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朝鲜明宗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传记专题 (获评未知重要度
这个条目属于传记专题的一部分,用于整理和撰写维基百科中的人物条目。欢迎任何感兴趣的参与者加入这个专题参与讨论
 未评级未评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尚未接受评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汉字文化圈专题 (获评未知重要度
朝鲜明宗”是汉字文化圈专题的一部分,一个主要对(即汉字文化圈,或称“东亚文化圈”“儒家文化圈”等)为主题的文章作编辑、收集、整理、完善的专题。如果您愿意参与,可以编辑这篇文章,或者访问本专题页面了解专题的工作,并欢迎参与讨论
 未评级未评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尚未接受评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淑仪申氏和郑氏的入宫年分![编辑]

根据 明宗实录11卷, 6年(1551 辛亥 / 명 가정(嘉靖) 30年) 2月 25日(癸未) 2번째기사 郑淑仪和申淑仪已入宫三年,所以照推这两位后宫是明宗3年入宫的.但是明宗有两位后宫为淑仪郑氏,此篇指的是哪位并不晓.因此只在淑仪申氏的备注上加注入宫年分!http://sillok.history.go.kr/viewer/viewtype1.jsp?id=wma_10602025_002&mTree=0&inResult=0&indextype=1&keyword=%E9%84%AD%E6%B7%91%E5%84%80+%E7%94%B3%E6%B7%91%E5%84%8066.65.3.28留言2014年2月2日 (日) 02:34 (UTC)[回复]

明宗 8卷, 3年(1548 戊申 / 명 가정(嘉靖) 27年) 12月 21日(壬戌) 1번째기사提到了两位淑仪刚入宫,里面的淑仪郑氏为郑龟朋之女 http://sillok.history.go.kr/viewer/viewtype1.jsp?id=wma_10312021_001&mTree=0&inResult=0&indextype=1&keyword=%E7%94%B3%E5%BD%A5%E6%B7%9166.65.3.28留言2014年2月2日 (日) 02:59 (UTC)[回复]

淑仪郑氏之入宫年份推断[编辑]

郑铢之女推断在明宗六年(1551年)入宫,系因慈殿(文定王后)说淑仪申氏、郑氏已入宫三年,却未替王生下一男半女,查先朝已有三位淑仪的例子,再增加一位淑仪如何?左议政沈连源表示“此事于法有据,这是应该的。”,后来,明宗八年(1553年),实录记载“铢乃淑仪父也。 性甚骄纵, 贪污无厌, 谏官极论其恶”,故推断淑仪郑氏系于明宗六年入宫,特此注记。--首医女张德 2014年2月4日 (二) 07:58 (UTC)[回复]

请问是顺嫔郑氏还是尹氏啊?[编辑]

宣祖实录记载顺嫔姓尹,为尹坚铁之族亲,韩文页面说她是1592年去世. http://sillok.history.go.kr/viewer/viewtype1.jsp?id=wna_13705001_009&mTree=0&inResult=0&indextype=1&keyword=%E5%B0%B9%E5%A0%85%E9%90%B5 目前条目上关于顺嫔郑氏的事迹皆不详,但实录确有稍微的讲解. 是否要采用实录的记载呢?66.65.3.28留言2014年3月19日 (三) 02:32 (UTC)[回复]

(-)反对:族侄尹坚铁,并不代表顺嫔姓尹,实录上常见的“族侄”(宗族晚辈亲属)、“族亲”(即宗族亲戚)、“侄”,并不一定代表这位就是他的同宗,例如:实录记载“德宗后宫权贵人侄许磐”,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若你问不一定是同宗,为何要称族亲、族侄?这就是朝鲜记载的方式!顺嫔一事等有其他资料再行编辑!!!--首医女张德铜匦 2014年3月19日 (三) 05:35 (UTC)[回复]
(:)回应:我之前已经注明出处,问她的姓氏有点多此一举。--Cotangent留言2014年3月19日 (三) 12:33 (UTC)[回复]
(:)回应:如果有看清楚的话,我除了问姓氏外,还有提到实录提到关于顺嫔的事迹.例如:是不是难产而死?,等等等的.条目上也没注明她是尹坚铁族亲以及尹坚铁是郑铢的女婿等. 如果顺嫔乃郑铢的族亲,她与淑仪郑氏搞不好是同一人或是族亲.目前注明事迹不详,好像又不是那么完全不详,反正编辑者斟酌看是否要加注或更改吧!66.65.3.28留言2014年3月19日 (三) 15:48 (UTC)[回复]
(-)反对:有些后宫的事迹的确不多甚至是没没无闻,就算有记载也顶多是一些不重要的事情,那些没必要加在备注一栏。--首医女张德铜匦 2014年3月20日 (四) 07:07 (UTC)[回复]
(:)回应:除非有发现顺嫔郑氏的墓志铭,否则一切猜测只是空谈,我之前也想过两位郑淑仪其中一位后来封为顺嫔,但是资料太少,不能贸然修改。另外鉴于实录也会出现笔误的状况,加入条目前最好先讨论,不要马上更改。就好像我之前看过一篇文章(韩文版),介绍墓志铭之类,提到明宗的后宫淑仪申氏,文章里称她为昭仪申氏,甚至连生卒年(1533-1565)都有,但是因为我在网络上找不到墓志铭,也只能维持现状。所以不一定得把所有国王的后宫都找出来,除非有充足的证据后再修改。--Cotangent留言2014年3月20日 (四) 12:07 (UTC)[回复]
(:)回应:我刚发现尹坚铁是淑嫔尹氏的堂侄,尹坚铁是尹元凯的孙子,淑嫔尹氏是尹元亮之女。可惜徽号和姓氏不同,丈夫也不同,不然还真怀疑是否史官张冠李戴。--Cotangent留言2014年5月14日 (三) 15:34 (UTC)[回复]

明宗12年所提的昭仪郑氏[编辑]

明宗实录12年有两篇题到昭仪郑氏,将连节提供于此,让大家研讨看是否为两位郑淑仪之一又或是顺嫔.http://sillok.history.go.kr/inspection/insp_king.jsp?tid=wma&pos=0&tabid=w&mTree=0&inResult=0&indextype=1&keyword=%E6%98%AD%E5%84%80%E9%84%AD%E6%B0%8F http://sillok.history.go.kr/inspection/insp_king.jsp?tid=wma&pos=1&tabid=w&mTree=0&inResult=0&indextype=1&keyword=%E6%98%AD%E5%84%80%E9%84%AD%E6%B0%8F 66.65.3.28留言2014年3月21日 (五) 22:39 (UTC)[回复]

(:)回应:昭仪郑氏很有可能是仁宗的惠嫔或郑贵人,不可能是明宗的后宫,如果,昭仪郑氏是明宗的后宫的话,她何苦上言(也就是上奏本),直接在侍寝时,向王吹枕头风不就好了?何必拐弯抹角?所以,郑氏很有可能是惠嫔、郑贵人其中之一,有待确认。--首医女张德铜匦 2014年3月22日 (六) 09:33 (UTC)[回复]

请问这是不是明宗的后宫啊?[编辑]

http://sillok.history.go.kr/inspection/insp_king.jsp?tid=woa&pos=0&tabid=w&mTree=0&inResult=0&indextype=1&keyword=%E6%98%8E%E5%AE%97+%E6%8F%80%E6%93%87 此篇提到○朴承宗曰: “盲人不用刑讯乎?” 沈喜寿曰: “盲人亦用刑矣。” 王曰: “中庙朝推鞫时, 盲人亦被鞫矣。” 沈喜寿亦曰: “己丑年郑贼推鞫时, 盲人裵光义受刑而死; 明庙朝黄嫔拣择时, 以五条改作盲人金命昌, 亦杖毙, 盲之受刑古矣。” 这里的黄嫔,到底是姓黄还是徽号是黄啊?66.65.3.28留言2014年4月14日 (一) 05:12 (UTC)[回复]

(:)回应不是!请不要看到黑影就开枪!黄嫔拣择指的是明宗替顺怀世子遴选世子嫔,黄大任“拜托”尹元衡,让他女儿能够选择世子嫔,后来,文定王后拍板定案,将黄氏定为世子嫔,而明宗、仁顺王后只能乖乖听从,后来,因为她身体实在太差,数次大病无法举行嘉礼,大臣便上言“不宜婚配储君”,便降为良娣,后来不幸过世,此事也就不了了之。--首医女张德铜匦 2014年4月14日 (一) 06:43 (UTC)[回复]
(:)回应:那所以她也入过东宫啰! 只不过在良娣的身份时就去世,那也可以注明啊!就如同仁宗的那位良娣一样也被授予过品皆. 谢谢!66.65.3.28留言2014年4月14日 (一) 14:31 (UTC)[回复]
(:)回应:1、若你发现你的回答有错误,但已保存编辑,请该句、该段前后加上< del>< /del>(记得将空格删除),就可以了,不用全部删掉!2、说她是良娣也不正确,她是良娣,那是大臣的建议而已,她被降为良娣,此举引起群臣的反对,后来,没几天黄氏就去了,而黄氏确因为健康因素,嘉礼只差最后“亲迎”这最后一道程序,实录上也多记载她“黄嫔”、“顺怀世子嫔”,没人说她是黄良娣,《昌原黄氏》的族谱,并未将黄氏列为顺怀世子的妻或妾,理论上她只能算是未嫁夭。--首医女张德铜匦 2014年4月15日 (二) 08:32 (UTC)[回复]

请问这里的金淑媛是谁的后宫啊?[编辑]

甲戌/谏院启曰: “东莱晓义寺住持僧圆鉴自称: ‘曾为梵窟持音时, 自上知我, 言于金淑媛曰: “晓义, 乃淑媛之愿刹, 而为住持者, 无如圆鉴。” 以特旨差遣。’ 公然倡说于守令、察访等处, 略无忌惮, 夸张声势, 以为征索之资, 其他作弊, 难以枚举。 累上德而辱国家者, 孰过于此哉? 请令本道, 穷推诈称内旨作弊之事而罪之。” 答曰: “可。” http://sillok.history.go.kr/inspection/insp_king.jsp?tid=wma&pos=0&mTree=0&inResult=0&indextype=1&keyword=%E6%B7%91%E5%AA%9B 谢谢!Bonchichi留言2014年4月17日 (四) 17:20 (UTC)[回复]

(:)回应:不清楚,资料太少了,估计应该是仁宗以前的后宫,但需要更多史料佐证,请勿先行加入条目。--首医女张德铜匦 2014年4月18日 (五) 06:44 (UTC)[回复]

无须加注无关紧要之内容。[编辑]

淑仪慎氏之备注一栏加注之内容属无关紧要、鸡毛蒜皮之小事,“慎氏因逃难之故,流浪到牙山县,生活困苦的状况,惨不忍睹(实录说的有夸张),遂命宫女持谚札向县监求援,但县监权愉对此事不予理睬,让旁人看了不禁落泪,之后,便将此事告知宣祖将此人罢官。”,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实在没加在备注一栏之必要。另外,关于淑仪韩氏的备注,在卒年已加上资料来源,没有必要再将里面的资料全部照搬。--首医女张德奏本 2015年1月2日 (五) 09:01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