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焕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咸丰六年丙辰科进士董文焕,《研樵四十岁小像》摄于同治十二年二月二十五日

董文焕(1833年6月13日—1877年8月20日,道光十三年四月二十六日-光绪三年七月十二日),又董文涣,字尧章,号研秋研樵砚樵山西省洪洞县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清咸、同年间名诗人、诗律学家。

生平[编辑]

咸丰六年(1856年)进士,先为翰林院庶吉士,后授翰林院检讨,充武英殿国史馆协修等职。同治四年(1865年)补甘肃甘凉兵备道。途经陕西,为布政使林寿图奏留委办山西米捐,十一年授甘肃巩秦阶道[1]。光绪元年(1875)创建甘肃天水市陇南书院。

他的京城菜市口兵马司后街住宅为前太傅阮元旧居,饶花木,家中每有诗会。在京任职期间,与咸丰九年(1859年)己未科进士、镶白旗汉军英启时有往来(据《清季洪洞董氏日记六种》,1997)。

著作[编辑]

著述有:《砚樵山房诗》初集8卷、续集4卷,《声调四谱图说》14卷(1864年刊本,藏哈佛大学图书馆),《集韵编雅》10卷,《孟郊诗评点》2卷,《秋怀倡和诗》2集与《金陵志喜百韵》。未刻的有:《岘樵山房日记》18册,《藐姑射山房诗集》2卷,《蛾术录要》1卷,《墨余便录》1卷,《西昆集选录》1卷,《岘樵山房倡和诗存》2册,《四史编雅》4册,《嘤鸣求声集》4册。辑有《韩客诗存》一书,录朝鲜人诗150首,清人唱和诗199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6)。有现代版的《砚樵山房诗稿》(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清季洪洞董氏日记六种》(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

当今学界评《声调四谱图说》(1864刊本)为“清人声律研究集大成的著作”。参与该书分校的诗学及门包括理藩院员外郎满洲吉谦(字惠臣,与妻萨尔图克氏于同治七年(1868)殉难于陕西神木县)和六位同治二年(1863年)癸亥恩科进士:光州的李嘉乐(官至江西巡抚,著《仿潜斋诗钞》,方玉润序)、江都的史大立、嘉兴的王宝善、仁和的方恭铭、宛平的陈振瀛、淄川的邹振岳。董文焕的另一位受业、同治二年(1863年)癸亥恩科进士曹炜(同治进士)为董文焕的《砚樵山房诗集初编》(1870)作跋。

家庭[编辑]

  • 胞弟董文灿(1839-1876),咸丰十一年科举人,任国史馆校对、候补知府,著有《云龛诗集》、《芸香室书屋诗草》等。

参考文献[编辑]

  1. ^ 《董文焕墓志铭》,《韩客诗存》,翁同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