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开普勒定律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基础条目 开普勒定律属于维基百科自然科学主题的基础条目扩展。请勇于更新页面以及改进条目。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物理学专题 (获评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物理学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物理学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未评级未评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尚未接受评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高重要度
数学专题 (获评未评级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数学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数学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未评级未评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尚未接受评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高重要度
天文专题 (获评极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天文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天文学相关条目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未评级未评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尚未接受评级。
 极高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极高重要度

Untitled[编辑]

由于图像的版权问题,暂时移到开普勒定律/temp,等到版权持有人同意后,再行恢复。--Shizhao 2003年6月18日 11:06 (UTC)


以下内容移动自User talk:Shizhao

开普勒定律[编辑]

开普勒定律上的图像的版权持有人同意把那些图像GNU FDL下发布吗? --Lorenzarius 2003年6月18日 08:04 (UTC)

我正在争得对方的同意。--Shizhao 2003年6月18日 08:15 (UTC)
是‘征得’--AndyPKU留言2015年12月16日 (三) 05:26 (UTC)[回复]
好图。我试过的人都不自私,一个星期内就给我们百科了。华人很多在BBS上也投稿很多很多。相信也是会快乐的分享,但是如果他不愿意,那下次遇见别的好图在试试看,很快就会遇见有缘的人。
重要的是跟他们提到我们在图像描述页(如)可以很高兴的写出他们的图片原本的网页地址和他们名字,如果他们喜欢或想要的话。如果它们不想公开真名的话,也可以,没问题。 --Menchi 2003年6月18日 08:51 (UTC)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先得到同意后才能使用那些图像,不可以先斩后奏,否则就是已经侵犯了版权。
再说,Wikipedia是要在GFDL下发布的,我们应避免使用有版权的图像。更何况网上的自由资源不少,没有必要用有版权的。
(还有一点是个人的意见,就是我讨厌在文章中使用动态GIF图像 :-P 原因就不详说了。) --Lorenzarius 2003年6月18日 10:29 (UTC)
Re: Gif
有些英文Wikipedia人们也如您一样。您们觉得让人家分心,是吗?但是您不觉得影片来解释"动作"比一张静画清楚吗?又不是说卡通说。
:-? --Menchi 2003年6月18日 10:40 (UTC)
就以开普勒定律上的图像为例,即使它们都不是动态的,表达出来的资料也不会少。图像固然有助表达一些文字难以表达的资料,但是要知道图像绝非是必要的。
Shizhao,不少您加入的图像都是有版权的,要注意不是只要把来源写清就可以随手把有版权的资料拿来,一定要先确保版权持有人同意把图像在GFDL下发布才可以。 --Lorenzarius 2003年6月18日 18:14 (UTC)

谢谢提醒,我会改进的。--Shizhao 2003年6月19日 01:32 (UTC)

还有哦,就算是来源很清楚的说GNU类似可用(或是从别的语文版Wikipedia来的),也要写URL网址.
对读者有帮助,很多他们常常喜欢那张图片后,会看图像描述页,希望看到更多好图,好文在来源网站的地方.
您加了差不多十张图片都这样不完整(在图像列表可见),请负责写上来源,好吗?
别误解我们,您是很棒的Wikipedia人.但是我们大家都是会作错.这不是啥犯罪.可以轻松的改正. ^_^
--Menchi 2003年6月19日 01:45 (UTC)
结束移动 * 结束移动

以下条目的公式已经更正[编辑]

开普勒第三定律[编辑]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行星绕着太阳公转的周期平方和它们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立方正比

开普勒第三定律,也称周期定律:各个行星太阳公转周期平方和它们的椭圆轨道半长轴立方正比

由这一定律不难导出:行星与太阳之间的引力与半径的平方成反比。这是艾萨克·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一个重要基础。

用公式表示为

这里, 是行星公转轨道半长轴, 是行星公转周期, 是常数。

  • 说明:以上条目文章的"用公式表示为"之后的数学式,历史纪录中的公式分子分母颠倒,刚改正了.(原错误的条目放了很久,居然没有人发现?)

根据国立成功大学物理系的网站,第三定律为“行星轨道半长轴的平方与其周期的立方成正比”[1],然而高苑科技大学却是写“行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R的立方,与行星绕太阳周期T的平方之比值,对各个行星皆相同”[2](目前条目内容亦为此说法)。请问何者正确?--M940504留言2015年7月26日 (日) 15:54 (UTC)[回复]

成大那页面那句中文写反了,紧接着下面公式就是周期平方和半长轴立方,可以联络他们修正~。--LHD留言2015年7月26日 (日) 16:10 (UTC)[回复]
力学相似的一个特例而已。--Antigng留言2015年7月27日 (一) 02:37 (UTC)[回复]

使用注意,特别是极限精确模拟使用注意[编辑]

海王星等行星摄动体、引力弹弓等等加速的发现,表明行星的轨道其实并不是严格的、彻底稳定的椭圆轨道,而是受多个行星引力相互作用、多体引力影响的轨道,但是可以近似表现为椭圆轨道。并且行星的卫星也会影响到轨道的椭圆性,要进行非常精确地模拟时要加以注意。--Social-Leaner留言2023年5月20日 (六) 08:47 (UTC)[回复]

一些补充[编辑]

可以根据行星初始质量、行星初始动量、恒星初始质量来直接求出星体的椭圆轨道。(在恒星质量远远大于所有行星的情况下有效。)--Social-Leaner留言2023年5月20日 (六) 08:51 (UTC)[回复]

e=1-2W/U=c/a。--Social-Leaner留言2023年5月20日 (六) 08:53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