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之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陈之玙

籍贯 安徽颍州府阜阳县
字号 字鲁斋,号毓溪
出生 乾隆四十四年己亥十一月初六日(1779年12月13日)
亲属 曾祖陈廷士(监生),祖陈全基(候选府经历);父陈百善
出身
  • 嘉庆辛酉科拔贡
  • 正蓝旗官学教习(癸亥教习)
  • 甲子顺天副榜贡生
  • 嘉庆十三年戊辰恩科顺天乡试第10名举人
  • 嘉庆二十五年庚辰科进士
著作
  • 聚星堂怀东坡雪夜䜩客[1]

陈之玙(1779年12月13日—?),字鲁斋,号毓溪安徽阜阳县[2]嘉庆十三年(1808年)顺天乡试举人、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庚辰科进士。

生平[编辑]

嘉庆二十五年五月,交吏部掣籖,分发以知县即用[3]

嘉庆二十四年(似当为二十五年)署四川庆符县知县[4]

道光二年署荣县知县[5],命名流水桃花石[6]

道光三年(1823年),任邻水县知县,卒于邑[7][8],道光三年改修银鼎山圆亭、道光六年修县署东书房出山二间[9]

参考文献[编辑]

  1. ^ “聚星堂怀东坡雪夜䜩客,陈之玙,雪落星堂朔气融,坡仙曾此䜩群公,千金论士𠷣山简,寸铁谈诗继醉翁,湖上碑残惊玉碎,壁间画古尚纱笼,秪今槛外纷飞处,欲赋尖义恐未工”。[道光]《阜阳县志》
  2. ^ 《嘉庆十三年戊辰恩科乡试题名录》
  3. ^ “谢玉珩、杜绍祁、杨延亮、程式金、陈之玙、沈道寛、宋应文、梁昌和、黄崑、马维璜、李增福、劳逢源、刘本夔、区拔熙、董应魁、孔昭佶、邓梦舟、丁文钊、汪百禄、阎炘、徐宗干、褚裕仁、毛有猷、方功钺、董长荣、冯文灿、龙鲤门、杨国翰、郭象升、赵亨钤、赵瑭、黄金声、陈人采、韩鳯修、韦天宝、胡钧、何萼联、李霖泽、谢长年、王简、黎靖、金澂、朱华、罗宜诰、陈汝衡、吕延庆、杨振纲、保淳、庆辰、淡春台、张健翮、俱著交吏部掣籖,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候补主事杨簧、著以六部主事即行选用。余著归班铨选。”,《清仁宗起居注》卷二十二嘉庆二十五年五月
  4. ^ “陈之玙,嘉庆二十四年署”,《庆符县志》卷三十四职官一百五十六、六
  5. ^ “陈之玙,安徽阜阳进士,道光二年署”,《荣县志》卷二十七职官志知县十九
  6. ^ “邑东北十里许,诸山产花石,外相之,貌奇质脆,色黯,若不当人意,𤥨磨之则靑黄白花纹灿然可观,桌椅围屏中嵌之尤雅。前署令陈之玙以其纹如水,花如桃瓣,因名曰流水桃花石”,《荣县志》卷三十八杂识志六
  7. ^ “陈之玙,号毓溪,少孤,母程守节,教以读书,颖悟异常,童以拔贡举于京兆,庚辰成进士,官四川邻水县知县,莅任后宽猛相济,风纪肃然,每坐厅事、或行县境,辄因端教诫其风气所偏袒,剀切言之多感动。有兄弟讦控累年,令其长跪阶前,为之解说伦理,卒使愧悔,自相责勉,乃谕而遣之,其实心化导皆此类。丁母忧后病卒治所,士民为立石以颂其德,名之曰没思碑”。道光《阜阳县志》卷十一
  8. ^ “陈之玙,安徽阜阳人,嘉庆癸卯进士,道光三年任。刚正无私,民怀吏畏,邑人颂“明通公溥”,大竹士民颂“恩波远布”匾。卒于邑。”。《道光十八年增刻邻水县志》
  9. ^ 《道光十八年增刻邻水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