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瓦尔特·冯·克林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瓦尔特·冯·克林根于马内塞古抄本(加泰罗尼亚文)

瓦尔特·冯·克林根(德语:Walther von Klingen,?—1284年3月1日)是一位13世纪德国男性恋歌诗人,出身图尔高州贵族家庭。他曾捐款并建立了修道院,后又成为德意志国王鲁道夫一世的亲密伙伴和支持者。他创作的一些诗歌属于中古高地德语恋歌传统风格,并被保存至马内塞古抄本手稿中。

生平[编辑]

瓦尔特成长于一个古老的图尔高州家庭[1],他的父亲是克灵瑙的建立者乌尔里希二世·冯·泰格费尔登[2],母亲名为伊塔·冯·泰格费尔登[3]。瓦尔特(包括他的父母以及哥哥)首次在一份于1240年出版的文献中被提及[4]。1249年,瓦尔特与索菲亚·冯·弗洛堡(德语:Sophia von Frohburg)结婚[2],他们生下了八个孩子,但有三个儿子均已早逝[5]。1250年,即在他父亲去世之后,瓦尔特家族的财产被他自己和他的兄弟瓜分,最终这项举措于1253年的合同中被确立。瓦尔特还继承了他母亲部分财产的所有权[2][6]。此后他慷慨捐赠这些财产,并使用这些钱于1257年在巴塞尔修建了克林根塔尔修道院,1269年在克灵瑙修建锡安修道院[7][8],他的名字因其多次担任争端仲裁者或重要合同的见证人而经常出现在许多文件之中[2][9]。瓦尔特还是德意志国王鲁道夫一世的亲密伙伴兼支持者[2][5]。他于1284年3月1日在巴塞尔逝世[1][2][10]

瓦尔特创作的八首诗歌被保存至马内塞古抄本手稿之中[7][2],在一些相应的缩略图中,瓦尔特常被展示为一位戴着阿尔藤克林纹章的马上枪术比赛的优胜者[11]。瓦尔特的诗歌被描述为“乏善可陈”[1],也被认为是一个“小”诗人[7]。瓦尔特已知的诗歌创作风格是以哀悼、求爱、赞美为主题的传统歌曲[12],并表现出受戈特弗里德·冯·奈芬英语Gottfried von Neifen以及康拉德·冯·维尔兹堡英语Konrad von Würzburg两位诗人的影响[1][13]

参考资料[编辑]

来源[编辑]

  1. ^ 1.0 1.1 1.2 1.3 Wilmanns 1882.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Schiendorfer 2011.
  3. ^ Bartsch 1886,第80页.
  4. ^ Bartsch 1886,第81页.
  5. ^ 5.0 5.1 Bartsch 1886,第83页.
  6. ^ Bartsch 1886,第81–82页.
  7. ^ 7.0 7.1 7.2 Garland & Garland 1997.
  8. ^ Bartsch 1886,第82页.
  9. ^ Bartsch 1886,第83–84页.
  10. ^ Bartsch 1886,第84页.
  11. ^ Bartsch 1886,第84–85页.
  12. ^ Händl 2012.
  13. ^ Bartsch 1886,第85页.

文献[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