板而已。我在完善塔利埃辛词条时顺便编辑了它。多谢夸奖。其他的凯尔特词条我已不打算更新了……──艾克 Ike路克 Look·托克 Talk·切克 Check2014年1月7日 (二) 13:09 (UTC)[回复]

词源[编辑]

因为我有来源他们没来源就这么简单,而且古英语池塘一词绝不是pool。所以我是对的他们是错的。--浅蓝雪 2014年1月6日 (一) 17:57 (UTC)[回复]

re[编辑]

您好,如果我有能力一定尽量帮忙。wiki在生物和医学方面的资料仍然相当贫乏,希望可以一起努力。:)Koala0090留言2014年1月7日 (二) 05:12 (UTC)[回复]

SWI/SNF[编辑]

SWI/SNF是一类超家族,原核生物里SWI/SNF的同源物是RapA[1];查了一下“coregulator”更多译为“共调节因子”。——Shakiestone留言2014年1月7日 (二) 14:18 (UTC)[回复]

欢迎参与基础条目的提升[编辑]

您好,先告诉您一个有关中文维基基础条目的好消息,自从基础条目攻坚战成立以来,中文维基基础条目已有以下的提升:

  • 加权长度小于10K的条目:由224篇缩减到3篇。
  • 加权长度大于30K的长条目:由393篇扩充到665篇。
  • 若只看基础条目,中文维基百科的名次由第9名提升到第4名。

现在在基础条目攻坚战中有列出一些篇幅比较接近30K的作品,邀请您针对其中有兴趣的条目进行扩充,让条目的加权长度可以超过30K,期待您的参与,祝编安

邀请你的维基人是:Wolfch (留言)-欢迎扩充基础条目 2014年1月7日 (二) 14:28 (UTC)[回复]

已收到您的感谢了,看来您也关注基础条目的提升,因此寄出这封邀请函给您,谢谢--Wolfch (留言)-欢迎扩充基础条目 2014年1月7日 (二) 14:28 (UTC)[回复]

回复:阁下是否有意为使用了武汉大学无线wifi而被错误禁封的维基人平反?[编辑]

您有新的留言 您好,Htmlzycq。您在HYH.124的对话页有新的留言或与您有关的消息。
您可以通过移除{{Talkback}}随时移除本通知

--黄居士留言 | 参与专题2014年1月11日 (六) 09:29 (UTC)[回复]

Htmlzycq您好,您提到的第二段我也看不太懂,不过刚好找到阿尔比恩中有些有关的说明

“这个词可能与欧洲和地中海地区的其他一些地名,如阿尔卑斯(Alpes)和阿尔巴尼亚(Albania)一样,出自于两种可能的来源(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根据):*albho-,原始印欧语中表示“白色”的词根(来自南方的船只航行到大不列颠岛时,最早见到的就是多佛尔海峡的白色悬崖);*alb-,原始印欧语中表示“山丘”的词根。”

不知是否有帮助,祝编安--Wolfch (留言)-欢迎扩充基础条目 2014年1月11日 (六) 13:13 (UTC)[回复]

Italo-Celtic译为意大利-凯尔特语(族)应该没错,有在网络上找到相同的中英文翻译至于看不懂的那一段,看要不要在英文版条目的讨论页面问一下--Wolfch (留言)-欢迎扩充基础条目 2014年1月11日 (六) 14:32 (UTC)[回复]
有点懂了,non-Indo-European 是指非印欧语系的语言,pre-Indo-European,是指以印欧语系为母语的人到欧洲前,欧洲当地使用的语言,两者不冲突--Wolfch (留言)-欢迎扩充基础条目 2014年1月11日 (六) 14:38 (UTC)[回复]

Re:[编辑]

抱歉,如果那句话冒犯了阁下。今天这个事情弄得太不愉快了,一个条目往往凝聚了数人连续数日的分工合作,直接删掉太不尊重劳动。--Walter Grassroot () 2014年1月13日 (一) 13:00 (UTC)[回复]

Re:氢氧化物的模板[编辑]

{{template:氢氧化物}}模板已经修改为元素周期表的样式。--Leiem留言2014年1月15日 (三) 08:55 (UTC)[回复]

Re: 没什么好感谢的[编辑]

镀金时代_(小说)应该是更合适的标题.

另外, 中文维基蓝链确实好少!! 居然连感恩而死都没有诶.... Bluedeck 2014年1月15日 (三) 09:47 (UTC)[回复]

回复通告[编辑]

您有新的留言 您好,Htmlzycq。您在Wikipedia:互助客栈/消息有新的留言或与您有关的消息。
此回复通告添加于2014年1月16日 (四) 06:14 (UTC),您可以通过移除{{Talkback}}随时移除本通知

Nigel 2014年1月16日 (四) 06:14 (UTC)[回复]

Re:该怎么和新维基人对话好呢[编辑]

对于新人,开头一般会使用“欢迎参与编辑维基百科,本人看到阁下在××专业的条目作除了不少贡献”,然后引导新人查看维基百科:格式手册,让他们知道如何用wikidata做跨语言链接,如何启用WP:HOTCAT等。总之不要用指责的语气即可。--天天 (留言) 2014年1月19日 (日) 05:37 (UTC)[回复]

Re:乡土条目[编辑]

感谢您的美味馅饼!过奖了,其实我觉得问题不少,争取逐渐改善吧,呵呵。术业有专攻,条目写不完,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做出贡献就很好,您不必惭愧。PS:在下拜读了平苍引水工程,惟觉得稍有语病,斗胆越俎修编。因远隔千山,只接触过平阳产化工泵,编辑可能有误,还盼您复核。--fao留言2014年1月19日 (日) 19:59 (UTC)[回复]

之前提删该条目者认为没有必要采取另一种排列方式重复呈现世界隧道列表的大部分内容,在下经过考量后也认为可行。不过阁下提议参照世界最高桥梁列表总页面/分页面的模式重建,在下认为不妥。因为毕竟“最高桥梁”可能有两种解释,而不同的隧道类型单独列表则不会产生定义上的混乱,所以,在下认为目前暂不必重建世界隧道列表 (按类型排列)。谢谢!PALMER -@Palmer-Edits- 2014年1月20日 (一) 12:00 (UTC)[回复]

您好,您创建的页面被提出快速删除,该条目很快会由管理员进行复核并决定是否保留。
维基百科非常欢迎您的编辑,但请先看看编辑帮助维基百科不是什么,以免犯了常见的错误

请不要自行移除快速删除模板,快速删除旨在加快处理显然不合适的页面。若您认为删除理由不合适或您已对条目做了改善,请在被提删页面快速删除模板的正下方加入{{hangon}},并在条目的讨论页中说明理由。您亦可以与提删的维基人进行沟通,多谢合作!
帮助:互助客栈 · 删除指导 · 存废复核请求 · IRC聊天频道--Techyan留言2014年1月21日 (二) 09:23 (UTC)[回复]

Category:列表的列表页面存废讨论通知[编辑]

您好,您先前创建或编辑的页面“Category:列表的列表”已被提出存废讨论正在讨论条目的存废
维基百科非常欢迎您的编辑,但请先看看编辑帮助维基百科不是什么,以免犯了常见的错误
如果您想取回已删除页面的内容,您可联系管理员,多谢合作!
帮助:互助客栈删除指导存废复核请求IRC聊天频道--Temp3600留言2014年1月21日 (二) 16:12 (UTC)[回复]

您的Chrome还好吗?[编辑]

在下留意到您似乎也用Chrome浏览器,想咨询下您那里的情况。我的Chrome近一周显示模板有异常。正常的话,模板不论是显示(展开)还是隐藏(收起)状态,都会占满除左侧栏外的屏幕宽度。但现在文字和底色都向左收拢,除非模板的文字够多能排满屏幕宽度,否则右边会留白。尤其收起时标题文字少,几乎都严重向左收缩。很丑,且不方便切换显隐,因为按钮左右跑。用IE则无此问题。当前Chrome版本是最新32.0.1700.76 m。要是您知晓原因、懂得处理方法就更好啦,谢谢!--fao留言2014年1月21日 (二) 20:59 (UTC)[回复]

惭愧,多谢提醒。我去WP:互助客栈/技术看了,已有定论,是测试功能“此页的附近”有故障,关掉就没事了。--fao留言2014年1月22日 (三) 13:15 (UTC)[回复]

re[编辑]

维基导游只收录有住宿设施的地方,如昌岗站天河客运站都不是收录范围。因此这些应该建立到维基百科的链接。--GZWDer留言2014年1月23日 (四) 04:27 (UTC)[回复]

多谢阁下的支持[编辑]

对于阁下的赞同。在下除了欣喜异常外,也会一路奋战外及秉持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One for all, all for one)让人类的知识障碍减少、而打开智慧,而开启宇宙的新纪元。cuax留言2014年1月23日 (四) 12:37 (UTC)[回复]

建议创建页面方面"量力而为"而不是"不自量力",先从小的简单的创建开始,然后才复杂及深入的项目。也不必急着创建许多页面,可以一个月或好几个月再创建一个页面。其它时间先观摩他人做法,也投入部分的修改及整编;比如德国的学徒制一般,哪有一下子就创建一艘214型潜艇的道理!cuax留言2014年1月23日 (四) 17:47 (UTC)[回复]

Re: 来请教个技术问题[编辑]

模板里写的是重定向页。--Jimmy Xu 2014年1月23日 (四) 14:13 (UTC)[回复]

因为当前页不是链接到的页面。去给Protein biosynthesis navs加个参数然后把调用模板的名字传进去吧。--Jimmy Xu 2014年1月23日 (四) 14:30 (UTC)[回复]

巡查豁免权[编辑]

已经通过,望善用权限。--♥VC XC 2014年1月27日 (一) 01:22 (UTC)[回复]

Re:[编辑]

感谢阁下提出的讨论,我从医学疾病的角度上,我需要一系列化学疗法的条目辅佐,特别是混合化疗的各种试剂、相关的蛋白酶等,如果阁下愿意协助,我只有感谢了;当然我也愿意协助阁下翻译一些化学试剂对应、和蛋白的疾病条目。我在翻译完妇科肿瘤后,我再翻译更大的Template:女性盆腔和生殖器疾病,之后我会集中将近一年的时间去翻译呼吸道疾病。当然能够完成这样的计划,只能祈祷不要被恶人再干扰盗乱了。写医学化学和生物条目的维基人非常少,我觉得很难去在其中再分类了。我建议还是有意识地构建一定的目标和范围,通过协作毅力去完成。谢谢。--Walter Grassroot () 2014年1月29日 (三) 03:53 (UTC)[回复]

新年快乐!在下其实没有太大的兴趣去写那么多或者参与联络,我倒是建议阁下不妨去问Wikipedia:条目质量提升计划/生物学提升计划/第三阶段中此前的那些参与朋友们,听听他们的意见,或许更有参考性。谢谢。--Walter Grassroot () 2014年1月30日 (四) 09:37 (UTC)[回复]

回复通告[编辑]

您有新的留言 您好,Htmlzycq。您在WP:DRV有新的留言或与您有关的消息。
此回复通告添加于2014年1月30日 (四) 14:32 (UTC),您可以通过移除{{Talkback}}随时移除本通知[回复]

广雅 范 2014年1月30日 (四) 14:32 (UTC)[回复]

Re:阁下能否回撤对EGR3的移动[编辑]

格式手册中的规定是对于全体条目而言的,既然其有中文名称,为何不用?格式手册规定“请尽量不要使用简称或缩写来命名条目。除非这个名称只有它使用或者这个名称大部分人都知道;尽量避免使用中文或外文缩写,除非该缩写已经被公认为专有名词,例如“苏联”、“IBM”等。”,窃以为“EGR3”是对“早期生长反应蛋白3”的缩写,显然不符规定。--Eric.Diao2014年1月31日 (五) 09:07 (UTC)[回复]

Re[编辑]

或许是我过分看重规则了,谢谢指教!我会马上撤销编辑!--Eric.Diao2014年1月31日 (五) 09:54 (UTC)[回复]

(:)回应:请您自行移动该页面,好吗?我现时有事,多谢!--Eric.Diao2014年1月31日 (五) 10:00 (UTC)[回复]

Re:感谢阁下提意见![编辑]

可能正如WG在用户页说的那样,有编辑之才而肯劳者,屈指可数吧。jinghaishuishou被封是因为查出傀儡,这就不得商量了。不过我有时会暗自感觉这种傀儡也挺好的,创建那么多条目,又不参与讨论投票伪造民意,全无公害~ 话说jinghaishuishou的巡察豁免还是我给他申请的,那时他都创建了100多个条目了。在维基写文还是蛮有意思的,阁下的这些计划都极有价值,是维基百科体现专业性的最重要部分,千万要坚持下去。我最近也开始缺时间,高考快来临了,作为高三学生参与时机变少,反文化条目翻译烂尾都顾不上了。不过高考结束,我一定会回来参与这些实际内容的大幅提升计划,很花时间但是很练英文的!! ^ ^ 大家都加油!! Bluedeck 新年快乐! 2014年2月2日 (日) 17:11 (UTC)[回复]

这个好,应该开。而且估计中文维基如果有把最多语言版的条目请求建完的那一天,那么第二天的任务就应该是最多语言版的短小条目了。现在建立的话应该是很好的。
关于ip误认傀儡的事情,这个估计是cu的硬伤了,不过就算查到同ip也确有案例令人相信是误会而没封禁的(hanteng案,不过具体我也不了解,道听途说。)实在不行,用流量上维基啊哈哈,我现在就是用流量在写。 维基百科这么省流量,我还用得起~ Bluedeck 新年快乐! 2014年2月2日 (日) 17:27 (UTC)[回复]

新春快乐,打扰一下[编辑]

没办法,春节期间实在是没有人,所以打扰一下。在下提名了多个条目参加特色条目评选,恳请阁下抽宝贵时间加以审核,给出中肯意见或投票,谢谢。--刘嘉留言2014年2月3日 (一) 09:24 (UTC)[回复]

谢谢关心,我也知道你说的这个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气象、法律类条目还很“荒芜”,我有意把这些类别全面充实起来,但实在独木难支。不过还是谢谢你的意见,我以后会多想办法。--刘嘉留言2014年2月3日 (一) 12:49 (UTC)[回复]

你说的是杰里·沃里斯默里·乔蒂纳吧,感觉这两个人物不适合放在理查德·尼克松的模板里面……--刘嘉留言2014年2月3日 (一) 12:55 (UTC)[回复]

感觉“亲朋好友”的话……恐有无限放大的可能……竞争对手这个倒还好一点(虽然我也担心有了这一个,别的还有几个小党派的,连英文都没有条目的怎么办)。--刘嘉留言2014年2月3日 (一) 13:14 (UTC)[回复]

老婆回来了,什么也做不了了,你的主意不错,可以改吧。--刘嘉留言2014年2月3日 (一) 13:41 (UTC)[回复]

不用这么急着看完,另及,我按你的建议,现在尽可能让条目多一些链入页面了(也就是按系列来写)……--刘嘉留言2014年2月9日 (日) 15:43 (UTC)[回复]

请关注一下‎几,谢谢。‎--刘嘉留言2014年2月14日 (五) 08:46 (UTC)[回复]

Sorry……--刘嘉留言2014年2月14日 (五) 15:11 (UTC)[回复]

给您的啤酒![编辑]

先向您拜年,祝新年快乐

谢谢您在食品安全模板的贡献,基础条目部分,建立了模版的好处是可以看到那些条目比较接近30K,不过条目的扩充还是要靠大家一起努力呢,祝编安 Wolfch (留言)-欢迎扩充基础条目 2014年2月4日 (二) 15:28 (UTC)[回复]

另外 Consumer Food Safety 有点看懂了,盐糖味精放在这里的原因,是因为这些调味料都是使用过量会对健康不好的例子(离题一下,其实什么东西多了都会对身体不好,包括氧气)--Wolfch (留言)-欢迎扩充基础条目 2014年2月4日 (二) 15:32 (UTC)[回复]

RE:Picoline译为“甲嗪”如何?顺便吐槽下含氮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混乱[编辑]

查了这里Picoline可译为“甲吡啶”,有些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的确是缺乏规则,不过我想还是以大家习惯的名称为主,不然取了看似符合规则,但非大家习惯的名称,在沟通上也不方便呢--Wolfch (留言)-欢迎扩充基础条目 2014年2月6日 (四) 00:21 (UTC)[回复]

给您一个星章![编辑]

原星章
谢谢您扩充基础条目阿尔卑斯山,盼望您可以继续地扩充基础条目,祝编安 Wolfch (留言)-欢迎扩充基础条目 2014年2月6日 (四) 13:11 (UTC)[回复]

回复:关于下一代新条目推荐[编辑]

您有新的留言 您好,Htmlzycq。您在HYH.124的对话页有新的留言或与您有关的消息。
此回复通告添加于黄居士 (留言 公开 私底下 | 参与专题2014年2月7日 (五) 12:57 (UTC),您可以通过移除{{Talkback}}随时移除本通知[回复]

re:模版参数[编辑]

感谢阁下的协助,但本人对这方面的技术仍然不是很了解,以Template:德国国营铁路机车车辆为例,我仿照阁下在每个group都增加了abbr参数,但为何在相关条目中仍然无法显示相关的效果?还望进一步赐教,谢谢!-- 慕尼黑啤酒  畅饮  2014年2月16日 (日) 06:08 (UTC)[回复]

给您一个星章![编辑]

勤奋星章
感谢帮助! AshardalonVasa留言2014年2月16日 (日) 07:04 (UTC)[回复]

回复通告[编辑]

您有新的留言 您好,Htmlzycq。您在Wikipedia:特色条目评选/1997年飓风吉列尔莫有新的留言或与您有关的消息。
此回复通告添加于2014年2月17日 (一) 07:05 (UTC),您可以通过移除{{Talkback}}随时移除本通知

刘嘉留言2014年2月17日 (一) 07:05 (UTC)[回复]

RE: 如何将胰岛素页面的prot模板整合进PBB?[编辑]

非常抱歉好久没有上来了,现在才看到你的留言。关于胰岛素,只要您觉得合适就可更改,不用太在意我的贡献。当然若可以尽量保留有效信息,感激不尽。 —— Sumtec赞美 骂街 讨论 察看贡献2014年2月18日 (二) 00:27 (UTC)[回复]

最近鄙人肉身翻墙及各种稳定当中,因此很少有时间上来晃了。赞阁下的大模板,不过注意到开始一行仍为英文,不知是半成品还是……? —— Sumtec赞美 骂街 讨论 察看贡献2014年2月18日 (二) 11:11 (UTC)[回复]

简/缩写[编辑]

其实我关心的最上面的导航条: 细胞结构模板: B strc: edmb (perx), skel (ctrs), epit, cili, mito, nucl (chro)

关于您说的“想必搞生物的一看就知道是什么,用不着多此一举”我倒是不是非常认同。所谓百科,就是让普通人能看的科普书,而不是专业工具书籍。所以如果能够写成“骨架”,肯定是比skel这种要好。本人并非生物专业人员,但猜测skel应该是指skeleton骨架的意思。如果skel不翻译,那么是否正文中的skeleton也可以不翻译呢?

鄙人认为,简写和缩写是不一样的。我说的简写是指去掉正常单词当中的一部分,通常是尾部。而缩写则是使用几个词的若干个字母(通常是首字母)缩合而成。英文版之所以“简写”,通常是因为放不下。如果在正文里面写简写,则是不太专业的表现。而缩写则是因为太罗嗦,用一个“代号”或者说“编号”来代表。尤其是在生化基因领域,通常一个缩写估计应该是仅指代其中一个东西的。

因此,鄙人认为那种“简写”最好翻译成中文。而且鄙人相信即便是专业人员,看到“骨架”也不会比“Skel”更难于理解这里要表达什么。实在摆不下用中文的“骨”简写也比Skel来的更通达。不过中文信息密度比较大,通常都不需要像英文般简写。事实上这些模板的名称本身就是中文的,说明中文含义是清晰无二义性的。所以如果我来修改的话,会变成:

总览 结构: edmb (过氧化物酶体), 骨架 (中心体), 上皮, 纤毛, 线粒体, 细胞核 (染色体)

(edmb是什么东西目前没有搞明白……这也是我比较厌恶英文缩写的原因。)

至于EGR3这样的缩写,个人认为在导航模板里面这么写是合适的,作为条目名称也是合适的。理由倒不是唯一性,而是更出名,更多人是通过这个缩写来搜索和认识这个东西的。当然了,条目内容肯定要用中文解释这个缩写的含义和来由的。

—— Sumtec赞美 骂街 讨论 察看贡献2014年2月18日 (二) 23:02 (UTC)[回复]

给您一个星章![编辑]

校对者星章
感谢阁下在德国(联邦/国营)铁路机车车辆模板中提供的建议的帮助!  慕尼黑啤酒  畅饮  2014年2月25日 (二) 04:34 (UTC)[回复]

远洋白鳍鲨那个方面……我可能短期内是不大可能涉足了,因为上一次那个条目自己虽然觉得还通顺,但却意外招来了严厉的批评,个人缺乏这方面专业知识,就这样写,的确会给人不自量力的感觉。

说起来如果我的确要写,完成可以电影、电视、音乐、气象、政治、法律、历史、地质这样循环,不过我更偏爱写他人关注较少的方面,有点那种“历史政治关注度高,别人自然会写”的感觉,所以总的来说,电影、气象还是比较多。--刘嘉留言2014年2月26日 (三) 14:56 (UTC)[回复]

给您一个星章![编辑]

反破坏星章
感谢阁下对世界斜拉桥列表的维护,打击了某些港独份子的破坏活动。但如此一来显得列表中的旗帜过多,是否“地点”栏全部将旗帜去除会更好? PALMER -@Palmer-Edits- 2014年3月1日 (六) 03:57 (UTC)[回复]

Re:[编辑]

您好,那几个译名我是从名词委的网站上查到的,可能不太准确。具体的话看文献和课本里怎么翻译吧。-Mys_721tx (留言) 2014年3月3日 (一) 17:42 (UTC)[回复]

re[编辑]

如此多谢了--浅蓝雪 2014年3月4日 (二) 12:25 (UTC)[回复]

求助[编辑]

1、建立了几个条目,发现严重问题,用模板,居然不能增加链入页面,例子:1911年大西洋飓风季1950年大西洋飓风季

2、建立了几个飓风季的模板,但是:觉得没有英文的好用(可以有Timeline等),中文现在用的这种只能满足风暴的需要,图片、时间轴、列表条目都没办法增加,但英文那种自己整了好几个小时,实在是不行,所以想请阁下帮忙。--刘嘉留言2014年3月4日 (二) 13:59 (UTC)[回复]

Template:Hurricane season bar,英文的飓风季都是用这个来做的,非常方便,可以加图片,加时间轴页面链接,加列表页面链接等,加分类(自动为XXXX年飓风季),非常复杂,我改了好半天,相应的还与很多个模板有联系,我都建立了,但还是不行,主要是涉及中文文件名一类。--刘嘉留言2014年3月5日 (三) 07:07 (UTC)[回复]

以前我在写与“新二环”有关的条目时,也被这个高架的命名问题快逼疯过……我是一个强迫症患者…… ㄟ( ̄▽ ̄ㄟ) 囧rz……

经查阅,该高架桥在各个政府网站上的命名如下:

  • 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二环高架路([2][3]
  • 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二环高架路([4][5][6]
  • 成都市林业园林局:二环路快速通道桥([7]
  • 成都市交通委员会:二环快速路([8]
  • 成都市建设信息中心:二环路高架桥
  • 四川测绘信息地理局:二环路高架([9]

媒体网站:

  • 人民日报:二环高架路([10]
  • 成都全搜索:二环高架路([11]
  • 成都商报:二环快速路([12]

综上,出现频率最多的是“二环高架路”。

关于长度的问题,我曾经查找过很多官方文献及媒体报道,都只精确到了百米,即28.3千米。 ——Nigel 2014年3月6日 (四) 13:20 (UTC)[回复]
但是根据《成都市公安局、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四川监管局关于二环高架路开通后交通事故快撤快处快赔有关事项的通告》、《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关于加强二环高架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通告》及《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关于调整二环高架路及底层道路机动车限速的通告》等颁布的法规来看,正式命名应该就是“二环高架路”。 ——Nigel 2014年3月6日 (四) 13:51 (UTC)[回复]
今天我专门去了一趟成都市档案馆查阅了有关新二环的资料,那个准确的命名就是二环高架路。 ——Nigel 2014年3月9日 (日) 10:09 (UTC)[回复]
条目就用二环高架路 (成都市)吧。 ——Nigel 2014年3月9日 (日) 10:10 (UTC)[回复]

Re: 关于宁波绕城高速公路[编辑]

宁波绕城高速公路东段并非全部都是高架桥,北仑段29°54′41″N 121°41′37″E / 29.911496°N 121.693647°E / 29.911496; 121.693647落地(穿山),因而资料上说东段99%的路段均为高架桥梁。另外清水浦大桥是过了临江出口以后才开始算的(路牌树在那里,而不是树在保国寺和九龙湖之间),所以清水浦大桥的长度我认为不应当草率更新。

祝编安~—思域无疆 讲大道 做事体 拿窝机器 2014年3月6日 (四) 15:04 (UTC)[回复]

可看Google Earth。另外就算是Google地图也可以看出此段明显是开山而成的,不是高架桥。—思域无疆 讲大道 做事体 拿窝机器 2014年3月6日 (四) 17:11 (UTC)[回复]
这个么,尽管好思房—朝阳30km,小港—九龙湖16km都能进表格(而且长度还是保守估计),但官方都没有定名,自己编名字涉和测量长度涉嫌依赖一手来源和原创研究。两座高铁桥倒可以放进去。甬台温铁路宁波特大桥,10251米(来源),杭甬客运专线宁波特大桥,10.90312公里(来源)。—思域无疆 讲大道 做事体 拿窝机器 2014年3月6日 (四) 17:28 (UTC)[回复]

给您一个星章![编辑]

友善星章
迟到的感谢,谢谢你把形而上学加入到主题索引中去 LesleyLai留言2014年3月9日 (日) 07:19 (UTC)[回复]

用户页[编辑]

您好,您的用户页目前重定向至User:Htmlzycq/2013,这样一来,有用户可能将您的讨论页存档当成当前讨论页,因此我已清空您的用户页,请不要见怪。谢谢!--HYH.124留言2014年3月16日 (日) 10:21 (UTC)[回复]

Re:关于广东省隧道列表[编辑]

如果要创建省级的隧道列表,按分类排列可能更好。其中指向各地级隧道列表的采取索引方式,指向各分类的采取简要列表方式,同时指向相应的主条目。例如:广东省隧道列表→深圳市隧道列表(仅提供索引),广东省隧道列表→广东省公路隧道列表(简要列表+指向主条目)。PALMER -@Palmer-Edits- 2014年3月21日 (五) 01:47 (UTC)[回复]

对事不对人[编辑]

  • 实不相瞒,我对于文明IV中出现的伟人是否应存于维基,抱相当疑问,假如有人提删,我难以同情阁下。不过这个条目类型太极端,所以我才以ICD-10 第二十一章威尔士百大伟人世界新七大自然奇景为例,说明中国名人录等“由不太知名的机构 对不太重要的事情 整理出一个所谓列表”亦可以收入维基。
  • 阁下所言“条目好坏不在于是否罗列内容,而在于所罗列的内容(蓝链指向的)本身是否应该是百科应有的内容”,我曾经也这样想过,但后来自我批评,认为应否建立列表的最重要考量,取决于“为什么这个内容非要以列表形式表达不可”,否则某些热衷提删的人一定会反问你“依照阁下的论据,我们不需要Category:浙江人物了,随便搞一个‘浙江省人物列表’也可以”。
  • 关于三、五版整合到一起,我很同意,只是不愿提出一个自己没有心力去完成的大难题出来给人家,所以没提出来。何况第五版的图片仍不齐全,不太美观啊--只能叫User:Sgsg回来,由他补全照片了。
  • 以上:Lovewhatyoudo (follow-your-heart) 2014年4月7日 (一) 12:38 (UTC)[回复]

Re:条目请求[编辑]

  • 2001年开工的中关村西区已有类似设施。更早的金融街也有。
  • 此类条目的“重要性”较低,可能需要先建立诸如丽泽商务区通州运河商务区一类的条目。
  • 由于相关的来源非常少,此类内容可能写在这些功能区条目内更为合适。

以上。 --达师 - 277 - 465 2014年4月9日 (三) 14:16 (UTC)[回复]

最多语言版本的待撰条目[编辑]

  • 感谢和我讨论这个问题。我以前很喜欢最多语言版本的待撰条目这个列表,一年前特意费了好大劲把25种以上分了类,还选几个加了图片,希望更多的人能参与编撰,后来发现没什么用处,平时是谁关注还是谁关注,关注的人数还有下降趋势,我觉得主要原因是在大部分中文维基人会引起兴趣的“最多语言版本的待撰条目”已经基本被写完了,剩余的多是西方世界比较重视而中文世界了解较少的条目(比如阁下列出的四个条目),怎么改进都不大可能增加参与编辑的人数。

基于这个判断,我就不想在上面浪费时间,而转而老老实实地自己写条目了。所以我对在32还是35处分档都没什么意见,自己也会时不时地从这个列表里选条目写,也很高兴有人愿意改善这个列表。虽然个人觉得即使建立了“最多语言版本的扩充条目”也不会引起更多维基人的关注,但阁下如果精力许可,也可以试试看。--不寐听江留言2014年4月16日 (三) 21:47 (UTC)[回复]

DYK评选邀请[编辑]

您好!在下主编的黄冈长江大桥正在参加DYK评选,欢迎阁下移步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发表宝贵意见。多谢!PALMER -@Palmer-Edits- 2014年4月19日 (六) 01:45 (UTC)[回复]

正所谓:锦上添花诚可贵,雪中送炭价更高。感谢一直以来的支持!世界斜拉桥列表目前已经完善的差不多了:已建成部分,中国的斜拉桥条目已全部是蓝链了;在建和规划部分,今年即将通车的中国斜拉桥仅剩下2-3个红链了;其余的红链和绿链希望能在FL后继续完善。若阁下不弃,可于近期择机代为提名。不胜感激!--PALMER -@Palmer-Edits- 2014年4月19日 (六) 13:32 (UTC)[回复]

Re:德文维基[编辑]

德文维基的确很少用多内容或繁复的导航模版。以德国的铁路机车为例,其模版仅指向各时期铁路公司的机车车辆列表条目,而不会显示具体的个别型号条目。这与中文或英文维基的差异较大。您是希望在德文维基建立相关的导航模版吗?如有需要帮忙的地方请明示。-- 慕尼黑啤酒  畅饮  2014年4月20日 (日) 04:26 (UTC)[回复]

关于用户页内容之投票。[编辑]

因部分用户的用户页明显不合标准。而旧标准又被指出太严格。因此,在下已发起名为:维基百科:投票/关于用户页的内容之投票。欢迎阁下依照自己之见解前往投票。谢谢!--❂CM-11勇虎式 大战 ☭59式 I love ルイズ留言于民国103年暨 2014年4月25日 (五) 14:17 (UTC)[回复]

回应 mGluR[编辑]

那就这样改吧,glutamate 同时有麸胺酸盐和麸胺酸两种解释,依照该受体的机制,应该是麸胺酸无误。感谢修正。台湾杉 在此发言 (会客室) 2014年4月29日 (二) 08:25 (UTC)[回复]

Re:青藏铁路车站[编辑]

我觉得要建列表还是自己来做比较好,因为根据《中国铁路站名词典》,1997年西格段关过一批车站,西格段复线改造又关过、迁移过一批,英文版都没有反映,还有几个站站名对不上。—思域无疆大道 事体 机器 2014年5月2日 (五) 09:15 (UTC)[回复]

re:问一下[编辑]

不好意思,芭芭拉·强森好像又被遗忘了:p,我这一两天应该不会编辑此一条目,若Htmlzycq有兴趣,也可以参与编辑,祝编安--Wolfch (留言)-欢迎扩充基础条目 2014年5月3日 (六) 02:34 (UTC)[回复]

已建立芭芭拉·强森,多谢提醒--Wolfch (留言)-欢迎扩充基础条目 2014年5月6日 (二) 15:08 (UTC)[回复]

Re:百度百科[编辑]

那个模板本来是做给百度百科官方看的,之前推出联系表的时候他们曾经大规模的开动机器抄中文喂鸡的模板,但自己却没多少原创的东西,于是我利用喂鸡的系统做了一个模板供他们抄,模板上的所有条目名称体现的也都是百度百科特色,但是后来完全被忽视,现在他们已经有类似的东西了,例如百度百科:词条

对于喂鸡来说,模板上所有的内容基本上在主条目中都已经提到,所以这个模板是没有什么独立价值的。正如最近读的几篇研究论文所言,中文喂鸡条目的叙述方式多涉及其基本信息,其他信息则通过参考文献、参见、外部链接等方式体现。百度百科这个条目即是如此,大部分在模板中所涉及的内容实际上在主条目中三五句话便可概括,新开页面便没有必要。何况这个条目我从2009年更新至今,感觉模板中的很多内容都只是昙花一现、热闹一时而已,换掉一任主管后,很多东西便会随之荒废和消失,所以,不值得记录。--猫猫的日记本留言2014年5月3日 (六) 03:30 (UTC)[回复]

Rudolph Peierls[编辑]

参考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Peierls”应该翻译为“派尔斯”。关于获奖理由的翻译,我会尽快完成。祝编安!--老陈留言2014年5月6日 (二) 13:35 (UTC)[回复]

Re:当前的Wikipedia:统计 /与邻近语言版本比较[编辑]

其实我也想希望多增加2-3个语言版本的比较,这样才能给人感觉不至于审美疲劳。--Huasha留言2014年5月6日 (二) 14:22 (UTC)[回复]

可以试试你提出的方案,然后投票决定。--Huasha留言2014年5月7日 (三) 13:38 (UTC)[回复]
没有其他想法了,按照你的方案试试看吧。--Huasha留言2014年5月7日 (三) 14:28 (UTC)[回复]
看上去很不错,我采纳你的方案。--Huasha留言2014年5月9日 (五) 12:25 (UTC)[回复]
该到时候了,启用你的那个新表格吧!--Huasha留言2014年5月10日 (六) 16:30 (UTC)[回复]
好吧。--Huasha留言2014年5月11日 (日) 03:38 (UTC)[回复]

re:关于一个建筑列表的求助[编辑]

抱歉,个人兴趣爱好并不在建筑上且已有其他翻译计划。阁下可以将列表先放置在用户页的子页面下慢慢完善,待翻译完成后再加入到条目中。祝编安。--Kuailong 2014年5月8日 (四) 16:34 (UTC)[回复]

与邻近语言版本比较[编辑]

我觉得阁下的草案中的表格更有参考性,不妨直接应用到统计中。需要在上面增加提示的是,其中的“差距”是各语言维基百科与中文的区别,而非相邻之间的差距;否则会让人有误解或迷惑。阁下做得很棒,谢谢了!--Walter Grassroot () 2014年5月12日 (一) 12:03 (UTC)[回复]

至于war、ceb、sv的暴增的原因是Lsjbot;而越南语暴增是Cheers!-bot这两个机器人。其中反映出的是这几个能够接受拉丁语为条目名的维基百科中,自然就可以直接暴走生物条目了。请不要增加war、ceb两个语言,因为对抗机器人特别没有意思。越南语毕竟我们曾经和对方飚过编写,而且一度领先,留下仍然有参考价值。--Walter Grassroot () 2014年5月26日 (一) 01:39 (UTC)[回复]

re:[编辑]

有劳,本来按一贯原则是要全部翻译完的,然而这两个条目参考文献太少。至少我自己是从来不信没来源内容的,所以只写出了我所知道正确的事实和有参考内容。--浅蓝雪 2014年5月15日 (四) 15:07 (UTC)[回复]

Re:[编辑]

上提删的理由就是与条目古巴内容重合,现在的版本和当时一样,所以符合G5--LesleyLai留言2014年5月16日 (五) 03:53 (UTC)[回复]

上次的版本没有维基化,但正文内容和这次是一样的。另外在下也没有办法去找到上次的版本啊,另外Wikipedia:页面存废讨论/记录/2014/04/17您是打不开吗?您可以试试https。--LesleyLai留言2014年5月16日 (五) 04:49 (UTC)[回复]

勃艮第第一王国[编辑]

en:Kingdom of the Burgundians 翻译成“勃艮第第一王国”吧——立足东方留言2014年5月24日 (六) 04:12 (UTC)[回复]

斯巴达克斯起义[编辑]

您好!感谢日前您在该条目评优中的意见,现在已做力所能及的修改。将两个卢库鲁斯的链接也修改了一下。请详查。谢谢!--Hamham留言2014年5月26日 (一) 11:27 (UTC)[回复]

与邻近语言版本比较[编辑]

能不能把差距那几列高亮或者区别,数字多了之后看起来太累了。--AddisWang (留言) 2014年5月28日 (三) 16:15 (UTC)[回复]

BTW,[13]这个页面不要了的话挂个G10让管理员删掉吧。--AddisWang (留言) 2014年5月28日 (三) 16:17 (UTC)[回复]
应该还不错,可以试试--AddisWang (留言) 2014年5月30日 (五) 03:41 (UTC)[回复]
User:Liangent?--AddisWang (留言) 2014年5月30日 (五) 05:42 (UTC)[回复]
我不是很有兴趣弄那个页面。Liangent留言 2014年5月30日 (五) 07:15 (UTC)[回复]

Re:感谢阁下建立了‎高屏溪斜张桥条目[编辑]

Htmlzycq,难道您不知道“罗浮双桥”吗?否则再照多少张都还是一样会被挡住,这是阁下的问题而非照片的问题。--114.46.11.47留言2014年6月2日 (一) 01:37 (UTC)[回复]

RE:关于动员令的任务的一点想法[编辑]

Htmlzycq您好,我觉得您提的想法很好,当然总体目标要怎么订可以再讨论(我比较想订目标是“基础条目”基础条目(30KB或以上)的比率上升到90%,不过这个目标达成的可能性不太高:P)。要不要提到Wikipedia_talk:动员令/第十二次动员令,问问看大家的意见?--Wolfch (留言)-第十二次动员令开始筹备 2014年6月14日 (六) 03:53 (UTC)[回复]

已提出,看你有何想法,请点选这里发言讨论。--跃(留言)☜DC12 2014年6月14日 (六) 04:40 (UTC)[回复]

依结果来看,该项目有包括Wikipedia:翻译请求--Wolfch (留言)-第十二次动员令开始筹备 2014年6月14日 (六) 08:46 (UTC)[回复]
已看到使用者:Htmlzycq/模板沙盒了,有关基础条目的任务,我不建议用维基百科质量列表的分数,因为一个月才会更新一次,而且是由其他维基人开发的程式进行计算及更新的,若是用维基百科:基础条目中列的条目数量,我可以在动员令期间改为一周更新一次--Wolfch (留言)-第十二次动员令开始筹备 2014年6月15日 (日) 00:18 (UTC)[回复]

福州中考将申请优良条目[编辑]

如题,请问阁下可否帮忙看看条目还有什么有待提升之处?不胜感激- I am Davidzdh. 2014年6月22日 (日) 14:15 (UTC)[回复]

坐标地图使用中国地图如何?

就是这张图 T:Location map China 2

英文维基条目里的那样 --[[C_P_K_.]] {{留言}} 2014年6月29日 (日) 10:47 (UTC)[回复]

re:在此动员令召开之际,和阁下谈谈我们之间的分歧与下一步的想法[编辑]

谢谢您提供的意见,其实这次动员令可以召开,而且找到了几位愿意维基人愿意当主持人,我觉得是很不容易的事。动员令开始之后,也希望多一些人可以参与,因此在下的想法是不限制大动员令的主题,因此大家只要愿意,都可以参加动员令,对其中中动员令及小动员令有兴趣的,再参加中动员令和小动员令。

我不太会进行活动的设计,我觉得在这次测试“动员令任务”的想法很好,其中“Category:女性科学家中的小条目比重下降到70%以下”比较不明确,例如是否要考虑子分类中的条目,而且比较不好算,我会再想一下是否有其他有关的任务可以进。

谢谢您针对动员令提出的想法,祝编安--Wolfch (留言)-欢迎参加第十二次动员令 2014年7月2日 (三) 16:26 (UTC)[回复]

有关您对动员令过于看重竞争,故希望在以后的动员令中多些“合作”意味的想法,我觉得不错,用任务的方式也许是个好作法,因为目前动员令提报的方式,比较不鼓励“几个人一起参与一个条目的扩充”,那么“几个人一起参与一个任务的达成”也许也是不错的作法?--Wolfch (留言)-欢迎参加第十二次动员令 2014年7月8日 (二) 23:44 (UTC)[回复]

RE:关于在下今天在WP:待扩充中的改动[编辑]

这次动员令中,不少人在“改善基础、待扩充及待撰条目”中有贡献,基础条目的贡献不多,后两者比较多,又可以细分为“Wikipedia:最多语言版本的待扩充条目”、“Wikipedia:最多语言版本的待撰条目”或是不在待撰条目列表中,但有15个语言版本,中文维基又没有条目的条目,可能要在进一步整理才知道是属于哪一种。

待扩充条目中的基础条目(少于3KB)基础条目(3至10KB)是手动加的,好处是不易有复杂模版使用太多造成显示异常的问题,而且上面有说明这两个图案的意思,不过缺点就是要手动更新了--Wolfch (留言)-欢迎参加第十二次动员令 2014年7月10日 (四) 15:21 (UTC)[回复]

我对于“待扩充条目头重脚轻”的看法是:待撰条目的语言数越多,可能大家也越有意愿扩充,不过不一定可以扩充到符合标准的程度,因此有扩充一点的待撰条目就成了待扩充条目。解决方式嘛,只好慢慢的将待扩充条目的头消化掉了

PS:待扩充条目中似乎看不到条目扩充的目标为何,我因为之前曾和您讨论过所以知道,不过其他维基人不一定知道呢--Wolfch (留言)-欢迎参加第十二次动员令 2014年7月10日 (四) 15:30 (UTC)[回复]

我指的待扩充条目扩充目标是这个中提到的“(标准为在“帮助”、“工具”和“其他语言”都打开时,正文长度未到“其他语言”最下方的“编辑连结”)”,我原来认为待撰条目的扩充目标是超过此一限制,其实Wikipedia:最多语言版本的待扩充条目最前面有写:“此处放置...已建立中文版的小条目、小小条目、正在翻译的条目以及有其他问题的条目。请帮助扩充完善,在确认条目没有上述问题后再将蓝链行删去。”,这样也是可以的--Wolfch (留言)-欢迎参加第十二次动员令 2014年7月11日 (五) 04:13 (UTC)[回复]

RE:WP:待扩充条目的移除标准[编辑]

谢谢您的回复,看来是以脱离小条目为低标,若是可以的话,希望正文长度到指定的长度,这様理解了,谢谢详细的解说--Wolfch (留言)-欢迎参加第十二次动员令 2014年7月12日 (六) 15:28 (UTC)[回复]

re:继续上面的[编辑]

  1. 有关“最多语言版本的待扩充条目中的字节数下降到15kb以下”的初始条件,欢迎更改。
  2. 我们所作的事,我没有特别告知此次动员令的发起人

--Wolfch (留言)-欢迎参加第十二次动员令 2014年7月16日 (三) 14:34 (UTC)[回复]

您好,请关注福州中考参选优良条目[编辑]

您好,福州中考参与评选优良条目,欢迎阁下投票提意见,谢谢支持!- I am Davidzdh. 2014年7月6日 (日) 14:26 (UTC)[回复]

Re[编辑]

我提那个其实主要针对的是一种个人认为很病态的倾向,即原创二字可以成为不尊重标准的理由(同样的还有“重要”等),里面提及的条目评选时这种情况已经理直气壮到我觉得有必要一提的地步。实在地讲,整个中文维基百科,算得上没有依靠翻译,但条目本身品质让我觉得的确很不错的,还不够一个手来数(好像春社是其中一个)。这样的倾向让我觉得,即使自己真主编哪个条目,有什么50.1%的内容不是翻译出来的,我也不能说出来“享受”这样的优待,不然这只会成为一个耻辱。谢谢阁下费心,我并不是希望给任何条目争取任何特权,实际上完全相反,我只是希望能够强调严格按标准来把关条目。--6+留言2014年7月9日 (三) 07:45 (UTC)[回复]

我觉得就按英文的评审方式就挺好,阁下建议的方式在下认为在任何一个维基百科都行不通,因为缺乏这样操作的立场。--6+留言2014年7月9日 (三) 14:26 (UTC)[回复]

没有立场是指没有立场去要求看条目的人对条目做改善,更没有立场要求他们补红链。期望变成要求不是好事。--6+留言2014年7月9日 (三) 16:33 (UTC)[回复]

你愿意这样做那当然是好事,只是我觉得工作量恐怕会很大。--6+留言2014年7月12日 (六) 15:37 (UTC)[回复]

阁下是否可以考虑帮助更新一下Wikipedia:模仿专题/英语维基特色条目?我还只更新到气象类……--6+留言2014年8月3日 (日) 01:55 (UTC)[回复]

我暂时不想定明确计划,因为现有积压要翻的条目已经太多了。单气象类估计就要到国庆左右才有希望完成。--6+留言2014年8月10日 (日) 04:14 (UTC)[回复]

这个我也不知道怎么翻,搜也搜不出什么名堂(所以很可能不会翻……)。另外我是希望逐渐转向英文那样评审,一步步摆脱投票制,并没有计划要让别的语种翻过来的特色条目有什么独立评审的待遇,扩展那里是为了方便有兴趣尝试的所有用户。--6+留言2014年8月10日 (日) 04:59 (UTC)[回复]

Re: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的那几座隧道是什么时候打通的?[编辑]

媒体厚此薄彼,在下也无法查询到这两座隧道的具体贯通日期。 囧rz…… 承建此标段的中国港湾工程有限公司官网居然也没有发布任何消息,只有另一座隧道:芦草山隧道贯通的新闻 [14]。中国港湾貌似在高家山隧道施工中曾有违规行为,这或许是其避而不谈的原因之一吧。千里走单骑 -@Palmer-Edits- 2014年7月17日 (四) 09:56 (UTC)[回复]

[编辑]

首先感谢阁下一杯咖啡,送阁下一块维基饼作为回礼。

原来“以IP用户的身份创建条目”只是个玩笑,本人太严肃了,搬了WP:POINT出来,实在不好意思,惟如果只是希望自己写的条目能有人来看看而以IP用户的身份创建条目,好像不太值得,因为这样就不算在自己的贡献了。

好了,回到正题,英文维基的DRAFT制度确实可以考虑一下,但中文维基的编者一大通病就是没耐性,少有人有心审查整篇条目。IP用户编辑条目其实通常是修正错字和更新资料等等的小编辑,阁下如认为禁止一切IP用户的创建条目的权利的话是因噎废食,那如果只限制IP用户编辑条目的bytes变动或是禁止IP用户参与讨论,不知阁下意下如何?祝编安-- 打击破坏者2014年7月28日 (一) 09:10 (UTC)[回复]

编辑次数可不是这么简单的,到有一天阁下申请各种权限时,便会知道编辑次数的可贵了。(笑)
IP用户的编辑有时是建设性的,如禁止IP用户编辑条目又好像真是太严格了。看到阁下把本人的观点分为三类,那本人也分三部分来说吧。之所以要禁止IP用户和非自动确认用户创建新条目,是因为他们大多经验尚浅(请看一下User:Carrotkit/CSD日志),应先熟读维基百科方针才创建条目,这与IP用户没有关系,关键是非自动确认用户。之所以要禁止IP用户对条目进行大bytes编辑,是因为IP用户的建设性编辑限于修正错字和更新资料等等,没必要准许进行大bytes编辑。之所以要禁止IP用户参与讨论,是因为IP地址可浮动,社群不易追踪他们的发言,且常有被封禁用户用IP地址绕过封禁讨论。
愚见如上,祝编安--打击破坏者2014年7月28日 (一) 12:27 (UTC)[回复]
还未到中秋佳节,阁下为什么放孔明灯? 囧rz……
不方便把真实维基身份透露或忘记密码的话,用户可以合法地建立一个傀儡,照样参与讨论页讨论;被冤枉禁封的维基人也应用封禁申诉等方法,不应滥用IP绕过封禁。一些用户是不理会讨论页的讨论议题与他们的“利益”有否关系,他们是对意识形态非常执著,不发言不可的人。本人绝对同意自动确认用户也有可能破坏或不熟方针,但一般非自动确认用户破坏的可能性更高。
愚见如上,祝编安--打击破坏者2014年7月28日 (一) 15:21 (UTC)[回复]
关键是那些“对意识形态非常执著,不发言不可的人”说话大多不讲礼仪。IP用户是没有不注册账号的,这就是将“好人”保护的方法。--打击破坏者2014年7月28日 (一) 16:36 (UTC)[回复]

Re: DYK 评选[编辑]

  1. 感谢阁下关心。碳14定年法传主只是学习后引入到欧洲,放射自显影术上有所研究,但是在两项上我都不能确定唯一性。DYK 的设问在下看来无非噱头,符合事实就可以,目的是吸引读者来看。性别问题模糊处理为宜;这点英文维基人做得比较好,他们规定女性科学家条目,除非是她的性别极大地促进了她的知名度(比如玛丽·居里),否则不要在导言中提到性别,如“女物理学家”这样的字眼。
  2. 或许是学业繁忙出外旅行吧,小跃君在前期准备工作后就没有出现了(上次编辑是0709)。阁下的新项目是否意在让动员令具体化?不过可能这次动员令有点来不及?如果有什么能帮忙的,在下很乐意!此外Chiefwei和春卷君都是正在活跃且富有经验的主持人。

--Zetifree留言2014年7月29日 (二) 11:17 (UTC)[回复]

了解了,仔细看了看,在下也有了点关于动员令合作化的想法。不过阁下先讲讲您的看法?--Zetifree留言2014年7月29日 (二) 12:45 (UTC)[回复]
在下非常欣赏这个计划!明确任务目标无疑可以动员令参与者更有紧迫感,阁下这样负责而且有想法的维基人更是难得。在下支持在下一次的动员令正式启用(这次感觉有点意义不大了)。但是任务制定的流程、与积分竞争的协调等等问题都可以再讨论。如有可能,阁下无妨直接在Wikipedia talk:动员令/第十二次动员令陈述,也可邀请Wolfch前辈参与讨论。--Zetifree留言2014年7月30日 (三) 08:49 (UTC)[回复]

一个另类的想法[编辑]

感谢阁下长篇回复!现在的任务进度条是由阁下手动维护的吗?有没有可能通过技术手段操作?

在下感到的问题:我们的想法是在各个动员令下分列任务,但是诸如撰写金砖国家行政区划、消除某模板青链,实质是一个“子动员令”,相当于在一个动员令下又设置了一层范围更小的、但有了目标的动员令,此外,这里又缺乏激励措施引导编者去参与特定的任务,再分设得分高低就太复杂了。而其他几项,它们的特质则是:只要编者提报了该动员令下的条目,就等价于为任务贡献。比如贡献一个女性科学家条目或基础条目,不论是什么,100%会落入任务要求中。

如果把这两种任务说成是A类和B类。那么在下以为A类就等于动员令(范围极小的、有目标的),B类则是为动员令设定的目标连同量化其完成情况的手段。如果阁下旨在使动员令合作化,在下倒是觉得,不如彻底抛开大中小动员令的定式。我的粗略想法:在以某些方式确定主题后,参与者自愿加入主题小组,专事该主题。一面依照各小组人数、主题难度设立任务(如动员令期间小组成员总贡献字节若干,总达标条目数若干,总GA/FA若干),一面对小组所撰字数、条目数做人均统计。前者旨在使组内形成合作,后者则使组间有所竞争。不过这里最大的问题是大动员令恐怕不保,不少贡献就没法参与进来,比如刘嘉君热衷于气象条目,而不可能每次动员令都包含气象主题,那他的这部分贡献就无处提报,总的来说难免损失积极性。(或许可以设立自由小组?)此外还有不少值得讨论的地方,比如主持人、个人谍报、小组运作等等。

总之,在下感到当下这一草案有点复杂。鉴于在下没有参与最初的讨论,可能没有把握阁下的初衷,如果说得不着边际,阁下尽可无视。 --Zetifree留言2014年8月1日 (五) 06:31 (UTC)[回复]

在下的意思是彻底不要大中小动员令这种说法。只有主题,以及主题小组,而小组有各自的任务。现有动员令的一些问题需由新的制度解决。比如有参与者凑够3,500字节就不写,或专挑简短、字数正好的条目写,使动员令整体质素一般,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加入贡献字节数统计,并与积分挂钩。再比如这次的女性科学家小动员令,在单打独斗的情况下,没有人愿意去写玛丽·居里,即使该条目有一个完美的英文对应;而如果把任务分配给小组,比如各小组都必须达成2个FA,则组内注定会有更细致的分工(比如类似在下此前与您合作真核细胞,一人写一段)。同时,如果考虑居里夫人这样较长的文章,在下以外仅仅加入动员令任务是不足以促进合作的——三个维基人各写1/3,但(按现有制度)谁也拿不到积分,由此他们不愿意这么干。坦白讲,我没有看出仅仅设立任务怎么能让动员令“合作化”:动员令不够合作化的根本原因是以主编条目单位、基于个人积分的激励方式。而我想到的解决的办法是:以字节数为单位、基于集体荣誉的激励方式。
以上都是随想随写的,没什么逻辑,仅供阁下参考。--Zetifree留言2014年8月1日 (五) 15:34 (UTC)[回复]
再慢慢讨论吧,这还有一年呢。--Zetifree留言2014年8月4日 (一) 05:34 (UTC)[回复]

CONT'D[编辑]

寒假时间短,不论中外,不论大学中学小学。据我了解,大陆中学寒假充其量三十天,期间还要忙于旅途奔波。如果在国外念书,寒假时间又与大陆不一样。对于工作的人,没有长假期,所以没办法考虑他们了。--Zetifree留言2014年8月8日 (五) 09:22 (UTC)[回复]

抱歉,在下这些天在旅途,差点把阁下的回复忘掉了。我还是觉得时间长好,我没看出寒假编者动力、效率更高,以及时间长有什么坏处。当然我们可以征求一下社群意见,然后试一次看看喽--Zetifree留言2014年8月14日 (四) 16:02 (UTC)[回复]
我刚刚回顾了一下动员令期间的种种讨论,这才发现漏掉了阁下的留言,时隔一月再回,实在抱歉。其实要说的不多,寒假动员令随时可以提到客栈,我肯定支持。有关动员令的效果,我也完全赞同。最有效的必然是“女性科学家”,算是挖掘出了一个新的主题。至于其他,我只能说在数量上有激励效果,比如几位参与者专事外交条目、摔跤条目、军事条目,甚至有从粤文维基因动员令而回归的。他们写了不少“凑字数”(绝无恶意)的文章。但质量上,高质量长条目的确罕有,原因我之前说过了:激励方式是基于个人的,合作撰写得不到分。当然,从 DYK 到 FA 整个中文维基激励体系都是这样的,真的有可以改的地方。--Zetifree留言2014年9月13日 (六) 00:24 (UTC)[回复]

Re:[编辑]

我也不知道哦,你就按你的标准来吧,你觉得还能扩充就留着。因为现在正是第十二次动员令期间,以后我还会从最多语言版本的待撰条目里面挑一些来写。--chaus留言2014年7月29日 (二) 16:28 (UTC)[回复]

Re:关于鼓山隧道[编辑]

阁下明察秋毫,鼓山隧道确实不应计算两条隧道之总计长度。谢谢!千里走单骑 -@Palmer-Edits- 2014年8月1日 (五) 13:51 (UTC)[回复]

(:)回应:已作修改,请查阅。--そらみみ留言2014年8月2日 (六) 09:07 (UTC)[回复]

Re:阁下是否有计划建立相关条目?[编辑]

在下误漏,多谢阁下提醒。--JuneAugustRe: 2014年8月3日 (日) 13:53 (UTC)[回复]

Re :日本大桥列表[编辑]

您好,当然没有任何问题。—AT 2014年8月9日 (六) 05:16 (UTC)[回复]

“かながわ”=神奈川,所以译作神奈川之桥100选或神奈川天桥100选,另外两个可以译作浪速之名桥50选,另一个按照日文维基,汉字应为鱍泷桥。—AT 2014年8月10日 (日) 11:12 (UTC)[回复]

re 博多[编辑]

您好。感谢您对日本条目的关注。由于个人习惯整篇条目翻译,比较少翻译一小段,请见谅。另外,三个消歧义中只有第一个是连向其他条目;第二个是连向条目内的分段;第三个则是红连,所以我只翻译了第一个,然后顺便加上分类。此外,这类型重定向我提删了不少,有兴趣的话,还请多多关注,再次感谢您。—AT 2014年8月13日 (三) 18:06 (UTC)[回复]

RE:en:birth该译为什么好?[编辑]

要不要翻成“出生”或“诞生”?后者是日语维基的用法。我比较喜欢“出生”。

这次的动员令,扩充第三级基础条目的人其实不多,因此分数的成长应该也会受到影响。--Wolfch (留言)-DC12, 基础条目 2014年8月14日 (四) 15:56 (UTC)[回复]

有关tschermigite,因为英文维基中提到这是一种矿石,铵明矾是一种化合物的俗名,不算是矿石名称,因此我保留tschermigite没有翻译--Wolfch (留言)-DC12, 基础条目 2014年8月15日 (五) 12:50 (UTC)[回复]
Htmlzycq您好,我在想en:birth要不要直接翻译为“动物出生”,至少其中提到人类的出生也不算太奇怪,祝编安--Wolfch (留言)-DC12, 基础条目 2014年8月15日 (五) 13:21 (UTC)[回复]

原来本月基础条目的分数已经出来了[编辑]

本月可以增加到一分,我有些惊喜,没想到可以增加到一分呢---Wolfch (留言)-DC12, 基础条目 2014年8月15日 (五) 15:19 (UTC)[回复]

RE:[编辑]

看完了所有,也是不太明白。--Gabriel Chi Hong Lee (找我算账) 2014年8月16日 (六) 09:26 (UTC)[回复]

请问可以告诉我一下整体上你们的计划是怎么的吗?--Gabriel Chi Hong Lee (找我算账) 2014年8月18日 (一) 00:43 (UTC)[回复]
喔,谢谢你的介绍,请问我在哪一方面可以协助你?--Gabriel Chi Hong Lee (找我算账) 2014年8月19日 (二) 06:15 (UTC)[回复]

桥隧[编辑]

桥梁专题已创建,欢迎加入![编辑]

桥梁专题已创建,欢迎加入!--千里走单骑 -@Palmer-Edits- 2014年8月18日 (一) 12:14 (UTC)[回复]

感谢阁下的提议。由于考虑到桥梁和隧道在使用模板上有着许多不同,罗列于同一专题内可能会造成一定的混乱,因此在下更倾向于单独另建隧道专题,不知阁下认为是否有必要?--千里走单骑 -@Palmer-Edits- 2014年8月18日 (一) 14:51 (UTC)[回复]

隧道专题已创建,欢迎加入![编辑]

隧道专题已创建,欢迎加入!--千里走单骑 -@Palmer-Edits- 2014年8月22日 (五) 08:35 (UTC)[回复]

关于Mesomycetozoea一词[编辑]

mycetozoea,意思是真菌动物,但中文翻译约定俗成为粘菌,这一名词已经代表着这类生物。 而新发现了一类生物在分子上介于动物真菌之间,就被命名为Mesomycetozoea,Meso是中间的的意思。 所以中文翻译应该照原词的字面意思翻译成中粘菌 当然作为一个生物大类的名字容易造成误解,不过我还是觉得照字面意思比较好。Wenlongtian留言2014年8月25日 (一) 19:08 (UTC)[回复]

您的意见是有道理的[编辑]

你从维基的普适上的考虑很有道理,固然可以在列表中使用DRIP类群,但是Mesomycetozoea一词作为一个分支名还是需要一个中文表达,那这个中文译名怎么翻译?我认为还是字面意思比较好,毕竟生物学中有很多能引起歧义及名不副实的学名。Wenlongtian留言2014年8月26日 (二) 17:20 (UTC)[回复]

回应[编辑]

您好。早阵子去了旅行,回应晚了,抱歉。奈何我对阿拉伯语不太熟悉,所以也没办法。—AT 2014年9月1日 (一) 15:21 (UTC)[回复]

您好[编辑]

如要变更标准,建议阁下到WP:VPP发起讨论,谢谢。--Gakmo留言2014年9月8日 (一) 12:12 (UTC)[回复]

个人觉得未必需要硬性规定一个百分比,社群也未必能就标准达成共识。--Gakmo留言2014年9月8日 (一) 16:52 (UTC)[回复]
想了一下,考虑到现时FL的评选不太热烈,FL数量不多,我们应该集中推广FL,使更多人参与。个人觉得现时未必是对红键引入硬性规定的好时机(英语维基好像也没有相关规定)。无论如何,阁下可试试在WP:VPP发起讨论。谢谢。--Gakmo留言2014年9月10日 (三) 04:42 (UTC)[回复]

回复[编辑]

有关列表
谢谢回复,很详尽的分析! 唯一觉得95%好像太严?一个50项目的列表只容许2个红链,似乎不太容易,可能妨碍特色列表的发展(尤其是现在有关评选似乎不太热烈)。另外,有些题目可能较冷门,门槛是否可以较松,或许可以讨论。Anyway,祝中秋节快乐! Gakmo留言2014年9月8日 (一) 17:47 (UTC)[回复]

RE:动员令任务的内测结束了,阁下有什么感想?[编辑]

Htmlzycq您好,我觉得这次动员令任务的内测, 因为有一些任务可以确认是否达成, 增加了一些趣味性及成就感, 不过设计任务时, 如何找到方便量测又难易适中的任务就不太容易。我也想听听您的感想。另外使用者:Htmlzycq/模板沙盒也许可以移动到您其他的用户页子页面(反正子页面的数量也没有限制:)), 祝编安--Wolfch (留言)-基础条目, 质量比较 2014年9月10日 (三) 01:09 (UTC)[回复]

有关移动页面作为这次动员令的子页面一事,要不要问一下主持人们的想法。--Wolfch (留言)-基础条目, 质量比较 2014年9月10日 (三) 13:26 (UTC)[回复]

回复通告[编辑]

您有新的留言 您好,Htmlzycq。您在HYH.124的对话页有新的留言或与您有关的消息。
此回复通告添加于2014年12月23日 (二) 16:05 (UTC),您可以通过移除{{Talkback}}随时移除本通知[回复]

HYH.124留言 | 贡献2014年12月23日 (二) 16:05 (UTC)[回复]

Re:Wikipedia:模仿专题/德语维基特色条目[编辑]

您好!我对模仿专题这方面的工作不是很了解,当然若阁下有时间及兴趣对其进行整理,实为一大幸事!祝编辑愉快!-- 慕尼黑啤酒  畅饮  2014年12月29日 (一) 15:08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